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视点
2016-02-13本刊编辑部
高层视点
万钢:科学普及是“双创”的重要社会基础
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
2016年9月24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向与会者们讲述他眼中科普的力量:科学普及让高大上的创新成果更加接地气,同时,科学普及也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高效的催化剂。他表示,我们深感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急需科学普及,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资源环境等一些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科学普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高效的催化剂,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新技术、新产品在生活中的快速扩散,为企业家开拓市场提供了新空间,社会心理和观念的发展变化,则更有可能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科学普及是“双创”的重要社会基础,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如果没有社会崇尚科学、乐于创新、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缺乏科学家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就不会牢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也难以惠及人民大众。另一方面,“双创”本身也是非常有效的科学普及的途径,如外卖送餐软件,它的背后就可能隐藏着运筹学、统计学、数字地图、卫星导航等诸多知识和技术。创新创业会让人们更加切身感受到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价值所在,增强人们求知、求新、求变的愿望、动力和实际行动。科学普及从过去被动地传授、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寻求。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把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作为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上,要体现对科学普及的导向。政府在研究论证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这既是对纳税人负责,也是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
张茅:加快发展品牌经济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
2016年10月11日,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在东道品牌创意集团调研时强调,要推动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更好地发挥品牌经济在我国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张茅表示,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已成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商标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商标品牌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品牌意识日趋增强,企业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为品牌经济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我国在知名品牌数量、品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品牌创意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张茅强调,面对品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国家工商总局大力支持品牌创意产业的发展,努力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品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下一步,工商总局将立足职能,继续做好品牌经济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商标法律制度,加大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商标注册服务,做好线上线下广告监管,进一步服务广告产业发展,同时加强与品牌创意企业的沟通交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其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更好地发挥品牌经济在我国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申长雨:专利转化运用和实施助推经济创新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2016年9月9日,第十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下称专交会)在大连拉开帷幕。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将经济增长尽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到创新驱动上来。专利作为产权化的科技成果,日益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盘活用好丰富的专利资源,使其更好地产生效益、推动发展,既是当前我国加快实现由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关键一环,也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多管齐下推进专利的转化运用和有效实施,助推经济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一是努力提高专利的质量,夯实专利交易转化的重要基础。二是着力推进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破解专利交易转化中的制度性障碍。三是加快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为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提供有力支撑。专交会作为专利技术产品集中交易的重要平台,在促进专利交易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会各方依托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专利技术产品的交易转化,加强业务对接和经验交流,探索新形势下专利技术交易转化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努力提高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效益,促进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
辜胜阻:中医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迫在眉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
2016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在会议分组审议《中医药法(草案)》时表示,国家应重视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迫在眉睫。他指出,目前中医药的发展呈现是边缘化、弱化、西化的特点,中医院开的药70%是西药,受西医药的“挤出”非常严重。在调研中有些老中医反映,现在与中医教学相关的中专没有了,完成中医药本科的毕业生大都改行。目前的人才体系完全不能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中医药人才断档,阻挡了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另一方面,今年里约奥运会上外籍运动员拔罐的印记着实又让拔罐在国际上“火”了一把。如何解决中医药“外热内冷”的局面,值得商讨。他认为,中医药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保护好中医药的知识产权,在国内外都会受到侵犯,不利于中医药发展。从当前的情况看,我们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做得很不够,比如中医药专利、技术秘密、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日本人在我国六神丸基础上开发了救心丸,韩国人在牛黄清心丸基础上开发了牛黄清心液,并且还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这些是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的结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保护不好反而给我国中医药产业带来了侵害,给别人带来了利益。目前关于中医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制定,希望通过立法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完善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和保护名录。
甘霖: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推动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
2016年10月19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推进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在会上指出,全系统要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推动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甘霖强调,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是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网络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监管方式、引领工商事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工作,要继续推进“依法管网”,不断夯实网络市场监管法治化基础;要推动实现“协同管网”,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工作格局;要加快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要以能力建设为根基,持续提升网络市场监管技术水平;要以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甘霖讲到,作为工商网络市场监管的牵头部门,网监条线要围绕法定职责找准抓手,牢牢把握以下四个工作要点:“抓好一类平台”,重点加强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抓住规范网络市场秩序的关键;“用活一个系统”,充分发挥网监信息化系统技术优势,为本条线和传统业务条线办理涉网案件提供有力支撑;“建成一个体系”,积极推动网络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网络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打响一项行动”,将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打造为长期品牌。
王焕良:育种创新开启自主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之路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焕良
2016年9月28日,“园林园艺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广东省举行,与会专家们就园艺植物品种的保护和推广做了深入研讨。研讨会上,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主任王焕良从国家政策顶层设计与推进执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做了全面介绍,他表示,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形势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未来新品种保护之路还需要靠新品种拥有者们积极主动的维权,保护之路才能得以顺利推进。王焕良指出,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经了3个发展阶段,育种者已从早期的对植物新品种概念的认知到主要用于公益性的新品种申请,发展到目前的主要用于商业目标进行的新品种开发,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向市场获得商业价值,用所获利润继续研发和培育新品种的良性发展道路。据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国家林业局累计受理林业植物品种权申请1 788件,其中国内申请1 481件,占总申请量的82.8%,国外申请307件,占总申请量的17.2%;共授权1 003件,其中国内授权839件,占总授权量的83.6%,国外授权164件,占总授权量的16.4%。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和授权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植物新品种的快速发展,林业植物新品种已开始从培育阶段转向运用阶段,围绕着商业目标所进行的新品种培育逐渐成为主流。王焕良强调,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制化,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保障。
马云: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预测未来”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2016年10月21日,在中央政法委举行的第四次百万政法干警学习讲座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分享《科技创新在未来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马云从互联网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全球格局的变化讲起,分析未来社会治理的趋势,并重点讲解了阿里巴巴利用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和扶助民生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前景。他说,经过10年投入与发展,阿里云已跻身全球最大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服务平台之列,在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在数据和计算领域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早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在大型安保领域,浙江公安也利用阿里的大数据能力,成功完成G20期间安保情报预测保障。阿里在大数据运用上,有十余年安全风控和打击网络黑灰产的积累,经验来自于实战又运用于实战。在打击网络黑灰产和犯罪领域,阿里有一支2 000多人组成的网络安全专业队伍,与多部委、全国多省市公安机关在侵犯知识产权、网络诈骗、账户盗窃等方面展开长期合作。其核心任务是用大数据实时监控功能,实现主动防控,每秒可分析数据1亿次,2016年上半年已成功拦截超1.2亿件涉假商品发布,并在短短一年中绘制出3 518个售假团伙分布图,为警方精准打击提供有力的帮助。通过学习和应用在大数据组织、加工、计算和挖掘方面的能力,政法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预测预警,实现防患于未然;大数据实时处突,以利指导决策;大数据模型布控,以此实现社会治理手段和效果上的巨大提升。
本刊编辑部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