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的死亡美

2016-02-1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北京100088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庄子

秦 轩(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儒学院,北京 100088)



庄子的死亡美

秦 轩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儒学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庄子的死亡观表达了强烈的自然主义情怀。从身体之死与灵魂永存,超越尘世与同于大通,返本归真与生死自然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的死亡哲学。生存并不比死亡更加甘甜,死亡并不比生存更加痛苦,在灵魂的绝对自由中,庄子诠释了死亡哲学的美学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庄子;心斋;坐忘;物我;道

儒家继承周礼,孔子“慎终追远”“吾不予祭,如不祭”的论述,表述了儒家祭祀之礼对死的尊崇,体现了儒家厚重的人文情怀。儒家珍视生命,不轻易丢弃肉体的生命,“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但是,儒家不畏惧死亡,“蹈仁而死”“舍生取义”也为中国古代大多数儒者所持。与儒家强烈的人文价值取向不同,庄子的死亡观体现着强烈的自然主义情怀。庄子认为,死与生一样,都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最终皈依于道。生存并不比死亡更加甘甜,死亡并不比生存更加痛苦,在灵魂的绝对自由中,庄子诠释了死亡哲学的美学意义之所在。

一、庄子的死亡美概述

死亡是人类关注的经典话题,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要面对衰老、病痛,最终走向死亡。由于死亡不能被经验到,一个已经死了的人不可能复活再告诉我们,死亡后将会面临什么。生命因为死亡而短暂,死亡因为未知而让人倍感恐惧。正如叔本华所说:“我们之所以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死也毫无隐讳地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但个体既是在个别客体化的生命意志自身,所以个体的全部生存都要起而抗拒死亡。”[1]叔本华直面死亡的毁灭性现实,以“生命意志”表达了抗拒死亡的诉求,既是悲观的,也是顽强的。

但是庄子却走出了一条生活的童话之路——既然无法躲避现实的丑陋,就在自己的世界中做一只在泥土中快乐打滚的小乌龟,精神上的自由才是那无上的快乐。庄子彻底否定以名利为主调的现实世界的快乐的意义,以道为最高价值,死亡并不恐怖,因为死亡只是人生意义链条中的一环。以人们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引导人们走出死亡的阴影,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庄子极尽笔墨描绘了死亡后灵魂得到的快乐,在某种意义上与尼采的精神相契合,“尼采以酒神的冲动和日神的冲动融合为一的古希腊悲剧,引导古希腊人走出了死亡的阴影”[2,p9]。

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办法就是“心斋”和“坐忘”。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3,p43]

“心斋”就是停止人们对事物虚妄的价值判断,使得心灵保持空明,这样才能够得到大道。“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3,p90]。“坐忘”就是忘记自身的一切,包括智慧、形体,将自己融于那个大道中去,“坐”是进入大道的形式,“忘”是“坐”的结果,但是“忘”又带有一种刻意的人为,所以只有“同于大通”才是超越了“坐忘”的境界,这也正是“坐忘”的目的,获得精神的解放。

庄子以童话的世界,优美的形式引导人们向往无欲无求的圣人境界,达到人与自然通一的“道”,然后就可以逍遥的遨游于人间,实现精神层面的超越,形成了中国哲学中独特的自由的、唯美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哲学。

二、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人生是逍遥的、无待的,是精神不死的。在某种程度上,庄子认为现实世界是被缚的,污浊的,百姓卑贱如蝼蚁,统治者肆意而暴力;而精神世界是自由的,干净的。因而庄子不畏死,以灵魂的逍遥表达了救赎的意味。庄子的死亡观“宗旨是把人们引向超越功利人生、无言独化的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物与我的关系因此被照的通明透亮”[2,p33]。死亡也不再是笼罩着恐怖和无知的色彩,变得通透明亮,死亡使得人们获得了精神上无限的自由和快乐。

1. 身体之死与灵魂永存

与柏拉图“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相似,庄子也认为,人由身体和精神构成,身死之后,精神进入了更自由、更王乐的世界中[4,p77]。

(2)烟气流速变化,仅对锅炉内对流放热系数产生影响,辐射放热系数不受影响。烟气流速比改变,对辐射式、半辐射式受热面传热系数影响较小,对尾部烟道的对流受热面影响较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3,p203]

“髑髅”在此处的意像可以代指为“灵魂”,身死后的灵魂离开了身体,离开在尘世间的百般拖累,得到“开释”,在转入另一个世界后完全消失。在髑髅看来,死后的世界是令人向往的,人们在尘世间的不如意统统被抛却,获得了“南面王乐”。“《庄子》以超越的审美态度扫清了死亡特有的恐怖和神秘的氛围,在这里,甚至是灵魂有死无死的疑问都是多余的,当人摆脱一切患得患失的考虑,无牵无挂的观照死亡的时候,所体验到的,恰是一种齐天地的逍遥自由的极至境界,死亡经验因此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澄怀观道的审美经验。”[2,p36]

当然,人活于尘世间,如果能像古之真人,顺天应理,人就可以逍遥于自由的世界。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其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3,p71]

2. 超越尘世,同于大通

灵魂不依赖于身体,人的灵性同样不依赖于人的感性,并且超越于感性。“一个迷恋于尘世生活、贪求有生有灭的个体事物、执着个体有限生命的人是难得超脱事物世界、步入理念世界、获得哲学知识的。”[4,p79]只有摆脱欲望的束缚、感觉虚妄的价值分辨,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够“同于大通”,实现真正的自由。

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痪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野。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3,p84]

人的生死正如春夏秋冬更替一样,有其自然的运行规律,人本于自然,必然受到自然机制的制约。因此人有生老病死,会从一个活泼泼的生命有机体变成了一具无生气的尸体,这是无法逃避的。正如黑夜白昼永不停息的更替,人是没有能力是改变天意的。人本是在自然中而生,死亡不过是回到了本该所在的位置。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3,p206]

3. 返本归真,生死自然

庄子以“物化”的概念消解主客体的内在分别,使得主客体达到了统一,从而确立了无我无物之差别的境界。有我是一个有限的世界,而无我则转入了无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物我统一,可以关照一切,甚至是死亡,达到了“同于大通”的精神境界。在这里,作为自我的主体并没有被扼杀,而是实现了超越,“从我与物的精神联系上去寻找美,把美看作是一种生活境界,一种令人忘怀一切的特定境界”[5],达到了生命与美的内在和谐。

种有几,得水则为繼,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3,p206]

庄子认为,死亡是自然大化流行中的一环,以“道”为基本的规律贯穿其中。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互利共生的,有了前因,必然会有后果,万物在自然的链条中相互限制,相互作用。就如同“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一样。这是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无法逃避或跨越自然规律,一如人类的“生存”和“死亡”,人必须要面临,且无法自己抉择是生存还是死亡。但是人可以认识生死,从生存中认识死亡,从死亡中体悟生存,“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从造化的伟大中,领略了生死的真谛,用豁达的态度去面对死亡。庄子对待其妻的死亡也从最开始的“慨然”转为后面的释怀。既然的命运是被自然安排的,那么死亡后的世界也并没有让人那么恐怖。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3,p82]

通过返本,庄子消解了死亡的恐惧。返本并不仅仅是使得人们走出“有所待”的生存境地,更以此种澄明恬淡的境界召唤人们主动放弃功名利禄的诱惑,自己选择进入本真的境界,而并非是外力的作用。正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的:“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及其归宿点,是由老子想求得精神的安定,发展而为要求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以建立精神自由的王国。……而这种自由解放,不能求之于现世,也不能如宗教家的廉价地构想,求之于天上、未来,而只能是求之于自己的心。”[6]

三、结语

在《至乐》《大宗师》中处处可见庄子快乐的人生哲学,引导人们快乐的享受生活,快乐的接受死亡。

在世间人总有百般牵累,总是过于执着虚妄的事物,无法关照到生活澄明的境界。只有在“心斋”和“坐忘”上下工夫,才能领悟道的奥秘,消除自我,进入无我的世界。正所谓: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3,p79-80]

把万物乃至生命置之度外之后才能通达明彻,进而才能进入道的世界。“道”可以让人在其世界中无为逍遥,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世间万物本原于道,万物以死返本,又终归于道。,庄子以道为本的快乐哲学,超越了生与死的人生局限,进入了虚怀澄明的世界,不仅引领了生的自由,更诠释了死的自然,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善与美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95:388.

[2] 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先谦,集解.方勇,点校.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4]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7.

[5] 刘明.论庄子死亡观的美学价值[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 (12):19-22.

[6]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7.

(责任编辑、校对:郭海莉)

Chuang-Tzu (Zhuang Zhou)’s Sentiments on the Beauty of Death

QIN Xu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onfucia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Chuang-tzu’s opions about death strongly expresses his sentiments of naturalism. It discussed Chuang-tzu’s philosophy of death from the death of the body and soul forever, beyond the world and the same as chase, returning to the nature and the natural life and death. Life is not more sweet than death and death is not more painful than survival, that is what the zhuangzi Chuang-tzu interpreted his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death philosophy in the absolute freedom of the soul.

Key Words:Chuang-tzu; keep the mind clear; sit to forget; the nature and self; Tao

作者简介:秦轩(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宋明哲学。

收稿日期:2015-11-18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1.032

中图分类号:B22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1-0117-03

猜你喜欢

庄子
跟庄子学说话
《樗树·社栎(读〈庄子〉)》
《庄子说》(三十九)
《庄子 逍遥游》
《庄子说》(二十七)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一)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