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16-02-13朱军

职教通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开放式愿景共同体

朱军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朱军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将教师、学生、企业人员以及家长进行系统的整合,每位成员在共同体中各司其职,相互促进,以实现教学理念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通过对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五个特征和四个实施要素的研究,理清了共同体各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了“无序杂乱”的开放,实现教学的“有序可控”,为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思路。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开发式教学;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现代学徒制的兴起、翻转课堂的大热、微课程的遍地开花,这些都冲击着职教教师原有的观念和模式。很多教师涌入教改的浪潮,大胆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其中不乏成功者,但更多的是换汤不换药,停留在形式上进行课改,有些甚至起到了反效果。即便是那些成功者,也只是实现了教学中知识的继承,而无法实现知识的创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很多职教教师的经验、智慧和精力不足以单枪匹马完成课改任务;(2)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实现、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3)学生自主意愿不足,缺少共生机制激励其学习。因此,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之一。

一、基于学习共同体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于学习共同体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将“学生”“教师”“教材”紧密联系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活、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融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含教学资源、教学决策、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大系统。资源收集、资源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作为大系统下的分系统,每个大系统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教师乃至企业技术人员。系统在运作中强调开放性的同时,还要确保分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学资源系统不断收集外界的养分,教学决策、教学实施系统对养分加以吸收利用,教学评价系统对整个系统的成长进行评估,修正生长方向,实现整个系统均匀、均质的良性循环。

二、基于学习共同体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基于学习共同体开放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应包含以下五大特征:异质的团队结构;共同的目标愿景;多变的身份角色;灵活的教学时空;共享的教学实践。[1]

(一)异质的团队结构

异质的团队结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教师、企业人员乃至家长等不同年龄、社会角色、文化程度、生活空间及心理需要差异的成员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在该团队中,各成员有着各自的分工,教师是教学决策的主体,学生是教学实施的主体,企业人员对教学决策进行补充,同时,对教学进行评价反馈,家长监督教学实施,并提出自身需求。这种既带有异质性又带有互补性的教学团队,既可避免单一的教师群体在决策时的思维盲区,又可减少学生在教学实施中的不可控因素(主要指校外学习),同时,多元介入评价将使得评价更客观、准确、有效。

(二)共同的目标愿景

愿景是团队成员对未来状态的一种期许,只有树立自己“愿景”的团队,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激发成员的创新思维和想象空间,形成稳定、持续的发展源动力,保持团队的生机与活力。愿景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指标、标准。对教师来说,愿景就是自己的学生能尽可能多地学到知识,就业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自身专业知识得以提升;对学生来说,愿景就是展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对企业来说,愿景就是获得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对家长来说,愿景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更好就业,有发展前景。这些愿景表面上各不相关,其实其核心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学到知识、学好知识、用好知识、创新知识。[2]

(三)多变的身份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封闭在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中,各自的身份也相对固定,即便是在分组教学模式下,小组负责人的滚动机制也仅仅是在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摆脱不了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异。人们在生活中更愿意与自身身份差异较小的群体进行平等交流,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身份差异,将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教学模式中,成员的身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无长幼,达者为先”,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学生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是知识的学习者;学生是教学的批判者,教师是教学的聆听者。成员通过在身份上的转换,不仅学习、分享了知识,还促进了思想间的交流,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

(四)灵活的教学时空

随着获取信息的手段日益增多,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知识,这些都促使开放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不能再局限于教室、实训场所等,而进一步扩大到家庭、图书馆、企业等社会场所。学生在课后将自身日常所思所想、企业生产实践的观察感悟、他人的思维火花等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初步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只是教学时间轴上的一个点(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点),而学校教学场所,是将自己对知识的感悟进行展示、放大,借助共同体环境开展讨论与激辩,最终夯实自身知识、提高创新思维的场所。

(五)共享的教学实践

在学习共同体环境下的开放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还要对现有的教学状况进行反思,通过教师间相互观摩教学过程,检视自身的教学行为。由团体中“达者”牵头,集教师、学生代表、企业人员等开展教学沙龙,在尊重、互信和关怀的人文环境下,在认同对方教学成就的前提下,探讨教学的得与失,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实现教师从“教书匠”到“名师”乃至“人师”的自我成长。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再好的理论都需要实践的验证,为此,笔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实践研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开放式教学在实施中分为教学决策、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四大系统。教学决策系统主体是教师,由教师决定课程的走向,但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案上学生有建议权,尤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学生的权限更大。教学实施系统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对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兼顾每位学生,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主要以教师分类收集、制作为主,学生基本不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而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负责资源框架的制定、基础知识资源的制作,具体应用化的内容由学生收集或制作,即教师提供“枝干”,而“树叶”由学生提供,哪片“树叶”最大,最好看,由学生评选,教学内容也就围绕这片“树叶”展开。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学校,而向家庭、社会延伸,如何监控这部分的学习状态,就需要家长的支持,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将家长作为评价的第三方有利于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同时,培养的学生最终将服务于企业,将企业成员纳入评价体系也十分必要,通过构建的“师生家企”多元评价体系,可有效实现供给侧(学校)和需求侧(企业、家长、学生)的多方联系、互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素: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共享开放的教学资源;严谨开放的教学反思。

图1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一)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

有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有利于增强成员在团队中的安全感、自在感,使他们更愿意进行资源共享和价值交换。人际关系的开放态度,使得团队成员易于融入到团队沟通与协调的过程中,更容易从情感上接受、理解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3]而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就是一个共生的团队,要想使团队高效、持续的运转,那就必须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构建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

在实践中首先要破除教师的领导地位,学生之间的“阶级性”(班长、委员等),各合作小组的组长仅起到协调管理作用,并按序轮换,以求建立一个相对平等的民主氛围。其次,要多开展平等互动的交流,做到教师包容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配合教师开展工作,理解教师的辛劳。最后,师生要相互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认可对方付出的努力。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基础,才能使教学这部机器运转得更顺畅,才能取得上乘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奇事物应运而生,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远远大于对书本中陈旧、枯燥知识的需求,在学校获取知识的速度也远远无法赶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应逐渐转变为自主的终身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应这种变化,形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合作教学等。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方式交叉进行,如在课程教学初期,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足,可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中期可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后期对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可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教学等。只有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按需培养、因材施教。[4]

(三)共享开放的教学资源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丰富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建好、用好这些资源就是该模式下绕不开的话题。本研究中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传统的开放式教学不同,是在共同体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即不再是教师单一群体的劳动,而是教师、学生、企业乃至家长的多方联动合作。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可以确保方向的正确性,学生参与资源的建设可以提升对课程的认可度,确保资源的易用性,企业参与资源的建设可以引入实际工况,确保资源的及时性、有效性。建好后,学生就会用、易用、常用教学资源,而不会出现资源建好,应者寥寥,最终束之高阁的现象。

(四)严谨开放的教学反思

开放式教学因其开放性,在实施过程中易出现教学散漫无序、学生参与度低、依赖性重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严谨开放的教学反思。严谨指要认真仔细地分析教学全过程,研究每一种状况的生发点,刨根问底,或许就能快捷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开放是指倾听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企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跳出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他人不成熟的建议或许就是你创新的源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应定期开展沙龙,邀请学生代表(包含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企业代表、有意愿参加的家长代表畅谈课程实施的问题,找出解决思路,为教学实施铺平道路。

四、实践成效与反思

随着教学模式的开放,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明显得到提升,带着问题上课渐渐成为习惯,教师的思维也发生了转变。当知识的探索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学习将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虽然,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某些家长迫于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忙于工作,对子女的学习疏于监管,致使学生课程参与度不够;学生偷懒,搭便车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团队的活跃度。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细致地分析团队成员状态,及时调整策略,开展平等沟通和交流,全方面优化教学模型,从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1]仇丽君,潘洪建.简论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论坛,2011(8):5-7.

[2]廖继武,杨衍江.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动力探析[J].Advances in Education,2012(3):60-65.

[3]文映春.人际关系对团队效能及个人效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武峭山.论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133-136.

[责任编辑盛艳]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HXS2015014);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朱军,男,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G712

A

1674-7747(2016)36-0046-03

猜你喜欢

开放式愿景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