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的理论贡献
2016-02-14贾洪洲
贾洪洲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论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的理论贡献
贾洪洲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学校体育博士研究成果对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和指导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方向博士论文理论贡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体育教师等领域。理论贡献具体形态主要有:提出新概念、开拓新领域、发现新视角、完善已有理论等。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我国学校体育方向博士论文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理论贡献率不高”的问题,建议后续博士论文选题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提升理论贡献率。
学校体育;博士论文;理论贡献
博士是学历教育最高层次,博士论文是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重要指标,也是新知识、新理论产生的重要途径。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经过选题、开题、研究、撰写、反复修改、预答辩、盲审、答辩等严格程序,内含了博士生、导师和相关人员的艰辛劳动,因此博士学位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学术动态,可以展现出该领域前沿性研究成果。我国自1985年批准设立了首批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以来,培养了大批博士学位高层次人才,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了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其中学校体育方向起点早、涉及范围广、研究人员多,成果丰硕。然而,迄今为止,大量的研究成果零散地存在,尚未见到对该方向博士论文总结性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提炼,旨在丰富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1 文献的收集
近30年来我国先后有22家单位获得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本研究首先收集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招生简章,以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导师姓名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博硕论文库中逐一检索学校体育方向博士论文。为了查漏补缺,以“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课程”“课外体育”“体育教师”“青少年体育”等为检索词在博硕库中再次进行检索。另外,由于数据库建设等原因,部分高校或部分时间段博士论文没有被收录,为了全面掌握资料,通过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图书馆查阅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出版的学术专著。通过三次检索,共收集学校体育方向博士论文195篇。
2 学校体育博士研究理论贡献提炼
理论贡献一般体现在“使用新概念,运用新方法,发现新视角,提出新观点或修正已有理论”等方面。本研究首先对收集的博士论文概览并按领域对其分类,再反复精读博士论文内容,最后归纳与提炼出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2.1 体育教学研究突出“运动技能传习”与“生命关怀理念”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基本形式,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主要途径。1985年,北京体育学院成为首批获得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其中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是开设最早专业之一。迄今为止,博士研究在该领域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理论成果:
2.1.1 运动技能教学原理
运动技能学习始终是体育教学主要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运动技能列为单独领域,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目标的载体。运动技能学习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高效学习运动技能是摆在学界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王健[6]从本体论视角对运动技能进行分析,在对运动技能本质、概念、特征、分类等要素阐释基础上建立了运动技能教学应用模型,其数学表达式为:Y=f(Ms,Ts,S)。即教学效果(Y)受教师对学生的影响(Ts)、运动技能对学生的作用(Ms)以及学生自身运动能力(S)三个因素的交互影响。李杰凯[7]在对运动项目进化价值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层面体育教学原理(兴趣爱好—情感体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链式循环原理;自在的趣味性强化作用原理;非自在动作规范强化作用原理)和操作层面体育教学原理(练习与强化的相倚关系原理;自然追求与技术理性相结合原理;适宜的难度负荷原理)。董文梅[8]运用运动录像影片解析法、肌电图数字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运动技能教学原理,首次提出了体育学理的概念:体育学习过程中学与教的规律。同时,该研究另一重要成果是依据“初学者学习运动技能从不会到学会的难易程度”创造性提出“会能度”假说,并且进一步探索了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三篇博士论文均是从跨学科角度研究运动技能学习规律,提出的体育教学原理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提供新的视角,丰富了体育教学与训练理论体系。
2.1.2 体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行动指南。长期以来,受“工具理性”和“学科本位”影响,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以“三基”传授为终极目标,学生的生命质量往往受到漠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们对传统教育弊端反思过程中,生命教育理念逐渐得到认可与传播。学校体育方向博士生敏锐地洞悉到这一趋势,将生命教育理念应用在体育教学研究中。
陈家起[1]阐释了生命化体育教学理念,认为生命应成为体育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将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作为评判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准,并提出“体育教学是培养‘游戏人’服务”的论断。无独有偶,王羽[2]的博士论文《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从生命教育视角剖析当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生命”缺失的弊端,强调体育教学的生命价值,提出体育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知识授受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完整人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李英[3]从伦理学视角探讨了体育教学的生命性,提出体育教学蕴涵着深刻的生命伦理性,认为体育教学首先应该建立在对生命高度尊重基础上,实现学生自由和全面发展。生命化体育教学理念凸显了体育教学的生命意义,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理想、一种追求,该理念的提出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除生命化教学理念外,邵桂华[4]基于自组织理论建立包括体育教学目的论、条件论、动力论在内的体育教学解释框架,该框架有助于体育教学理念由“工具主义”向“人文主义”转换,是顺利实现学校体育范式转折的重要支撑。李可兴[5]提出生成性体育教学理念,认为它是一种从本质主义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换的思维范式,其根本出发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服务。
生命化体育教学、自组织体育教学、生成性体育教学提法虽有不同,但核心理念是相通的,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片面强调“知识”“预设”“教师权威”等反思与突破,顺应当代教育改革潮流,对于发挥教师创造性和学生主体性,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课堂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2 体育课程研究紧密围绕体育课程改革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然而与“体育教学”相比,我国“体育课程”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体育课程”逐渐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才日益升温。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迅速成为博士生选题的热点。其研究成果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体育课程观
体育课程观是对体育课程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它指导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实施、课程评价等理论研究与行动取向,引导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博士生对体育课程观研究突出特点是视角多,从生命教育研究体育课程观是主要视角之一。刘留[9]以生命关怀为切入点研究美国体育课程,认为人的生命本质、体育课程价值、人的发展三者之间形成的有机联系是“生命关怀”体育课程内容编定的依据。生命关怀体育课程给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在于应关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吴燕丹[10]从生命关怀角度研究身体存在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创造性提出与设计了“调适性体育课程”概念与理论框架,对研究特殊体育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何劲鹏[11]从生命视角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生物观”的体育课程,提出“生命化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针对体育课程研究中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提出“生命化研究范式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选择。”
还有博士论文从休闲、主体性、美学等视角研究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在休闲时代来临背景下,石振国[12]提出了以身心自由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提升生命质量为基本发展指向的休闲体育课程。休闲体育课程是时代发展对体育课程需求的回应,为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邹玉玲[13]在身心一元论哲学基础上,从主体性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主体性体育课程观,主体性体育课程目标突出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终极目的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王深[14]从美学视角提出“人与运动文化相遇”的体育课程美学观,认为只有在“美”的体育课程中学生的精神才是自由的。该研究在理论方面拓宽体育课程研究的学科领域,实践中为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除上述视角外,“后现代主义”和“整体性理念”也是研究体育课程观的两个重要视角。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文学、艺术、哲学等众多领域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90年代开始逐渐向我国课程领域渗透。胥英明[15]从后现代视角研究体育课程,认为后现代体育课程目的在于重构个体主体性,强调课程目标多样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与对话。从后现代视角研究体育课程使得体育课程研究多了些批判与解构,引发了课程研究范式从现代向后现代转型。于晓东[16]博士论文《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以“动力学整体论对立统一观”为依据,提出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和立体结构的体育课程形态,对于丰富体育课程研究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博士研究生从多维视角研究体育课程观,拓宽了体育课程研究视角,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与认识体育课程。
2.2.2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校本课程
体育课程资源是构成体育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是体育课程改革推进必备的配套措施和支持系统,对于体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李林[17]在博士论文中定义了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等核心概念,构建了包括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指导思想、范围、方法与程序等在内的理论框架,拓宽了体育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该论文直接被引用频次高达110次。田菁[18]运用价值哲学理论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价值判断的概念和价值标准。张惠红[19]在对体育课程资源本质、内涵、结构、要素等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理论假说,使体育课程资源研究不断深入。
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2004年董翠香[20]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体育校本课程”概念,并在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五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该成果系统而全面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体育校本课程进行论述与阐释,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框架体系。该论文部分成果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多家核心期刊,合计被引频次高达467次。另外,后续“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施模式多元化实践研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立项资助。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体育校本课程”成为学术论文、课题、专著、教材等高频词汇。
2.2.3 体育课程实施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关注点已从国家、专家层面转向学校、教师层面;课程话语也从理论、政策转向实践、应用,课程实施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张细谦[21]率先以博士论文形式对体育课程实施开展系统研究,该论文对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涵义、价值取向、实施途径与主体等进行论述,将“体育课程实施”从零散的、单纯实践描述提升到系统的理论建构。该研究及其发表在核心期刊的部分成果被引频次高达117次,后续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分别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资助。胡庆山[22]受主体教育思想启发和体育课程改革实践驱动,对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实施主体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核心。两篇博士论文研究视角和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对体育课程实施本质这个最具价值性与规律性的问题有相近看法,认为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对话、交流、发展的过程。这一基本判断奠定了后续“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理论基石。
2.2.4 体育课程衔接研究
针对体育课程学段之间脱节、目标雷同、内容重复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胡晓风先生提出了“大中小学体育如何衔接”的问题。遗憾的是,该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响应。2002年陈琦[23]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学校体育一体化”理念,在广泛调研基础上设计的学校体育目标、内容一体化体系得到专家高度认可。该论文及发表在《体育科学》等核心期刊部分成果合计被引频次高达365次。此后,体育课程衔接相关研究得到学界极大关注,其研究越来越细化与深化。梁立启博士论文《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研究》[24]提出了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并设计了同一运动项目在不同学段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贾洪洲[25]提出“两向、三维”体育教材内容排列原理不仅体现在“学段衔接”,还关注到学年、单元、课时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体育课程衔接研究对于解决体育课程脱节、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实现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受用的运动技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3 体育教师研究呈现体育教师“专业化”与“规范化”趋势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身心发展就无从谈起。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教育工作,提升教师素质,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师”成为博士研究重要关注点,其研究成果理论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3.1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2005年宋会君在博士论文《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26]中明确提出体育教师专业化概念,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必要性、阶段划分、专业化模式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在文中使用了“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一体化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等概念,构建了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同年,黄爱峰[27]博士论文《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对教师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提出“学会教学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致力点”,该观点扭转了体育教师以运动训练为专业发展定向或运动技能专业化的价值取向。两篇论文提出的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等概念是体育教师成长、体育教师教育等相关研究无法回避的词汇,解决了后续相关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被引用频次分别达到62次和65次。许瑞勋[28]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概念和“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念,认为“体育教师教育机构体系是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并从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一体化,校本培训和院校培训一体化和体育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环节出发,提出构建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新思路。
2.3.2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是衡量和判断体育教师在不同阶段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重要依据,对于促进体育教师教育,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赵进[29]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作定义,将体育教师职后成长分为初任、胜任、资深、专家等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构建了4个维度、25项二级指标的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体系。尹志华[30]则构建了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概念提出及标准体系的建立丰富了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为体育教师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念,对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体育教师教育质量有着深远意义。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出发点相似的是“体育教师胜任力”概念的提出,张长城[31]构建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李欣[32]则构建了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绩效。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促进评价对体育教师发展作用,曾庆涛[33]按照“条件—过程—绩效—发展”的模式,构建了一个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一体的系统、动态的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3 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理论贡献评述
3.1 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理论贡献内容
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体育教师等领域。具体来说,体育教学主要包括提出了生命化、生成性等体育教学理念和具有原创性的运动技能教学原理。体育课程方面主要多视角的体育课程观,开拓了体育课程资源、体育校本课程、体育课程实施等新研究领域;体育教师方面主要是构建了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等概念及理论框架。
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理论贡献表现形态有:1)提出新概念。主要包括在研究过程中创造性提出新概念,例如“会能度”“调适性体育课程”等是以往学校体育理论中从未使用过的学术用语,属于原创性研究。也包括母学科概念或理论在学校体育中应用,例如生成性体育教学、主体性体育课程等,属于创新性研究。2)开拓新领域。原有研究尚未关注或者涉及不深的学术领域,而新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概念、理论框架等。例如体育课程资源、体育校本课程、体育课程实施等。3)发现新视角。同一问题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不同结论。例如从后现代、美学等多个视角研究体育课程,可以对体育课程有更加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4)完善已有理论。随着时代发展,原有理论局限性逐渐暴露,对新问题新矛盾缺乏解释力,新研究弥补原有理论不足。例如“两向、三维”体育教材内容排列原理是对原有直线式与螺旋式排列、分层排列等理论的进一步修正与完善。
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正是在上述领域和形态方面作出理论贡献,因此不少博士研究成果或被核心期刊收录,或以专著形式出版,或后续研究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资助、或具有较高的引用率。一些名词、术语、学说、原理等被学界广为接受或正在接受检验与推广。总之,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成果对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和推动学校体育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3.2 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不足
和学士、硕士相比,博士学位论文价值应体现在“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两方面。从这个视角来看,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博士研究主要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理论贡献率不高”的问题。收集到的195篇博士论文中基础研究仅约20篇,其他研究则属于在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举措、方法、策略等应用研究。在为数不多的基础研究中,具有原创性或首创性的高质量博士论文更是寥若晨星。基础研究薄弱直接导致理论贡献率不高,部分博士论文被引频次在5次以下,制约了学校体育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更无法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建议后续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提升理论贡献率。
[1]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李英.基于伦理学视野下的体育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4]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6]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7]李杰凯.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8]董文梅,毛振明.体育学理之探究——关于运动技能教学的原理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9]刘留.论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10]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1]何劲鹏.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2]石振国.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3]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4]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5]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16]于晓东.整体性体育课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7]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18]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7.
[19]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20]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21]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22]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3]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24]梁立启.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5.
[25]贾洪洲.体育教材内容排列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5.
[26]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27]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8]许瑞勋.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29]赵进.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5
[30]尹志华.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1]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32]李欣.中小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检验[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3]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责任编辑 魏 宁]
Research on the Theory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JIA Hong-zhou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2,China)
These achievements have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E.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content analysis,we have researched the theory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theory contribution mainly covers physical education,P.E.courses and P.E. teachers.It includes proposing new ideas,exploring new fields,discovering new perspective,and improving the existing theories.In addition,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for example,weak fundamental research,low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rate.Therefore,I hope that subsequent dissertations have strong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mor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doctoral dissertation;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G807.4
:A
:1007-7413(2016)06-0032-06
2016-06-20
2016年度河南科技学院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JYYB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5YJC890011)
贾洪洲(1978—),男,河北曲周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