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史互证”方法在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13董定一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史古代文学课程

董定一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文史互证”方法在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董定一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颇多缺陷与痼疾.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引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改革,并利用教师讲述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将这一方法引入课堂之内,以史籍佐证文学;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阅读、鉴赏及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

中国古代文学课; 教学; 文史互证;应用

在高校中文系所开设的诸多课程之中,古代文学课程包含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深广,课程中所牵涉到的作品其文体类型、风格个性之多样皆非他课所能及,作品时间跨度也远较其他课程为长;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性的知识课程,在高校中文教学中,古代文学课程无疑有着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不过,就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久已有之的缺陷和亟待解决的弊病;对于中文专业学生而言,这既不利于他们在古代文学知识阅读、鉴赏及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又在其通过学习以潜移默化的采撷民族文化之佳处、感悟传统思想之壸奥的道路上凭添了不少障碍.因此,尝试转变单一而保守的古代文学课程教育思想,寻求、利用更多样而高效的教学途径以求灵活而深入地完成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目前中文专业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似乎可以选择借鉴史学中“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来活跃中文课堂,通过对史实与史料的借鉴性阐释以寻求文学问题、论证文学问题,以便于更为有效地提升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发展.古代文学课堂中所涉及到的作家流派以及相关作品均产生于相应的历史环境中,并在后者的影响与浸淫中得以发展壮大、孕育成熟;对于古代文学教师而言,历史不应仅仅成为他们在课后作为兴趣与消遣的谈资,更应成为其在中文课上辅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兴趣的利器.

1 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最早走入高校中文系课堂的科目之一,古代文学课行将走过百年的历史;自进入日新月异、风云变幻的新世纪以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实行与时代风气的转变,这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课程也开始面对愈来愈多的挑战,任课教师在任教过程中本已固有的问题也因此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以笔者所见,目前高校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古代文学课程量与课时数的缩减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择业竞争力以及降低留学难度等方面的考虑,高校对以外语为代表的公共课程日益重视,不断增加其课时数;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多数高校都在课程设置方面推陈出新,削减了理论知识课的课时量,并将它们补充到新增的诸如顶岗实习、社会考查等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中去.受到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专业课所占的课时比例不断减少.古代文学课程授课内容繁复庞杂,所占有的教学时间与学期数本身又较其他课程为多(多数高校中“中国古代文学史”这一课程皆需要四个学期方可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多数高校在制订课时更迭计划时的首选削减对象.从课程设置来看,以古代文学内容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三门课程所配给的课时皆呈减少趋势,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课程进度与授课质量.为了尽可能高效而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只能提升知识点讲解的针对性,对较为重要的作家及作品进行散点式的、走马观花式的讲解,这种做法既无法保证知识传授的广度,更难以确保知识讲述的深度.基于上述原因,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学生往往仅能对所学内容存有肤浅的、片段的印象,准备不充足者甚至会因教师过快的讲课速度而处于一种懵懂而如坠云里雾中的状态中.身处这样的授课环境之中,学生自然难以深入地认识古代文学作品的本质,更无法从宏观尺度上把握整个中国文学史,只能为备考之需而将教师所重点标注的少数知识点草草成诵,其中文水平的不断下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其次,古代文学的学科特质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疏离感与隔阂感.在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大多缺乏合理而有效的课堂处理方式.在高校中文各学科之中,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乃是自先秦而至近代的数千年间所出现的作家作品,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原始文本皆是古已有之;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而言,古代文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人与事未免离自己过于遥远.学生面对这些似乎和自身生活“两不相干”的知识与事物,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亦属在所难免.此外,受课程自身特性所限,与计算机、外语以及金融等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相比,古代文学在个人创业与择业方面所能提供的帮助确实相对较小,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身处一线的古代文学老师虽对上述情况有所认识、心知肚明,却并未选择求新求变,思考改革课程以提升学生注意力、改善其知识接受的方式,而是在授课时得过且过乃至虚应故事,手捧课本照本宣科,这显然无助于改善古代文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精神面貌.

再次,古代文学课程授课方式较为单一,讲解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一些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时往往忽视学生的表现与诉求,完全以我为主,“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填鸭式教学成为了课堂的主流.高校学生理应为提升能力而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仅仅简单强硬地将知识“强塞”给学生,并不传授其掌握这些知识乃至获取更多知识的技巧与方法,这显然不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

最后,古代文学课程在作者分析方面存在天然而难以完全避免的“误区”.不少教师往往以某位或某些作者的文学作品为基准,深入到其行文之中去探究该作者的所经所历与个性举止,将作品中关涉作者的言辞视为颠扑不破的“正确表述”.这一方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它忽视了作者受个人品行及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可能会出现的“心手不一”的创作状态,亦有其问题在.另一方面,相对于历史作品而言,文学作品在认同“真实”之时所采用的标准也与之大不相同:“历史叙事要求在实证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建立史实真实性的分辨尺度,而文学仅在形象性和直观感性的前提下谈论本质的真实性标准,两者之间关于真实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差异.”[1]将文学真实拿来替代历史真实而印证历史中实际存在的人物,恐难免榫卯不合之病.

2 “文史互证”研究方法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如上所述,就目前授课情况来看,不少高校在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课程讲授内容缺乏深度与广度、讲授理念因循守旧以及讲授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似可考虑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大胆求变,改变完全依赖文学自身内容而形成的一整套思维模式与授课方案,引入带有异质性但又与前者有密切关联的历史元素,采用“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来实施课程改革.

作为一种独特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文史互证在中国学术研究中颇受学者青睐.那么,何谓“文史互证”?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学界并无准确答案.以笔者之见,“文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主要应由以下两部分所构成:第一部分,文本间的相互参证,即以文学中的相关描写来印证历史事件人物,或以史书中的相关记载来印证文学作品中与之相关的人物情节;第二部分,对文本的进一步研究,主要指在充分了解了文学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史书之后对研究对象(包括作者与其创作)所进行的诠释与考析.自钱谦益援以史证诗之法引史籍而注杜诗起,诸多学者即对文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至现代,这一方法亦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课程讲授过程之中.笔者认为,仅就古代文学课程建设而言,在教学教法方面开拓创新,将文史互证的研究方式引入到课堂中来无疑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文史互证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使教师将一部分处于课程知识外围的相关内容作为课上“言而不言”的背景知识引入进来,并在有意无意间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了解这些知识,以便于教师在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述相应内容时有意识地将出现于历史之中的、与课上内容相关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适当“接入”,对之略加提点,激活学生大脑储存着各类知识的不同神经元的“知识桥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上学习课本上所提供的文学知识与文化经验的同时,又能借助课下查阅的方式对教师所提供的与之相关联的历史内容有所把握,使之作为“知识生长点”可以成为其自身所学得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有效外延.如在讲述文学史中与《红楼梦》相关的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介绍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之时提及康雍年间其与清帝间往来详情的奏折、圣旨等资料,并为学生布置课下任务,要求其穷搜上述史料中所蕴藏的事关曹家命运与《红楼梦》创作的信息,进而结合课本上与之相关的知识来加深对其的理解.这种授课手段既保证了文学课程知识点讲述的完整性,又可以将学生的关注点由纯粹的文学视野扩展到更为广义的文化视野中去.

其次,文史互证研究方法的使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间课堂互动的可能.教师引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摆脱书本旧套的束缚,进入超越于文本固有知识结构之外的历史环境里,师生间借助对比交互的方式而从另外的角度来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方式实则已接近于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的“情境教学”.而就情境教学而言,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这里仍以古代文学史课堂中《红楼梦》部分的讲述为例子来加以说明.在《红楼梦》中,出自高鹗笔下的后四十回续书是否忠实贯行了曹雪芹所著前八十回的原笔原意是文学史中所重点关注的知识点之一.在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上,大多数版本的《中国文学史》皆倾向于在适度批评高续部分略显陈腐守旧的价值观的同时,对其在延续《红楼梦》的文学生命与艺术活力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予以认同和肯定,这显然与民众中的红迷群体在评价《红楼梦》时所大多坚持的“挺曹贬高”的观点两不相合;而后者之所以对高续抱有视若寇仇的态度,多半又与以作家刘心武为代表的红学“新索隐派”对清前期历史的穿凿附会的考证有密切关系.这里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利用“文史互证”之手法以辅助古代文学教学的机会——当教师讲述到事关《红楼》后卌回续书之时,便可以自然地提及当代社会中因史料误读而引发的关于小说这一部分的非议,并适时地抛出疑问来引导学生针对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来给出自己的判断;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给予指引,要求所持观点不同的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结合相关材料以辨出是非.可以看出,适当引史籍而入古代文学课堂,实际上既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活自由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调动其与同学或老师展开交流、获取新知的主观愿望,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

最后,文史互证研究方法的使用便于学生更为准确地探知获取古代文学作者的创作观念与人生观念,进而使之可以更加全方位立体化地把握相关创作的个中三昧.虽说文学作品大多是文人心声的真实反映,但其毕竟属于以虚构为能事的艺术创作,创作者难免会在写作过程之中对自我及相关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有所讳饰或美化,如轻易相信其笔端所言之事,终有落入古人之圈套的可能.此外,对于文字水平、文学能力尚较有限的高校学生而言,能否完全理解某些艺术性较强的文章中的文字之妙道、笔墨之佳处尚是个问题,要求其通过对作品的赏析来了解作者的心态个性就更是勉为其难.为摆脱文学作品这种天然的属性限制,我们需要在课堂之上利用文学领域之外的历史材料来进行比较与判断.史书中虽然亦有借春秋笔法以遮挡人物本来面目的曲笔隐言在,但基本上,撰史之人还是能够以一种较为客观公允的视角来对某些活跃于文坛之上的墨客书者予以陟罚臧否.如《儒林外史》开篇便在“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一回中,便举出元末明初文人王冕为例以为痴迷举业者之参照,将其描述为视“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拒朱元璋之求贤令而绝不以科举为念的典型.对于不了解王冕其人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将《儒林外史》所描写的这一王冕等同于历史上的王冕来加以理解把握.但事实上,小说的这一描述与《明史·王冕传》中的相关记载间有较多出入之处:后者曾提及王冕“屡应举不中”的经历,并曾指出其亦曾接受朱元璋之物色的事迹:“太祖下婺州,物色(王冕)得之,置幕府,授咨议参军.”[3].如若因所知有限而将作者的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存在相混淆,既容易造成学生对历史的误解,亦不利于其于创作论方面的文学知识的学习.要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有所甄别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史籍中对于某位或某些作者的描写与记录,并结合上述内容来加以适度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领悟作品本身并探知作者的真正面目,避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憾.

3 “文史互证”研究方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之中的建构方式

如上所述,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之中存在着诸多久已有之、积重难返的问题而亟需纠偏查误;与之相对应的是,作为一种颇具特点的研究手段,文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改善上述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与可操作性.笔者认为,针对上述弊病,我们似乎可以尝试将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适度引入到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采取以课上教师施教、讲授为主,课下学生预习、复习为辅的教学方式,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而充分地调动教师的授课欲望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变单调无趣的基础课程为立体化而生趣盎然的复合式课程的目的.

首先,在课内时间段,文史互证的教学方法可利用并借助教师讲授与学生发言讨论两种方式来加以适度地展开.一方面,教师应当在课上对作家生平、作品特色、文学流派表征等知识点予以分类爬梳,根据个人的知识积累与资料查询,将史籍中与前者相关且便于对前者予以补充说明的相关内容罗列出来,并在课堂之上将之编排到相应的位置处,进而利用个人的教学技巧把它们传授给学生,并借机推动学生的课上思索.如教师在讲到明初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一章之时,为了帮助学生获取对三国人物的立体而富层次感的认识,明确稗官所言之史与史官所录之史间的区别,就可以自史籍《三国志》中选取与教材中所重点分析、介绍的典型人物曹操、诸葛亮及关羽有关的内容,并将其与小说所叙两相对比,罗列二者间相离与相合之处,并在课上机动灵活的使用.另一方面,在运用文史互证之法来授课的时候,教师亦不应默许学生以一种被动而沉默的姿态存在于课堂上;在正式讲述之时,授课者可以在适当的时刻——最好是在教师即将把讲述重点由作为教学主导的文学内容“转向”作为教学拓展的历史内容的时刻——留白设疑,进而或以教师主动提问、或以学生自行提问的方式来将学生“带入”到授课过程中来处理上述空白处或疑点.借助这种师生之间以对文史间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为关键而展开的良性互动,古代文学课堂之上的授课老师就能够较为容易而轻松地达到在课上打通文史并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的目的.如清末小说《老残游记》起始处在描写“受困危舟”这一带有寓言意味的意象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情节:“危舟”之上有“演说家”振臂而呼,号召受驾船者欺凌摆布的乘船诸人奋起反抗,此等人物却遭到主人公老残之嗤笑.这一设置往往会令多数笃信善恶二元论的学生不解.教师在讲述到这里的时候,便可以针对此处描写来设下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刘鹗曾有过的与之相似的遭遇而思考其创作动因,以便于其从历史的视域上来把握《老残游记》的写作初衷与创作意义.

其次,在课外时间段,文史互证的教学方法可利用并借助教师布置任务与学生自我预习两种方式来完成相应的拓展.教学不能也不应局限于三尺讲台之上,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同样是教学方法得以推行并生效的根本所在.具体到对文史互证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安排一定的作业,要求其借助相应的途径来搜集、整理历史藞文献中与课上文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并根据所获取的资料来思考教师预先设置好的问题,进而利用完成作业的方式来向教师陈述自身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如在讲述明后期小说《金瓶梅》之时,为了使学生对本书借描写宋事而言明史的创作方式有所领悟,教师便可以要求他们在学习该部分内容之前对小说中涉及宋代史事较多的关键段落章节进行精读,参照《明史》《明实录》等历史典籍中的相应记载来找出上述描写所喻指的明代相关事件,弄清作者将之放入小说之中的时代原因与文化原因,并在统计整理后完成以史实为参证与凭据的小说创作分析,利用历史的显微镜来细致入微地观察剖析文学作品肌体本身的成长过程,将之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学生亦不应一味茫无所措而专俟教师指引门径;在课下预习以及复习之时,学生当考虑以教师在课上课下所传授的学习方法为参考,将其这一以史证文、以文映史的分析方式与研讨路数中所有的可资借鉴之处一一寻出,以此作为自我预备课程或总结课程相关知识点时所足以依凭仰赖的指挥棒,并最终将这一教学方式与思维模式学至己手、为己所用.仍以上面与《老残游记》有关的例子为证.众所周知,《老残游记》之创作承《儒林外史》而来,后者与之相似,亦属于基于历史背景而展开的、意在讥世刺世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杜少卿亦有作者本人影子在.学生在预习这一作品中与杜少卿相关的情节时,便可借助上例中教师借讨论刘鹗以辨明小说是非的方式,寻找到《儒林外史》这一故事中的不合常理之处,继而向以《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为传主的历史材料中去追索这些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的疑问的答案.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加明确而清晰地把握、理解课上与之相关的古代文学知识点,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学术品质.应当说,将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适度而有序地推广到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古代文学、古代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化而言都是不无裨益的.

综上所言,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文史互证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师克服旧有研究方法中的弊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来把握并掌控古代文学课堂,无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学生而言,其都有不可小觑的意义在.最后要补充的是,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注意“过犹不及”的问题,切忌将某种教学方法视作“万灵丹”而一味地、过火的推行,教学中对文史互证方法的使用也是如此.作为中文专业的授课教师,在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之时,要坚持适度而有限的原则,无论如何延伸创新,都不能够脱离文学史本位,放弃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授课原则.教师应当牢记,在中文课堂上,核心始终是文学,历史只是对文学课程的一种阐释与解读,不能令其喧宾夺主.

[1]王阳.“文史互证”的极限[J].文史哲,1999(5).

[2]王炜.还原历史语境,关注文学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0(16).

[3](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311-7312.

(责任编辑:章永林)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the Mode of Teaching for Mutual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 Class

DONG Ding-yi

(DepartmentofLiterature,TonghuaNormalUniversity,Tonghua,Jilin134002,China)

s: There are a lot of defects and chronic illness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Based on this reason, we can consider by the model of teaching for mutual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o reform on it. We can take the way of giving a lesson by the teachers and discussing the lesson by the students, let this teaching metho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history to prove through literatur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broadening the students' knowledge, promot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lso facilitating student get a more accurate detection for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uthor's creation idea and life concept.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mutual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8.035

2016-06-23

通化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校古代文学课堂中文史互证研究方法的研究”(jy2015042)

董定一,河北沧州人,讲师,文学博士.

G642.421

A

1008-7974(2016)04-0117-05

猜你喜欢

文史古代文学课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