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研究
2016-02-13黄芳
黄芳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研究
黄芳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新形势下,党对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组成部分,理应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党组织还存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薄弱化、服务载体和机制薄弱化问题。因此,为了迎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可以从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丰富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平台;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服务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服务型党组织,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部分,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一)服务范围与领域地域化
(二)服务主体与内容多元化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企业,在现代高职院校强调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下,其服务主体也发生了改变,除了服务于高职院校自身,行业、企业也是服务的主体。因此,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服务主体既包括学校党委服务的各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服务的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的学院和全体师生、职工,也包括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行业、企业及其职工,特别是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和脱产的老师。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文化底子弱,学习能力有限,自信心不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任务也较重,所以,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服务内容要涉及到师生的思想、文化、生活、就业、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加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经济日益发展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党组织服务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
(三)服务意识和能力薄弱化
高职院校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都有一定认识,但仍有一部分党员对“服务”这个概念认识不深,经常为了服务而服务,仅仅依靠活动而服务,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事事以人为本,处处深入群众”。另外,高职院校党组织服务能力上也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党务工作很大一部分由教职工兼任,教职工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很多时候会疏于对提升党务能力的学习,疏于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造成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解决方法老套、服务手段单一、创新意识不强、服务能力较弱,难以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使服务收到实效。
(四)服务载体和机制单一化
丰富的载体可以使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使广大师生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宗旨,更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在构建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服务载体的建设,但是,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服务载体还不够丰富,服务平台也较为陈旧,经常依赖单一渠道处理问题,没有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缺乏特色与创新,导致服务载体利用率低,沟通渠道不畅通,服务提供缺乏着力点。另外,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进企实习、老师脱产学习等原因,导致师生在校时间不固定,流动性强,传统的走访慰问机制过于单一,已经不适应现代高职院校的发展。为了避免服务流于表面,保障服务质量,构建灵活、稳定、高效、多样化的服务机制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历史与时代的要求
(一)践行历史使命的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国家也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对培养高新职业技术人才,对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特别提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战略性价值。加强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队伍,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004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暴发,近20%水稻面积毁种;2006年,水稻七(4)代褐飞虱,落地成灾;2008年、2014年,穗期稻瘟病重发田块几乎绝收。近年来,水稻恶苗病在南粳9108、武运粳27等高感品种上重发流行趋势十分明显,拔节期重发田块病穴率达30%以上。暴发性病虫发生的概率上升,危害程度加重,对水稻安全生产潜在威胁较大,做好预防措施也十分重要。
(二)落实党建工作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校内、外环境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党组织作为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的桥梁,担负着教育广大师生的重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党建工作,认真贯彻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由于我国开办高等职业教育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党建工作这个重点,才能使高职院校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当地、服务社会。
(三)推动自身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其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与质量、教学模式与方法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其基础设施、教学硬件设备等资源的配置也受到市场分配方式的约束,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职院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仅可以使教师们把最新接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还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解决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矛盾与新问题对加快高职院校发展,以及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服务全体师生的保证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服务载体,主要还是以师生为服务对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了解师生的需求,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和管理任务繁重,只有深入到一线教师群体中,了解其实际工作和生活困难,才能把服务做到实处。高职院校想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也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及时解决学生就业、升学等各方面问题。所以,对于与师生联系最密切、最频繁的高职院校党组织来说,加强服务建设是对全体师生成长成才发展的保证。
三、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理论素养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在积极学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基础上,能够活学活用、指导实际。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紧抓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一系列教育培训和实践训练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党组织内部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使他们坚定党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还要看是不是有服务意识。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树立五大服务意识:一是主动性服务意识,即党员干部要实现从“领导者”向“服务者”身份的转变,主动了解群众困难,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全面性服务意识,即党员干部要为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三是全员性服务意识,即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明确自身责任,避免“少数人唱戏,多数人看戏”。四是全程性服务意识,即党员干部在提供服务时应贯穿始终,避免“雷声大,雨点小”。五是创新性服务意识,即在实践过程中,党员干部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开展创新性服务。
(二)提升服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推动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应从两方面来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实践训练,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活动中总结实务经验,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加强技能训练,邀请专家培养党员的组织、协调、沟通等技能。服务能力提升了,队伍建设也应跟上来。高职院校可以打造三支队伍:一是领导班子队伍。领导班子是把握全校大局,进行战略部署的“领头羊”。高职院校应建设一支廉洁、智慧型的优秀领导班子,以促进学校的健康长远发展。二是专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校内的“双师型”教师,还要引进校外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校交流讲学,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学生党员队伍。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学生党员党性的纯洁,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丰富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平台
没有丰富的载体,服务将缺乏着力点。因此,构建丰富的服务载体,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要联动已有的“教职工之家”“教研室”等工作室,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等传播媒体,充分调动各系部积极性,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已有载体的利用率;要构建创新性的“师生党员服务站”,成立各种志愿者小组、科研小组,深入师生宿舍、家庭、社区、企业、农村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调研活动等,拓宽服务渠道;要创建党员服务网、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随时为广大师生答疑解惑,实现线上“零距离”交流服务;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为在企学习的师生党员服务,创立企业爱心基金,为贫困生提供学业支持,联合开发新技术,或直接利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四)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服务机制
只有拥有健全的服务制度,才能使服务的开展更加有序。高职院校应完善服务保障制度,一是承诺监督制度,认真履行和兑现服务承诺,及时跟进和自检服务进程;二是经费保障制度,包括经费使用制度、经费筹集制度等;三是党员干部牵头制度,实行干部责任制,形成校长——党委领导——支部领导牵头的服务格局,使服务落实到最后一环节。另外,服务制度的完善也离不开服务机制的优化,高职院校还应落实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定期联系群众,了解并反馈群众需求,使服务常态化;应优化激励机制,定期评选“先进服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给予适当物质、精神奖励;应完善考核机制,对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工作作风、服务能力等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党员进行通报批评,以此达到监督效果。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EB/OL].[2014-05-28].http://dangjian.people.com. cn/n/2014/0528/c117092-25077701-3.html.
[2]梅来源,陈昊,李华浓.高职院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现状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60.
[3]吴松泉.地方高校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路径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
[4]谭欣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G718.5
A
1673-0046(2016)9-0099-03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课题:湖南高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4C0677,项目负责人:黄芳;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项目2015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5YX 16,项目负责人: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