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构念与抗逆力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2016-02-13胡怀利周海明张爱群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构念主观个体

胡怀利,周海明,张爱群

(1.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大学生自我构念与抗逆力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胡怀利1,周海明2,张爱群2

(1.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在自我构念与抗逆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构念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抗逆力问卷对31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论:①Bonanno,G.A,"Loss,Trauma,and Human Resilience:Have We Under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American Psychologist,Vol.59,No.1,pp.20-28.当前大学生的互依在大学生自我观中仍占优势;②胡金凤,孙配贞,郑雪,何资桥:《大学生自我构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与关系和谐的中介效应》,《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第3期,第314-321页。抗逆力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性的抗逆力水平低于女性;③Richardson,G.E,"Themeta 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年第58期,第307-321页。Hunter,A.J.&Chandler,G..E."Adolescent resilience",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No.31,1999,pp.243-247.Ozbay F,Fitterling H,Charney D,et al."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to stress across the life span:Aneurobiologic framework",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No.10,2008,pp.304-310.自我构念与抗逆力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抗逆力之间显著正相关;④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等:《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5期,第522-528页。Fergus S,Zimmerman MA,"Adolescent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No.26,2005,pp.399-419.社会支持在互依我和抗逆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自我构念、社会支持和抗逆力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大学生;自我构念;社会支持;抗逆力

一、问题提出

抗逆力是指当个人面对负性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维持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理功能,且成功应对的能力①Bonanno,G.A,"Loss,Trauma,and Human Resilience:Have We Under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American Psychologist,Vol.59,No.1,pp.20-28.。对于抗逆力的研究当前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型,以描述抗逆力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机制②胡金凤,孙配贞,郑雪,何资桥:《大学生自我构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与关系和谐的中介效应》,《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第3期,第314-321页。。Masten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抗逆力的中介作用模型,该模型力求寻找那些促使保护性因素更有利或者危险性因素能减少危害的中介因素。

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个体抗逆力的发展③Richardson,G.E,"Themeta 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年第58期,第307-321页。Hunter,A.J.&Chandler,G..E."Adolescent resilience",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No.31,1999,pp.243-247.Ozbay F,Fitterling H,Charney D,et al."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to stress across the life span:Aneurobiologic framework",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No.10,2008,pp.304-310.,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促进抗逆力发展,进而提高个体战胜逆境的能力④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等:《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5期,第522-528页。Fergus S,Zimmerman MA,"Adolescent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No.26,2005,pp.399-419.。国内孙仕秀⑤尹文娟,郑东辉,周海明:《大学生冒险行为及其与抗逆力的关系》,《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98-101页。等人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和抗逆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增加社会支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抗逆力,对他们的情绪行为问题具有保护作用。然而以往大量的研究都表明社会支持对抗逆力的影响是有条件的,社会支持经常作为中间变量,例如晁粉芳①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等:《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期,第114-118页。研究了大学生的抗逆力、人格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在人格与抗逆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自我构念最早由认知心理学家Makus和Kitayama提出。Singelis②晁粉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在1994年指出,自我构念是个体把自我与他人相互联系在一起还是分离开来的一系列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整合。通过跨文化心理学的大量研究发现,可以将自我构念分为两个维度,分别为独立我和互依我。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自我构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背景、性别差异、自尊和认知③Singelis T M,"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Vol.20,No.5,1994,pp.580-591.等方面,并且研究的结果都揭示出了两种自我构念的不同作用机制。那么互依我和独立我对抗逆力的作用机制到底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合以上的分析,本研究以高校大学生为被试,旨在探讨自我建构、社会支持和抗逆力之间的关系,以期引导学生探索应对压力困境的积极策略,为高校和个体提供干预指导策略,并开发相应的干预办法提供支持。

二、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安徽省、山东省、北京市选取3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50份,共得到有效问卷314份,有效回收率为90.1%。其中男生108人,女生206人;大一153人,大二65人,大三47人,大四49人;年龄18-25岁,平均20.27岁。

(二)工具

1.自我构念量表。采用陆洛编制的个人取向自我观量表及社会取向自我观量表。每个量表包括20个题目,采用7点计分。本研究中个人取向自我观量表与社会取向自我观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36和0.897。

2.社会支持量表。采用国内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问卷,该问卷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共十条。量表计分方法为第1-4,8-10条,每条只选一项,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总分为十个条目之和。总分越高,个人的社会支持度越高。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40。

3.抗逆力问卷。采用国内时勘等人编制的抗逆力问卷,该问卷包括9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1表示很不同意,5代表很同意。计算9个题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抗逆力水平越高。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82。

(三)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和liseral8.7进行录入及相关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

(一)大学生自我构念、抗逆力的基本特点

1.大学生自我构念的特点

表1 自我构念两个维度描述分析

由表1可见,大学生独立我和互依我的均分均高于理论中值4分(独立我和互依我量表皆为7点计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独立我和互依我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并且互依我的均值显著高于独立我。另外,独立我与互依我的相关研究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2.大学生抗逆力的特点

以大学生的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以抗逆力为因变量,进行2(男、女)×4(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方差分析,考察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结果发现,大学生抗逆力的年级主效应不显著,性别主效应显著(F=12.829,P〈0.001),交互作用不显著。事后比较发现,男生的抗逆力水平(M=3.21)显著低于女生(M=3.47)。

(二)自我构念、社会支持和抗逆力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自我构念、社会支持和抗逆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独立我与社会支持和抗逆力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互依我与社会支持和抗逆力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

表2 自我构念、社会支持及抗逆力的相关

(三)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Baron和Kenny在1986年提出的中介作用检验程序,对社会支持在独立我/互依我与抗逆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采用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表3。互依我对抗逆力的回归系数显著(β=0.190,P=0.001),互依我对社会支持的回归系数显著,互依我和社会支持一起预测抗逆力的系数也显著。这表明社会支持在互依我和抗逆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检验了社会支持在独立我和抗逆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经过检验发现,独立我对抗逆力的回归系数显著(β=0.380,P= 0.000),独立我对社会支持的系数显著(β=0.161,P= 0.004),但是社会支持对抗逆力的系数不显著(β= 0.094,P=0.077),没有证明中介作用的存在。

表3 社会支持在互依我和抗逆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社会支持三个维度与互依我和抗逆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只有主观支持在互依我和抗逆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如下图),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没有起到中介作用。互依我对抗逆力的总效应为0.19,中介效应为0.199× 0.172=0.034,直接效应为0.156。

图1 社会支持在自我构拟念和抗逆力之间的中介关系

四、讨论和结论建议

(一)讨论

1.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结果解释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独立我和互依我的得分都高于理论中值,互依我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立我,并且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胡金凤①Cross S E,Gore J S,Morris M L,"The relational self-construal,self-consistency,and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No.85,2003,85,pp.933-944.、Weining②胡金风,余祖伟,邬俊芳,邓琳双:《大学生自我构念、自我监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期,第292-295页。等人的结论一致。这首先表明在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当代大学生在解释和定义自我时,还是从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环境的关联性出发,符合传统价值观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个体对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一些观念也存在认同现象,肯定自身的独特性和个人的需要与自我价值等。正如Brindley(1990)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和谐等价值观虽然仍普遍存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很大,但是西方文化强调的独立等特性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从抗逆力的性别差异比较来看,女生的抗逆力水平高于男生,这与Hannah③Weining,c.c.,Mlhd,M.B.O.,eddie,M.W.T.,&Daphne,T,"Self-construal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wo ethnic communities in Singapore",Psychology,Vol.21,No.2 2011,pp.63-70.和周海明④Hannah T E,"Correlates of psychological hardiness in Canadian adolescent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No.7,2000,pp.67-69.等人的研究一致。Hannah认为在青年时期,女性要比男性坚韧得多。另外,这也与男女两性在面对困境中所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有关,女性在面临困境时,较多的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能够获得较多的外部资源,帮助自己复原,而男性更多的强调独立性,尽可能多的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调整和控制,当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超过自身的限制时,则不易于心理的复原。

2.抗逆力的中介作用解释

本研究在对互依我/独立我、社会支持和抗逆力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互依我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路径影响大学生的抗逆力。而独立我只有直接路径,不存在中介路径。可能的解释是拥有互依我的个体强调与他人的连结,当个体和他人相互联系时,周围环境和情境因素可为提升自我而服务⑤周海明,时勘,李志勇,马丙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3期,第79-83页。张荣娟:《中学生自我构念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期,第1017-1021页。,因此在遭遇外界压力时,互依我会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去积极的寻求外界支持,进而提高抗逆力水平。而独立我的个体强调个人的能力、强调自身的独特性,比起他人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拥有自己的能力、品质和理想对独立我的个体是最重要的,因此此类个体在遇到外界的挫折时,更主要的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建构认知,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进而提高抗逆力水平。进一步以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作为中介进行检验发现,主观主持在互依我和抗逆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主观支持反映被测者主观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①刘翳菲:《自我构念的启动效应及其对自我增强的影响》,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主观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被感知到的现实是心理的现实,而这种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中介)的变量影响到人的行为和发展”②时勘,周海明,马丙云:《贫困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抗逆力的调节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10期,第1571-1574页。。因此这一结论也说明,高校大学生当遇到挫折等压力事件时,应当积极地建构主观的心理支持,而不是仅仅考虑被动地获取外界的现实支持。

(二)结论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在性别上,女性的抗逆力水平高于男性,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女性在遇到挫折后能通过寻求外界支持的方式进行摆脱。而男性在这方面的应对要弱的多,这给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启示是,对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男大学生的教育上要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主动寻求其他人的帮助③周海明,时勘,马丙云:《职业院校大学生抗逆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年第2期,第16-25页。,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通过主观上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来获得支持感,进而提高抗逆力的水平。

社会支持在互依我和抗逆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这里面互依我的个体能够通过社会支持这一社会资源来增强个体的抗逆力。根据资源保存理论(COR),个体拥有更多资源可以降低丧失其它资源的机会,同时拥有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能够提高诸如积极心理品质等,例如抗逆力或者是心理资本。因此,从资源保存理论出发,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那些互依我的个体更需要获得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进而提高抗逆力的水平。当然,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在针对学生的管理中,应该考虑大学生本身的人格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工作。

College students'self-construals and resilience: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HU Huaili,ZHOU Haiming,ZHANG Aiqun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support in self-construals and resilience,Self-construal Questionnaire,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and Resilienc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314 college student.The results showe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was the leading type of college students'self concept,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in terms of resilience with male lower than female,self-construals correlated with resilienc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and also social support with resilience,social support had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n self-construal and resilience.This paper argu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struals,social support,and resilience.

college student;self-construals;social support;resilience

G641

A

1009-9530(2016)06-0065-04

2016-04-19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创伤经历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研究”(AHSKQ2014D37)

胡怀利(1980-),女,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哲学硕士。周海明(1981-),男,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张爱群(1964-),男,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构念主观个体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自我构念在认知和情绪加工中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