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2016-02-13寇佩爱
寇佩爱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天津 300300)
浅析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寇佩爱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天津300300)
摘要:通过对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当前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进行探讨,包括为学生确立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方案。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
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
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中可以看出中职教育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从培养层次上,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达到基层工作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有别于高等职业教育。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培养的培养目标为:首先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其次是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最后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完全相同。
从培养特色上,中职教育强调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使之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展示了以人才为本的发展观的魅力。
二、当前中职职业技能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虽已明确定位,但目前中职学校基本上还是按学历教育模式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造成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程体系上强调理念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中职教育中,我们仍然注重各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讲求各学科之间的前后衔接,以灌输学科知识为宗旨,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传授,尤其忽视了学生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使得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职及职业人才的培养。显然,这种课程体系不可能完成中职教育的核心任务,不能达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有待解决。
(二)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职业技能课程针对性不强
要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专业教学与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技能实训教学不可或缺。目前,中职教育理论知识过多,缺乏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内容;所开设的少量技能培训课程尚未形成体系,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实训时间少、形式单一;不能让所有学生全面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并获得“一技之长”。
(三)实训资源和条件匮乏
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必然依托于完善的实训条件和资源。当前,中职学校以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训。校内实训面临资金、场地的问题难以到位,无法满足职业技能培养要求,利用校外实训资源难度更大,主要是企业以本企业经济效益为虑,不愿接受学校实训的学生,因此中职学校校内实训条件难以短时间到位,校外实训资源十分有限,且呈日益缩减之势。
(四)师资已成为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瓶颈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缺乏能指导实践操作的教师。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上具有教学优势,但实践技能的缺乏使教师难以针对中职学生面对的基层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五)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类教材缺乏
目前,中职职业领域各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教材数不胜数,而针对具体岗位操作的技能训练方面的指导书少之又少。
三、解决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影响一个社会先进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水平,关乎着未来社会、企业和大多数从业者的命运,事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确立了中职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要认真分析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以探寻出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一)提出“一专多能”的培养方案
进行广泛的行业调查和研究,在各专业中要确定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技能要求较高、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一线操作岗位作为专业岗位群。职业教育应以职业岗位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所开设专业,广泛深入社会各类企业进行调研,确立学生应掌握的职业岗位及相关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即为学生提供一技之长加多能并举的具体职业培养方向。以物流专业为例,物流专业是近年来伴随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专业,中职的物流专业培养的必然是从事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的劳动者,肯定不是中高级物流企业经营、运作、管理人才。那么,基层的物流工作又是哪些岗位呢?具体来说,目前物流企业基层岗位较多的是叉车员、调度员、理货员、仓库保管员、装卸搬运人员、储运员、货车司机等岗位,中职学校在明确物流企业基层岗位群之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样以岗位群为基础,在专业教学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侧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理论教学上就会有的放矢,就能较好的把握够用为度,使职业技能训练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
(二)适应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
确定实现这些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进行分类整合,通过调整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开设科目、时间及教学内容。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增强课程的适应性、职业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构建“适度、够用、注重应用”的知识能力体系。如我校将过多、过难的与学生未来职业基本不相关的数学等基础课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为专业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各专业把职业技能性强的课程开设在技能与实训类课程中,其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的开拓性尝试已见成效,培养的学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中职教师应具有职业岗位技能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大多数的教学内容需要在工厂、企业等职业现场进行教学,由此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强化过硬的职业岗位技能能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尽快提升本专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劳动者。
1.中职专业教师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职业教育对教师已有“双师型”的要求,但针对中职教育,中职教师的“双师型”应有更深一层含义。现在“双师型”教师是指除教师资格的“师”应至少具有一个职业资格的“师”,最好是本专业的中、高级职业证书,比如会计师、物流师、国际商务师等,而这些证书的取证对象主要是中、高层企业管理者,教师考取这类证书并不能证明熟练掌握该专业的基层工作岗位的技术和操作技能。相反,一些“员”级的证书却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企业基层岗位从业者的职业技能认定。比如,报关员、跟单员、会计证等,以及一些技术工种的从业资格证。因此对应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教师应首先取得中职学生将要取得的职业技能证,才能发挥好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指导作用。即,中职教师的“双师”也应是从基层开始的,而不是中高级管理层的“双师”。
2.中职教师必须深入行业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对大多数中职教师掌握本专业的相关职业技能是至关重要。对于比较特殊的专业,如营销类专业,是不能单独依靠教师取证后就一劳永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手段、方式千变万化,营销专业需要专业教师在给予学生基本的营销知识的同时,也应带来营销行业新兴的理念和方式。因此需要营销类专业教师深入更多行业进行学习和撷取。比如,在营销类工作中保险营销的方式和技巧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如能不定期深入到各类保险公司的培训部门学习,自然会更快更好的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营销技能,进而为本专业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职业技能培训素材。
(四)中职学校加快职业技能的实训条件的改善
实训基地是实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物质保证,要想使学生学会生产一线必需的实用操作技能,实训基地就必须接近、衬合于生产实际。而中职学校的实训条件可谓“内忧外患”,内忧学校缺少资金和场地等现状,外患企业与学校缺少合作,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实训。的确实训条件的改善存在着客观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各中职学校不断探索和尝试,逐渐完善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的改善一种可以采用自建方式,当资金和场地等客观条件允许时,学校应积极支持实训项目的建设。另一种是地区内中职学校联合共建共享方式,通过政府相关的支持,并根据各校专业特色,着眼于本校重点专业的实训建设,实现地区内实训条件基本满足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
校外实训条件的现状是一所中职学校一已之力难以改变的,企业因经济利益不愿接受学生实训,即使学校给企业交“学费”也难以做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采用校企结合委员会的合作模式。某地区开设相同专业的中职学校遴选出若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过硬的专家型教师,和相关企业遴选出熟悉企业各项生产工艺、设备、人员等基层或中层岗位技术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校企合作专家组,同时依托于行业协会丰富的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优势,提供给校企专家组更及时的信息,更准确的分析和更有效的指导,以提高校企专家组的工作水平。一方面校企合作专家组站在为企业服务的角度,定期对企业生产条件、工艺设备、工作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的不足共同调研分析和解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企业生产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等也是专家组根据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研究选用的,学校的学生正是这些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实践者,企业自然乐于接受学生实训。如能搭建该合作模式,即做到了学校为企业服务,而不是单方面“麻烦”企业,改善了学校校外实训条件,实现了企业和学校资源的共建共享。
以物流专业为例,我国物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未实现物流作业的现代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有限是比较主要的瓶颈,但为了实现现代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技术现代化,物流企业都在探讨怎样以较少的投入来提高装卸效率,提高大批量出入库速度,改善库存管理等问题。而校企结合专家组就可站在企业的角度,发挥教学专家对先进物流技术的熟悉,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装卸搬运设备,选择经济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选择合理的库存管理系统等问题提供指导帮助。学校服务企业的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训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五)开发职业技能实训指导教材
中职学校探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应积极总结和挖掘,形成本专业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材体系。一方面可撰写出中职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的指导教材进行出版和推广,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发具有本专业教学特色的校本教材。
(六)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
学生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技能是遵循学习规律的,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步骤——教师演示——学生亲自操作——学生反复练习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学条件所限,不可能做到每项技能完全按此过程教授学生,有些设备设施价格十分昂贵,有些学校只能购置有限的几台作为学生 “演示实验”和“观摩”,这样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使学生的实训效果得不到提升。为此,我认为,学校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购置一些模拟培训软件,或通过借助IT企业开发适合教学和实训的软件模拟演示操作系统,让学生掌握整个技术流程。比如,利用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物流活动;以仓库管理为例,运行软件后,学生可看到仿真的整个仓库及货物情况,学生可根据任务单按步骤完成货物出入库、分拣、包装等操作,十分逼真、形象,很大程度上接近了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
综上所述,要把提高中职学生职业技能落到实处,首先,中职学校要根据专业情况深入社会调研,确定学生一技之长和多能并举的培养目标方案,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然后强化教师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其次,着眼于校内外实训条件的改善和实训资源的利用,最后,开发专业技能培养的教材,并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在学习各阶段中全方位的接触和掌握本专业基本职业技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基层岗位的从业者。
参考文献:
[1]陈学峰,马 力.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04).
[2]张玉蝶,杨振年.中职教育路在何方[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05).
[3]熊思维.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管见[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03).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Approaches for Occupational Skills of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KOU Pei-ai
(TianjinDongliDistrictVocationalEducationCenterSchool,Tianjin, 300300)
Abstract:By positioning the objectives of the occupational skill training for the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the occupational skill training for the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and probed into the approach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al skill training for the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grams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the students.
Key words: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occup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pproaches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3-0012-04
作者简介:寇佩爱(1977-),女,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讲师,教育管理硕士,主要从事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