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设立行政审批局的创新实践
2016-02-13杨军胡文波
杨军 胡文波
·本栏目由“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大江东设立行政审批局的创新实践
杨军 胡文波
2016年4月,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浙江省的第一个行政审批局。经过近半年的实体化运营,在综合审批、审批提速、综合收件、标准化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为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审批职能化零为整,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之前,大江东“一办一部六局”(办公室、党群部、经发局、社发局、财政局、规建局、投合局、市场安监局)及相关分局通过进驻办事服务中心的方式实施审批,审批职能较为分散,审批协调相对繁琐。行政审批局成立后,按照一次规划、分步推进,把在部门的201项审批职责划转到行政审批局,直接实施审批事项,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从而实现审批职能化零为整和“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主体由分散变为集中,为审批服务提速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体制条件。
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提速,打造“大江东速度”。把投资建设项目精细化分类,研究每一个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建设主体事项的环节、步骤、时间,结合已在综合应用的“前置简化、零地技改、代办服务、绿色通道、模拟审批”等创新方式,通过全程并联、容缺受理、部门联合会审等方法缩短审批全流程。工业备案类项目全流程用时在周边地区最短用时100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至60个工作日,压缩比例达40%;政府投资房建项目在周边地区最短用时200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至92个工作日,压缩比例达54%,努力打造“大江东速度”。如浙江舒奇蒙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从洽谈到完成相关审批手续仅用了30个工作日,成为大江东首个当年实现开工、竣工、投产的项目。已经投产的费列罗杭州工厂,按照正常流程需110个工作日的QS食品认证,流程再造后,30个工作日即取得证书正本,确保第一条生产线的如期投产。
推进“综合收件”,打造“方便的政府”。实施“一窗受理、后台流转、一窗办结”,简单事项立等即办,联办事项同步办理,关联审批一章多效,现场验收统一踏勘,实现从“多个窗口频繁跑”到“一个窗口全搞定”的转变。在办事服务中心,企业群众只需要在一个窗口递交材料,各关联的审批事项即可在系统后台共享材料,按照定岗定人定责进行同步联动审批,审批结果最后从原窗口办结出单,大幅度缩短办事时间,为企业群众提供方便。如户口迁移入杭,户籍政策复杂、资料繁多,原来让办事群众费时1年多的事项现在只需10天就办理完成。“五证合一”窗口,从跑六个部门到一窗受理,办证时间从原来的2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契证三证联办窗口,从跑三个部门到一窗受理,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使办事企业群众体会到“审批车间流水操作”的便利。
推进审批标准化建设,理清“三份清单”。第一份清单是服务指南,告知办事群众申请项目的申报材料、收费标准、办理期限等;第二份清单是审查要点,告知窗口、后台办事人员分别需要审查的要点和现场踏勘要点;第三份清单是监管要点,告知职能部门各自的监管领域和职责。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明确事项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及所涉及的次生环节;规范事项自由裁量权,细化窗口形式审查要点和后台实质审查要点,做到服务指南、审批流程、审查要点的细化、明晰、无歧义;规范自由裁量权,确保每一事项面对同类申请主体实行同标准申请、审查。
推进批后监管要点制定实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原先一些职能部门习惯于传统的事前审批管理模式,“重审批轻监管”“以批代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一是过度依赖事前审批,出现“只审批不监管,不审批不监管,为了不监管就不审批”的现象;其二是事后监管不到位,最常见的是“救火式监管”和“应景式监管”两类。部门的审批职能划转后,将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调整到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上,通过制定审批事项的批后监管要点,明确监督检查内容、方式、处理方案等内容,实现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同时,以审批监管信息互通为依托,建设信息交换平台,架起行政审批局与各监管部门的沟通桥梁,实现“信息共享”。
作者:杨军,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胡文波,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办事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