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
2016-02-14湖北
湖北 汪 怡
“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
湖北汪怡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言志”诗学的批判与否定,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实践、理论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现代文学中的“言志”特征也说明了其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启蒙文学、唯美文学、左翼文学的内在影响。
【关键词】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言志”诗学
一、前言
探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诗学建构与“西方”和“传统”的关系是目前文学界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在重审历史的时候通过公正和理性的科学态度,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文学主张与其创作实践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中国现代启蒙文学中的“言志”与“诗教”
现代人文精神的最高体现和中国文学的创作主潮就是巴金和鲁迅代表的现代启蒙文学。鲁迅曾明确其进入文坛的因由,以及指出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就是其写作的根本目的。而在《呐喊》中叙述的“悲哀”和“寂寞”,也意味着自觉传承了“言志”诗学“诗教”传统。以及在其作品《祝福》、《故乡》、《阿Q正传》、《狂人日记》中,颠覆性对传统文化的历史弊端进行攻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文学理念,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通过现代文学表现出来。巴金在否定和批判中国封建“家”文化,成为启蒙文学发展的另一个高峰。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巴金主张“打击黑暗”“带来光明”。而“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都体现出了其对现实中“不合理的制度”的“摧毁”恒心。
三、中国现代唯美文学中的“缘情”与“性灵”
“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国现代启蒙文学主张的创作理念,虽然大部分作家都给予强烈的响应。但是这种忽略情感的文学倾向,逐渐得到个派别文学加的质疑。其中郑振铎对“血”和“泪”文学的呼唤,“通人类感情之邮”是旧文学和新文学的根本区别。而周作人主张“人的文学”的文学理念,认为“作者的感情的表现”是文学的唯一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文人的重“情感”观念是对《诗序》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引证,充分表明其现代文学是对传统“言志”诗学的传承。只是将“志”表述为“情”,反对“诗教”的同时赞成“缘情”。周作人在谈论唯美主义创作时表明,徐志摩、冰心、胡适的文学像是“公安派”,废名、俞平伯的文学作品像“竟陵派”。从中可以看出新文学中的诗歌、散文等形式作品,它们所表现出的清新淡雅、意蕴含蓄、词义委婉、玲珑剔透的神韵,都近似于明代小品中“明心见性”的艺术风格。如冰心的《红莲》、周作人的《乌篷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作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红烛》、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诗歌作品[2]。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通过直抒胸臆进而传情达意、通过寓情于景进而意境悠远等,是对新文学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体现。在二十世纪“小品文”流行的时候,林语堂和周作人等人借助《人间世》、《论语》,主张复兴“古人精神”,提倡“率真”、“性灵”,进一步对唯美主义文学的历史传统进行维护。从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开始,抒发诗性感悟、表现田园风光、追求空灵意境、淡化故事情节,表现出新的审美趣味。而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更是将现代唯美主义小说推向文学发展的高峰。其由“缘情”发展成“空灵”再到后来发展成“人性”,使人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文人深入骨髓的救世理想。从而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四、中国现代左翼文学中的“见意”与“明道”
左翼文学主张的直接产物就是左翼文学,左翼文学不同于“艺术派”和“人生派”的自由松散,其主要是在追求美学和追求政治信仰方面的高度自觉性。理智的对待左翼文学的创作实践可以发现,政治理想主体为“红色文学经典”叙事模式提供支撑,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艺术规范。如《到莫斯科去》、《同居》、《子夜》、《丰收》、《女囚》、《咆哮了的土地》等都围绕着左翼文学的理论条律进行革命叙事。左翼文学对社会革命的使命意识进行的自觉承载,将自己的政治“见意”公开“明道”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其对文学创作的规范化原则的过分追求则很容易造成文学作品陷入艺术陷阱。因此相关评论家对其进行批判,指出其“新”应当是积极性的,可以解决现实的路,即“斗争和反抗”。例如在写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时,若是只写苛捐杂税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则很难区分作品的新旧,若是加上农民鸣锣开会、愤激的活动、慷慨演说等内容,在作品结尾处采用暴动、决议抗税的内容收结。就会增强作品的效果,由此可看出左翼文学作品存在局限性,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定其对古典艺术形式、古典主义文学精神的发扬和继承。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它是对民族文学的延伸,在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不可割舍的联系,于是不可以低估“言志”诗学对其产生的潜在影响。重视对其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保荣. 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J]. 晋阳学刊,2015,03:22-36.
[2]赵小琪. 中国现代诗学的内结构与外结构关系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93-107.
[3]王淑萍. 中国现代诗学回视——兼论“诗言志”与“诗缘情”[J]. 社会科学辑刊,2011,03:161-165.
[4]张兰. 对“诗言志”现代价值的一点理解[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1:99-100.
作者简介:
汪怡,女,汉族,籍贯:湖北武汉。生于:1980-8-20,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职称: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