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平稳 增速前高后低2015年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形势分析

2016-02-13赵举星

中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吉国吉尔吉斯斯坦经济

□文/赵举星



整体平稳增速前高后低2015年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形势分析

□文/赵举星

2015年上半年,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关键数据超出预期,同比增速达到7.3%,经济状况表现良好。但这一时期吉国高涨的经济很大部分是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波动性很大,不具有可持续性。然而,2015年下半年吉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拖累全年整体表现,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梳理2015年吉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从中看到不少亮点,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宏观经济概况

2015年经济总体呈增长趋势

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按生产法计算,2015年全年吉国内生产总值为4236.355亿索姆(约合65.72亿美元,2015年全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换64.46索姆,下同),同比增长3.5%。通货膨胀控制在3.4%的较低水平。吉人均GDP为74400索姆(约合1154美元),同比增长1.4%。2015年,吉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农业、建筑业、服务行业发展的拉动,工业对GDP的贡献表现欠佳。若不计“库姆托尔金矿”产值,吉国内生产总值为3933.516亿索姆(约合6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5%。

总体而言,吉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各行业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但随着冬季来临,建设项目停工、农耕季结束,主要经济行业,尤其是工业等领域的增幅与今年前几个月相比逐渐放缓。

农业增长喜人

出口前景可期

2015年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大麦增速迅猛,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类产量也得到大幅提升,但由于种植面积缩减,棉花和烟草的收成较去年有所减少。

加入欧亚联盟,一方面吉可以更加方便地进口联盟内国家的粮食,另一方面随着其自身供给能力得到提高,一直以来困扰吉国的粮食安全终于得到缓解,但还不能认为粮食问题已经安全无虞。政府要更加重视和关心农业发展。应该解决面向农牧民的贷款保障、农机租赁问题,提供良种和种畜,同时协调理顺高质量的动植物检疫系统。

同时,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加强经济合作交流,为吉农作物(主要是蔬菜、瓜果)出口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面对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巨大的需求,吉国农产品的出口潜力巨大。

建筑业持续增长

服务业稳中有升

2015年,吉建筑业总产值1161.172亿索姆(约合18.01亿美元),同比增幅13.9%。建筑业产量增长源于建筑承包商完成工程量以及各类建筑的维修费用的增长。但我们明显看到,相比于2014年24.9%的增速,建筑业增速可以说是出现了大幅下降。这说明吉大规模的苏联老旧建筑拆除,建设工程已进入尾声,以后建筑业发展更多要依靠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吉第三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短期内,吉仍是中国商品面向中亚地区的集散地,以巴扎为特色的中亚地区特殊贸易形式,决定了吉国批发零售业仍将保持持续增长;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著名休闲旅游地,近几年随着进境游客的增加,带动依靠旅游延伸的服务业增长;吉在中亚五国中开放程度最高,其通讯业一直发展不错,其相对健康的人口结构更是确保了通讯服务业未来的发展。

采矿业强势增长

工业经济轻微下滑

2015年,吉煤炭开采量164.65万吨,同比增长9.3%;油气业产值21.14亿索姆(约合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开采石油10.71万吨,同比增长32.5%,开采天然气316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6.5%。采矿业产值79.934亿索姆(约合1.24亿美元),同比增长63.8%。虽然采矿业取得了狂飙突进的发展,但库姆托尔金矿减产以及加工业的不景气(同比下7.8%),直接导致吉工业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

过分依赖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企业的工业经济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吉采矿业一家独大,其他制造部门孱弱,工业经济已陷入困局。

外贸持续萎缩

外债逼近红线

2015年1~11月,由于全球经济动荡,吉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景气,吉外贸总额同比下降23.7%,为49.862亿美元。吉出口额为13.044亿美元,同比下降10.7%,主要原因是吉对独联体国家出口缩减了23.7%造成的;吉进口额为36.818亿美元,同比下降27.4%。吉外贸进、出口占比分别为73.8%和26.2%,外贸逆差为23.774亿美元。

截至2015年10月底,吉尔吉斯斯坦外债总额约为34.56亿美元,若按照预估的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计,其占GDP比例为55%,高于2014年底的50.9%。吉国的前三大债权方为: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余额约11.5亿美元,占吉外债总额的33.4%;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开发协会,约6.4亿美元,占18.7%;亚洲开发银行,约5.8亿美元,占16.8%。

今年以来,该比例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外借大额贷款实施国家级大型项目,以及本币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吉国家议会此前曾为吉国外债占GDP比例设置60%的红线,一旦超过,则吉国政府或不能再外借贷款,或设法修改该限制性红线,这的确是一个两难选择。

2015年经济焦点

加入欧亚经济联盟

进入适应调整期

2015年1月1日起,欧亚经济联盟协议正式生效,该协议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于2014年5月在阿斯塔纳签署。根据2014年12月23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在莫斯科签署的入盟协议,吉将在2015年5月正式成为该联盟全权成员国。7月1日,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四国议会已全部完成《关于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条约》的内部审批程序。2015年8月12日吉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条约生效,正式成为继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亚美尼亚之后的第五个联盟成员国。

为加入该组织,吉尔吉斯斯坦在政策制定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对国内经济秩序、法律条款和海关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符合联盟标准的改革。

入盟成功后,一方面给吉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比如吉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便利性将大幅增加。目前,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8个边境口岸已经取消海关检查,所有货物均可自由通行,吉对外将采用欧亚经济联盟的统一关税和质检标准,有利于扩大吉国优势产品出口。

作为吉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其外出劳工的主要接收国,俄罗斯已取消了本国劳动力市场对吉的各种限制,对于50多万在俄工作的吉公民来说其学历认证、子女就地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权力都得到了很大保护与改善。

但另一方面,面对联盟内成员国优势商品的冲击,吉尔吉斯斯坦民族制造业雪上加霜,固有的产业结构问题会进一步加深、加固,经济长远健康发展不容乐观。同时,吉农业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也将会给其他成员国带来一定冲击。对于走私和质检等问题的磨合过程也需要一段时间。更紧迫的是怎么处理好盟内国家与盟外国家,世贸组织国家与一般国家间错综复杂的关税税率、海关监管问题,对吉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段过渡适应期可能长达1年到1年半。

融入丝路经济带

与中国加强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在地理上位于古“丝绸之路”中段,处于多条道路和不同文明的交汇处,处在历史上首条跨国道路的中段,这条道路数千年前就用单一的交通枢纽将东西方连接起来。2013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希望重新复兴丝路的繁荣,吉对这一倡议非常感兴趣,吉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申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期盼与支持,希望借助这一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实现共同发展。

2015年,由于炼油厂、金矿等大型投资项目逐渐结束建设期,并进入运营期,中国企业对吉投资金额和比重锐减,但过去几年,中国一直都是吉第一大的直接投资来源国。整个大环境的不利,也导致中吉两国贸易额出现了八年来首次下跌。

然而,不可否认,过去的一年内,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中吉双方仍做了许多实际且富有长远意义的工作。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优惠贷款重点项目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重点支持项目以及援助项目在多方面资金支持下,中国企业在吉建设了多个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如,比什凯克道路改造项目、“北—南”公路二期项目、农业灌溉改造项目、达特卡—克明输电线项目、塔尔德布拉克左岸金矿等。吉也积极探索与中国合作的新方式,尝试出口肉类、蔬菜和瓜果等。

与此同时,一直以来进展不顺的中吉乌铁路建设也在2015年出现重大转机。吉政府高层明确表示希望尽快推动该条铁路的建设,实现与中国及更广大区域的互联互通,共享丝路新发展。中吉乌铁路的修建将为吉尔吉斯斯坦打开出口,使吉转变为物流运输中转国,一旦建成,每年从吉尔吉斯斯坦过境的货物量可达1500万~2000万吨,同时可以推动吉整体经济发展,带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未来还有望将该铁路延伸至伊朗等国。吉尔吉斯斯坦正与中方就轨距等问题进行磋商,中国国内各地区已通过高速铁路相互联通,吉方期盼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的初始工作能于2016年启动,尽早利用中方的资金和能力在短期内实施该项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首次实现电力独立

大力发展小型水电站

2015年9月31日,在吉尔吉斯斯坦独立40周年纪念日之际,吉总统阿坦巴耶夫宣布,吉独立以来首次实现了电力独立。一直以来,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是北部地区)都存在着冬季电力供应短缺的问题,不得不寻求向邻国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口电力,且国内电力输送还需要借道邻国,作为基础工业的电力能源供应若做不到完全自主,经济发展就要受制于人。在中国新疆企业特变电工的帮助下,吉尔吉斯斯坦首先建成了达特卡变电站,然后建成了克明变电站,连接二者的是达特卡—克明输电线。整个项目工程构建了吉国电网南北主干线,使得南部丰富的水电直接输送到缺电的北部和首都比什凯克地区,满足那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紧迫需要。吉尔吉斯斯坦因此结束了国内电力输送依赖别国电网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电网独立输电和国内外互联,大大提高了电网长距离大容量现代化输变电的水平和规模,是该国实施“电网独立”、“水电外送”战略的重要步骤。

吉南部地区水资源丰富,通过大力发展水电,实现电力出口,为国家创汇,一直是吉国政府极力推动的经济发展之策。2015年,除了继续与中国、俄罗斯保持水电方面的合作外,吉积极引进区外国家参与本国水电站建设,已经与捷克签署了四座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合同。2015年4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四国能源部长在伊斯坦布尔共同签署了CASA-1000(中亚—南亚)输变电线项目的总协议,以及吉、塔、阿、巴四国企业间的购电协议。11月底召开的CASA-1000(中亚—南亚)输变电线项目跨国理事会上,四国签署了项目实施文件,项目将于2016年春季开工建设,2018年完工。

2016年经济展望

总的来说,虽然吉尔吉斯斯坦在2015年经济增速出现了前高后低的不稳定状况,但总的发展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

一方面,其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各种适应调整肯定伴随着阵痛;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打压国际黄金价格,需求疲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吉国采矿业进一步增长;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振、索姆对美元持续贬值、大量外资流出,以及侨汇收入减少导致内需不振。

但另一方面吉尔吉斯斯坦积极融入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与周边邻国经济合作;寻求区外新的贸易伙伴,开辟发展新路径;面对本国经济问题,吉持续深入改革,发掘自身发展的原力。

总之,结合各方机构包括吉尔吉斯斯坦方政府对明年经济发展的预测,我们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经济将保持平稳发展,增速保守估计在3.5%左右。

猜你喜欢

吉国吉尔吉斯斯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吉尔吉斯斯坦:每年约有1万人被绑架成为新娘
吉立法打击“抢新娘”
吉国家债务为44.5亿美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总理辞职搅动吉尔吉斯斯坦
当前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形势
吉国示威者要求美空军基地迁走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