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认同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综述
2016-02-13汪浪
汪浪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1 引言
关于性别问题存在两种研究取向:或强调男女两性之间的相似,或集中在男女两性的差异上[1]。相似取向强调社会文化的建构作用,而差异取向又称本质主义,突出个体生物学特征对性别差异的影响。当前,单纯强调生物因素作用的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更多的研究者认为,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地决定着个体的性别行为和角色认同。John Money 和Anke Ehrhardt 综合考虑了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认为生物基础引导并制约着男性和女性的发展,而社会因素也在个体形成性别角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性别认同的定义
自我身份认同的研究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个人的、心理学的立场去关注个人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如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另一条是从社会的角度去关注个体身份的形成,如社会认同理论。基于不同的理论,认同分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吉登斯提出,自我认同不是个体自身特质的组合,而是在一系列的个人经历中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它同时受到个人经历或社会文化的影响[2]。社会认同理论则指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特定的社会群体存在归属感,能感受到作为群体成员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3]。
性别认同在许多心理发展的描述中是一个核心建构,迄今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定义。Huston(1983)指出以往性别研究结论不一致主要是由概念的定义不同所导致的[4]。科尔伯格将性别认同定义为个体对自身性别状态的理解和认知。Schaffer(1996)认为性别认同是指个体能正确指明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这类概念主要强调生理认同,另外的研究者则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定义性别认同。卡根把性别认同看作是个体感知到自己符合固定的文化性别模式的程度。贝姆认为,性别认同是个体内化性别一致性的社会压力的程度[5]。
在国外研究者的基础上,中国人也相继提出了性别认同的概念。林崇德[6]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符合社会性别期望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最后发展成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周运清[7]认为,性别认同有两个方面:内在性和外在性,前者是指个体对自身生理性别的认知;后者是指根据性身份所表现出来的相应的性别行为。
3 性别认同的理论基础
3.1 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假设了男性生殖器在性别认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两性性别认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男性因阉割焦虑而放弃恋母情结,通过认同父亲将社会准则转化形成超我。女性最初因阴茎妒羡认同父亲,愿望受挫时转而认同母亲。这一理论基于生物学的差异,夸大了阴茎崇拜,认为男性才是主体,女性只是有缺陷的边缘性人群。
3.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了个体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父母及他人对个体性别行为的直接强化;二是个体对同性榜样的观察及模仿。社会学习理论只强调了性别认同过程中外显行为的可塑造性,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和心理活动。
3.3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讨论了儿童性别概念的形成。科尔伯格指出,性别认同是儿童掌握性别的基本组织者,一旦个体形成性别认同,就会获得与之对应的稳定的性别信念,并表现出一致的行为。这一理论在生理性别的基础上,强调了个体内部认知因素与主体能动性的作用。
3.4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式理论认为,在个体的大脑中存在关于性别的图式,对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产生直接影响。性别图式负责信息的组织,搜索并匹配与图式一致的信息,忽视或转化与图式不一致的信息。
3.5 社会结构假说
该理论认为,性别认同的影响因素包括家长的性别和家庭结构。Johnson 提出,父亲和母亲在儿童性认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婴儿时期主要是形成对母性角色的认同。到了儿童时期父亲角色对性别认同起重要作用,使儿童形成社会性别规范。
3.6 文化影响说
米德通过在三个原始部落中的调查发现,两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不同不是由生理结构的不同决定的,而与部落的传统文化有关,其中男人和女人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形成成年后的性格和构成鲜明的性别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种文化影响的机制是,在一种社会结构中,文化通过内化为一种社会标准,自个体出生就对其施加影响,使得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按其标准行事。总之,是社会规范规定了人的品性,而非性别。
4 国内外有关的实证研究
4.1 性别认同的维度
Egan 和Perry[8]通过人们对一系列有关性别问题的回答,总结出了性别认同的五个主要成分:成员资格知识(建立在性别分类基础上对成员资格的知识);性别典型性(个体感觉到的自己是性别分类里典型成员的程度);性别满意度(个体对被分配的性别的满意程度);感觉到的性别一致性的压力(个体感觉到的来自父母、同伴以及自身与性别刻板印象保持一致性的压力);内群体偏爱(个体相信自己的性别优于异性的程度)。
4.2 性别自我概念的测量
性别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和评价[9],而性别认同是它的一个主要成分。以往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测量性别自我概念,一是外显的性别角色类型的测量,二是性别自我概念的外显和内隐双重结构的探索。
在双性化的概念提出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性别角色是一个以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为两极的一维结构。直到Rossi 指出,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相互独立,个体可同时拥有二者。贝姆根据双性化的概念,在符合社会期望的性别特质词汇中选取词汇,进而编制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随后中国学者陆续引进并按照相同的模式编制了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性别角色量表。目前国内用的比较多的性别角色量表有钱铭怡[10]和刘电芝[11]分别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以及王登峰[12]编制的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
钱铭怡的量表增加了负性量表,考虑了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但同时增加了被试的负担。刘电芝的量表在选词时综合了BSRI、CSRI 和中国人人格量表中的词汇,最终确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分别体现出男性的 “工具性” 特质和女性的 “表达性”特质。王登峰的量表并不局限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可以用来测定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的性别角色类型。
考虑到自我矫饰等因素对外显测验的影响,研究者开始将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应用在性别自我概念的研究中。
蔡华俭[13]等通过外显的自陈式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表明,性别自我概念包含內隐和外显双重结构,内隐结构只有一个维度,它的两极分别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外显结构则包含男性正性特质——女性负性特质和男性负性特质——女性正性特质两个维度,二者相互独立。刘亚平[14]等通过相同的方法,也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两人的实验一致说明,性别自我概念存在相互独立的内隐和外显的双重结构。
4.3 性别认同的现状
国外研究者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性别焦虑症的成因、治疗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上。在性别认同障碍的个体身上存在着对生理性别的苦恼不安、与生理性别相关的社会角色所带来的压力、生殖解剖与性别认同在主观经验上不一致等现象。Alavi[15]比较了跨性别者与正常男女的性别认同,结果发现,女变男的个体比正常男性更缺少女性化,男变女的个体同正常女性一样,甚至更女性化,即性别认同障碍的个体在性别的再建构过程中,彻底认同他们所希望的性别角色,甚至更夸张。
纵观国外研究,研究对象大部分是临床人群,更多的是对性别焦虑症进行诊断,而很少去考察正常人的性别认同。先前研究大多使用了在男性和女性上彼此分离的问卷,因此阻隔了个体同时作为男人和女人的性别认同的评定。总之,评估性别焦虑症而非性别认同、只强调临床群体和二元对立的性别认同的评估,这些都忽视了正常人多样的、非二分的性别经验。正如Joel 等人针对正常个体性别认同情况的研究表明的那样,当前将性别认同看作是二元单一的观点并没有反应大多数正常个体的性别经验。要重建一种新的性别范式,以强调和允许性别认同经验的多样性和流动性[16]。
在中国,研究者主要考察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性别认同,桂守才[17]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调查发现,性别认同在自我认同的各个维度上程度最高且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加满意于自己的性别。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王涛[18]和唐艳超[19]的研究表明,在外显层面上,两性被试都积极评价自己的性别角色;在内隐态度上,男女大学生均表现了内群体偏差,对同性的评价显著高于对异性的评价,且女生的内群体偏爱趋势更明显,即在内隐层面女性群体比男性群体更加偏爱自己的性别角色。
性别认同不仅在男女两性中存在性别差异,在单纯以女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式的女性美德与现代平等多元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女大学生和女性硕博生表现了不同的性别认同。朱晓映[20]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在性别认同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身份意识 “不可名状” 的困惑,经常感受到人际焦虑和成功焦虑,同时在她们身上还存在着自信和自卑、独立和孤僻并存的矛盾。龙妮[21]通过访谈10 位高学历女性(硕博生)发现,受访者整体性别认同程度较高。社会文化塑造了她们具有女性特质的性别认同,同时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她们对自我的追求与认知却又不限于传统的女性性别特征。
4.4 性别认同的形成阶段及影响因素
性别认同是一个贯穿一生、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国内外研究者都试图通过访谈法来解释性别认同的发展阶段。Downing 与Rous(1985)最早提出了女性主义认同发展阶段论,分为五个阶段。一是被动接受:接受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二是揭露期:出现矛盾或危机,开始关注;三是嵌入/发散期:根据经验反思自己的性别诠释参考架构;四是整合期:通过思考超越传统并作出决定;五是积极投入期:按照新建立的性别认同来行动。性别认同的过程并非是这五个阶段的单向发展,而是不断地循环过程。Helms 在1990 年也提出了四阶段论,分别为遭遇前、遭遇、沉浸——再出发和内化。这些模式都大致描述了女性从无意识的接受传统性别角色到经历困惑冲突,最后经过反思形成并内化性别认同的过程。
以同性恋和变性人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身份认同发展阶段。Cass[22]提出了同性恋个体性别认同发展的六个阶段。一是困惑期:对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困惑,性倾向开始个性化;二是比较期:怀疑自己是同性恋,关注信息以求证;三是容忍期:确认自己是同性恋,积极接触同类群体;四是接受期:接受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对部分人暴露身份;五是骄傲期:对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活跃在同性恋群体中;六是整合期:不再敌对异性恋,性倾向与自我达到统一。
Nuno 和Carla[23]探讨了变性人的性别认同的各个阶段及其诱发因素。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身份混乱和性别差异意识的增强;二是寻找解释和标签:探索认同;三是决定何时该做什么:探索选择;四是接受性别认同:执行新的社会认同和改变生理性别;五是认同的巩固和内化。其中在各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诱发因素导致进入下一阶段。
在中国,陈晓瑜[24]和马川[25]分别考察了青春期女生性别认同发展的概况。前者研究发现,处于这一时期的女生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规范的认同度不高,但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她们会从最初的排斥到被迫接受,最终会自觉内化。马川的结果表明,3-12 年级女生性别同一性发展经历了性别原型和规则调节、自主选择、女性化发展内化、女性化和双性化并存发展,再到以双性化发展为主的发展轨迹。黄海艳[26]以女博士为研究对象,描绘了性别认同形成的动态过程,一开始受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的影响,女性会无意识地被动接受性别刻板印象,在经历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后,促成了性别意识的觉醒。
王中杰[27]对男同性恋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儿童期存在无意识的非典型性性别偏好和行为、到了青春期开始出现同性情感困惑,由此引发了主动探索,及至成年期接受并认定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王冬[28]探索了双性恋个体身份认同的主要阶段及影响因素,包括一是探索期:感到困惑;二是接受期:初步认同;三是维持期:存在压力;四是超越期:整合身份四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有家庭、个人经历、学校及社会文化等因素会对性别认同产生影响。
5 总结及未来研究方向
当前性别认同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概念模糊。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关注点,这就造成了与性别相关的各种概念间内涵和外延的边界不定,没有一个统一可量化的操作性定义。二是研究工具。当前的性别角色量表在编制上大多基于性别二分的观点,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暗示倾向。三是研究对象。关于性别认同的研究国外多是针对性别认同障碍的个体,国内主要针对女性或同性恋等弱势群体,未来的研究可扩大样本群体,探讨各个群体多样的性别经验。四是研究方法。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验得出的结论有差异或者截然相反,有待后续研究的证实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