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记者如何“出精品”
2016-02-13王贵锁
□王贵锁
(衡水日报社,河北 衡水 053000)
地市报记者如何“出精品”
□王贵锁
(衡水日报社,河北衡水053000)
“出精品”已成为近年来全国各个新闻媒体及广大新闻工作者追逐的目标。因为,多出精品是提高报纸质量、栏目质量、节目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是新闻工作者技术职务晋升和争当“名记者”、“名编辑”最重要的条件。一般来说,精品新闻多是高站位、大题材、思想精深、医术精湛,体现时代特征、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就机遇和条件来说,虽然大报、大台、大刊相对多一些、好一些,但小报、小台、小刊并不是没有机遇和条件,关键是如何抢抓和如何创造。然而,作为中央、省、地(市)三级党报中当属“小弟弟”的地市报记者,怎样才能出精品呢?根据本人近年来精品写作经验和一些“名记者”的体会,我认为主要是“高、大、深、活”四个字。具体来说,就是提高站位、抓大题材、深细采访、写作求活。
提高站位。大家知道,站位十分重要,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视角新。地市党报在中央、省、地三级党报中相对站位低,涵盖面小,当属小报,其选稿要求和稿件写作方式与中央和省级党报相比尚有差距。而精品新闻要求站位高,影响广泛。从这个角度看,地市党报出精品的第一位工作就是提高站位。那么,怎样提高站位呢?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跳出囿于本地本市和单纯面对本地本市的小圈圈,针对全国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在全国有指导意义的问题选题。
如我2006年12月采写的消息《阜城“还债”还出了经济高位增长》一稿,是就建设和谐社会问题,抓住乡镇债务这一严重影响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热点问题和改革难题,选择阜城县紧缩各种开支,两年多偿还乡镇借款、欠薪2600多万元,有效避免取消农业税衍生的极端讨债行为,给乡镇干部松绑,使其更多精力用于转轨变形,为农村、农民搞服务,使社会变得和谐、经济高位增长的典型事例,通过深入采访,匠心构思,精心写成的。作品反映的虽是衡水阜城的事,但揭示的是及时清偿乡镇债务对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全省、全国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因此稿件写好后,除在《衡水日报》刊登外,《河北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加编者按发表了这一稿件,《河北日报》请作者补充内容改写成调查报告,在头版头条位置配发《主动还债彰显政府的信用与责任》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发表了这一报道,《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近百家各类媒体也转发了这一报道,中央和省多位领导分别就此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在全省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在2006年度河北新闻奖评选中,专家教授一致认定这篇作品针对性、指导性强,由此荣获了一等奖。
抓大题材。实践证明,要写出有广泛影响的新闻佳作,题材必须重大。所谓“重”,作品新闻价值高、主题重大,社会关注度高,现实性、指导性强;所谓“大”,题材不能局限于本地,应带有全局性。也就是说,要选择带有全局意义、读者广为关注、社会反响大的题材。
如我荣获2014年度河北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晚报特等奖通讯《“大锅台”烹出节俭风》,就是大题材。作品针对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农村婚丧嫁娶攀比风日益增长,既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又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的问题,报道武强县郭家院村提倡节俭之风,建村民食堂,节俭办红白事,改变农村攀比铺张陋习的做法,弘扬了党和国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很高的新闻价值,在全国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作品刊发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关注,产生强烈反响。衡水市委、市政府专门作出决定,在全市农村推广了这一做法。《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对该村的做法进行了报道。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在简报上刊发此稿,省委副书记赵勇在此简报上作出了“武强县的做法要在改造提升中向全省推广”的重要批示。郭家院村民食堂还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十大节约之星”。
采访深入。一篇报道能否成为颇具新闻价值的力作,关键在于采访。采访深入细致,占有的素材多,感人的事迹多,就会激情迸发,有写作的冲动;提起笔来就会如鱼得水,写得生动活泼,情景交融。如果采访浮于表面,不深入细致,材料东鳞西爪,即使有生花妙笔,也会因材料占有少而常常滞涩;文字可能华丽,但仍免不了缺血少肉,空泛苍白。
如笔者2004年度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通讯《春风化雨润大地》,我们先后深入冀州、桃城、景县、阜城、饶阳、深州等8个县市区的20多个乡村走访,采访了160多个乡村干部和农民。为了多了解一些乡村不同层面的情况,我们还打破原定的采访路线,专程深入到我市较为贫困的乡村走访,把能了解的材料都尽可能拿到手,力求从方方面面反映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表后我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篇通讯的采写,采访用了很长时间,光素材我就记了满满一本子。由于掌握的素材多,了解到的感人事迹多,稿件写得十分丰满。
写作求活。在写作布局上,既要有宏观上大开大阖的气魄,不拘一格的散文笔调,又要注重微观细节的丰富,遣词用语的精当。
如我2009年采写的河北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一粒花生”缘何增值十多倍》,为了写活,光开头我们就修改了多次。起初,这篇通讯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传统的农业县市深州,近年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快速“长”出190个“农字号”工业企业,结出了“鲁花”、“五得利”、“绿源”、“隆帮”等一大批香脆甘甜的“工业硕果”。这样的开头尽管很精练,却是个传统的写法,在鲜活上有差距。后来,我们曾想有所创新,前边用一个案例开头,但仍觉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最后选用的开头是借用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用特写镜头组合成一组生动画面,伴随着播音员的话外音把读者带进现场。开头这样写的:轻轻剥开一枚花生,金黄色的花生油缓缓流出来……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一频道,山东鲁花花生油的广告每天滚动播出。而在这个画面的背后,是鲁花花生种植户的一张张笑脸,其中笑容最灿烂的是深州的6万农民。这样写,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与新闻的距离。说实话,《“一粒花生”缘何增值十多倍》这篇稿子,实际上说的是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是个老话题,老话题要出新很难,要创新、要突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写作求活。
如我荣获2004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我市10万农民工加入务工企业工会》,虽然是消息,我也力求写活。如稿件的开头,用了我市阜城县在天津津英纺织有限公司务工的一批新入厂的农民工填写《工会会员登记表》的场景作为由头,放在了导语上,克服了通常平铺直叙、不引人入胜的弊端。稿件内容虽然是经验和新的做法,但正文避免大一二三套小一二三。稿件的结尾是采用一农民工填好《工会会员登记表》接受采访时发的感慨。她的感慨是:“我们加入务工企业工会,有一种找到了家的感觉。这标志着我们真正成了工人队伍的一员,从此再也不感到孤单和低人一等了,再也不担心受歧视了。”短短几句话,既表达了农民工的高兴心情,肯定了我市采取的这一做法,又深化了主题,避免了消息这一新闻体裁往往虎头蛇尾的通病,一下子让新闻稿件变的活了起来。
怎样出精品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工作环境不同,采取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只采取一个模式。关键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既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又要主动实践、大胆探索。既要提高站位,抓大题材,又要使稿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使其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