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及管理
2016-02-13徐公仁
徐公仁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及管理
徐公仁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300451)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而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需要解决好5W1H等6个关键问题,即why,who,what,when,where,how。
关键词:教改;整体教改;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关键就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做好院校改革的核心——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的工作,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确保改革的效率和效果。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需要解决好5W1H等6个关键问题,即why,who,what,when,where,how。
一、第一部分why,即为什么需要进行教改
Why,为什么进行教改?不进行教改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实际上就是教改的意义、目的。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教改实施者的思想问题、动力问题。
(一)首先,我们来分析为什么需要进行教改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人都是有惰性的,教师也使然。对于已经接受了十几年传统教育方法培养,又采用同样培养方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一切都已经驾轻就熟,改变是痛苦的,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如果缺乏足够的外在压力和内部动力,改革是难以推动的。实际上,职业院校的“教改”是一个“倒逼”问题!这个“倒逼”是由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企业”、“社会技术”以及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使命造成的。
1.职业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职业院校的学生特殊性表现不在情商、智商的特殊,而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的特殊性;从我国目前教育培养和选拔结果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显然不是“书呆子式”好学之才,他们大部分不适合长时间啃书本、长时间端坐教室认真听讲;他们不习惯研究、分析为什么,却喜欢直截了当做什么;由于教育培养评价方式的问题,在学习上,他们一直是比较自卑,鲜有成就感;他们相当自信,但也相当自卑;他们乐于表现展示自我,当往往缺乏被肯定。总而言之,他们是一群用所谓传统教育、培养方法来讲属于有点异类的群体。对于这样的群体,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往往造成“学生揪心,教师伤心,家长痛心,社会不放心”的局面。
那么面向这样的群体,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不仅要问,是学生错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不是!那怎么办?想办法改变他们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不能!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改变我们的管理。从现代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强求去改变顾客、改变需求,最好的办法是想方设法适应需求、满足需求。
2.企业具有特殊的利益需求
企业是一个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因此成本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企业对人的要求,特别是对应用人才的要求,就是好用、用得上,也就是质量、时间的问题;企业希望员工来即能用,不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或培养的成本(时间、金钱)越小越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零距离”上岗。所学即所用,这是企业的要求。
3.社会技术的进步推动
电脑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在倒逼教改的推动;网易公开课、慕课等的发展,使得高质量的课程,也就是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推出,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传统教学必须进行改变。
4.职业院校自身的使命
人才有科学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三类,对于这三类人才,分别由不同的高校来进行培养。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在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是否和前两种类型一致呢?答案是肯定的,不一致,也决不能一致。因此沿袭科学研究型、工程设计型人才培养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职业院校必须摸索出不同于前两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二)其次,我们来分析不进行教改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从小处来讲,教学改革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率;从大处来讲,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关系到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改革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摸索、建立职业院校特有发展道路的根本所在。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必须建立具有自身发展要求的管理、教学、育人之路。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改革的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借助当今的一句时髦话:教改是找死,不教改是等死。职业院校的竞争日益激烈,职业院校的淘汰也是必然,不进则如逆水行舟。
(三)最后,我们来分析教改的目的何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改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针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
让学生能学习: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其实对职业教育来讲是头等问题。不学习是职业院校教师对学生最大的评价之一,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不是学生的问题,或者需要改变的不应该是学生,而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从业者。因此,教改的首要目的,是能够实现学生参与学习的问题。
让学生学习变得有效果:这个效果不是简单的从笔试、作业等方式来评价,而是从工作的角度来评价,即初级目标是学生能模仿做一件事,其次是能模仿做好一件事,再次是独立做一件事,最后是能独立做好一件事。由浅入深,渐次递进。
让学生乐于学习:大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大学学习的根本所在。通过教改,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享受成功的乐趣,启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功莫大焉!
二、第二部分who,即由谁进行教改
教改的主体和实施者应该是教师,这个问题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教改的效果、成败与否不决定于教师,而是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即领导作用。因此只有教师的参与教改是远远不够的,是需要院校、系部、教研室,特别是企业、相关院校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方能取得教改的实效。具体的操作会在第六部分即how环节详细描述,在此只作简要说明。
教改是学校改革的核心,在一所学校里推进教学改革时,大家慢慢会发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必须改革,旧的督导评价标准必须改革,甚至旧的用人政策都要改革,所以,教学改革的深入必定引发全面的管理改革。教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学院从制度、政策、环境、组织、财务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系部是推动教改的具体组织管理部门,而教研室是具体的教改落实部门,教改要取得实效和成功,这两个部门的组织落实显得至关重要;而企业是教改效果的重要检验者,同时也是教改的重要驱动者和参与者。
三、第三部分what,即教改改什么
教改改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往往会南辕北撤,事倍功半;如果方向、内容错了,就会把教改做成夹生饭,不仅劳神费力,再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就会很难。个人认为,教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教育教学的理念。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等群体和组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期待是什么?这些问题,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研究很多,也已基本明确,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位从业人员来讲,我们根据这些要求,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认识还是不够,这其中既有从业者本人的原因,也有管理者的责任。
其次,需要改变的教学内容。这是教改的核心,也是教改的关键所在。到底我们应该讲什么,传授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完成该项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教改需要认真捉摸和思考的问题。
再次,需要改变的是方法和手段。一份很有价值的食材,由于厨师处理不当而无人问津,那么再好的食材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不管多么好的教学内容,如果不能为学生接受、吸收,那么也将失去其价值。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在什么样的环境、情景下,能够让学生接受、吸收,也是教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最后,针对以上这些,教师的能力、知识、经验的储备攸关重要。教师是教改的实施者和担当者,理念改变了,内容怎么获取?方法和手段从哪里来?这些都需要相当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储备,除了教师自有的,加上教师教改过程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的,对外的学习、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第四部分when,即教改的时间
可以讲,持续改进是组织永恒的主题,因此,教改是永远的进行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组织管理角度讲,教学是院校最重要的职能,因此教改工作是院校的最重要战略工作之一。院校要从战略高度规划、运行教改活动。那么,在这里主要从组织推进的角度,重点讨论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首先是宣传动员活动。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是保证教改按质、按量进行的保障。教改的目的、要求、行动步骤、目标和结果要明确;特别是院校整体教改的推进,更需要从组织高度统一进行;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类似教改推动委员会性质的组织,就教改进行统一推动、管理,保证教改活动组织管理有效进行。
其次是培训、学习活动。教师是教改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对于教改的方法要进行统一、标准培训,以提高教改的效率和效果。
再次是伴随教改过程中的管理改革。教改从业务角度来讲,是组织的作业环节,为保证作业环节的有效改革,管理制度、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组织管理层面活动要随之进行改革,甚至于教改之前,已经创造必要的教改环境,为更好的教改推进做好铺垫。
第四是教改项目的验收、评价和总结。既然是改革,就不求全面推进,而是采取试验田的方式推进为好,选择人员、选择课程,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进行;经过教改项目的实施,组织好验收、评价,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以形成标准,为全面深化教改积累经验。
最后是教改项目的全面推广、落实,进一步按照上述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教改活动的推进,既要有缜密的计划安排,更要注意把握节奏,稳步推进,力求实效;切忌急功冒进,贪大好功。
五、第五部分where,即在那里进行教改
无庸置疑,教改最后的实施必须落实在课堂中,但是有几个关键的地点需要说明。即企业现场、实训基地、第二课堂。
首先是企业现场。职业教育要培养面向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应该来自于生产建设的一线,要与之紧密结合,尽量做到无缝衔接;教改活动切忌闭门造车,职业教育要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要求,必须紧密与企业现场相联系。因此可以从教学内容与企业现场的关联性,教师与企业联系的紧密性两个纬度进行管理和评价,做到学即能用,用即为之学。
其次是实训基地。在无法实现企业中学的困境下,院校建设的基于真实场景的实训基地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重要的场所。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能在黑板上教,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工作现场予以指导。如果一位教师只能站在讲台上进行授课,恐怕是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要求的;同样,如果我们的教改只是在课堂上完成,那么它的培养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讨论第二课堂。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上来看,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仅占到1/4-1/3左右,学生由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可用;另外从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角度来讲,第二课堂的培养效果可能远超过常规教学活动。因此,丰富第二课堂,是职业教育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第六部分how,即如何进行教改
前面分析过,教改的主体和实施者是教师,但是教改的主导者应该是院校,教改的效果和成败也取决于院校的组织管理。因此,本部分也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一)从院校角度来分析
1.教改的指导思想
教改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内容与岗位的对接,有利于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其中,第一个有利于是治标,第二个有利于是治本,第三个有利于是教改的最终落脚点。
2.推动教改的策略
(1)遵守试验田的管理思路
改革要从局部出发,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行推而广之;采取资源集中战略,各个(课程或专业)击破,切忌全面铺开,分散精力、资源,降低改革风险。
(2)奉行拿来主义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晚,但是无论从宏观管理,还是微观课程改革,都已经积累、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课程改革更是如此;很多院校,特别是高职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随后跟进者完全没有必要从零起步,而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走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这样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更能少走弯路。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3)坚持先易后难的推进思路
什么易什么难,从职业教育要求及专业特点来看,能够较好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显然是教改的易推动区。因此,一些理工科、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或者一些文科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实现教改的浅水区,从此入手,教改的效果会比较明显,也利于总结经验,进而推动其他专业或课程的改革。
(4)采取标杆式管理
教改过程中,按专业甚至是按课程选择国内或地区已经取得实效的院校,以此为标杆,加强交流学习,或者采取拿来主义方法,推动本校的教改。
(5)教师遴选机制
初期改革的实施者应该坚持优中选优的策略,无论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来讲,还是从改革的自身需求来分析,教改的实施者要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以及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能力,而从大部分职业院校目前的师资状况来看,能够满足以上要求的可以讲屈指可数,因此,为保证教改的成效及示范效应,初期改革应重点选择,分步实施。
3.教改的推进管理
(1)成立教改推进管理委员会
教改活动应是院校的战略管理项目,应建立以院长领衔的教改推进组织,研究教改的政策、制度、组织、方法论等,创设教改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学督导评价体制,制定教改的工作计划、验收标准等。
(2)选定教改的突破口
教改要坚持上述策略要求,以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教师为纬度,采取以点为策,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策略,成立项目小组方式推进。与院校常规发展战略相切合,避免另起炉灶。
(3)选定标杆院校
以第二步的项目为标,从示范校、骨干校范围内,选定对应专业、对应课程,树立标杆,建立联盟或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一对一交流学习,环境允许时,采取拿来主义,走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
(4)教改项目的落实
为每个项目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在每个时间节点加强验收、指导,以学期为重点节点纬度,对项目实施验收、总结,提供标准。
(5)整体教改的推动
整体教改不仅涉及到专业、课程,而且涉及到整个学院的文化、制度及管理体制机制,要从系统角度研究、创设上述问题,保证整体教改的实施效果。
(二)从教师角度来分析
在课程改革中,按照前述观点,教师一定要注意与企业的紧密联系,要与企业工作现场、实训基地保持密切结合,把企业要素、实训基地要素不断融入课程中去。
1.确立职教课程改造的三原则
(1)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有多重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职业院校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就是“就业导向”,因此职教课程就要紧紧围绕能力目标为纲,课程的实施应以能力训练过程为主要线索。
(2)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用“项目和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
要明确:有知识≠有能力;知识能传授≠能力能传授;教得好≠学得好。“做事的能力”只能通过学生操作训练的方式得到。学生只有在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尽可能真实、复杂、综合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力才能练出来。
(3)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
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应当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主要依据。
不管教师自己上课讲得多么好,多么符合课程评价的传统标准,如果不符合这些新的原则,这样的课程就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不合格课程;上这样课程的教师就是不合格教师,这与教师的职称、职务、学历、年龄都没有关系。
2.职教课程的教学目标
职教课程目标的确立,应该遵循以下过程:就业岗位——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的实现轨迹。
能力目标:通过完成xx(具体任务),学生能运用xx(知识),根据xx(标准),做xx(具体的事情或某个类型的事情);
知识目标:根据xx(岗位或任务),知道xx,了解xx,理解xx,掌握xx;
素质目标:能正确地做事。
3.课程改革的思路
(1)课程改革初始环节——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遵循由易入难的策略开展,因此也从课程实施的最小组成部分——单元教学设计开始。
(2)课程改革的深入——整体教学设计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实现了单项环节的教学设计,遵循以点带面的课程改革设计后,并从系统、整体角度对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要形成整体结构,还需要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有效的整合。
(3)课程改革的升华——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不是单位教师能够完成的,特别是系部、教研室的整体推进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也离不开每位专任教师的全力参与。
(4)改革深化进行时——整体教改
教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有长远的目标和整体的规划。这里所说“整体教改”,具有三层含义:教改内容(教学、管理、督导等)的整体性、教改主体(学院领导、系部主管、教师等)的整体性、教改大战役需要合适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许小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想述评[J].江苏教育,2011,(18).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Promotion and Management of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XU Gong-ren
(TianjinBinhaiVocationalCollege,Tianjin, 300451)
Abstract:the key for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ing work is the central work of colleges and teaching reform is the nuclear of college reform.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requires solving six key problems of 5W1H, namely, why, who, what, when, where, how.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overall teaching re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2-0059-06
作者简介:徐公仁(1978-),男,山东青岛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经济管理系副主任,主要研究质量管理和高等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