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16-02-14陈乐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预警下肢血栓

陈乐珍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大连 116100)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陈乐珍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4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7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施行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两组患者在施行不同护理方式后的预防效果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对预防效果的满意度为95.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0%,具有显著差异;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应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因素评估的正确性和预防意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预警;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常见病,是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静脉血液进行凝结所致。该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而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都能引起血液淤滞。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1]。在护理服务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对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发生等进行预防、分析和报警就是护理风险预警。护理风险的预防警示能为医院预防护理安全事故风险和解决护理安全风险提供依据,由此来确保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笔者以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40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通过临床护理效果的调查进行观察分析,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起到良好作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40例骨科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48例,女2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7.52±6.78)岁,手术分类:脊柱手术16例,双下肢手术25例,骨折29例;护理组男50例,女20例,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47.31±6.62)岁,手术分类:脊柱手术18例,双下肢手术22例,骨折30例。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和年龄等一般数据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施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讲授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指导患者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建议家属监督患者的日常饮食等护理内容。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护理风险预警平台,完善预警处理流程,施行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护理人员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每个患者。具体的措施如下。

在医院安全网管理下,完善和建立下肢静脉血栓相关疾病的护理风险预警信息科技化平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警情况施行实际有效的干预,保证医院护理部门护理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和防控,引起护理人员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的当天就要进行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评估测试,通过测试判定患者的护理风险等级,护理部门将患者信息进行汇编、分类记录和分析,护理人员要掌控患者的风险动态信息,针对风险动态进行针对性预防。如果患者的预警等级发生变化,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将变化情况上报到护理风险预警平台以便更换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护理风险预警等级,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相关信息表格上标明预警等级标识,并及时采取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确保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康复。护理人员还要时刻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将工作落实到床头交接班[2]。下肢静脉血栓观察小组人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防范措施检查指导,检查护理人员有没有将护理措施实施到患者,并追踪观察护理预防护理效果。在患者的护理风险预警解除后,相关科室要第一时间修改该患者预警护理计划,更改相关预警效果信息报告,并将报告上传预警平台,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1.3 疗效评定标准:①医院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一共10题,每题三个选项,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统计两组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满意+较满意。②观察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记录表上病情变化情况,统算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预防后,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的有59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5.71%;对照组有48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14例患者较满意,7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90%。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对比,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预防过程中,护理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有8例,发生率达到11.43%;对照组有15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达到21.43%。护理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会感到患处局部感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轻度患者会感觉局部有沉重感,站立时症状会显著加重。下肢深静脉血栓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医院护理部要做好预防护理工作[3]。由此可见,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应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因素评估的正确性和预防意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1] 毕春娟,张巧红,醋爱英,等.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4):30-33.

[2] 何华英,王容,邹密.改良风险预警评分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3):107-108.

[3] 吕春红.舒适护理在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39-240.

R473.5

B

1671-8194(2016)33-0217-02

猜你喜欢

预警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在空间预警中的应用
预警个啥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