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价值与病理学研究

2016-02-14王尧影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溢液细胞学涂片

王尧影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价值与病理学研究

王尧影1荣根满2

(1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价值与病理分析。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5年10月所具有的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且细胞学资料完整的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均为女性病例。在穿刺之前,对于病史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询问,并且对乳腺肿块大小、硬度以及活动度进行检查、涂片操作与HE染色。结果本组12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正确者68例(53%),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者84例(66%),二者相结合细胞学诊断正确者108例(84%),误诊12例(9%),可疑者8例(6%)。结论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溢液涂片,可以更加准确的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进行病理诊断,有效的提高了病理诊断的科学性。但是,诊断过程也要注重与其他相关疾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细胞学诊断;病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本院从2001年1月至2015年10月所具有的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且细胞学资料完整的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均为女性病例。年龄为20~63岁,平均年龄为34.9岁。128例资料中,伴有暗红咖啡样、血性溢液的病例为92例,清亮稀薄样液36例。就诊者中,首发症状为溢液的病例为100例,所有病例都可以触及肿块。

1.2 方法:在穿刺之前,对于病史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询问,并且对乳腺肿块大小、硬度以及活动度进行检查。对于乳腺肿块伴乳头溢液的病患,采用溢液涂片检查的方式,沿着乳腺导管走行方向进行按压,在液体流出后进行取样图片,利用95%浓度的酒精进行湿固定、HE染色。对于乳腺结节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然后采用针头进行抽吸,如果存在囊液,则要先吸进囊液,在进行重新穿刺,接下来进行同上的涂片操作与HE染色[3-4]。

1.3 观察:通过病例推断,对于光镜下的血性溢液、稀薄溢液与涂片的细胞学形态特点进行观察。

2 结 果

本组12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正确者68例(53%),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者84例(66%),二者相结合细胞学诊断正确者108例(84%),误诊12例(9%),可疑者8例(6%)。见表1。

表1 12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的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情况对比

3 讨 论

乳腺导管内看乳头状瘤是属于一种常见的乳腺肿瘤,乳头溢液是其常见的症状,并且与其他肿瘤不同,其不以肿块为主要的体征。与此同时,乳腺癌也具有乳头溢液的体征。在进行手术之前,要通过细胞学检查,保证症状的准确性。在进行细胞学检查时,要研究取材的准确性与敏感性,保证诊断过程的科学性[5-6]。

在进行病理组织学的诊断过程中,要对于病变的基本特点进行研究。造成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导管上皮和间质增生,产生乳头状结构,并且分化程度与间质的多少,也存在不同的病体特征,并且主要可以分为纤维型、移行型、腺型等[7-8]。细胞学的检查可以更好的对于癌变与早期癌的征兆进行发现,并且对于乳腺导管检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对12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误诊12例。其中,误诊主要是乳腺癌4例,乳腺导管扩张症8例。细胞学检查过程中,由于细胞的表现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其病情的病变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对于细胞的异型性要进行高度的重视,尽早的发现病情的异常,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一些患者由于细胞量过少而无法采用细胞学检验的情况下,要采用重复穿刺与临床活检的方法,保证诊断过程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乳腺乳头状瘤的细胞学诊断是重要的诊断过程,并且以形态学为诊断基础,对于临床病征进行参考。在诊断过程中,要保证诊断结果的可靠性。由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细胞学具有复杂性,穿刺取材由于细胞量的限制,造成了细胞涂片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进而影响了细胞学的敏感度[9-10]。多发性管内乳头状瘤由于结节呈弥漫性,其病变图较为复杂,经常容易被误诊为导管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这种情况要结合临床状况进行慎重的分析。另外,在发生管内乳头状瘤伴有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时,要及时的进行病理检查,针对细胞量较为丰富并且具有核异型的病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保证诊断过程的可靠性。

[1] 龙三太,江南山,苏柏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细胞学诊断分析与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杂志,2015,44(2):78-79.

[2] 张嫣,王颀,郭庆禄,等.病理性乳头溢液的MRI评估[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9(9):53-55.

[3] 陈杰,孙静,李华丽.乳腺导管造影对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91-93.

[4] 康玉涛.应用乳管镜检查乳头血性溢液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61-63.

[5] 王凤良,殷虹,陈飞,等.纤维乳管镜在乳头血性溢液诊治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2):21-22.

[6] 张羽.癌基因C-erbB-2的检测对乳腺癌预后的价值与病理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132-133.

[7] 白海亚,毛红岩.纤维乳管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非血性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 (10):60-61.

[8] 傅兰兰,荣阳,刘冰,等.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瘤中的价值与临床[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64-66.

[9] 王慧颖,张伟,艾娜娜,等.乳腺导管造影对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11):38-39.

[10] 廖松林.现代诊断病理学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01-109.

R737.9

B

1671-8194(2016)33-0123-02乳腺良性上皮性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肿瘤,导管内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很大概率上伴有乳头溢液[1-2]。细胞学检查是对其进行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对没有明显肿块可以触及患者进行术前确诊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溢液细胞学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乳头溢液啥情况
乳头溢液小心这几种乳房疾病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绝经后乳头溢液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