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社会新闻人文关怀缺失分析
2016-02-13董芳
□董芳
(大同日报社,山西大同037006)
新媒体时代社会新闻人文关怀缺失分析
□董芳
(大同日报社,山西大同037006)
社会新闻多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题,充满亲和力、感染力和人文关怀,一篇极具人情味与吸引力的社会新闻报道,可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拉近媒体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新闻更是以其独特的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成为新闻媒体竞相角逐的领域,而如何在报道中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也是各家媒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真实全面地报道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本职所在,虽然人文关怀的理念目前已在社会新闻报道中有所渗入,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忽略了关乎生命、关乎人类最本质的东西——人性,不仅伤及采访对象的心灵,更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特别是一些网络媒体在“一切为了点击率”思维主导下,不顾道德底线,利用各种离奇的手法发布新闻、制作标题,诱惑受众进行点击。还有的媒体对某些偶然事件大肆渲染,没有充分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导致社会新闻流于低俗化。长此以往,只会让社会新闻的报道之路越走越窄,迟早被受众所厌恶,被市场所抛弃。
纵观近年来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低俗之风盛行,社会新闻走向娱乐化
新媒体时代,各类信息泛滥,时刻充斥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大肆炒作性、腥、星、奇等新闻,去过分迎合一些大众的低级趣味,使得报道的内容失去了应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导致社会新闻报道走向娱乐化。
社会新闻娱乐化,传递的是庸俗的价值取向,模糊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侵蚀的是媒体应有的人文情怀。这种低俗娱乐之风伴随着虚假报道和不良广告,已然成为传媒界的一大公害。
最典型的一则新闻是:2014年的一个晚上,一辆小轿车在沈阳市区一座桥上飞驰而下,由于惯性撞倒桥下一厂区院墙后,卡在院墙与厂房之间,车辆损毁严重。事故发生后,车上两人很快爬出车外,并无大碍。但不少网络媒体在转载报道这一新闻时,却把标题拟为《沈阳现奇葩车祸轿车“飞”进墙缝里》。一桩本来让人心情沉重的车祸,在这些网络媒体的转载报道中,俨然成了娱乐事件,其拟制的标题也没有丝毫的同情心,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事实上,类似的标题在我们的媒体上常能见到,如,《面包“拥吻”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衣》、《广州“酷”毙三十余人京城专家急开避暑良方》等等。这些标题虽然夺人眼球,却凸显了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人文关怀日渐缺失的不良倾向。
负面报道泛滥,社会新闻的导向作用弱化
由于社会新闻独有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不惜版面和篇幅,大量报道负面的社会新闻。在这些负面新闻当中,交通事故、刑事案件、食品安全等内容的社会新闻占有相当比例,而拜金炫富、恶意攻击、造谣中伤等低俗、恶俗的报道也充斥其中。
有专家指出,“大量报道此类负面社会新闻,久而久之,必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受众的‘审美’标准出现扭曲。”由此可见,内容选材上的不平衡也是社会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一种表现。大量报道负面社会新闻,弱化了社会新闻的导向作用。同时,媒体和受众对负面新闻的追逐,也为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长此以往,极易误导受众的新闻价值取向,进而引发不良的社会后果。
民生新闻题材琐碎,社会新闻过分平民化、庸俗化
在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各路媒体转变作风,眼睛向下,开始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民众和老百姓,“平民化”的报道风格成了各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和“卖点”,于是,关注百姓衣食住行、喜怒冷暖的民生新闻明显增多。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一些民生类社会新闻报道只是不痛不痒地做些表面文章,在关注的题材上越来越琐碎,在事件的立意上越来越市井,在功能的取向上也越来越娱乐。这类新闻往往运用煽动性的标题,对很普通的新闻事件加以渲染、夸张,只求一味吸引读者眼球,对人文关怀却缺乏理性的思考,由此造成了传播的急功近利、报道的肤浅粗糙、观点的有失偏颇。
法制新闻用词欠妥,新闻报道感情色彩浓重
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是新闻报道的不二法则,法制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报道中常常涉及违法、犯罪以及一些灾难性、悲剧性的后果,这使得有的新闻报道往往出于“义愤”而滥用贬义词汇,恣意抒发心中块垒,使本应客观理性的新闻报道变成了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比如,有的媒体对犯罪嫌疑人常常使用“禽兽”二字,“禽兽男子”、“禽兽父亲”、“禽兽教师”等词汇充斥在新闻报道当中。
经常出现的另一个极端的情况则是,有的报道用词冷漠,丝毫没有人情味。比如,有一篇报道,讲述一名七岁小孩因在机动车道上未靠边行走被汽车撞倒,酿成惨剧。其父与司机及所属单位打官司,法院最终做出了不予赔偿的判决。有的媒体制作的新闻标题为《七龄童走路违章被撞死——法院判决“白撞”》。撞了“白撞”,如此用词反映出编辑麻木的态度和媒体冰冷的立场。毫不夸张地讲,这样极端的新闻和标题,在当下的网络媒体中表现尤甚。
灾难报道多宏大叙事,与人性关怀存在偏差
灾难性突发事件,因为具有“突发性”和“残酷性”,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快速、准确地报道灾难性突发事件,是媒体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提高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方面。然而,一些媒体的灾难性报道却存在多宏大叙事,少人文关怀现象,往往报道领导指导救灾的多,反映灾民安危冷暖的少;大角度的宏观报道多,小切口的个体关注少;报喜的时候多,报忧的篇幅少。如此种种,忽略了受难者的意愿和感受,忽视了广大受众的知情权,导致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理念缺失。
弱势群体报道缺乏亲和力,造成受众心理疲劳
不难发现,弱势群体如今已成为社会新闻报道的一大重点。
但个别弱势群体过度报道滥用人们的关爱和同情,容易造成受众的心理疲劳,导致抵触情绪的产生。此外,一些媒体记者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有的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不能平等礼貌对话,还有的记者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报道中披露新闻当事人的隐私等等,这些都是不尊重弱势群体的表现。这样的新闻,缺少必要的亲和力,除了对采访对象造成伤害外,还会使受众感到厌恶。
报道充斥着商业气息,公众利益受到轻视
在技术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直播成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运用比较多的报道方式,但一些媒体为了自身利益,在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浓重的商业气息。最典型的事例,恐怕要数2004年某某卫视在报道中国工人阿富汗遇袭事件时,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在屏幕下方滚动字幕,竞猜遇害工人的袭击者。这种视生命为儿戏的竞猜活动,引起了全社会对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底线的思考。另外,某些直播新闻过程中大量穿插商业广告,弹窗广告肆意推送,不仅使新闻报道的价值大打折扣,也严重损害了受众消费新闻产品的权利。■
(本栏编辑:秦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