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
2016-02-13李积鹏韩仁生
李积鹏,韩仁生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论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
李积鹏,韩仁生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社会因素、亲疏关系、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社会因素包括文化背景、受骗经历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亲属关系主要包括血缘、亲缘和业缘关系;人口学因素包括年级和文理科别等;人格特征因素包括神经质、外向性等因素。另外,情绪情感也是重要因素。研究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信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人际信任的神经生理机制。
大学生;人际信任;人际问题
埃里克森认为,信任与不信任是婴儿期最基本的冲突。按照他的观点,如果婴儿得到所需要的食物、体贴与负责任的照顾,他们会发展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生八阶段”理论,幼儿在第一阶段中面临着信任对怀疑的危机,这一危机如果解决不好,个体将缺乏交流沟通的能力,进而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白丽华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田可新等也认为,人际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信任、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总的来说,学者们对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看法较为一致,即具有较高的人际信任度的个体倾向于具有较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低人际信任度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因此,本文试图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以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信任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人际信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中西方的众多学者展开了详尽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通过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实验,开创了人际信任的研究历史,继而通过零和博弈(Non-Zero-Sum game)进一步研究了人际信任。Rotter.J.B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个体或团体对另一个体或团体的言辞、承诺、口头及书面陈述可靠性的期望。西方学者普遍将信任定义为一种期待,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学者更倾向于将信任定义为一种“放心”。杨中芳、彭泗清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义务及责任感的一种保障感,在这一概念中,人际信任被视为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李伟民、梁玉成则认为,虽然从外观形式上看,中国人对他人的信任基本上是一种“关系本位”取向的信任,但实质上起作用的是关系中所包含的双方之间心理情感上的亲密认同,它能够增强交往双方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从而为双方的信任提供保障。
通过中西方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学者研究更多的是在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从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研究人际信任问题,有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人的人际信任建立在各种亲缘关系上。近年来,人际信任问题得到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关注,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际信任,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从而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度及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
社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作为这一群体的良好发展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不容乐观。井维华、张庆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在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很低,并且显著低于理论水平。辛自强、周正通过横断历史的元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与年代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大学生人际信任正逐年降低。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综合各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试图从社会、亲疏关系、人口学、人格特征等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1.社会因素
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个体之间相互依赖,形成了稳固的依恋关系,这些稳固的依恋关系牢固地建立在各种亲缘关系上。在日常生活中,讲究人情,注重私人关系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共同特点。中国人的行为通常有“看人说话”、“因人而异”这种偏重人的关系而轻视具体事物的倾向。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增加外人的可信程度,发展与外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运作是建立和增强信任的重要机制。在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下,个人经历也对人际信任产生了一定影响。简臻锐、付琪琳发现,不同阶段的受骗经历对人际信任具有不同的影响。学前时期的受骗经历增加了普遍信任,初高中时期的受骗经历则降低了他们的普遍信任,大学期间的受骗经历对人际信任没有显著影响。在人际信任度上,有获奖经历的大学生要高于没有获奖经历的大学生。
除以上两点外,韩瀛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呈显著正相关,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不显著。雷励、王建峰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相关学者的研究也发现,群体活动的参与也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影响。从目前学者的研究结论来看,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因素错综复杂,与大部分社会学研究从整体出发相比较而言,大部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2.亲疏关系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亲疏关系一般以血缘、亲缘及业缘为基础。大学生的亲密关系大致包括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寝室关系、社团关系、地缘关系、无关系等,这一划分方式大致符合王绍光和刘欣对信任的分类,即将信任分为亲人间的信任、朋友间的信任、熟人间的信任和社会信任(对陌生人的信任),这种划分方式大致符合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家族文化及家庭是否和睦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李珊、刘洋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这与马长征、朱琳的研究结论类似。除教养方式外,韦耀阳认为健全的家庭结构和温馨和谐的氛围能够使子女健康成长,能够促进其人格的完美和良好行为方式的养成,能够增加子女应对外来压力和突发情景的心理动力。同样,须卫和许希明也认为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父母与子女缺少双向互动,家庭缺少温馨和谐的氛围,从而对孩子的信任造成不良影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是温馨的港湾,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该与子女加强沟通,多采取温暖的教育方式,从而为孩子的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大学生的人际问题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这其中对于寝室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魏晓宇等提出,大学生寝室人际信任是指在寝室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与寝室其他成员交往过程中,对寝室成员在信任上一种评估的概念。其研究发现,大学生寝室人际信任总体状况良好。这也说明了,目前大学生寝室关系较好,大部分同学能够平等友好地相处,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简臻锐等也认为,大学生参加寝室活动较多,因此更加亲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理性,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更加珍惜同窗友谊。大学时间相对自由,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相比于其他同学而言,同寝室的有更多时间相处,彼此也更加了解。
大学生的社团关系多体现于社团组织中,如团委、班级和学生会等。地缘关系则多在老乡会、同乡联谊会等组织中体现。在这些较为稳定的组织中,大学生获得的心理认同感使其彼此间变得更加亲密。赵文龙、王夏峥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适当参加校内活动,对其一般信任和普遍信任有着显著提升作用,这些社团推进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并促使信任的形成。
3.人口学因素
在诸多社会交往中,陌生人逐渐变为“熟人”,“外人”逐渐变为“自己人”。杨宜音指出,交往关系中的外人变成自己人一般要有某种既有的关系基础,同时还要有两人之间个人特性方面的相互认可和交往,由此形成亲密感和义务感,导致了信任。因此,笔者将进一步探讨个体因素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出,在人口学因素上,王磊、赵娜和韩仁生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独生、生活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井维华、张庆强也认为,大学生人际信任度在城乡、独生与否及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是一致的。但是,也有学者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王艳芝等认为,男生、农村学生的信任感明显偏低,王琪也认为农村学生人际信任度不高。对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即大一、大四较高,大二、大三较低,这与王艳茹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一的新生刚刚走入大学的校门,面对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需要与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避免产生孤独感。大四的学生即将分别,彼此之间更加珍惜同窗友谊。大二、大三的学生多面临稀有资源的争夺,如发展党员、竞选学生干部等,处于竞争关系的个体往往表现出较低的人际信任。另外,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文科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理科生。这可能由于大多数文科生性格外向,善于表达,从而容易获得人际信任。综上所述,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在被试选取、实验程序、地域研究等方面的不同也造成了部分研究结论的分歧。
4.人格特征
信任个体的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有着密切的关系。郑信军在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16PF人格的关系研究中发现,神经质和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外向性和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周倩、姚志强的研究表明,具有高外向性、低神经质(情绪稳定性高)或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其人际信任水平更高。总体来讲,在人际交往中,高外向性、低神经质的大学生更乐于与他人分享,更擅长与他人交流,不过分担心他人评价,常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而其更倾向于相信他人而具有较高的人际信任水平。另外,廖秀红探讨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表明,高完美主义者较之低完美主义者有着更低的人际信任度,且完美主义者总担心出错、父母要求维度均与人际信任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在影响人际信任的众多因素中,情绪情感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积极的情绪反应表明世界是安全的、可预料的,会增加人际信任;而消极的情绪表明环境中存在危险,会降低人际信任。何晓丽等运用书写任务与信息反馈方法,诱发与信任不相关和相关的情绪,采用信任投资任务和自我报告法,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受目标线索与情景线索的影响。雷励、王建峰以此为例,研究了消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人际信任与羞耻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情绪可能使个体做出人际信任判断时更加谨慎,使得信任水平更低。以往的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也存在相关关系。曹中保、冯丽采用随机抽样问卷研究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说明心理安全感越高,人际信任水平越高。这与王磊等的研究相一致,罗清文、王纬虹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研究展望
1.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信任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大学生中迅速普及,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微博、人人等开始涌现。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变化,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际交往方式,从而影响着人际信任。苏丽丽、印小玲指出,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并不是完全隔离的,虚拟空间引发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渗透和蔓延到生活中。李清、赵郁金的研究曾表明:大学生上网爱好者的人际信任水平低于非上网爱好者。这一研究证实了上网使得人际信任水平下降,这对研究“手机族”有启发意义。另外,赵竞、孙晓军等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特点、产生机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目前,学者对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信任研究较少,这一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也没有得到系统研究。
2.人际信任的神经生理机制
社会神经认知科学家研究发现,人际信任不存在一个特定的中枢,它跟杏仁核、梭状回、颞上回等脑区有关,跟催产素、加压素和多巴胺等化学物质有关。随着脑电仪、眼动仪和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影响人际信任的生理机制也会愈发清晰。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10.
[2]白丽华.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2):91-93.
[3]田可新,唐茂芹,吴昊.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5,14(7):657-659.
[4]Deutsch M.Trust and suspicion[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4):265-279.
[5]Deutsch M.Trust,trustworthiness,and the F scale[J].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0,61(1):138-140.
[6]Rotter J B.Generalized expectant for interpersonal trust[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1,26(5):443-452.
[7]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3-23.
[8]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11-12.
[9]井维华,张庆强.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61-64.
[10]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344-353
[11]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69-84.
[12]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2):55-68.
[13]简臻锐,付琪琳.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7):94-98.
[14]韩瀛.“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感与社会支持相关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7):88-91.
[15]雷励,王建峰.医学生人际信任与羞耻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246-249.
[16]王月琴,李海燕.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401-1404.
[17]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3):23-29.
[18]李珊,刘洋.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68-470.
[19]马长征,朱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2):92-93.
[20]韦耀阳.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及其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9):47-49.
[21]须卫,许希明.浅析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9-82.
[22]魏晓宇,李雅琳,黄娅等.大学生寝室人际信任现状调研[J].科教导刊,2014(7S):247-248.
[23]赵文龙,王夏峥.当代大学生信任问题研究——基于某高校的调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120-128.
[24]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40-54.
[25]王磊,赵娜,韩仁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关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4):79-81.
[26]王艳芝,李彦牛,孟庆文.大学生信任感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322-3325.
[27]王琪.高职生人际信任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26-128.
[28]冯现刚,王青.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1,24(7):75-78.
[29]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16-19.
[30]周倩,姚志强.大学生人格特质、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110-1112.
[31]廖秀红.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2):1815-1816.
[32]何晓丽,王振宏,王克静.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线索效应[J].心理学报,2011,43(12):1408-1417.
[33]曹中保,冯丽.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1):125-128.
[34]罗清文,王纬虹.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 (2):110-114.
[35]苏丽丽,印小玲.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78-80.
[36]李靖,赵郁金.上网爱好程度、人际信任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00-201.
[37]赵竞,孙晓军,周宗奎等.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8):1493-1501.
[38]谢亚兰.人际信任的神经生理机制[J].惠州学院学报,2015,35(1):88-93.
G718.5
A
1673-0046(2016)7-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