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莫替丁治疗小儿呕吐引起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6-02-14张德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法莫替丁消化道胃肠

张德华 任 华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法莫替丁治疗小儿呕吐引起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张德华 任 华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目的探讨康法莫替丁对小儿呕吐引起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儿科180例呕吐引起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监测两组胃液pH、WBC(白细胞)、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点滴后8 h内,治疗组60%成功止吐,63.2%成功止血;用药后8~16 h,治疗组30%成功止吐,26.3%成功止血,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WBC外,两组的ALT、PLT、AST均较用药前未见显著差异,组间对比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法莫替丁对于小儿呕吐引起的急性胃肠黏膜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法莫替丁;小儿呕吐;急性胃肠黏膜损伤

小儿呕吐剧烈的情况下可能引起急性胃肠黏膜损伤,是小儿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胃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后果[1-2]。有报道称,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的病死率高达50.7%。因此,对于此症应进行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国内外目前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常用药物为西米替丁,维生素 B6、止吐药多潘立酮等。法莫替丁对于肝脏P450酶系统几乎无病害作用[3-4],抗H2受体的作用也较西咪替丁强,目前国内应用法莫替丁治疗小儿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其用于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前瞻性的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科确诊的180例呕吐引起急性胃肠黏膜损伤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1.34±1.17)岁。其中有出血表现者18例,无消化道出血者72例;治疗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26± 1.12)岁。有消化道出血现象者19例,无消化道出血迹象者7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未见显著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6静滴,0.05~0.1 g/d。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哈尔滨加滨药业有限公司)静滴,0.5~1.0 mg/(kg·d),两组同时给予补液纠正离子酸碱平衡及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洗胃前和用法莫替丁后6 h、12 h和24 h监测胃液pH值,以pH≥4且呕吐现象停止作为成功止吐的标准。统计用药后8 h、8~16 h、16~24 h及>24 h的止吐人数,总有效率以<16 h即止吐的人数计算。用药前后分别检验WBC、ALT和AST,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治疗组点滴后8 h与8~16 h内的成功止吐率分别为60%、30%、止血率分别为63.2%、26.3%,对照组为28.9%、21.1%及33.3%、27.8%,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吐总有效率高达90%,止血总有效率高达89.5%,而对照组仅为50%与6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用药前后WBC、ALT和AST的变化:两组用药后均未见皮疹、头晕、腹泻等不良反应。除WBC外,两组的ALT、PLT、AST均相对于用药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间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小儿呕吐剧烈的情况下可能引起急性胃肠黏膜损伤,是小儿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胃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其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应用H2受体拮抗剂防止H离子的反流,避免胃黏膜进一步损伤。国内外目前治疗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常用药物为西米替丁,维生素 B6、止吐药多潘立酮等。法莫替丁是第三代的强效抗组胺H2受体拮抗剂,其对H+的抑酸作用是西米替丁的32倍,是雷尼替丁的5~10倍,且其半衰期和作用时间均较后二者长。本组研究表明,法莫替丁用药8 h的止吐率60%,止血率63.3%,用药16 h的止吐率90%,止血率89.5%,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B6治疗组。且治疗后相关细胞学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治疗过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法莫替丁对于小儿呕吐引起的急性胃肠黏膜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1] 陈健芳,陈海鹏,陈伟辉.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出血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1,17(3):31-32.

[2] 薛安静.胰腺癌放疗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胃镜观察[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

[3] 余跃,侯晓华.一氧化氮在胃肠黏膜损伤因素致病过程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7,6(4):376-378.

[4] 王奇志,杜文民,朱光辉,等.法莫替丁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7):582-585.

表1 用药前后WBC、ALT和AST的变化

R725.7

B

1671-8194(2016)33-0070-01

猜你喜欢

法莫替丁消化道胃肠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胃肠病糊上就好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法莫替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