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暮色爝火 浮世书评

2016-02-13邹永利

图书馆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永利书评罗振宇

邹永利

暮色爝火 浮世书评

邹永利

日本的图书情报学院大都有一门叫“抄读会”的课程,是研究生的必修课,也是唯一一门全体教师都会出席的课程。每次课约由四名学生报告学术论文,每人一篇,论文全部选自学院指定的十余种英文专业刊物。负责报告的学生需要将论文缩写成千字左右的梗概,连同文中的图表一起复印分发给所有与会者。报告者用大约十分钟介绍论文,然后接受大家的提问,过程颇似论文答辩。顾名思义,“抄读会”就是将重要期刊中重要论文的重要部分摘抄出来,读介给大家,是一种高效分享专业领域研究动态的学术互助会。一个学期下来,经抄读会报告的论文近70篇,权威期刊上的关键论文几乎一网打尽,效率之高令人兴叹。“坐地日行八万里”,搭乘上抄读会,课下看不看书,课上听不听讲,都不至于在专业上被甩出地球去。抄读会翘课的学生少,翘课的老师更少,常常是男女老少济济一堂,是找老师最靠谱的时间。往事如烟,笔者在日本经历的四年抄读会印象犹深。

《图书馆论坛》开设的“爝火书评”栏目像是我今天的抄读会,最相似之处当然是效率高。“爝火书评”栏目有传统的长书评,也有一两千字的短书评,更有一篇二三百字、十篇一个专题的超短书评,效率之高令人窃喜。期待“爝火书评”栏目一网打尽天下图书情报学好书,让我等也能坐地万里行,不致于落伍。这也许是笔者的一厢情愿,目前“爝火书评”栏目似是“季评”,辟栏一年余,总共刊登十几篇评论,相顾滚滚书流,恰似萤光爝火,美虽美哉,秉之以识图书馆学江湖,仍然牵强了些。

不过,仍要期待,期待“爝火书评”栏目周期更短、容量更大。这恐怕非我一人之念想,书流滚滚,泥沙俱下,“吹尽黄沙始到金”,靠自己吹吗?当然不行,成本过高。人越来越忙,时间成本高涨,大大提高了我们对高效率、高水平、专业“吹沙者”的需要。对高效率、高水平、专业书评栏目、书评人的需求之大也许超出我们的想像——当今自媒体中最火的谈话秀“罗辑思维”就是一书评节目,粉丝数仅次于郭德刚的相声。主持人罗振宇的开场白说得明白:读书是件苦差事儿,从此以后我替你读书。不管书有多厚、多大部头,他在一小时内帮你读完、评完,为你把书读薄。还有比罗振宇更快的:“樊登读书会”40分钟评完一本书,每周一本;日本的“书评合战”五分钟讲评一本书,比谁讲得动人深刻,短短六七年时间,“书评合战”从京都大学的一个书评沙龙成长为一项轰轰烈烈的全国性赛事;“谷阿莫讲电影”三分半钟讲完一部电影……这是一个快不一定就好,但一切要快、不得不快的时代。搜索引擎备受欢迎,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大量所需信息,问题是如何消化、吸收这些大量的信息?问题日见迫切,搜索引擎一时又无能为力。下一个大受欢迎的将是能帮我们迅速吸收大量信息的某种机制或机器,一种能将大量信息制作成高质量、高密度、易消化成品的机制或机器。最好像黑客帝国里描绘的那样,实现碟片、U盘与人体的物理连接,知识可随时根据所需,瞬间导入大脑……在那一刻到来之前,人们需要罗振宇、樊登、书评合战、谷阿莫……还有“爝火书评”。

在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杂志中,“爝火书评”类的栏目似乎不多,书评文章也少。个人感觉而已,没有就此做过专门调查,也没有找到新数据,因此引用一份旧资料,作为这种感觉的旁证。津田调查了1978-1980年美国图书情报学杂志上的书评类文章,发现12种核心杂志三年间共发表书评1771篇,评论图书1183部,每本图书平均获评1.5篇,每种杂志年均刊载书评50篇[1]。以当时图书的出版量、专业杂志的出版周期与载文量衡量,这一数字有些令人意外,也不禁令笔者对我国专业杂志的书评,对“爝火书评”栏目生出许多期待。

爝火虽微,卒能燎原!

[1]津田良成,宮治規子.最近の英米の図書館·情報学関係主要図書の書評による調査[J].library and InformationScience,1982(19):1-19.

(责任编辑:刘洪)

邹永利,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

2016-08-06

猜你喜欢

永利书评罗振宇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一座“人桥”打动罗振宇
书评
书评
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
1分钟决定一生
毕永利教授简介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从罗振宇那学到的三个方法: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世界
从罗振宇那学到的三个方法: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