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英美文学课堂之变革
2016-02-13张娟
张娟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互联网+时代下英美文学课堂之变革
张娟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英美文学课堂已不适应现代需求,逐步走入困境。如何在互联网+的大氛围下,改变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的短小、生动、重难点突出、易于接受的特点,实现英美文学的现代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英美文学的课堂特点谈起,结合互联网+时代下微课之特色,分析媒体时代下英美文学的课堂改革趋向。
互联网+;英美文学;微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诸多传统模式。从传统集市到淘宝,从传统银行到支付宝,从传统交通到滴滴打车,所有的变革皆因信息技术的推动。在互联网+时代的刺激下,传统的学科教育也必将发生巨大变革。教学环境由于互联网的介入,将由传统教室的模式转为数字原住民的现代化模式,传统的教师讲授将变为网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结合,单一教学媒体则走向富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结合。处于互联网大潮下的英美文学,如何突破目前被边缘化的困境,逐步实现课堂的现代化改革,从传统课堂走向数字多媒体微课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英美文学课程特点及困境
1.课程特点
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陶冶美学情操和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大三年级都开设有英美文学课,非英语专业也会有院选英美文学赏析课。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经典作品的阅读更能让学生进入文学神圣的殿堂。
但是,在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枯燥的讲述、文学的浪漫气息完全无法得到展现。学生面对陌生的作者、陌生的作品,显得一筹莫展。对文学美好的期待在枯燥的知识灌输过程中慢慢消失殆尽,最终演变为厌烦和无奈。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令本应生动活泼的英美文学课显得了无生趣,传统课堂走进了时代的死胡同,亟需引入新的时代因子。
2.课堂困境
就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来看,英美文学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三两个学期进行,每周的课时数为2节课。文学课程设置单一、课时偏少、随意性大的问题普遍存在。并且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功利环境的导向下,英美文学课程逐渐被压缩,被降为选修课或辅修课,造成许多高校只在三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短短一年的时间,要把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讲授完毕,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和压力。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详细地深入到每一部经典作品的品读当中,只能快速地“按编年史顺序+遵循文学背景介绍+作家作品介绍+作品选读+作品注释”的模式把琐碎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者,毫无主动思辨的机会,更别提有时间去体会文学的精髓所在了。
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已不适应科技时代的要求,学生和老师需要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变传统枯燥的文学课堂为生动活泼的现代化多媒体课堂,甚至把英美文学课程搬上网络,成为网络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在多维的空间,立体地感受英美文学的魅力。
二、走进互联网“微”课堂,展现文学魅力
(一)“微”课堂的界定及特点
1.“微”课堂的界定
“微”课堂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产物,不同的人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界定。总的来说,“微”课堂是一个教学视频管理系统,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互动的知识教学平台。“微”课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以新媒体为媒介,把知识点进行分层可视化处理,最后输出为短小视频的“微”风格互联教学模式。
2.“微”课堂的特点
“微”课堂之所以“微”,是因为其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化,教学对象具有针对性。微课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虽然短小,但亦要求具有结构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全面性。
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一般时长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相对于之前传统的45分钟或50分钟的课堂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堂片段”。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微课教学内容较少,和宽泛的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问题更集中、重点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多媒体辅助微课教学,课堂内容“情景化”。师生可以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教与学情景中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二)“微”课堂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1.可行性
“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针对目前传统文学课的枯燥无味、课堂灌输内容多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提不起兴趣,文学越来越被边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课的应运而生,为英美文学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英美文学课虽然内容较多,但各个板块分布很是清晰,并且大量的名著经典故事更适合做微课教学。传统的课堂上仅仅是搭配图文的PPT讲解,时间久了难免枯燥,英美文学课的历史脉络、社会背景都和文学作品息息相关,如何让学生在充满期待和兴趣的氛围中获得这些信息是十分重要的。3-5分钟的微课视频展示形式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它结合教师讲解、画面剪辑、图文配乐等,更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呈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特征,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文学的魅力,从而真正了解文学的经典所在。
2.情景化
英美文学课堂,教师往往会讲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作品是该课程的重点亦是难点之一。传统文学课堂,教师仅仅上课之前提醒学生预习要分析的作品,但事实上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往往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不熟悉作品,课堂上师生之间就无法互动,无奈之下,为了教学进度,教师只有快速讲完作品,再分析作品,而学生听得头疼,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互联网+时代下微课的应用,可以让枯燥的作品讲解情景化,让学生在生动的情节中感受作品表现出来的文学情怀。
以英国文学18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著名诗人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像一片云》为例来讲述诗歌的互联网情景化教学。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教师可以把它们拟人化,如云朵、山谷、波光粼粼的湖水、金黄色的水仙花等。生动的意象配以画面音乐,加上诗歌朗诵为背景。这样的短片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更易于接受。微课的短小生动、重点突出,以及英美文学课的板块化特点,更适合在互联网+时代下,以视频为载体,整合相关的教学材料,摈弃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学习时间被压缩的情况下,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实际性
互联网+微课堂模式,实现了传统课堂不能回拨的功能,使得师生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教学相长的效果。鉴于英美文学课内容的多样化,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利用微课进行预习,课上则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复习,由于文学课的特点及微课视频短小的特点,便于将知识点进行切分,利于学生反复观看。总之,和传统课堂相比,互联网+的微课模式更易于让学生接受英美文学课堂,有益于将学习者的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课富媒体的应用,必将对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和课程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微课堂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实现了英美文学课程改革上的创新。将传统灌溉式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灵活生动的网上教与学模式。在新的微课授课模式下,学生已成为认知的主体,在立体的形成性评价模式下,英美文学的课程魅力会随着微课的普及而被更多人熟知和接受。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不断深化学生的文学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情操和艺术感染力。
[1]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25-28.
[2]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3):150-156.
[3]牛建伟.重视英美文学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114-116.
[4]孙胜忠.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J].学术界,2014(4):131-136.
[5]张赵辉.微课——教学中的“亮剑”[J].智富时代,2016 (4):102-103.
[6]王红玲.高职英语微课教学资源探索[J].读书文摘,2016(6):86-87.
G718.5
A
1673-0046(2016)9-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