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构想内涵与战略意义
——兼论重庆在两大战略中的定位
2016-02-13陈文玲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市100007)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构想内涵与战略意义
——兼论重庆在两大战略中的定位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市100007)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成为世界制造业产值第一的国家,成为世界金融大国和创新大国应运而生的。一带一路战略在陆上主要是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建设跨国界的经济通道;在海上主要是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也即经济走廊,主要连接东南亚、南亚。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个需要持续多年推动的大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建设命运共同体,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追求合作共赢的乘数效应。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重点和目标在于,提高长江经济带沿线经济的竞争力、带动力、支撑力、辐射力、回旋力。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体现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在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重庆作为一个充满动感和活力的城市以及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政策集成优势、对外开发开放优势、经济发展空间优势,实现一体化安排和一体化战略设计,打造高度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成为内陆开放的高地、两大战略的交汇点和连接点以及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构想;内涵
近几年我国提出了三大战略:一是一带一路战略;二是习近平主席视察北京时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是李克强总理2014年4月到重庆调研时提出的长江经济带战略。以上三大战略被称为“新三大战略”,实际上成为统领性的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
一、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及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分别于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战略的组合。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在东亚峰会上提出要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倡议合在一起被称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在内部讲话、外部讲话、国际讲话中多次提到,一带一路是一个需要持续多年推动的大战略。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个倡议,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七八千年之前就有了独木舟。从河南出土的一些文物看,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以上,人类的活动是绵延不断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现在只有中国是古代文明国家与现代国家的交替与融合,其他像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等都已经消失了,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能够延续至今,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中国的历史传承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基因的流淌和传递。作为历史上的文明古国,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GDP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2014年,我国GDP总量64万亿元,折合10.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13.3%。全球GDP总量是77万亿美元,美国是17.4万亿美元,我国是10.4万亿美元,我国是美国的60%。即使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2014年增速7.4%,2013年增速7.7%,2012年增速7.7%,2012年之前平均增速9.6%),按照“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保持在6.5%~7%之间,不突破6.5%底线的目标估算,预计2022年左右,我国的GDP总量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我国人均GDP目前仅排第81位,即使我国GDP总量追上美国,人均GDP也只能达到美国的1/4,因为美国只有3亿人,而我国有13.6亿多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2014年国际贸易总额达到4.3万亿美元(而改革开放初期只有208亿美元),排在全球第一位,先后超过了韩国、日本,后来又超过了德国,现在超过了美国。我国国际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成为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70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中国商品飘洋过海,走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是全世界接受中国、认识中国、感知中国的第一步,正是随着“中国制造”商品的输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产值排第一位的国家,制造业形成了39个门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的工业门类,有220个商品产能居世界第一位。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各国制造业产值的计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超过美国,占到了全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9.8%,美国下降到了19.4%。而此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制造业产值曾经占到世界的50%,即使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美国制造业产值也占全世界的33%。世界经济呈现出了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
我国正在成为一个金融大国,短短五年时间,人民币在全球交易货币中的地位就排到了第四位。2015年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五种货币,之前里面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或许其他四种货币也有自己的考虑,即把中国的货币拉进来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人民币成为五大国际货币之一,这已成定局。目前,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已经占到我国国际贸易总额的25%,可与32个国家的货币进行互换,互换额超过3万亿元,货币互换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可降低筹资成本,防止汇率变动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我国与10个国家实现了货币直兑,在全球建立了17个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结算中心、人民币清算中心。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是非常快的。
成为金融大国的第二个标志就是在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秩序变革中,我国在一些领域占据了主导权,在尊重存量的基础上,更有效、更主动地设计和推动着增量改革。特别突出的是,我国建议并主导推动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其第一批创始成员国有57个国家加入,这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推动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变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我国还主导倡议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五个金砖国家。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议,2014年形成了五个国家共同的决定,2015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总部就设在中国上海,第一任行长由印度人出任,2015年9月已经到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第一任行长由中国人出任,是我国著名的金融专家金立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注册资本金是1 000亿美元,第一期到位500亿美元,第二期到位500亿美元,中国所占份额大约是36%,然后依次是其他国家。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投资是500亿美元,第一期到位500亿美元,由金砖五国各出100亿美元,然后轮流执政。此外,中国积极推动成立的上合组织金融机构,就是我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西亚等地的国家筹建的。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到欧洲出访,宣布我们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实际上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这次李克强总理提出加入,尽管资金规模不大,却是我国与欧洲合作非常重要的方面。2015年,李克强总理到欧洲访问时提出,中国要加入欧洲的容克计划,投资欧洲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是第一个提出加入这个计划的。目前,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非常快,主动进入国际市场争取有所作为,主动提出“中国方案”“中国议题”“中国理念”,说明了一个大国的自觉、自重和自强。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创新大国,如果说以前的“中国制造”是低端产品,以后的“中国制造”将迈向中高端,过去中国制造业总的来看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以后我们要迈向中高端。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中高端的产业或者说国际一流的产业、国际一流的企业、国际一流的产品,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比如高铁,目前我国已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合作意向,再加上正在修建的高铁,占到了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当前,日本、德国与我国的竞争很激烈,特别是日本采取各种手段与我国竞争,包括降低价格如补贴、让利等。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日本正在谋划弯道超车,现已重启磁悬浮计划。大家知道,上海第一条30千米长的磁悬浮列车铁路停下来了。目前,日本打算用磁悬浮替代高铁,准备建设第一条磁悬浮列车铁路,从东京到大阪,时速是500~600千米。500~600千米指其一般时速,最高时速可达800千米。我国在高铁降速之后,最近可能会提速,提速后将达到每小时300~350千米。磁悬浮有一个特点是高铁无法比拟的,即高铁穿山洞必须是平行的,而磁悬浮可以爬坡,磁悬浮是不进入轨道的。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文明古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了青春,但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被一些国家当成假想敌,特别是美国和日本,俄罗斯还不具备这种条件,目前还需要与中国合作。中国作为这样一个大国要崛起,必须向世界发送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国会通过和平、合作、和谐、共赢的方式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各国各民族的梦是相通的。这里的“梦”是梦想的意思,不是具体的人们对梦的诠释。我们的“梦”是中国的梦想,是追求更加美好未来的梦想,这个梦想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表现了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安全观和世界观。我国将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架起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大桥。
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丝绸之路”系中国创造,是我们的祖先延续下来的,现在“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古代的丝绸之路,陆上主要有三条,其起点是西安,因为秦、汉、唐全部定都在西安。其中,一条从西安到甘肃,再到乌鲁木齐,然后通过俄罗斯到里海;一条从西安到甘肃敦煌、古楼兰(古楼兰国在新疆),然后再到和田、到巴黎,中间还有一个岔道,到伊斯兰堡,最后到印度的新德里;一条从中间分线之后到巴格达,然后一直到古罗马、到威尼斯。在通往欧洲的这条道路上,有一条是到土耳其的安卡拉(土耳其的首府)、伊斯坦布尔;还有一条是到耶路撒冷、亚特兰大。可以看到,古代的几条丝绸之路有一个主线,但也有分支,代表了中国商品贸易的所到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古丝绸之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即“交易”和“交换”,因为丝绸是古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交易的最主要商品。在世界制造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制造都是领先的,其中就包括丝绸、瓷器、家具、造船、冶炼等。从古至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影响。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贵族所崇尚的就是中国商品,如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当时,中国商品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最昂贵的收藏品,中国制造成了一个代表财富的符号。那个时期,中国就是通过这种友好贸易方式,将自己的商品和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这种文化符号所包含的是和平交往、平等交易、互通有无,是古代的一种互利共赢。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两个重要起点,一个起点在广州番禺一带,这是明清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另一个起点在福建泉州,当时我国的很多商品都是从福建泉州上岸或上船飘洋过海输入韩国、日本以及欧洲地区的。比如大家熟悉的英国立顿红茶,就是中国武夷山的岩茶,是16世纪从泉州输出到欧洲的。福建岩茶传到欧洲后被作为宫廷饮料,然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成为现在的红茶,形成了立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英国的产品品质高,殊不知立顿的起源在中国,制茶工艺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在日本,考古中发现了很多日本收藏的古瓷器,其中来自中国的都是从泉州输出的。因此,古代丝绸之路这个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中国的一笔财富,也是世界的一笔财富。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实际上是通过海上的丝绸之路,郑和也带去了中国的很多产品,当时我国的造船业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当时,我国的造船业与河、海是一体化的,其出发地在江苏太仓,他们在河叉口造船,造成之后直接把船推入海中。我国造船技术领先,可以造出远洋船队,加速了我国与更远国家的交流和交易。
古丝绸之路这个文化符号,再次由习近平主席提出来,非常具有影响力,非常具有震撼力,非常具有号召力。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世界上先后已经有了28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设想或计划。例如,2011年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叫“新丝绸之路计划”,主要瞄准中亚、西亚等地区,包括现在我们谈论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俄罗斯、印度、伊朗三国曾经提出过“北南走廊”计划,计划修建一条从南亚经中亚、高加索、俄罗斯到达欧洲的货运通道;联合国也提出过类似的丝绸之路计划。也就是说,在我们之前,联合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所提出的相关战略也叫“丝绸之路”。然而,尽管名称类似,但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丝绸之路的文化,不懂这个价值符号的含义。比如,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只是计划自己要到相关国家投融资建设一系列项目,获取一系列资产。2014年我们到哈萨克斯坦调研,与其总统战略研究所的专家交流时,对方就曾经这样问过我们:中国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意思?你们有什么计划?在我们国家有什么打算?其实,当时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了,只是还不够成熟,当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还没有出来。因此,我们回答说,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向沿线国家发出的重大倡议,即以各国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的认知,共同投入,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个倡议不仅是中国期待的,对参与各国都是有好处的。当时哈萨克斯坦的朋友告诉我们,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是非常详尽的。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耳其调研归来后,我们撰写了供决策参考的内部报告。当时,国家正在制定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规划的制定尽管动员了40多个部委,但主要还是基于国内的意见和建议。考虑到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其他国家,因此我们建议即使有了建议规划稿暂时也不要出台,否则一定弊大于利,应该内外有别,抓紧出台对外宣传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文本,呼吁沿线各国协同推进,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实施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或市场对接,该建议被采纳。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之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接受,与中国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的主张以及恰当的操作推进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已有的28个设想中,中国提出的倡议之所以受到各国关注,是因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深得人心。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实际上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联合推出的“中国议题”“中国方案”或“中国声音”。这个文件非常清楚地讲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和路线,大体上就是以中国为起点,然后形成一个连接亚欧两大板块的经济通道或经济走廊。其中,所谓的“一带”就是我们在陆地上处理与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像古代一样的陆上丝绸之路;所谓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个海洋战略,就是我国与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的战略,如果说丝绸之路经济带还带有地缘经济色彩的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全球战略。之前我们提出的倡议主要针对欧亚版块,后来进一步扩展,并不限定哪些国家可以加入。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不仅仅局限于之前所说的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还会随着新伙伴的加入而不断拓展。国家的海洋战略是从黄色国土到蓝色国土发展与安全角度统筹考虑的,从沿海经济、岸线经济、浅海经济、深海经济到极地经济,这是一个大的战略布局。这样一个大的战略构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年、五年完成。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中国外交主动进取的新境界,主动规划,主动设计,体现了一种大国的担当、大国的作为、大国的胸襟。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路线
按照愿景和行动,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主要包括六条大的海陆经济通道或者说道路。
1.陆上通道
根据一带一路的走向,陆上主要是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建设跨国界的经济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包括以下四条经济通道:
第一条就是新亚欧大陆桥。为什么叫新亚欧大陆桥呢?因为亚欧大陆桥有几条,而这实际上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第一条亚欧大陆桥从俄罗斯也就是远东铁路通过西伯利亚,然后通过莫斯科到布列斯特,然后到华沙、柏林、鹿特丹,这是最先建设的一条以俄罗斯为主导,与欧洲市场对接的铁路。现在所说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就是以连云港为起点、与欧洲对接的铁路,我国有一个江苏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带就包括连云港、南通、盐城等地,起点是连云港,从连云港到郑州、西安、兰州、重庆等地,然后到乌鲁木齐,通过中亚再到华沙,最后到鹿特丹。第三条亚欧大陆桥现正在修建,是从深圳到昆明、到达卡、到印度,然后再从印度到土耳其的安卡拉。安卡拉这一段非常重要,因为2023年是土耳其建国一百周年,他们希望通过修通横贯全国的铁路来形成连接东西方的战略大通道。土耳其计划修建一条2 000千米的高铁,连通亚欧,一边直接连着阿富汗,一边通过华沙到鹿特丹。土耳其是伊斯兰国家,是阿拉伯世界几十个国家的领头羊,他将自己定位为东西方的大通道,不仅要发挥陆上优势,还要借助海上优势,即海上咽喉要道——伊斯坦布尔的霍尔木兹海峡。其陆地上通过阿富汗连接后,再与中国连接,这一头就联通起来了,另一头连通华沙、鹿特丹,这样就可以左右逢源,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了。而且土耳其将之作为国家最大的战略,即到2023年土耳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成为连接中西方的战略大通道。对于这条通道的建设,我们应顺势而为,与土耳其的国家战略和规划对接。当然,从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533千米的高铁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建的,修得非常好。亚欧大陆桥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非常重要的通道。
第二条通道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即中国、蒙古、俄罗斯经济走廊,主要通过东三省,然后连接蒙古、连接俄罗斯,现在这条通道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14年我们到俄罗斯访问时,俄罗斯智库远东研究所的专家提到,一带一路应与俄罗斯的远东铁路连接,否则一带一路就无法同俄罗斯产生联系,因为新亚欧大陆桥不通过俄罗斯,与俄罗斯没有连接点。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到俄罗斯访问,当时签约修建的铁路,其中一条就是要与远东铁路连接,这条铁路主要从东北过去,与远东铁路连接,即与第一条通道亚欧大陆桥连接,另一条从黑龙江连接贝阿铁路,形成与俄罗斯一体化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这条经济走廊也与第一亚欧大陆桥、第二亚欧大陆桥有联系。习近平主席参加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时,普京曾表态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普京访问中国时再次表态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目前,俄罗斯积极推进与中亚国家的一体化建设,在中亚国家中最先推进的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等五个国家也加入了,与亚欧国家共同推进关税同盟即关税一体化。
与此同时,俄罗斯首先提出,要在战略上“向东看”,即主动融入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中心,是世界经济增长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地区,也是人口最多的地区,而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国家就是中国。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2009—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尽管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动力源。俄罗斯“向东看”,一方面与美国、欧洲制裁俄罗斯有关,一方面与其产业结构有关。俄罗斯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主要以能源为主,在能源遭遇空前的价格暴跌后,俄罗斯陷入了经济衰退。关于能源价格的空前暴跌,之前有观点认为是美国和欧洲联手制裁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原油等能源行业,但后来看并非完全如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商是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而现在不仅中东有石油,中亚也有石油,西亚也有石油,蒙古也有石油,俄罗斯也有石油,美国有页岩气,全世界都在研究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甚至海洋的潮汐能,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随着整个国际能源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即随着能源分布的多元化、能源供给的多元化、能源产品品类的多样化,随着世界石油供给地的向西转移、需求地的向东转移,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最大的能源需求者。中蒙俄经济走廊对我国至关重要,我国同俄罗斯签订了4 000亿美元的能源供给大单,合同期20年。我国与俄罗斯不仅要有能源上的交易,将来还要与俄罗斯经济结构形成互补,这是一个全面的战略、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0多对伙伴关系,对于这种伙伴关系有14种提法,如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有时很难区分哪种伙伴关系更紧密些。我国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最近几年我国外交所遵循的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结伴不结盟,结伴前行,但不结盟,关系近、关系铁、关系处于胶着状态就是实质上的结盟,否则中国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因此,中蒙俄经济走廊非常重要。
第三条是中国到中亚、西亚的经济走廊。中亚历来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美国在中亚、西亚地区也渗透得很厉害。比如,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主导的亚欧同盟第一个签约的国家,其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在俄罗斯没有解体之前就颇具影响力,他提出了一个光明之路战略,主动与中国对接。此外,哈萨克斯坦与美国也有联系。哈萨克斯坦一方面与中国合作,一方面对中国也有所防备。历史上的尼布楚条约把我国很大一块土地割让出去了,其中就有一部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其土壤条件非常好。总之,由于有纳扎尔巴耶夫率先提出的光明之路战略,俄罗斯也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现在又提出亚欧可与一带一路对接,在中亚地区推进得比较顺利。此外,一带一路战略在西亚地区推进得也比较顺利,西亚地区的阿富汗、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比较落后,大部分是追随者,实际上更希望搭便车。如果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中亚和西亚连接起来,再通向欧洲,就可以把更广阔的领域变成互联互通的经济走廊。
第四条是中国到中南半岛,也即通过南亚到中南半岛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这实际上是将来我国通过中南半岛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可以形成“两洋”战略,一个是太平洋,一个是印度洋,毕竟大西洋距离我们比较远。如果形成“两洋”战略,如果我们一方面在太平洋有地位有影响,另一方面在印度洋有地位有影响,战略纵深和战略回旋的余地就大多了。由于美国也谈重返亚太地区、重返太平洋,而中国本身就是太平洋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也包括美国,因此习近平主席访美时曾对奥巴马说,太平洋足够大,能够盛得下中美两个国家。将来如果能打通经过南亚到中南半岛的通道,就可以打通中国从印度洋进入欧洲、进入世界的通道。
2.海上通道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也即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两条大的通道,连接东南亚、南亚。
第一条是中巴经济走廊,从中国到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巴基斯坦与我国关系比较密切,而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之间矛盾较多,不过两个国家都对中国有共同需求。李克强总理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就是铁哥们儿的意思。习近平主席2015年4月与巴基斯坦签订了一揽子协议,共计410亿美元,包括巴基斯坦的能源资源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和港口建设等。我国丝绸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巴基斯坦的一个水电站。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南亚到中南半岛的合作格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条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即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为什么把孟加拉国排在前面呢?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孟加拉国的英文字母排得靠前,其次是中国,再次是印度,最后是缅甸,因此叫孟中印缅。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非常重要,起点在我国云南省。最近我国批准了四个开发开放试验区,都在边境,其中云南省有两个,一个在瑞丽,开发开放区面积达到2 000平方千米,作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另一个是云南磨憨,在云南西双版纳,这里直接与老挝接壤,面积有1 000多平方千米,最近将修建中老铁路。一方面,印度与中国都是金砖五国的成员,最近关系走得比较近;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均在加快发展,暗地里也在较量比拼。2014年印度的GDP增速是6.9%,2015年是7%,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速“破7”,印度的“上7”,因此国际社会上有不少国家为印度叫好,认为印度的GDP增速超过了中国。当然,印度的GDP总量只有不到2万亿美元,不及我国的1/5,短期内还追不上中国。不过,短期追不上不等于以后追不上,现在中国只能进、不能退。对此,印度社会有的持赞成态度,有的持不赞成态度,博弈正在进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首先要经过缅甸,一旦打通,首先需要处理好我国与邻国缅甸的关系。目前,缅甸被美国、日本渗透得非常厉害。缅甸沿中国边境有300多个村镇,其中日本人在将近200个村镇办了小学,美国也在实际上抓住了契机,支持昂山素季重返政坛。缅甸局势比较复杂,不过孟加拉国始终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由于其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因此非常希望搭便车。
(四)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开放的,是新形势下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的一种新思路、新探索,是各国携手共建世界新秩序和崭新国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尝试。此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提出的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非排他性的,欢迎更多国家和地区响应,在各自的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过程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新空间。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的提法出现于2015年在重庆举办的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之后,当时提出下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实现10个对接,首先就是战略对接、规划对接和重大项目对接。这些思路被采纳后,推动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战略对接的热潮,比如与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对接、与蒙古的“草原之路”对接、与韩国的“韩国创意”对接,这些战略对接、产业对接将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如果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一开始是重大倡议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共同推进、共同实施、共同建设,真正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响应。现在很多国家表示要与中国对接,就像哈萨克斯坦那样,德国也提出要进行战略对接,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并形成了战略合作协定。中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更加主动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组织开展合作,更加充分地尊重各国的发展道路以及加入其他经济组织的选择,这些理念和做法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智慧。“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构建命运共同体是因为只有合作才有利益;构建责任共同体是因为所有人都要对这个世界负责,都要提供公共产品;构建情感共同体是最难的,因为即使一个家庭内部都很难形成完全的情感共同体,而各国间文化差异很大,实现民心相通是最不容易的。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五通”战略,最后一条是民心相通,所谓“民心相通”就是要建立情感共同体,寻找更多的情感交汇点,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是通过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实现相互衔接和对接,对接的目的是共赢,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与市场深度融合,只有如此才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
三是可以和沿线国家及地区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这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方面的积极探索,可为世界和平增加正能量。
四是可以共同携手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风险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对全世界的威胁,必须抵制,中国的态度和做法顺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新期待。之前,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够强,总体上是韬光养晦,在很多国际重大问题上基本都是弃权的,赞成票、反对票都不投。而现在,我们该赞成就赞成,该反对就反对,该发言就发言,该发声就发声,而且主动提出中国议题、中国方案,主动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些都是积极的大国担当和作为。
五是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国际国内互动、互通、互补的跨国界大区域和次区域的新布局,共同建设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是合奏而不是中国的独奏。中国提出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符合当前以及未来的迫切和长远需求。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高达57万亿美元,其中水和水处理、能源交通建设领域约占80%。世界银行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1万亿美元。以非洲为例,目前非洲只有40%的民众用得上电,33%的农村人口能够享受运输或交通,5%的农业用地得到灌溉,非洲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达1 000亿美元。根据美国土木协会的估计,到2020年之前,美国更新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高达3.6万亿美元。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未来8~10年,亚洲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 300亿美元(世界银行的测算是8 000亿美元),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两个最大的金融机构在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只有300亿美元。2014年10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创始成员国签约共同决定成立,并迅速得到了57个创始成员国的响应,这并非哪个国家游说就能够实现的,也并非哪个国家抵制就能够阻挡的。
中国倡导命运共同体,这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精神:一是和平发展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二是我们要在大国崛起进程中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这是中国外交的新境界;三是全世界共同面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犯罪、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和贫富失衡、收支失衡、全球协调机制阶段性失衡以及经济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些风险和挑战是面向人类、面向世界所有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是应有之意;四是中国文化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化异为同,这是中国大国胸襟在新时期的表现。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就是要寻找与各国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我们的做法不仅要符合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要符合国际交往的内在规律,要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因为全世界除了古巴和朝鲜外,基本上都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都是一样的,此外也要符合建立正常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内在规律。特别是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第二大经济体,为同时驾驭国内、国际两种市场,就一定要符合新经济形态下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人的自由流通、便利流通的内在规律。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就是“五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我们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化大流通。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追求合作共赢的乘数效应。所谓“乘数效应”,就是1+1并非等于2,而是要大于2。对前一段时间有关“互联网+”“+互联网”的争论,可采用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互联网”是物理反应,是数学游戏,而“互联网+”是化学反应,是内在动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会产生“乘数效应”,如果全球更多的国家能够实现政策沟通与政策对接,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建就会容易得多,就会形成很大的能量,在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合理化、常态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与各国的战略实现对接,就可以同更多的国家形成战略合力,就可以改变世界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进而获得利益的路径。如何规划才能与相关国家的战略实现对接呢?就是要通过合作推动具有共同取向的国家战略形成战略利益共同体,使各国都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平台和透明的管理环境,让互利共赢成为现实。当然这些规划都是各国自己制定的,投资者是企业,政府要给所有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战略导向,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就是战略对接。习近平主席曾在讲话中指出,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尽管本人认为最好是搭乘快车,便车应该少搭一点。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巴基斯坦、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时都带了一大批企业,国家签订战略协议,而具体项目由企业来运作。美国也曾派专家到中国商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问题,表示如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达到国际上一流银行的运作水平,美国也愿意加入。本人认为,作为国际一流的现代银行是有规律可循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不会免费送钱,其运作需要符合经济规律,需要讲究效率和效益。通过更顺畅地与世界更多国家对接,实现宏观经济的协调和认同以及各国人民情感的沟通和认同,从而产生合作共赢的乘数效应。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内涵与意义
(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内涵
长江经济带战略蕴含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
第一是创新发展。长江经济带依托黄金水道,可以打造成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培育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长江经济带包括11个省市,其GDP和人口均占全国的40%,面积有20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5。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一个创新的高地,要成为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与从大国迈向强国最有力的支撑带。从创新能力看,长江经济带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强的,而其中特别强的部分之一又集中在重庆、上海等地。我国的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创新的高地是重庆,重庆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开发开放的政策资源均优于其他地区,创新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经济新常态下新引擎、新经济带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
第二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包括几层含义:一是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合作协调发展;二是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三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四是黄色国土与蓝色国土协调发展。只有长江经济带能够全方位地诠释这样的协调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都有覆盖,东部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地区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西部地区以重庆为龙头,一直绵延到云南,然后再以云南为起点连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当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主要是长江下游,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使欠发达地区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前沿,特别是使云南、贵州等地发展起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和空间就会进一步拓展。前一段时间,国务院曾经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进行长江经济带战略评估,我们到重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进行了调研,可以看到沿途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如重庆的大数据、汽车、电脑等产业发展都非常快。黄色国土和蓝色国土协调发展主要指要从内河走向远洋,我们有几条通道,一条沿长江入海,一条顺长江而上,还有一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重庆不仅是中转站,是交通枢纽,还是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先行者。
第三是开放发展。开放发展就是在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充分推动长江内河联通海洋和我国沿边成为新的对外开放带,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一个主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开放开发试验区及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如最早的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成渝经济合作区以及国家新批准的贵州贵安新区等,大多都处在长江经济带上。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大多分布在长江经济带。近年来批准的四个国家级开放试验区,其中有两个在长江经济带。因此,开放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这条龙能否舞起来的关键。
第四是绿色发展。要把长江流域建设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修复、保护、建设长江生态环境,使之真正成为绿色生态廊道,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是共享发展。通道支撑,融合发展,共享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共享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的巨大机遇,共享长江流域联动发展、互补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长江经济带战略所确定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三大城市群,滇中、黔中等区域城市群,以及几个港口群,都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在共享发展方面,长江经济带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重点
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重点在于形成下面的“五个力”:
一是要提高长江经济带沿线的竞争力。这里的竞争力主要是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比如重庆、南京、武汉等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上海是走在前面的,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能够充分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地区,真正具有与国际一流水平产业竞争的能力。
二是要提高带动力。长江经济带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形成了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对接国内外、带动全中国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三是要提高支撑力。所谓支撑力,就是可以形成快速大能力的铁路通道,联通南北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这在长江经济带交通规划中有具体表述。要形成高等级、广覆盖的公路网,建成连通重点区域、中心城市、主要港口和边境口岸的高速公路网;要形成航空网络体系,包括上海国际航空港、重庆、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南京区域枢纽功能。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规划提出的目标,重庆可以走得更快一点,不要仅仅满足于区域枢纽的定位,应当成为立体化、综合化、智能化的国际枢纽中心。
四是要提高辐射力。辐射力主要是指新形势下下游对中游和上游的递进辐射力,如长江经济带对东盟自贸区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辐射力。必须加强长江上游形成递进辐射力的辐射轴,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力。2015 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峰会,继续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各方一致同意到2016年完成RCEP的全部谈判,届时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超过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国现在是主动破局和设局,出奇制胜,主动采取措施化解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倡议,得到了21个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的响应,形成了会议的最终成果,这也是中国外交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具有排他性,我国的对策是,一方面与APEC成员达成共识,向21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提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倡议;另一方面在国内加快上海等自贸区试点,以适应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中国又主动提出了三项议题,包括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发展、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等,这些都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已经确定,东盟10国再加上中、日、韩、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形成RCEP,即东亚经济一体化。2015年,我国完成了与韩国的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完成了与澳大利亚的自贸区谈判。目前,我国已与1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贸协定,与7个国家即将完成谈判,与4个国家正在启动谈判。我们不仅加快推进RCEP进程,而且加快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进程。韩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之前是比不过日本的,而现在我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降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目前,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占到了亚洲贸易额的60%,这对日本而言也形成了比较大的压力。长江经济带发展起来后,将产生非常大的辐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批准浦东开发区时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把浦东发展起来了,可以带动上海的发展,上海发展起来了,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这实际上是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浦东和上海的发展,第二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第三步是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现在处于第三个阶段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对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很大。
五是要提高回旋力。我们提出要增加经济的韧性和回旋力,沿长江城市一定要用好这种力量,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之前的空间就比较大,比如重庆的空间就很大,在这一点上东部和西部一些地区是无法比拟的。沿长江下一代互联网的软联通与软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要,产业有序转移与分工合作,形成城市新的形态和新的空间布局,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三大主城市群,再加上黔中、滇中两个区域性城市群,构成了长江经济带的五大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发展起来后,将带动区域形成若干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高地以及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的战略高地,让中国经济发展回旋的余地更大。
三、重庆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定位及作用
(一)重庆的定位和作用
当前,重庆经济发展在全国是一枝独秀,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逆势而上,有很多鲜活可贵的经验值得学习。重庆在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定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高度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重庆在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通过立体化、综合化、智能化、现代化方式发展高度发达的交通枢纽。2014年,重庆航空旅客吞吐量近3 000万人次,东航站区第三跑道投入使用后可以达到4 500万人次,国际航线现在有36条,通达城市33个,当然其国际化程度仍然略低。高速铁路有渝京、渝成、渝怀、渝西等线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 525千米。港口吞吐量也比较高,2014年达到了14 685万吨。重庆作为铁路、公路、水运的交通枢纽,如何推动其成为一个综合立体化的交通枢纽,并把信息化加进去,成为交通的先导,对重庆而言至关重要。
二是内陆开放高地。应在陆海双向开放中成为具有先发优势的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如重庆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走在了前面,其内陆开发开放是最早试验的,重庆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两江新区,还有3个国家级一类口岸、3个国家级保税区,这些都为重庆成为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三是两大战略的交汇点和连接点。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Y”字型大通道的连接点,这些国际物流大通道和重庆、云南、东南亚三大国际贸易大通道都是畅通无阻的,而且重庆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通向欧洲铁路的交汇点,2014年重庆始发的渝新欧班列达到130班,2015年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去程班列稳定在每周3~4班,回程班列稳定在每周2班。
四是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重庆现在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凭借自身先发优势,未来随着重庆的发展,随着重庆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立体化、综合化的交通枢纽港,随着重庆综合优势的发挥,有望成为世界级城市。重庆现在有世界级产业集群,如“5+6+800”的世界级智能硬件制造产业集群,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年产量超过400万辆,有1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成渝城市群是一个跨区域的城市群,重庆与四川成都一定要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要实现重庆与成都的共同发展与互利双赢。重庆还是国家级页岩气综合开发区,目前页岩气的开发一定要把握好度,一方面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因为我们的页岩气储量预计与美国差不多,但美国不缺水,而我国缺水,因此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开发一定要参考国际能源价格走势,也就是说既要看资源条件,也要看生态条件,更要看国际价格走势。之前我们吃过这方面的亏,就是因为不懂得国际营销,很多商品都在国际价格最高的时候买进来,国际价格最低的时候卖出去,因此经常赔钱。而实际上,国际营销需要战略思维,需要进行历史的纵向对比,不能只看当前,将本月与上月比,或者今年与去年比,这样是永远看不清的。其实,宏观调控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经济政策的研究、制定与调整,也需要这种长周期,也需要历史的纵深感,既要有横断面的分析,即国际横向比较分析,也需要历史纵向研究和分析。
(二)重庆的优势
重庆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是政策集成优势。重庆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交汇点,具有政策叠加优势。当然,要用好这种政策叠加优势,或许需要一个部门把所有面向重庆的国家政策梳理好,形成一个政策体系,在新形势下形成一种政策叠加优势,使重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陆统筹的战略支点,成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成为立体化、综合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交通枢纽,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产业腹地。
二是对外开发开放的优势。重庆是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省(市/区),2015年GDP增速11%,是全国各省(市/区)中最快的。近六年来,重庆进出口贸易增加了10倍,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 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47家进驻。因此,重庆开发开放的先发优势,特别是渝新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前期最大的亮点。习近平主席在重庆讲话时专门提到了渝新欧铁路通道,李克强总理在重庆讲话中也专门提到了渝新欧铁路通道,并表示支持重庆成为国家一类口岸。
三是经济发展的空间优势。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规划,都市功能核心区294平方千米,预计2020年GDP将达到3 300亿元,都市功能拓展区5 179平方千米,城市发展新区2.32万平方千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3.39万平方千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1.98万平方千米。这样的一个超大空间,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源。本人曾经参与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前期调研与文件起草的全过程,当时调研了广东几乎所有的城市,其中空间最大的清远市有1.8万平方千米,然后是肇庆市1.5万平方千米,惠州市1.4万平方千米,广州市只有6 000平方千米,而重庆的拓展空间是几万平方千米。重庆的空间优势确实是后发优势,一定要用好。根据重庆2020年的目标,其创造的GDP总量、创造的经济总量基本相当于某些中等发达国家了。按目前我国GDP增速7%计算,我们的经济总量大概每年增长7 000~8 000万美元,大致相当于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中等国家一年的GDP总量。
四是重庆是一个充满动感和活力的城市。重庆是个繁华的都市,会议也开了很多,许多国际组织都很关注。重庆工业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增速连续5年排全国第二位。2015年1月到9月,重庆GDP同比增长12.7%,领跑全国。据估计,“十三五”期间重庆GDP增速将保持在9%左右,预计在全国最高,确实充满动感和活力,且后发优势很大。
五是重庆是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两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的夷、濮、苴等八个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巴楚之战,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为商埠,中国抗战时期的战时陪都,重庆谈判,巴渝文化,川江号子,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大足石刻等。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含量很高,但巴蜀文化必须包括成都以及四川的很多地方。
(三)对重庆发展的相关建议
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重庆的进一步发展,这里主要谈五点建议:
一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形成重庆新旧动力和动能的转换、新旧思维观念的转换、新旧体制机制的转换,形成一体化安排。
二是发挥国家战略、国家规划、国家政策的叠加优势,融会贯通,形成一体化战略设计。
三是发挥渝新欧国际铁路先行优势,主动引导并整合国内资源,使重庆和乌鲁木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即铁路枢纽港、中转港的地位。重庆作为中转港,要成为具有先发优势和实行跨国大通关的创造者,渝新欧国际铁路发往欧洲的班列应该有一个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当然也需要国家统一的整合。此外,还要考虑输出一批优势产能,推动产业“走出去”、投资“走出去”,形成内外互动的局面。比如,重庆单轨产业很成熟,输出能力与高铁差不多,可以考虑对外输出。凡是优势的产业都可以输出,成熟技术也可以输出。
四是要更加明确、更加集中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再造供应链,完善服务链,抢占价值链高端。
五是推动供给侧改革,围绕既满足即期需求,又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和创造优质供给释放出来的崭新需求,在供给侧改革中勇于打破制度束缚,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责任编辑:陈诗静
The Implic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Yangtze Economic Belt Initiative and the Reconsideration on the Positioning of Chongqing in These Two Strategies
CHEN Wen-ling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Beijing100007,China)
Abstract:While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largest trading entity,ranked the top in terms of manufacturing output,and become the large country in terms of financial trading and innovatio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The overland suppor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the international channels;and we should build the cross-border economic channels taking the central cities long the Belt and Road as the support and the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rade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The maritime focus of this initiative is to take the key ports as the node,and build the economic corridor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connect with South-east Asia and South Asia.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significant strategy that should be sustainably promoted within future several years,is of great realistic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This initiative encourages constructing the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we will work with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o gain the“Multiplier Effect”of win-win cooperation.The focus and objectives of Yangtze Economic Belt Initiative is to improve the power of this belt in terms of competition,facilitation,support,competitiveness,and growth.These two initiatives fully demonstrate the idea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coordinative development,open development,green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development.In implementing these initiatives,Chongqing,a dynamic city with richest history and culture,should realize the integrated arrangement and strategic design and build the most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hub with the help of the uniqu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policy,opening up,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pace;and it should become the highland of overland opening up,the junction of these two initiatives,and the new engine of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the Yangtze Economic Belt;strategic initiative;im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6)07-0005-12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陈文玲(1953—),女,河北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国务院第一届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第一届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战略、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对外开放、现代流通、国家战略研究、决策研究、政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