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16-02-14徐常娥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食管癌营养炎症

徐常娥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徐常娥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癌行根治性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上臂围长、握力等身体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褶厚度、尿肌酐排泄量、尿氮等身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食管癌;肠内营养;护理对策

食管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肿瘤病死率排列第二,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产生巨大的危害[1]。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但由于食管癌患者在手术之前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手术治疗会对患者身体的营养状况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2]。为此,本院选取9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8例,均符合中重度营养不良、体质量下降2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与代谢性疾病等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9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1.46±3.82)岁、体质量平均(52.14±5.29)kg;包含食管上段癌患者9例、食管中段癌患者18例、食管下段癌患者17例、贲门癌5例。对照组患者49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2.42±3.75)岁、体质量平均(51.93±5.42)kg,包含食管上段癌患者8例、食管中段癌患者19例、食管下段癌患者18例、贲门癌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癌症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24 h后开始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手术之前,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手术之后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送营养液。营养液包括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葡萄糖注射液等,由专业人员配置,在18~24 h输完。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放置鼻空肠管或空肠造瘘管,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40 ℃,调控输注速率,满足患者舒适度。手术治疗1 d后将输注速率控制在20 mL/h,当天共输送500 mL;2 d后将输注速率控制在40~60 mL/h,当天共输送500~1000 mL;3 d后将输注速率控制在80~100 mL/h,当天共输送1000~1500 mL,共输送2 d。

1.3 护理方法:营养液支持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心率、血压等。癌症患者对病情和治疗均怀有恐惧心理,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不利于病情的康复。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病情等,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和心理压力,确保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癌症,配合医师的治疗,从而提高病情康复的成功率。由于食管癌患者在营养支持期间,口腔缺乏食物刺激产生唾液,导致细菌的滋生,很容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口腔护理方案,如生理盐水漱口次数。另外护理人员要妥善安置喂养管,并用脱敏布固定导管,每日更换脱敏布,且在输注前,徐泰通温开水冲洗导管,避免患者感染。

1.4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和炎症指标。身体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标、皮褶厚度、上臂围长、握力、尿肌酐排泄量、尿氮等。炎症指标包含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其中血清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身体指标比较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身体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体质量指标(%)皮褶厚度(mm)上臂围长(cm)尿肌酐排泄量(%)尿氮(g/d)握力(kg)观察组4982.17±11.368.25±1.1422.76±2.0383.29±12.4312.07±3.3823.21±4.21对照组4981.62±10.957.41±1.2622.98±2.0278.25±11.698.04±3.5221.86±4.35 t -0.243.460.542.075.781.56 P ->0.05<0.05>0.05<0.05<0.05>0.05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炎症指标比较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上臂围长、握力等身体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褶厚度、尿肌酐排泄量、尿氮等身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急性炎症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等炎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食管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3]。目前治疗食管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等,但由于食管癌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如果不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会导致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更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4]。除了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外,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病情实施护理干预。如果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护理人员要及时上报医师进行处理,避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每日输送营养液前后均需冲洗管路,尤其是肠内营养过程需采取无菌操作[5]。很多患者对食管癌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该病情病死率较高,因此难免对产生恐惧心理,且对治疗不抱太大的希望。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介绍食管癌及相关治疗知识,多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及营养支持对病情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促使患者认识到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势,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患者净蛋白的分解,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维持患者组织器官功能,提高患者抗病能力。目前常用的营养支持方法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其中肠内营养有助于刺激患者消化液和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强内脏血流、降低肝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皮褶厚度、尿肌酐排泄量、尿氮等身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营养状况。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等炎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C反应蛋白与并发器官衰竭发生率有关,提高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白细胞介素-6可以刺激肝细胞分泌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即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营养状况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1] 周希碧.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423-424.

[2] 李玉红.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14(30):126-128.

[3] 王君.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2(8):190-191.

[4] 王双,雷丹,郑雯雯,等.食道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配合针对性护理的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1(9):117-118.

[5] 张晴.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0(7):56.

R473.73

B

1671-8194(2016)33-0266-02

猜你喜欢

食管癌营养炎症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