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 着力推动“七大突破”

2016-02-13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傅陆平

浙江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发展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傅陆平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 着力推动“七大突破”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傅陆平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推进全市域协同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为绍兴“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绍兴市将紧紧围绕中央、省关于做好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推进全市域协同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为绍兴“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着力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求突破。一是重抓八大产业发展。实施先进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文化旅游、现代住建等八大重点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加快形成八大千亿级中高端产业集群。二是深化工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第三阶段(2016-2020)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绍兴市行动计划和绍兴市“互联网+”行动计划,做好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等争创工作。做优做强黄酒、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三是强化印染产业提升。按照绿色高端的发展理念,紧盯世界领先的发展目标,强化标准管控,大力推进印染产业提质发展。深化“低小散”企业和重点行业整治提升,积极稳妥化解一批过剩产能,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整治提升一批“低小散”企业。四是提升服务业、建筑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继续实施现代服务业“310”工程,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新开工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100万平方米。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组织实施农业“两区”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万亩,开展循环农业10大示范区创建。

着力在强化创新驱动上求突破。一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5大领域30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实施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改革,探索创新全市“一盘棋”发展体制机制。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启动科技城和创客基地建设,建设20家创客示范点。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依托八大重点产业,推进“一个产业引进建立一个研究院”工作,新引进共建创新载体20家,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继续深入实施“330海外英才计划”,引进各类人才5万人。三是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打好“组合拳”。扎实推进“三名”试点企业培育,确保试点企业达到100家,实施上市公司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新增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18家。进一步强化困难企业帮扶,加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支持力度。

着力在激活投资动能上求突破。一是紧盯重点领域抓投资。按照“补短板、优结构、提质量”的要求,紧盯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龙头骨干企业兼并重组等重点领域,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二是突出重大项目抓投资。启动实施“十三五”重大项目万亿工程,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500亿元。三是注重协调推进抓投资。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督查考核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协调推进制度和“即时倒查、即时破解”工作机制。四是强化招商引资抓投资。抓牢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切实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围绕“建链、强链、补链”,突出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实到外资9亿美元、引进回归资金250亿元。五是深化改革创新抓投资。制定出台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推广新型融资工具和新型融资方式,社会融资总量新增1000亿元,其中直接融资400亿元。加快推广PPP模式,推出一批示范性项目落地开工。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新兴产业创新引导基金、制造业支持基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申报企业债券。

着力在推动区域统筹上求突破。一是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开工建设杭绍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深化杭绍甬高速、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前期研究,进一步增强与上海、杭州、宁波都市区的快速交通能力。二是加快推进三区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杭绍台高速等55个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52亿元,其中“168”路网建设项目19个,全年完成投资79亿元;建成投用二环北路拓宽、孙曹公路袍江段和上虞段等工程,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研究规划市区大环线、上虞新港建设;统筹完善中心城市教育卫生、民政社保、公共交通、农业农村等领域政策。推动绍兴古城保护发展,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规划,做好八大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有序疏解古城部分功能。三是加快推进嵊新和诸暨组群发展。加快诸暨城东、城西新城建设,提升诸暨城镇组群集约集聚发展水平。贯彻落实嵊新协同发展纲要,加快打通和拓改新大线、蛟澄线、嵊新大道等一批连接通道。四是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深化特色小镇省市县三级联创机制,努力打造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启动建设6条美丽乡村景观带,新创建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5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着力在促进内外联动上求突破。一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抢抓国家扩大开放和推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战略机遇,发挥纺织印染、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竞争优势,大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鼓励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跨国并购。发挥“建筑强市”品牌优势,支持和引导企业以“投资带动建设、建设带动建材和设备出口”的模式拓展境外市场。二是发挥出口促进作用。加快推进绍兴保税物流中心申报争取工作,积极探索利用“义甬舟”、“义新欧”等开放大通道的有效途径,缩小与周边地区的政策落差,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8%。实施外贸出口培大育强“双百计划”和展会培育“双十计划”。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和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对接,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三是强化消费基础作用。贯彻落实拓展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意见,深入拓展文化、旅游、信息、教育、住房、健康、商贸、网络、品牌、信用等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

着力在建设生态文明上求突破。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与生态文明统领战略相适应的最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建立重点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开放排污权短期交易和租赁市场。完善环境执法市县协同和常态化检查机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二是加快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五水共治”、“雾霾治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等生态治理修复工程,以及绍虞平原“十纵七横”骨干河道治理工程、钦寸水库等河湖整治及水源建设工程,提高环境治理与修复水平,市控以上断面全面消灭劣V类水。强势推进“三改一拆”,深入开展“无违建县”创建活动,完成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1000万平方米以上,拆除违法建筑50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积极倡导生态经济模式。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示范行动,深化园区循环化改造,深化上虞、新昌绿色安全制造省级试点,加快循环生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深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提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着力在创造美好生活上求突破。一是全力促进就业创业。研究制订创业就业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和深入基层就业,重点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工作,新增就业10万人。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越城、柯桥、诸暨等地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扎实推进重点学校新建迁建工程,加快筹建绍兴技师学院和新昌技师学院,努力推动文理学院升级绍兴大学。三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加快市立医院、柯桥区妇女儿童医院等建设进度,新创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6家以上。鼓励社会资金办医,力争民营医院床位占比达到20%左右。四是着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启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开展乡镇(街道)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深化文化惠民工作,继续开展文化“三送”下乡,打造“十大文化惠民服务品牌”。组建中国(绍兴)越剧演艺推广有限公司,推动越剧艺术传承发展。五是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全市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和三区统一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深化工伤预防三年行动计划,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做好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六是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深化“枫桥式”镇街、民主法治村社创建。进一步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深化流动人口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工作。继续做好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等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