APP下载

影子编校的剖析及纠防策略

2016-02-14朱银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编校科技期刊影子

■朱银全 王 辉

1)西安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18号 710065

2)西安石油大学期刊中心,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18号 710065

科技期刊是信息的载体,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为人类进步指引方向的重任,如果出现差错,将会影响期刊的质量和声誉,如果差错较多或差错出现在关键位置,不仅会使科技期刊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还会误导读者,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必须保证科技期刊的质量,确保传播的信息和知识无差错或疏漏。已有很多学者研究过影响期刊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期刊质量的措施,但主要集中在稿源、编审校质量控制及服务质量优化等方面[1_4],鲜见关于“影子编校”的剖析及其影响期刊质量和编辑部团队的论述。然而,编辑和校对是贯穿印刷之前的主要工作,包括选题、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是把握学术领域研究历史和前沿的关键,也是出版之前对论文的内容、语言文字、图表公式、版面安排把关的关键。期刊质量的高低与编校质量密不可分,足见编校工作之重要,编校人员责任之重大[5_7]。而有的编辑部个别编校人员编校过的稿子常存在公式错误、图表错误、用词错误,有时甚至出现作者姓名错误,就像影子在编校过程中掠过一样,没有良好的编校效果,也就是存在“影子编校”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编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有必要探讨“影子编校”产生的原因及防止策略。

1 影子编校的涵义

所谓影子编校是指影子编辑和影子校对两个概念。影子编辑指不履行编辑职责,不尽心选题、组稿,仅对来稿进行粗略加工的编辑。影子校对指在一校、二校、三校、交叉互校等各校次中工作效果甚微、无效或负效的校对。现在大部分科技期刊编辑部都采用编校一体化模式,编辑同时担任校对工作,影子编辑同时也是影子校对,所以本文将影子编辑和影子校对合并为影子编校。

影子编校服务意识欠缺,创新性不强,工作中不善于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不能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缺少有效沟通能力[8]。在审稿时,因不具备所负责的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从事所负责的学科领域的研究,不了解其学科的研究前沿、热点和重点,不能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趋势,所以没有能力对稿件的学术水平作出准确判断;在编校过程中遇到疑问之处又不去寻找途径辨析正误,也不与作者沟通,而是放过疑问或主观臆断地删改,虽经编辑和数次校对,但编校效果甚微,似编非编、似校非校、校而不对、校对为错。这样的编校像影子一样,在编辑和校对过程中留下阴影。笔者将这种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称为“影子编校”。

2 影子编校对期刊的影响

2.1 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在编校日趋一体化的今天,需要编校人员既“校异同”又“校是非”。编校人员本应在遵循原稿的逻辑和原意的前提下带着质疑去发现稿件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并作恰当修改,而影子编校却因自己知识的盲点往往不敢质疑或质疑过度。在自己不能判断稿件的观点性内容的正确性时,盲目相信作者,遇到不解之处,由于缺少与作者对话的能力,有时以文责自负为由选择放过,有时主观臆断地篡改原稿中本无错误的表达,造成句意、文意偏差,甚至错误。在科技期刊中,图、表、公式是表达实验数据直观而简洁的方式,往往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必须认真订正[9]。影子编校却对原稿中的图、表、公式不核实、不编校,对排版中产生的图、表、公式错误不订正、不核对[10_11]。 图、表、公式常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错误会影响读者阅读和理解论文,使读者无法获得正确信息,也影响文章的学术性和科学性。

对作者来说,完成一篇科技论文实属不易,其中包含了作者的许多时间和心血,要进行广泛的数据采集、一次次的科学实验以及艰辛的科学研究,最后撰写成文。期刊一旦出版,不仅以纸本的形式传播,同时也以数字的形式在网上传播,影响范围之大,传播速度之快难以预测。如果出版的期刊有错误则难以更正,其影响无可挽回。当作者发现刊出的自己的论文有错误时,会感到沮丧、懊恼、失望,更会对期刊的方方面面产生怀疑,不愿再给该刊投稿,还有可能在与同行交流时有意无意地给期刊作负面宣传。同行都是业内人士,可能是或可能成为该刊的作者或读者,但在“身边人”的负面影响下,可能就不再是或不会是该刊的作者或读者。作者减少了,期刊的稿源就会不足,优稿就更少,期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读者看到期刊的错误时,会怀疑甚至会鄙视这种期刊。期刊失去了作者和读者就失去了源泉和市场。因此,影子编校影响期刊质量。

2.2 对编校团队的影响

2.2.1 加大了其他编校的工作量

影子编校由于自己知识盲点较多,往往对自己负责的文章不能准确把握或看不懂,看不懂就退稿,所退稿件中不乏可刊登的文章,大量退稿造成自己负责的学科领域稿源不足的假象,而每种期刊的页码基本保持不变,这就迫使他人编辑更多的稿件以补齐每期要刊登的稿量,这样直接加大了其他编辑的工作量。许多科技期刊编辑部为了降低稿件的差错率,在校对环节中引入交叉校对或循环校对(以下简称他校)过程,使每篇论文至少经过3人校对。其作用是各编校在自校阶段各司其职,尽可能处理完自己负责的稿件中的问题,他校时,由其他编校在之前编校的基础上查缺补漏。

然而,影子编校在编辑稿件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在校对环节中,一目十行、一目整段、甚至一目整版地校对稿件,有时图表张冠李戴都发现不了,校对一遍,仅订正一望而知的个别错误,稿件中大部分错误依旧存在。在他校阶段,其他编辑校对影子编校负责的稿件时实际不是查缺补漏,而是重新编校。影子编校校对其他编辑责编的稿子时,仍然是以往的工作常态,如果校对为错,又一次增加他人下一步校对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期刊出错的风险。影子编校工作的不到位使他人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2.2.2 影响其他编校的身心健康

目前,各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投稿量很大,各编校的工作压力不言而喻,影子编校却客观上将自己的工作转嫁给其他编校,还会在校对他人编校的稿子时校对为错,不仅显著加大了他人的工作压力,造成各编校实际工作量的严重不均衡,还会使其他编校因担心影子编校制造新错而焦虑。长期超负荷地伏案工作会对人的眼睛、颈椎、脊椎、静脉等造成危害;长期焦虑会对人的心、胃、肠、脑等造成伤害。这些伤害又会降低人的抗压能力,引起缺乏耐心和思维迟钝,滋生愤怒情绪,甚至会引起神经紊乱。

2.2.3 涣散编校队伍

影子编校引起的不良工作效果会随着稿件影响到其他编校,可扩散到整个编辑部。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和谐的工作状态,其他编校人员会因影子编校而焦虑,对影子编校失望、反感,甚至激愤,这些负面情绪会伤及双方并不断发酵,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团结涣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负面情绪不仅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分散人们对工作的注意力,造成工作数量和质量下降。在负面情绪的作用下,工作态度渐渐消极,工作效率渐渐降低,显得工作压力更大,更加剧了负面情绪,编校之间越来越缺少交流的意愿和时间、缺少探讨业务的心情。总之,影子编校可以造成编辑部工作效率低下、编校质量不高、同事关系紧张、编校之间协作欠缺,编校队伍涣散。

3 影子编校产生的原因

3.1 职业素养欠缺

编校人员的职业素养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水准、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编校人员应通过学习和反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编校素养,使自己具有崇高的编校道德、娴熟的编校技能、广博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才能增强,才能成为优秀的编校。有些编校人员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牢固,受社会上浮躁之风的影响,上进心不强,不思进取,对自己的工作得过且过,对自己负责的稿件敷衍了事,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渐渐降低。他们不重视知识更新,致使其专业知识和编辑出版知识欠缺,工作能力被削弱,职业素养渐失,遇到稿件中的疑难之处束手无策,编校效果不稳定、不可信,更没有能力为稿件锦上添花。这些编校者因编校素养缺失而变成影子编校。

3.2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弗洛德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指从事助人行业的个体在时间长、强度高、量大的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耗竭且无法自我调整的症状,是个体不能抵御巨大的工作重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是个体在长期压力体验下的一种极端反应。一个人如果长期从事某种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工作,则会渐渐产生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对工作提不起精神,更不会有兴致,只能被动地工作[12]。

科技期刊编校所从事的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助人行业,每天要处理大量稿件,工作量非常大。虽然每天面对的稿件不同,但工作内容主要是选题、组稿、对稿件初审、外审、联系作者修改或退稿、编辑、校对,工作比较琐碎,工作成绩难以量化,这种程序化的工作流程让人感到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劳动,有些编辑人员认为编校工作枯燥单调、令人厌倦,对编校工作的意义产生怀疑,丧失工作热情,逐步产生心理上的疲倦感和精神上的焦虑感[13_14],最终引发了职业倦怠,成为“影子编校”。

3.3 情商不够

情商即Emotional Quotient,常用英文缩写表示为E Q。情商指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包括人在控制情绪、驾驭情感、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五个方面构成。编校工作既辛苦又清贫,编校人员既要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裳”,又要处理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同事、领导的关系,其情商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智商。一些编校人员欠缺自我意识,不能真正认识自我,有的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妄自尊大,有的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妄自菲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事务时常常会不得当,衣着打扮不得体,不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同,甚至被同事疏远、被领导否定,会感到自己处处不顺,好像人人都与自己为敌,久而久之,就有了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由于控制情绪能力不强,常常被情绪左右,变成情感的奴隶。这种人将自己陷入消极情绪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忘记人生有阳光也会有风霜,不会抛弃消极情绪作自我激励,没有能力认知他人情绪,在与作者、读者、同事、领导等的多层关系之中成为釜底游鱼,人际关系失和,最终心力交瘁,沉沦为影子编校。

3.4 编校工作量过大

在我国现有的专业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下,学术期刊编辑部的收稿量持续增加,稿件无论刊登与否,编辑都要对所有来稿进行阅读、审理,才能淘汰一部分质量差的稿件,精选出质量较高的稿件送专家审理。除此之外,还要对通过专家审稿的稿件进行编辑、核对,对已排版稿件进行数遍校对。若日常工作量过大,会影响编校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的编校人员就无暇顾及原文的核对,便一次次地用“文责自负”来安抚自己那颗曾经不愿放弃质量的心,严谨的治学态度渐渐变得松散,得过且过,不再对稿件进行琢磨和推敲,忽略文章的原创性、创新性、涉密状况、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真伪、逻辑关系等内在质量,仅作些文字和标点符号修改,再对版式体例进行调整。这种编校人员渐渐地放弃了编校质量,省略了大量重要的把关性工作,甚至习惯了审稿粗糙、选稿随意、原稿照登的工作状态,最终蜕变成了影子编校。

3.5 晋升受阻

科技期刊编校人员,特别是优秀的编校人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自尊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希望在创造工作佳绩的同时有发展和晋升的空间[15_16]。然而,有的期刊管理单位缺少对编校人员的关心和理解,缺少科学合理的晋升制度,缺少激励机制,不断加大编校人员的工作负荷,却忽略了编校人员的正常需求。这种问题在一些高校更为突出,对编校人员的晋升设置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过高条件,压缩了编校人员的晋升高度和范围。编校人员在工作量巨大和晋升受阻的工作环境中渐渐感到怀才不遇,消极情绪暗暗滋生,对工作日益倦怠,编校稿件时不想发现问题,甚至发现问题也视若罔闻,随意放过疑点和错误,更不求精细准确,只求将自己的工作推到下一个环节,久而久之,昔日意气风发的优秀编校人员被消磨成影子编校。

3.6 缺少制度和措施

工作制度和措施的缺失是产生影子编校的诱因。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编校人员就无章可依,长此以往,会失去自我约束的意识,工作自由散漫,审校稿件的效率和质量随情绪而变,对自己和他人工作质量的下降熟视无睹。如果没有规章制度,对于不良现象领导不便监管,优秀者得不到肯定,平庸者得不到激发,后进者不受处罚甚至不被告诫。缺少制度就缺少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和标准,在没有好坏之分的环境里,先进编校与落后编校之间会产生矛盾,矛盾又导致有效沟通越来越少,编辑部凝聚力渐小,最终成为一盘散沙。如果没有制度,没有奖惩,没有激励,后进者依然后进,优秀编校的情绪却受到影响,工作热情逐步降低,责任心渐渐丧失,对工作质量的高低越来越淡漠,逐渐滑向影子编校。

4 纠正与防止影子编校的策略

要提高期刊的质量,就必须纠正并防止影子编校。纠正与防止影子编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多方面配合,对编校者不仅要用制度约束,还要在事业上予以激励,给予学习的机会,给予持续的人文关怀,不仅关心编校人员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其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着力于编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使编校人员自尊、自信,自由、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这样,内因和外因同时起作用,编校人员才会热情饱满地投入期刊编校工作,也就能防止影子编校的滋生,纠正影子编校的不良行为。纠正与防止影子编校的具体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首先,改善内部激励机制以激励编校人员努力工作。心理学的动机理论中,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指的是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如果激励机制使这些激励因素具备,就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激发人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成绩。可以在刊社或编辑部内设置各种单项奖,如:编校质量奖(奖励年差错率最低的编校)、伯乐奖(奖励最能发掘优质稿件和优秀作者的编辑)、协作奖(奖励最能化解编辑部矛盾、协调各方关系、促进编辑部内部团结协作的编校)、成就奖(奖励科研成果最突出的编校)等,以奖励某一方面的优秀者,也可通过给有潜力的年轻编校委以重要工作来激发其潜能。这些激励机制的实施使各人的优点得到肯定,团队内的正能量得到加强。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编校者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良好的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抑制编校人员对期刊编校工作的倦怠,激发编校者的活力和潜能,使其主动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因此,良好的激励机制会让编校者对前途有希望、对工作有热情、对集体有感情,心有所属、情有所依,在工作中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和创造力。

其次,树立编校人员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编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信心。编校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可以拓宽知识面、夯实文字功底,可以更新和加深专业知识[17]。科技在进步,科研新方法、新成果不断出现,编校人员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就不能准确把握科技新动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知识常新。编校人员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有与作者、读者及审稿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资本和自信心,才能较准确地判断稿件的优劣和稿件中的是非,才有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因此,科技期刊编校人员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是期刊管理者和编校人员的必然选择,科技期刊单位管理者应将编校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单位每年的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对编校人员进行常态化的培训和提高。

第三,制定健全的编校工作规章制度、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合理并可操作的奖惩制度。对编辑、校对、栏目责任编辑、期刊责任编辑等要有明确的质和量的要求和奖励措施。在质方面要求要严,在量的分配方面要适度,不能满负荷,更不能超负荷。如果满负荷,编校人员没有精力和时间思考和学习,就会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不利于其今后的工作。为了便于质量控制和奖惩制度的实施,应设置审读岗位,由客观公正的资深编辑担任,在期刊印刷之前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并根据审读情况出具当期刊物的质量报告,讲评存在的问题,提供奖惩的依据。在奖惩方面宜多奖励、少惩罚,小错以告诫为主,大错一定要处罚,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奖励优秀实际上对后进也是一种鞭策,处罚大错对他人具有警示作用。有切实可行的编校制度,编辑和校对在工作中就有行事的框架,编校流程的各个工作环节才能环环相扣。这样职责分明,各尽其责,不仅消除了内耗,编校人员还会“编校相长”,而且利用制度可纠正和限制影子编校。有切实可行的编校制度,领导监管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易于发现编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便于把握期刊质量。有切实可行的编校制度,可以使影子编校从不编校、乱编校逐渐变得不敢不编校、不敢乱编校。

第四,给予编校人员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以对人的尊重和关爱为前提的,是对人的价值和意义、人的主体性、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理想的肯定,也就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注与尊重。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经济和道义上的关怀,更重要的是重视编校人员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给编校人员业务晋升的空间,让编校人员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在事业上有拓展和提升的机会。对编校人员施以人文关怀可以激发编辑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出更加阳光愉悦的心态,使其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无穷的热情和能量并投入工作,促进编校人员自由、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人文关怀还可以营造出更加和谐融洽的编校工作氛围,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使编校人员从被动地完成编校工作变成带着热爱主动提高编校质量。

5 结束语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媒介,必须具有高学术水准、高准确性和高质量,否则将不能起到指导科技进步的作用,甚至会误导读者。影子编校在选稿、组稿、用稿时缺乏慧眼识金的能力,编校质量较差,在编辑部工作中增加内耗,必须防止影

子编校的出现,对已存在的影子编校必须予以纠正。影子编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职业素养欠缺、职业倦怠、情商不够、编校工作量过大、晋升受阻、制度缺失,可以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持续的继续教育、健全的规章制度及人文关怀策略铲除滋生影子编校的温床、杜绝影子编校的产生,将已有的影子编校转变成优秀编校。

[1]佘诗刚,林松清.责编初编和复审——“三审制”的有益补充[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375_379.

[2]赵志鸿.科技期刊编排校合一模式探讨——以《工程塑料应用》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6):48_51.

[3]赵艳静,武立有,何静菁.编辑素质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中的作用解析[J].编辑学报,2015,27(S1):60_62.

[4]孙涛.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途径及措施[J].编辑学报,2016,28(3):290_292.

[5]朱渭波.也谈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J].编辑学报,2015,27(5):509_510.

[6]彭利平.行业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架构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27_732.

[7]于学玲,宋丽,曲鸣明,等.科技期刊编辑“走心”做好审稿工作[J].编辑学报,2015,27(6):607_608.

[8]王辉.科技期刊编辑的“有效沟通”:以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为基础[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4):109_112.

[9]李艳红,彭超群,何学锋.提升编辑综合能力促进科技期刊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6(4):97_100.

[10]王辉.地学期刊中“含量”一词常见误用例析[J].编辑学报,2013,25(4):344_345.

[11]王辉.定量表征物质含量的量名称及符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2):101_102.

[12]刘颖,来奕.医学期刊编辑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现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6) :1029_1031.

[13]张亘稼.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焦虑分析及应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28_132.

[14]邢运凯.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群体的压力管理[J].编辑学报,2010,22 (5) :67_68.

[15]翟欣.保持积极主动注重细节管理: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J].编辑学报,2016,28(2):178_180.

[16]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6,28(1):92_94.

[17]詹燕平,吕赛英,梁远华,等.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素养提升的途径[J].编辑学报,2015,27(3):290_292.

猜你喜欢

编校科技期刊影子
科技期刊的分类
ABSTRACTS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