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6-02-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0087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统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企业融资民间借贷

邢 珺,张 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0087;.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

邢珺1,张婷2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872;2.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山西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研究对于发展山西经济、完善山西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山西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小微企业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进一步完善山西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机制,建立与山西整体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机制来扶持小微企业。

[关键词]山西小微企业;企业融资;民间借贷

一、前言

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下行,山西“一煤独秀”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实现经济转型。小微企业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山西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山西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关注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改善山西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对于山西经济发展以及劳动者就业至关重要。目前,山西省小微企业经营收入大幅增加,经营效益出现持续好转,资本负债率有一定下降,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有稳步提升。

山西省小微企业在促进山西经济发展和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融资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山西省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高、资产规模较小、抵押贷款资产的局限性等现象,依然存在融资难问题。只有解决山西省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才能保证山西省小微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山西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还可以缓解由于煤炭价格下滑导致的大量劳动者失业现象,为其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山西民生问题。

二、山西省小微企业现状

目前,小微企业已成为山西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对于繁荣山西城乡经济,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增加山西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增长以及调整山西省经济结构起重要作用。山西省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营业收入增长迅速。调查显示,2015年,64.9%的山西省服务行业小微企业营业收入保持稳定或实现增长,平均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7.8%,且商业模式创新性较强,如“互联网+”类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如运输、仓储或邮政行业。除此之外,信息传输、软件传输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第二,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58%的山西省小微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高,74.3%的山西省小微企业成本大幅减少。经过对30多个山西省小微企业调查发现,20多个小微企业2015年营业利润增长30%,营业利润大幅上涨的行业包括山西省商务服务业类、邮政业类、互联网类、水利环境类、科学研究类以及技术服务业类小微企业。第三,提供就业岗位迅速扩大。据统计,2015年,山西省小微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上年增长26.7%。其中,广播类、电视类、电影类、居民服务业类、物业管理类以及软件、信息服务类小微企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大,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整体而言,山西省小微企业对于山西整体就业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山西省小微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部融资结构单一、方式单一、渠道较窄、银行贷款较难等。山西省小微企业不得不进行专项民间贷款,但民间贷款利率较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山西省小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问题。山西省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较落后,存在家族企业形式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于一人,导致小微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限制了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经营决策中的主观性较强、企业内部职责分配不明晰、责任承担机制不明确、盈利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弱、对信用度重视不足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对于投资的吸引力不足。其二,地方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不健全。目前,山西省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还处在初级阶段,信用担保基金由政府成立,可担保的小微企业类型比较单一、担保面较窄,导致小微企业获取融资的成本上升。其三,市场体制问题,导致小微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融资以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为主,但市场准入标准较高,将很多小微企业拒之门外。我国并未建立多层级资本市场以适合各级企业,导致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只能依赖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但是,间接融资的资金提供方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由于小微企业自身风险较高以及担保机制不健全等往往存在利息上浮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导致小微企业不得不寻求民间融资。民间融资利息较高,但更容易适应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征。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可以激活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为山西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还可以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山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山西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三、山西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山西省小微企业对于山西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但存在融资难问题。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山西省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并创新性地对小微企业融资途径进行分类,具体包括正规金融融资现状分析以及民间金融或地下金融融资状况分析。

(一)正规金融融资现状分析

1.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我国直接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今年新推出的新三板市场。但是,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决定了小微企业现阶段还无法适应我国多层级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要求。以股票市场为例,我国股票市场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为我国的主板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为创业板与中小板市场。根据《公司法》与《证券法》,在上海交易所与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必须满足股本总金额不得低于5 000万人民币,且在持续经营三年及以上年份保持盈利状态,而创业板等的要求则是企业须有一定创新性,对企业成长性要求较高,这些条件使得小微企业无法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山西省作为我国内陆城市,资本市场相比全国较为落后,导致山西省小微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贷款的机会十分渺茫。

2.无法较多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且多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初期自有资金可以支撑小微企业发展。但是,随着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资金需求也在扩大,自有资金无法满足扩张需求,进而不得不寻求商业银行贷款。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资产规模、资产负债比、盈利能力、股东结构等问题,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有限,商业银行主要服务客户为信誉度较好、盈利能力强以及风险控制、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小微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有限,不足以支撑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3.融资成本较高。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包括融资费用以及资金使用费等财务成本,隐形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等。银行由于贷款额度限制等问题,较为惜贷,更愿意将资金贷款给风险可控、财务管理先进的优质大型企业。对于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则会通过上浮贷款利率的方式,一方面控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另一方面也抬高了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以及资金使用成本,使得小微企业不得不进行民间贷款。民间资金使用成本较高,贷款周期相对商业银行较短,可以较好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同时,小微企业要想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必须通过中介机构以及担保机构等辅助完成。目前,中介机构以及担保公司等往往收取较高手续费,且要求小微企业进行资产抵押或者预先支付利息等。综合来看,小微企业通过上述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利息并不比民间低。可见,小微企业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贷款的成本都较高。

4.担保机制不完善。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内控机制不健全、信用等级差以及风险级别高等问题,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受限,导致小微企业不得不采取担保方式进行贷款。近些年,小微企业不断扩张,贷款需求增加,担保机构也实现了一定程度扩张,缓解了部分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目前,担保机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担保机构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山西省等内陆城市而言,担保机制较为落后,服务小微企业能力非常有限。第二,就全国来看,担保机构并未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形成良好互动合作关系,担保风险主要由担保机构承担。担保机构未来要控制贷款风险,一方面要求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抵押物,另一方面,担保机构设定的担保费用较高,以弥补承担的较高风险。第三,担保机构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多少流动资金等的担保,期限往往在一年以内,这种短期融资担保所提供的资金仅能解决小微企业的短暂融资需求,对于小微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帮助甚微。山西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内陆区域,担保机构本身资产规模不大,进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非常有限。第四,担保机构采取的担保形式较为单一,并未形成联合担保等形式,如自然人联合担保以及社区联合担保等。

(二)民间金融融资分析

山西省小微企业不论是采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亦或是采取商业银行间接贷款方式进行融资,都存在融资成本高且时间长问题。民间融资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且山西作为晋商发源地,拥有诸如票号等民间贷款机构,因此,山西省小微企业在面临上述正式融资困境时选择民间融资存在一定合理性。民间融资主要包括互助形式、高利贷等,但依然存在借款用途不规范以及转借现象严重等问题。

1.互助形式民间融资。互助形式民间融资常见于熟人之间进行较小金额的拆借,仅涉及几千元、几万元,但涉及的人数众多,某小微企业可能需要向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拆借。由于是熟人之间、亲朋好友之间进行拆借,这种互助形民间融资一般不签订合约,仅是口头约定,且还款来源较为明确,与一般贷款最不相同的是,这种民间互助形式融资基本不计利息或者仅需支付非常少的利息,且并不设定明确的还款期限。

2.高利贷民间融资。目前,高利贷是我国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为了满足短期生产资金周转需求而进行的民间拆借的主要形式。高利贷借款的主要特点是借款周期短且贷款利息非常高,有时高达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体系贷款利率的四倍及以上。众多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选择高利贷的主要原因是,高利贷相对于商业银行具有快速放款的优势。从综合成本来看,高利贷的贷款利率并未比商业银行高出太多,因为商业银行在正常贷款利率的基础之上,为了控制风险还要求小微企业提供抵押物以及担保公司等,无形中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推高了贷款利率。高利贷的贷款利率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资金供求、商业银行利率、小微企业自身信用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区域等条件。

3.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

(1)小微企业民间借贷资金用途不规范。民间借贷放款周期短,手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且后期缺乏相应的监管手段,导致部分小微企业对民间借贷资金的最终用途不规范,并非应用于生产资金周转,而是为了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或再贷款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主要存在三种用途不规范的情况:第一,小微企业进行民间借贷,可能应用于企业招投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者企业验资等短期资金垫付情况;第二,小微企业进行民间借贷,并将该短期拆借资金应用于已经到期的商业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以保证良好的信用记录,方便小微企业再次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第三,小微企业可能在银行账户中存在过桥资金,民间借贷可能被应用于过桥资金的垫付等。综合上述,小微企业可能存在对民间借贷使用不规范等现象,主要是由于较为宽松的借贷监管等造成的。表面上看,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但从长期来看,小微企业并不规范的资金使用可能存在延缓资金风险暴露周期、美化财务报表等问题,本质上并不会促进小微企业成长。

(2)企业间转贷现象普遍。由于小微企业本身发展差异较大,部分已经具备向大中型企业进军的实力,使得这部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相较于其他小微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利率明显低于民间市场高利贷等的贷款利率,受利益驱动,上述更容易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可能以较低利率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随后将该资金以较高利率贷款给其他小微企业。这种企业间转贷现象非常普遍,但风险非常高,因为小微企业如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贷款企业将会面临偿还银行资金的问题,最终导致企业自身资金链断裂乃至信用度下降。

四、改善山西省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山西省政府为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结合政府的政策意见和对山西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情况的分析,我们从小微企业自身以及完善外部融资市场两个角度提出促进山西省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对策及建议。

(一)企业自身角度

1.企业制度创新。山西省小微企业在初创期往往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存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经营管理不专业以及管理较为松散等问题。小微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进行企业制度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与经营制度创新。进行产权制度创新需要明晰产权、明确权责、管理科学和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要求明确的界定产权。小微企业为了打破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管理及产权模式,可以鼓励技术员工与科技员工等通过技术入股以及科技入股等方式参与公司股权投资,通过创新该种方式量化企业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资本等无形资本,界定企业无形资产。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使员工、社会以及其他小微企业等社会各主体参与公司股权融资,实现资本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小微企业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构、结构与模式,设立较为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与股东会等,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内部公司治理,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帮助小微企业实现较低成本的融资。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小微企业要突破家庭经营管理为主的决策模式,必须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规章制度以及决策模式,进行制度化创新,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制度条件。

2.营销管理创新。山西省小微企业要获得生存空间并发展壮大,在实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营销管理创新,营销管理创新可以提高小微企业收入。小微企业实施营销管理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市场细分方面的创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以及营销战略选择方面的创新。在市场细分方面,小微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以及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相对于其他大中型企业而言缺乏竞争力,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空间,就需要进行市场细分,明确可以参与的市场,并对市场进行定位,分析该市场中的消费者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设计产品并制定相应营销策略。对此,山西省小微企业应该选定未完全被大中型企业占领的市场,在夹缝中求生存,设计与大中型企业有差异的产品。在产品开发方面,小微企业应开发大中型企业未开发的产品,进行多样化以及差异化的产品创新策略。在营销战略方面,小微企业要选择与自身特征相适应的营销战略,如聚焦营销以及利基营销等。聚焦营销,指小微企业在细分市场之后,选取一个细分市场,并生产适应该市场的产品,抢占该市场中的消费者,在大中型企业还未进入该市场之前,提高小微企业的市场份额,并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利基营销,指小微企业在发现自身创新对策的情况下,对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并选择与自身产品存在交叉、竞争较为薄弱的市场,进行遗漏补缺的营销方式。

3.财务管理创新。由于山西省小微企业存在以家庭管理为主的组织类型,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由一人掌控的产权模式与财务管理模式,导致部分小微企业并不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小微企业如果想要以较低成本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必须控制财务风险。小微企业可以引进财务管理类人才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如存货、应收账款等,小微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合理管理、处理积压库存等,对于应收账款应定期进行核对,避免呆账、坏账以及死账等问题,从而保证小微企业具有较为充足的流动资金。除此之外,小微企业应该设定严格内控机制,并接受外部会计机构的监管,采用通用的会计准则等,通过规范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优化其财务状况。小微企业应尽量与商业银行要求的会计准备接近,使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财务审核更加顺畅,同时减少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外援融资及政府角度

1.积极建设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根据分析,小微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原因主要为自身信用体系较弱、风险较高。因此,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应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使信用成为小微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小微企业以恪守诚信为本,对商业贷款不随意挪用并积极承担公司债务。从长远来看,小微企业可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任,并通过与国家机构如税务、财政、工商机构的要求进行会计并轨等,采用国家统一的信用制度度量标准,积极管理自身信用状况,进而缓解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终实现企业从商业银行顺利获得贷款。

2.金融机构要创新提供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小微企业进行信用体系改革之后,要改善融资困境,需要金融机构也进行相应的改善。金融机构应重视小微企业这一融资主体,并根据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点,创新提供适应小微企业融资的新型金融产品,包括融资模式的创新、信贷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针对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类型的创新。目前,山西省大部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为小微企业成立了专营机构,根据小微企业规模大小各异、覆盖面广泛、数量众多以及差异化需求较大等问题,灵活应对小微企业的短期、小额融资需求。在金融产品方面,结合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征,推出了诸如循环贷款、快捷贷款、联保联贷、网络自助贷款等金融产品;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推出以房抵贷款、法人房产按揭贷款、助力贷款等金融产品;根据小微企业可能存在经营风险较高、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问题,突出如宽限期等还本付息贷款方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供应链金融的上下游担保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担保机构的金融产品,如POS商户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不仅在还款方式、贷款期限放宽以及担保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还实现了“快、小、灵”的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为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便利,在拓展服务范围的同时,完善小微企业授信模式,简化贷款审批手续,保证小微企业实现顺畅融资。

3.加强小微企业担保品种和模式的创新。目前,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担保产品的范围比较局限,仅限于房地产等不动产资产作为抵押担保物。但是,部分小微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不动产等抵押品导致银行贷款存在困难。为了缓解小微企业的商业贷款困境,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商业银行应适当拓宽小微企业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对于生产类小微企业,应该考虑将企业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作为动产抵押物品;对于部分文化类小微企业,其有形资产相对于生产类小微企业更少,故应考虑将部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对于零售类小微企业,应考虑将存货、仓单等作为动产抵押品。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缺乏市场话语权,具有较高的应收账款,故应设定部分优质应收账款、股权等作为小微企业的动产抵押物。通过对小微企业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详细划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融资抵押品,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4.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我国具有多层级的资本市场如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市场等股权交易市场,还有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交易所与交易市场,应该鼓励具有较好成长性、科技型、良好发展溢价的小微企业通过进入上述不同类型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对于信用度非常好的小微企业,甚至可以鼓励进入债券市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股权以及债券融资。

5.完善小微企业各成长阶段基金。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初创时期,由于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破产率非常高,此时大部分小微企业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生存。随着小微企业的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商业价值不断显现,进入成长阶段。此时,通过天使基金介入小微企业的生产,满足其融资需求,进行扩大生产。小微企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进入生产稳定期,即小微企业实现快速增长,从小微企业升级为中型企业。此时,天使基金逐步退出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由私募基金介入生产。随着企业生产进一步扩张,私募基金退出,该企业具有上市资格,进行直接融资。通过小微企业成长过程可以看出,在小微企业初创时期,应该完善天使基金的介入,山西省应积极引入天使基金投入小微企业成长阶段。

6.构建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体系。目前,由于大型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服务大中型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山西省政府应尽快着手建立中小商业银行,进行错位发展,以期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进行小微企业专业化经营。这样,既可以不强行改变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服务群体,又可以更好更专业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同时,中小型商业银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小微企业的地方特色相适应。

7.加快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小微企业由于在正规金融体系下存在融资困境,更多倾向于民间融资。不可否认,民间融资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较为便捷的金融服务。但是,由于民间金融缺乏官方指导以及一定的规则标准,使得民间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掩盖了小微企业存在的金融风险。因此,对于具有合理、合法存在价格的民间金融系统,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山西省政府可以考虑成立专门针对民间金融的服务机构,对民间金融的规则体系进行疏导,对其市场利率进行监控,并给出参考利率水平,防止高利贷过度繁衍引发较大金融危机。因此,政府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途径的同时,要注意合理疏导民间金融。

8.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建立自动化贷款程序。商业银行由于贷款周期长、严格要求贷款抵押担保品等问题,长期将小微企业拦截在银行间接贷款之外。目前,山西以煤炭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由于煤炭价格不断下跌,正在面临艰难的转型问题。此时,小微企业为山西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与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并为山西提供较多工作岗位。因此,山西省政府应针对那些与山西经济转型相适应、并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适当放开贷款要求,在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考虑建立较为灵活的贷款审批模式,缩短贷款时间,更好地满足优质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对于特别优质且与山西省产业政策高度契合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应该考虑进行差异化授信机制,实行快速放款,以适应小微企业所在的瞬息万变市场,帮助小微企业更快抢占市场先机。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可以将其信用状况等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小微企业可以自行设定贷款方式等,以减少中间人工环节,提高效率。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该小微企业的实际状况提供相应的信用额度,实现小微企业循环授信等,为小微企业提供短、频、快的商业贷款。

[参考文献]

[1]Allen N Berger,Gregory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8):613-673.

[2]樊纲.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J].上海金融,2005(9):4-6.

[3]孙力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均衡和非均衡视角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6):12-21.

[4]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5]张顺葆.行业特征、企业间信任与资本结构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48-59.

[6]尹丹莉.当前我国财政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8):18-22.

[7]张光利,韩剑雷.商业信用还是负债融资——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0):35-45.

[8]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板社,2011.

[9]张岑晟.金融深化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疏解[J].山东社会科学,2011(6):64-67.

[10]张顺葆.经济发展阶段、金融活动与企业成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43-53.

[11]王会娟,魏春燕,张然.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债务契约的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0):24-34.

[12]罗劲博.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优化资本配置还是创造融资通道——基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视角的实证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4):21-33.

[13]吴克平,邸丛枝,黎来芳.投资者权益保护与企业股权融资——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0):44-55.

[14]龙薇,蒋丽平.基于VAR模型的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9):41-52.

[15]刘志锋,张晨.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制度安排[J].理论界,2012(8):22-26.

[16]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11(9):53-55.

[责任编辑:陈冬博]

DOI编码:10.13782/j.cnki. 2095-106X.2016.02.019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ng in Shanxi Province

XING Jun1, ZHANG Ting2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872; 2. Faculty of Finance and Banking,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Analysis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system in Shanxi provinc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for financial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Shanxi province,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s the financial support mechanisms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hich adapt to the overall economy of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Shanxi province; enterprise financing; private lending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6X(2016)02-0089-06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山西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2013041029-02)

[作者简介]邢珺(1988-),女,山西忻州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金融;张婷(198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开放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企业融资民间借贷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浅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化解途径
民间借贷中夫妻一方借贷性质的法律分析
左手民间借贷右手不当得利
民间借贷类公证初探
社交借贷的风险管理与借鉴意义
农村红包的社会经济学分析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