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竹节壶》的艺术造型

2016-02-13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竹节紫砂陶壶把

周 雪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浅析《竹节壶》的艺术造型

周 雪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竹节壶》整个壶体的重心、中心及壶的底心落于一线,稳定而均衡;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形成完美的结合,而壶把与壶流的相互呼应,匀称均衡;整个壶浑然天成,制作工艺精湛,既有艺术品的观赏性又不失壶的实用性。运用竹段筋作壶嘴、壶把,无任何累赘冗余之处,气韵高洁。

竹节壶;造型;艺术影响

紫砂陶自古以来造型种类繁多,创作的题材也相当广泛,极大地体现了历代民间艺人的创作智慧。紫砂传承至今,人们都在极力地探索一条符合紫砂发展的道路,延续传统,不断创新即是紫砂的发展征程。

宜兴紫砂是我国独有的传统陶瓷工艺中独树一帜的体系,这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其所以成为名陶,是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原因。

《竹节壶》壶型整体内聚,含蓄而不张扬,却蕴藏生命的爆发之力。壶身圆润丰满,象征滋润生命的大地,它浑圆而又大气,是整个造型的中心。壶肩以上精心雕刻,壶身光润疏朗,盖面上的几片竹叶,形象逼真,给人以浓郁的回味,又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此壶把竹的静幽和坚贞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自然淡泊,超尘脱俗的生活。

《竹节壶》色泽可亲,饱满圆润,稳重大方。当小小的茶叶置身壶中,注入沸水,开始上下翻腾,慢慢散发出阵阵的清香,不只是茶香,似乎也闻到了竹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竹因无心而虚,壶因中空而容”,笔者于壶里充分展示出竹的品质。清骨、清风、清竹、清节、简练而自然。每一把竹壶都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份独特的情节,每一份情节都足以感染心灵,这便是竹节壶带给大家的享受与欣喜。

整个壶体的重心、中心及壶的底心落于一线,稳定而均衡;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形成完美的结合,而壶把与壶流的相互呼应,匀称均衡;整个壶浑然天成,制作工艺精湛,既有艺术品的观赏性又不失壶的实用性。运用竹段筋作壶嘴、壶把,无任何累赘冗余之处,气韵高洁。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在它身上表现含蓄蕴藉的东方神韵自然是更为妥帖一些,这才像我们民族的东西,像我们的文化底蕴中酝酿出来的艺术精英。做了多年的紫砂壶,早已不把它当成一种职业对待,而是一件人生趣事。捏一块泥,塑一把壶,形形色色的意趣都在其中了。其实这意趣也不仅是做壶的趣味,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将人生酸甜苦辣的各种况味也融在了紫砂壶里。对做壶的艺人们常说,紫砂壶其实根本就不是一把壶,而是一个倾诉的对象,一个相知的友人,是精神的寄托,情感的宣泄。

紫砂艺术更深层次的影响和作用,除了日用功能、陈设审美、把玩品位,还表达了紫砂艺人创造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审美爱好,造型意识,造物心理等等,这些表现在精神世界方面的内容,决定了紫砂陶艺本质的风貌、形制、结构和基本风格,是紫砂艺术表现形式的延伸和发展。

紫砂艺术的美学观念是全方位的,紫砂艺术的美学探索才刚开始,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紫砂艺术的生命力是长存的、延续的、发展的、强盛的,它显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文的无上境界和至高水准。它令人心旷神怡,迷恋其中。紫砂艺术的美学探索永无止境,它的生命长在、艺术长在、魅力长在、影响深远,并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缺少的一席。

[1]《宜兴紫砂》 梁白泉文物出版社、两木出版社 1990年版

book=105,ebook=107

猜你喜欢

竹节紫砂陶壶把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竹节人”中说“趣味”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紫玉飘香
——生活中的一点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