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拉鲁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的探讨

2016-02-14吕彬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利拉鲁胰岛低血糖

吕彬彬

(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100)

利拉鲁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的探讨

吕彬彬

(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10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不同分为对照组(n=53,病程>5年)和试验组(n=53,病程≤5年),两组均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评定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HOMA-IR、HbA1c、FBG明显低于对照组,其HOMA-β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低血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良好的降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治疗作用,但早期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不同病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占糖尿病总患病率90%左右,是目前最难控制且危害程度极大的糖尿病类型。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发病机制,胰岛β细胞功能会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而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1]。常规口服降糖药的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但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体质量增加、低血糖、胰岛素功能进行性衰退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当下临床关注的重点在于选择何种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指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文选取凤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②体质量指数(BMI)在24 kg/m2以上,HbA1c在7%以上,10%以下。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或心功能不全患者;②急性感染或处于应激状态患者;③同时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按照病程不同分为对照组(n=53,病程>5年)和试验组(n=53,病程≤5年),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患者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4.2±4.5)岁,病程6~15年,平均病程(8.6 ±1.2)年;试验组男32例,女21例,患者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6.6±3.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8±1.4)年。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两组均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进口药品,国药准字J20110026)进行治疗,首次给药剂量:0.6 mg,注射时

间:早餐前;注射方式:皮下注射,待1~2周后将剂量调整为1.2 mg,连续治疗14周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对其FPG(空腹血糖)和2hPG(餐后2 h血糖)、Fins(空腹血清胰岛素)、HbA1c(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并对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进行计算,20×FIns与(FBG-3.5)的比值即为HOMA-β;(FBG-FIns)与22.5的比值即为HOMA-IR。间隔2~4周进行1次随访,对血糖予以监测,并判断是否存在低血糖和其他不良反应情况。血糖在3.9 mmol/L以下或出现低血糖症状则定义为低血糖。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试验组治疗后HOMA-IR为(2.58±1.28),HbA1c为(7.22±0.57)%,FBG为(6.82± 1.15)mmol/L,HOMA-β为(51.64±13.25);对照组治疗后HOMA-IR为(3.16±1.33),HbA1c为(7.82±1.04)%,FBG为(8.09±1.43)mmol/L,HOMA-β为(37.11±10.40),经统计比较,试验组HOMA-IR、HbA1c、FBG明显低于对照组,其HOMA-β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低血糖情况,且无明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单单是血糖升高,还会伴随明显的代谢指标异常,如血压、血脂升高、体质量增加等。相关研究证实[3],2型糖尿病的病程越长,其胰岛β细胞功能就会越差,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且肥胖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病死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患者。胰岛素等降糖药多以控制高血糖为主,但对糖尿病的生理病理改变并未予以纠正。所以,延缓和进一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利拉鲁肽是经人工合成的一种GLP-1(胰升血糖素样肽)类似物,其可对血糖进行持续有效的控制,减轻体质量和降低血压,并能防止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相关研究发现[4],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可将HbA1c降低1%~1.5%。本组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利拉鲁肽治疗后,其FBF、2 hPG均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基线胰岛β细胞功能较好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大量的动物和人体实验可知,GLP-1能够促进β细胞不断分化和新生,通过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的方式促使胰岛β细胞数量持续增加,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保护功效[5]。曾有研究证实[6],利拉鲁肽对胰岛β细胞功能能够进一步改善,在提高HOMA-β水平的同时促使P/IR(胰岛素原/胰岛素比值)降低。本组研究中,试验组HOMA-IR、HOMA-β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在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上,两组均为出现明显低血糖和胃肠道反应,这与毛培军,李桂玲,黄倩等人[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良好的降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治疗作用,但早期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1] 梁超,周玲.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5):656-658.

[2] 刘波.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6-1397.

[3] 傅晓莹,杨华章,邝建,等.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3,34(23):3651-3653.

[4] 奚悦.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8):3339-3340.

[5] 崔荣岗,苏秀海,李文东,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疗效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8):528-529.

[6] 罗晶,张绍维,丁丽,等.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医学与哲学,2013,34(12):28-30.

[7] 毛培军,李桂玲,黄倩,等.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7(16):1578-1581.

R587.1

B

1671-8194(2016)33-0103-02

猜你喜欢

利拉鲁胰岛低血糖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胰岛移植的分子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