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2016-02-13谢秋燕
谢秋燕
(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试论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谢秋燕
(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本文通过当前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企业用工方式和劳动者自身素质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并针对以上原因,分别提出了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改善企业用工方式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三个方面的对策。
产业结构;用工方式;劳动者素质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成功地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名列世界前列。在依靠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代替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经济发展矛盾就是企业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出现。此两难现象的出现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转变是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技术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其产业特征普遍是以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沿海经济较快发展的地区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其实,我国刚刚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一制度的实施解放了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被解放了的劳动力恰好能满足当时产业结构的需要,招工难与就业难并不存在。但是,随着二十多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日益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在国际竞争上也没有优势,国家发展战略出现重大的转变,就是以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产业和知识型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也日渐缩减。与此同时,原先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并未能从简单手工劳动中转变为复杂技能型的劳动者。这样一来,大量技术型的企业找不到合格的技术工人,而大量适宜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却找不到工作,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矛盾开始突显出来了。
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现象是伴随着经济产业升级出现的,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与此相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是由简单手工劳动力为主的比重过渡到技术智能型劳动力为主的比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前高技术的技工供不应求,但低技术的劳动力却供过于求,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实质技术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其工作也是十分难找。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结构本身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但是产业结构是一定要升级的,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但劳动力结构自身的适应仍然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由此可见,招工难和就业难这一对矛盾的存在不会是短期的。
二、当前我国企业不规范的用工方式是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当部分的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企业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劳动者的基本保障缺失,企业在用工的同时既没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也没有为劳动者提供较好的劳动条件,企业存在违法加班、加点用工的普遍现象,更为甚者,部分企业的劳动者根本上就没有周未休息日,一周工作的时间远远超出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上限。与此同时,许多劳动者在加班过后,根本上没有得到企业发给的加班费,企业的这种不规范的用工现象使许多劳动者在找工作的时候总是望而却步。他们不是不想工作,而是根本上就不愿意去遭受这样的待遇,时代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在吃苦耐劳中成长起来的人并不在意较低待遇,只求有吃、有住、有工资发就行了,但是,现在的许多劳动者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与父辈的成长环境有天壤差别,他们不可能接受企业的较低待遇,而习惯了赚昧心钱的企业并没有改变其自身过去的不足,还是按照老一套来招工、用工,当然就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另外,部分企业的用工短期性和季节性的特征十分明显。部分企业在接到订单时,就会大量需求劳动力,造成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招到大量劳动力的现象;当订单任务完成后,大批劳动力就要解散,也会造成此批劳动力无法及时再找到工作的现象。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大量劳动力不断流动的现象。此种用工方式十分不合理,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劳动者都是一种损害。短期性的招工和短期性的用工是企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会加剧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矛盾。
三、当前劳动者自身素质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是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我国是人口大国,从根本上来说,劳动力相当充足,但是劳动力结构并不合理,低技术低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重还是相对偏高,高技术、高技能型的劳动力普遍不足。虽然我国已经大力地发展了高等教育,但是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偏向于理论和欠缺实际操作教学的高校教育使大量应届毕业生并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总之,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劳动者,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自身工作能力欠缺,无法在短期内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劳动力充足,但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就会出现相对过剩的人口。相对过剩的人口就是就业难的劳动力,就业难的劳动力可以改变自身的素质来调整自己的就业需求,但是偏偏部分就业难的劳动者,对就业预期普遍较高,都要求高工资、高待遇、高职位等好条件,但其本人并不具备获得高预期的条件,就业观念既无法适应市场要求,也不切合自身的已有素质,这样既会造成劳动者就业难,也会造成企业招工难的现象。
诚然,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的原因应当说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可以用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来进行大体的概括。为此,笔者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根据各地的劳动力结构适应地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形成相对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度平衡
大多数农民工都要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工,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就业模式,再加上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居不下,加重了农民工的生活负担,与此同时,也会在节假日造成全国性的交通瘫痪。有鉴于此,农民工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考虑把大城市附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农村城镇转移,尤其是向西部农村城镇转移,政府应当以政策优惠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密集的地区转移,致使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与农村廉价的劳动力相适应,使广大农民工能就近就业,同时,也可以加速当地的城镇化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不担忧招不到工。另外,高科技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人才相对较为充裕的大、中城市。每个地区都要根据本地区的当前人口劳动力结构制订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不适应本地发展的产业和招不到工人的产业逐步转出本区域,目的就是形成一个相对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度平衡的经济发展格局。此种经济发展格局可以突破当前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就业难和招工难的两难瓶颈,使企业招工和劳动者就业都能顺畅无阻。
(二)严格规范企业的用工方式,使企业用工能够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
劳动执法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本地企业用工的规范化情况,对不符合用工要求的企业坚决进行整顿,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用工的企业要坚决依法惩治,尤其是对劳动合同不规范的企业和加班、加点超时用工的企业更要加大打击的力度。
企业方面应当改善其自身的工作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与时俱进地改革工作制度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以使企业能招得到人,也能留得住人,能发展更多的人,尽可能地减少劳动者的流动性。一旦发现某些项目和产业招不到工作人员,就应当适度地进行舍弃此部分项目和产业,进行自身的转变和企业转型升级,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短期性和季节性的用工尽可能转化为长期性的用工制度,以减少劳动用工的波动性。
总之,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改革自己,以使企业能够对劳动者有长期的吸引力,确保劳动者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劳动者自身的发展!
(三)劳动者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并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就业难的原因对于个体劳动者来说,埋怨社会倒不如埋怨自己,社会是不断客观发展的,劳动者能够改变的通常都是自己,只能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劳动者认识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不断地改变自己。这些改变包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针对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学习多门工作技能,适当降低自己的就业预期,多渠道、多方位地开拓自己的就业路径。
为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必须要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在培训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继续教育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所有的培训和再教育都要针对市场和社会需求有效地进行,不能为培训而培训,也不能为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将来的发展而进行有效的培训和再教育。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就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地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要分步走,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也放宽广一点,不必要千方百计地都留在大城市中找工作,而应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的途径。
总之,当前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矛盾。根本原因出现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结构不相适应所形成的结果中,企业用工不规范也是造成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劳动者自身的素质不适合劳动力市场需求也是造成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原因。为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这一矛盾,必须要从经济产业结构转移中寻找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结构相适应的平衡点,也要规范企业的用工方式,以使企业用工规范化和制度化。与此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1]何广顺.沿海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2]刘东勋.转型发展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起源与演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张炳申,罗明忠.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企业成长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4]李保民.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论:中国失业问题的一个分析框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G718.5
A
1673-0046(2016)9-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