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组织工作的活力之源

2016-02-13

浙江共产党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干浙江干部

◎本刊记者 陈 戈

创新,组织工作的活力之源

◎本刊记者 陈 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改革开放的浙江,创新的“大赛”从来没有休止符。无论是山区海岛,还是城市乡村,创新的激情和活力无时无处不在。在浙江,处处都有创新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浙江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决定性力量,是浙江始终走在前列的关键一招。

“不日新必日退”。浓郁的创新氛围,也让浙江省的组织工作保持了不断创新的传统。正是在这么一片充满着创新的肥沃土壤中,浙江为组织工作营造着更加适宜的“创新气候”,也源源不断地为组织工作提供着“创新养料”,集聚更多更优的“创新种子”。

2015年,注定是浙江组织工作的“丰收年”,全省的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秉承了创新理念,扎实推进,改革探索,形成了干部工作系列组合拳、基层党建“二十条”、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组织工作创新亮点,打造了一张张浙江组织工作的“金名片”,组织工作的浙江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问题是创新的导向

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创新的导向。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同样离不开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而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更好地去破解组织工作中的难题。创新唯有在破解难题中求新、求精,才能顺势应时、固本开新,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力。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浙江省委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好班子好梯队建设的意见、干部选拔任用的“五个办法”、治理“为官不为”的意见和推进能上能下的实施细则,下大力出重拳从严治理“庸官”、“懒官”、“太平官”,通过把脉干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创新干部工作,形成了干部工作“上、下、管、育、爱”制度体系,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营造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火热氛围。

不同层面,问题往往千差万别。同样的组织工作问题,省里的工作方法到了市县区,往往要求市县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工作的再次创新,以确保工作能切切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就拿同样的干部工作来讲,金华市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庸懒散、“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等问题,采取了完善制度、加强考核、及时问责、关心关爱等措施。新昌县针对机关部门工作“肠梗阻”、一般干部难交流等现象,开展了“一年一交流、两年一轮回”的干部常态化交流工作。

这些都启示我们。只有把现实工作的焦点、难点、重点、热点问题作为改革创新的基点和起点,才能把握方向,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才能真正把改革创新推向深入。

实干是创新的基础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一“实”一“新”,正是阐述了实干与创新的关系,实干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干的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更多地成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组织工作量大面广,责任重大,事关党建工作大局,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党建,推动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应该看到,组织工作更多的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日常性、业务性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只有把日常工作做好,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精,在求真务实、力求实效的前提下,创新才会成为一种可能,创新才会持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工作要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组织工作的创新并不是坐在机关大楼里拍脑袋,制定一打一打的新规划,也不是靠“笔杆子”查资料编材料,更不是喊出一个一个的新口号,而是要在落实中创新。

创新不能玩概念包装,更不能标新立异,创新必须从当前实干中的工作做起,结合好上级部署与自身实际,用新思路、新措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薄弱点,把特色做大、优势做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使组织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方法不断改进、载体不断活化、机制不断完善,形成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志愿服务”一直是嘉兴的金名片,从小小“红立方”到如今巨大的“红色志愿之城”,嘉兴市通过扎扎实实、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48.2万人次,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1.3万余个,真正用实干推动着“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创新。

凡事唯实得。创新不实,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设想再美也只是黄粱一梦。组织工作的创新只有紧紧围绕着实际所需、实干推动,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基层是创新的源头活水

创新组织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更不是建“空中楼阁”。创新组织工作,既要吃透“上情”,更要摸清“下情”。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基层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的活力和源泉所在。组织工作要创新就必须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拜基层群众为师,学习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宝贵经验,向群众求教问计,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升华规律,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组织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近年来,浙江省组织工作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都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

贺田村,浙江省龙游县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小山村。这个距县城35公里,仅有农户428户、村民1528人的小山村,却因衢州“第一干净村”、农村垃圾分类“贺田模式”而名扬海内外。衢州市将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在贺田村基层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推行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贺田模式”。

“贺田模式”只是众多组织工作基层创新的一个缩影,纵观全省,由基层创新上升为市县区创新的不在少数。

越是群众的创造,越是管用有效,越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组织工作的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活动方式是否与形势发展相适应,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感受最直接,他们要求创新的愿望最迫切,创造的方法也往往最管用。

浙江省向来善于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把感性认识理性化、零碎经验系统化、有效方法制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成果的辐射带动效应,努力将基层创新的涓涓溪水,汇聚成改革创新的时代洪流。

浙江的组织工作创新,其路漫漫。浙江也正以开拓的姿态,大踏步迈向2016年新征程……

猜你喜欢

实干浙江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三八妇乐 实干为要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