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的环境保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6-02-13徐岩
徐 岩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 271021)
万里的环境保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徐岩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21)
万里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里第一次提出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坚持群众路线、要依靠科技指导等等,这些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万里;环境保护;当代意义
万里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在担任国家建设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在1995年出版发行的《万里文选》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和讲话就有10余篇。这些讲话和文章,不但见证了中国环境保护的起步和发展,而且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万里关于环境保护的主要思想
综观万里的环境保护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环境保护也开始受到更多重视。20世纪80年代,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中国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时期,资源的消耗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982年秋,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万里主持国务院会议。他在听取了环保部门的汇报后,对因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感到震惊,当即表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阻止这种事态的发展,经济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像计划生育一样,环境保护也是一项国策,必须摆上重要议程。”之后,在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开幕式上,万里作了《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1]。这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指出:“保护环境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同时还要环境优美、洁净。1987年5月,万里为《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一书作的序《经济建设必须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中,再次强调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物质条件”[2];“资源和环境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做好自然保护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
(二)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建设相协调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为避免经济建设给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严重破坏,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万里在1982年到1987年反复强调,“经济建设必须和自然保护协调发展,这是我国人民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经验,也是自然保护工作的一条重要规律”[4];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生态效益;既要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既要考虑局部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整体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我国自然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5]。对于如何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万里主张以经济发展推动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保护环境优先。万里的这一正确的观点,有力地纠正了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错误思想。万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环境问题:“一定要富有远见,把经济建设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把我国建设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国家。”[6]万里的告诫,至今有着强烈的针对性。
(三)环境保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万里文选》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万里倡导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万里认为,环境保护能不能搞好,首要的是有没有群众观点,“保护不保护环境,治理不治理环境污染,是为人民兴利除害,还是听任‘三废’污染环境、危害人民,这是对人民的态度问题,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大考验”[7]。在处理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群体事件时,万里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要时时刻刻想到人民的利益。不能官官相护,要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8]。万里强调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有计划地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的宣传。同时,还要从儿童抓起,小学、中学基础教育,大学专门教育和其他教育都要增添环境方面的课程”[9]。万里主张发动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光有政府的监督,而无人民群众的监督,环境保护工作也做不好的”[10];“正确引导并保证他们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发动群众对各类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这样,我们的环境保护事业才能真正成为全民的事业”[11]。万里关于环境保护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思想切实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环境保护要依靠科学技术指导
环境保护离不开科学研究。万里主张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大自然的保护,对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各种环境污染的防治,都要讲究科学。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又要有科学的方法……搞现代化建设,搞环境保护,没有科学知识是不行的”[12]。1973年,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万里明确指出环境保护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错综复杂,涉及到差不多全部自然科学,需要各方面相互协作,攻克难关,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面对治理“三废”工作遇到的困难,要加强治理污染的科学研究,反复实践,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推广自己的经验。如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在调查污染源、研究治理办法、开展科学研究、进行技术会战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而使官厅水库的水质有了初步改善。这方面的经验应该大力推广。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项事业,除了动员全民参与外,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加强林业的综合利用和病虫害防治的科学研究,使我国的绿化事业富有活力和成效。万里也十分重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主张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城市,“一定要搞好规划,搞规划一定要树立长远的和发展的观点”[13];针对城市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进行规划和建设,“给外商创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给旅游者创造一个优美的旅游环境,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要求”[14]。
二、当今我国环境保护思想的新发展
中国的环境保护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都与同期实行的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形成并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种高污染型的发展战略在形成初期,并未引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保护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环境保护缺位的情况下,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进入新世纪,随着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环境保护也不断发展壮大。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不仅为世界各国妥善解决环境问题指明了道路,也为改革开放的中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理念。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从理论转向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类的共同的愿望。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面对不容乐观的发展形势,中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994年3月,中国制定并出台了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对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做了具体规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国家主导发展战略,既是中国对世界的担当,也是对美好明天和子孙后代的承诺,为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
传统的发展观主张以高投入、高消耗得到高回报, 侧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解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观上进行不断的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和社会的持久发展。进入21世纪,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开始成为中共的党代会主题之一。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理性阶段。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实际出发,摒弃了“先发展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解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维持生态平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开始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全局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构建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为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指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当前中国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现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达到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新形势的科学认识,为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多次强调,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并且把建设生态文明并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中共对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全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要求,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由理念上升为发展战略,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为中国梦和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生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中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是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新成果。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把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三、万里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意义
当今中国仍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依然是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议题。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先驱,万里的环境保护思想,体现了万里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对中国环保事业的深入调查和认真思考,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和发展,为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珍贵的绿色遗产。
(一)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万里20世纪80年代反复强调的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会限制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发展带来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反过来,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增强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协调两者的目标,就在于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使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长期以来,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人们往往把GDP的高速增长看成是经济发展和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硬指标,导致了对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数量的盲目追求,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甚至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致使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问题的症结在于,这种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其结果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或崩溃,最终使得经济发展因缺乏良好的生态基础而难以持续。万里在上世纪80年代就敏锐地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的严重后果,一再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不发展经济不行,而发展经济,不改善生态环境也不行”;“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生态效益;既要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既要考虑局部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整体的经济效益”[15]。这种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告诉人们,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突破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传统认识和思维束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协调统一;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模式,探索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环境保护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
在万里提议下,上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被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当时中国面临经济复兴的重任下做出这种决定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的,其当时的意义是为下一步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84年5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各部门间的环保问题,1989年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排污收费,以及地方首长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等制度和政策,这些变化表明了中国的环境保护逐步法治化、制度化。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中国的环境保护法规经过多年实践,虽已趋于完善,但仍存在着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等问题。如法制内容已经落后于现实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需要,环境保护方面的执法主体责任不明确,民间机构参与或者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缺乏有效性等等,这种现状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会会、四中全会分别强调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提供了方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首先,要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建立绿色基础制度、绿色考核制度和绿色激励制度,以形成全方位的、覆盖生态文明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其次,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勇于执法、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良好氛围。最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对资源环境造成损害和破坏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以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是贯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
(三)环境保护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万里环境保护思想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及环境保护依靠群众的观点,对今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环境保护能不能搞好,首要的是有没有群众观点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需求。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都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6]
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动力。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了“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工作方针。今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然要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环境保护法虽然赋予公众各种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但在现实中,公众的力量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排除在外,一些基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维权行动予以强力压制,对能给本地区带来GDP的污染企业暗中保护,这是中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保护的希望在于公众的广泛参与。首先,要建立环境保护决策与管理信息公布制度,逐步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对建设项目立项、实施、评价等环节的监督和评议,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其次,要不断探索公众参与的新渠道新机制,建立广泛的鼓励参与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另外还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绿色价值观,倡导绿色生产生活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
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攻坚克难的发展期,环保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重温万里有关环境保护的理论和思想,并以其审视环保工作,对于突破环境保护的各种制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是十分有益的。
[1]李景平.万里:中国环境保护的先驱[J].环境教育,2015(8):29
[2][4][5][7][8][9][10][11][12][13][14][1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万里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1、572、572、68、315、209、69、315、313、556、556、572.
[3][6]万里.造福人类的一项战略任务——论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44、39.
[1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5-24.
(责任编辑梅焕钧)
Wan Li'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deas and Their Modern Significance
XU Yan
(Marxism School, Taishan University, Tai An, Shan Dong, 271021)
Wan Li, as a pioneer of economic reform at the end of 70s of 20 Century, has achieved a lot to China'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e was the first one who has put forwar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 the basic state policy, and strengthened the ideas such a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and economy, sticking to mass line, depending on technology, and so on which show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an L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odern significance
2016-09-01
徐岩(1969-),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
X24;D20
A
1672-2590(2016)05-0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