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探研

2016-02-13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行政考核标准

杨 猛

(吉林大学 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探研

杨 猛

(吉林大学 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在高校行政管理中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职责不明、绩效考评的标准和目的不明确、缺少与绩效考评机制配套的激励机制;其症结在于: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绩效考评的结果没有反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建议:责权明晰,科学划分权力、科学化绩效考评制度、多元化利用绩效考评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的风向标,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备受关注与亲睐.近年来,高校行政管理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呈几何型增长,随着研究的深入,又细化出很多分支,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绩效考评制度出发来考察其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意义;现行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职责不明、绩效考评的标准和目的不明确、缺少与绩效考评机制配套的激励机制:其症结在于: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绩效考评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反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建议:责权明晰,科学划分权力、科学化绩效考评制度、多元化利用绩效考评制度.

1 绩效考评概述

1.1 绩效考评的基本概念

绩效考评是指通过科学的标准、合理的程序,将需要评定的事项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等步骤标准化、数值化,通过一定的量化标准予以体现的评价过程.它是现代管理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考核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及密切的行业相关性.

1.2 绩效考评的基本方法

常见绩效考评方法包括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及360度考核等,具体内容如下:

(1)平衡记分卡(BSC).BSC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综合考量的一种评价体系.横向来看,它把关系到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成四个基本的板块,即财务、客户、流程以及成长;纵向来看,它对组织内员工进行分层研究,横纵结合正是BSC的优势所在,是对于员工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

(2)关键绩效指标(KPI).KPI是绩效考核的基础,也是绩效考核的关键.KPI是把 具体的工作流程中每个阶段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解而有指向性的设定的考核标准.它的特点就在于流程性与系统性,同时在标准选取过程中遵从精简的原则.

(3)360度考核.顾名思义,360度即没有死角,要对员工全方位地进行考核.它所包括的内容包罗万象,只要会对工作产生一丝一毫的间接影响都会被列入考虑的范围,这个评估体系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很多指标具有主观性从而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

以上是三种主要的考核方法,也是实际中使用最基础、最为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还有其他的考评方式,不再一一列举.

1.3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必要性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是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校是一部运作复杂的社会机器,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法人组织,其具有独立的生存机理,同时也是人才高度密集的社会单元,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具有必要性,值得研究.

绩效考评制度是现代管理制度体系中较为普遍使用的一项制度,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管理体系当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事务中也是如此.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保证行政管理工作既有序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助于高校完善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

1.4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指标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有很严格的权力级别划分的.根据《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高等学校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三类.而其中,管理人员应当包括校内各组织机构、内设机构、院系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职位与行政级别对应,分为9个等级.绩效考评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晋升的主要依据和途径,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设置的指标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绩效考评的指标都会分为几级指标,一级指标笼统地区分工作量和工作表现,即从工作的质、量分别进行考量.再将每个一级指标细化为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指标的确立应从个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政策水平、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去衡量,有了基本的指标后,根据情况制定具体评分规则,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果.根据这一结果或持续的绩效考评情况决定工作人员的职务晋升.

2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 高校行政管理实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际应用过程中,绩效考评制度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与其制度的完善程度并不相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职责不明.高校在行政管理中,由于内部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归属并未随着机构增设作出合理的重新分配,造成部分部门权力交叉,遇到问题时,程序繁琐,且部门之间存在互相争权夺利或者互相推诿.也有部分权力悬空搁置,导致行政事务执行不力.另外,还有部分事务,行政部门仅享有权力,而出现问题时,责任不明晰,这样对于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权力分配情况而制定合适的、科学的绩效考评标准产生了阻碍,使得绩效考评制度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权力结构、责任分配以及工作情况和质量,从而导致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核难以实现科学性,更难达到公平性.

(2)绩效考评的标准和目的不明确.高校每年都会按照惯例对一年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但是由于绩效考评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很多的考评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绩效考评应有的作用,无法督促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反而因为形式化的绩效考评制度而浪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考评指标、标准的不科学以及考评目的的不明确.很多高校的绩效考评都简单地将考评指标分为四个档次: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这样的考核标准过于主观化,缺乏更为客观的衡量指标,而且考核标准的合理性也值得推敲.

(3)缺少与绩效考评机制配套的激励机制.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引导人们按照组织或个人所追求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2]绩效考评制度,既要针对成绩较好的员工要予以鼓励,从而使其工作更上一层楼;更要对工作绩效较差的员工给予激励.但从目前来看,绩效考评制度过于机械化、简单化,甚至成为了员工工作业绩优劣的评价记录.在很多高校缺乏对于绩效成绩较差的工作人员的激励制度,很多人会因为绩效差而承担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很多的高校都有规定,连续绩效考评不合格或者连续绩效考评较差的会有失去工作或者职务会被降低的风险,这样就失去了绩效考评本身督促工作人员的积极意义.适当的激励机制更加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

2.2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症结

(1)高校行政部门的工作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绩效考评的本质就是具体工作的标准化、数值化及量化,无法量化或者没有实际量化的工作就基本丧失了绩效考评存在的意义.高校行政工作与其他行政工作一样,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无法通过具体的数值来衡量,从不同的侧面、角度考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且很多工作无法采用非黑即白的标准,是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带的,所以,对于高校行政工作量化是很困难的,方便于量化的只有工作的结果,那就跟行政工作中看“政绩”一样,引导人们只在意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2)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绩效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经济、高效、高质的.而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过程中,不同的价值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这就会存在价值取舍的问题.价值取向过于主观的标准不仅仅因人而异,更因时而异,时间跨度如果足够短,就容易在短期内对同一样的工作作出肯定、否定结果,如此的不确定性会让行政工作的进行举步维艰,在工作中的不作为、互相推诿也必将常态化.

高校行政管理中,不仅仅面对公平与效率的取舍,同时还有服务与管理的取舍.追求效率是管理学中一项较为重要的衡量准则.而高校行政管理,具有服务职能,却由于过于行政化、“官本位”思想等的影响,管理职能取代服务职能,而使得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缺位.高校行政管理本末倒置,以为强化其管理职能和统治职能,弱化社会服务职能,服务意识淡薄,许多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将其他法人组织内部的管理理念完全照搬,从而出现水土不服,不仅仅制度闲置.就是对于高校大量的人才也造成了闲置,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3)绩效考评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反馈.绩效考评的作用不仅仅是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评价,同时应当通过绩效考评的指标与绩效考评结果结合,了解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反馈到以后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更好地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标.这是绩效考评制度作为一项制度的应有之意,通过绩效考评制度将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构建成一个不断循环、能够新陈代谢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样通过一年一度的绩效考评制度,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从而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再考核再修正,形成一个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系统.但实际情况却是,高校的绩效考评只重视一次的考评结果却忽略了考评结果的有效反馈,没有真正发挥绩效考评的上述真正作用.

3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优化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评的现状及其症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3.1 责权明晰,科学划分权力

合理分配权力、义务、责任,合理优化程序,使得各部门有效衔接,权力不重叠,责任无推诿,这样,在制定绩效考评指标标准时更能够具有针对性,切中要害,使得考评制度不会被架空,能够起到作用,同时也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也给工作评价提供了一个合理、科学的依据.

3.2 科学化绩效考评制度

(1)考核指标的统一与差异性.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既要有统一的指标但又需要有差异性.因为行政工作本身的特点,绩效考评要做到一视同仁,具有公平性,否则将失去绩效考评制度的意义,同时,行政工作纷繁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作出不同的处理.因此,绩效考评的指标需要根据行政事务的差别而具有差异性,但差异性的存在不能使最终总的考评结果失去整体性.

(2)指标与标准的科学化设置.绩效考评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指标的设计与评价标准的设置.指标与标准设置的合理性决定了绩效考评制度的价值与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地位.指标一定是最能够体现行政事务本身特点的,结合合理的评价标准,绩效考评的结果就能够正确反映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恰如其分.

3.3 多元化利用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考评制度不是单一的一项制度而孤立存在,而应当纳入所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综合考量其作用.很多高校为了考核而考核,但是考评结果不仅仅是一项考评结果,其应当充分利用,发现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行政管理的优化.另外,将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更好推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标.

[1]郝贵昌.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2]王敏. 基于综合激励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民族大学,2010.

(责任编辑:文章)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8.036

2016-06-23

杨猛,吉林省吉林市人,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

G647

A

1008-7974(2016)04-0122-03

猜你喜欢

行政考核标准
行政学人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忠诚的标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美还是丑?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