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太效应背后的质量关系思辨
——基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思考

2016-02-13缪燚晶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学界马太效应荣誉

缪燚晶

(广州大学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州510006)

马太效应背后的质量关系思辨
——基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思考

缪燚晶

(广州大学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州510006)

将事物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的思想引入科学家知名度提升的过程分析,并在分析中介入非线性系统理论,使我们对科学家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三种结局有深入而具体的认识,并且对“马太效应”限度和条件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马太效应;质量关系;非线性系统理论

最早使用“马太效应”一词的是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他借用“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的警喻“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的含义,表征科技共同体中客观存在的“著名的科学家获得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相称的太多荣誉,而那些相对不知名的科学家总是获得与其贡献相比相对较少的荣誉。”的现象[1]610。

在耶稣的警句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中有关“质”与“量”字词:“有”“加给”“有余”“没有”,而后半句中蕴含的“减去”和“更少”之意也不难被发现。其中“有”和“没有”是对事物的一种质的规定,何为“有”,作为哲学名词意为:存在、所属和发生。何为“没有”,即对存在、所属和发生的否定,又可称为“无”。在《圣经·马太福音》中,“有”和“无”分别是对人的所属物性质的描述,这两种性质是相反的。二者的区别首先是在量上,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有”就是说必然存在至少一个“有量”,而“无”则是“有量”的缺少、缺失,甚至是“有量”不存在。所以“有”和“无”的区别体现在“一个”“多个”和“零个”的不一致中。其次区别在“质”上,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各自的内在规定性。在一个“有量”和零个“有量”间的分界点就是对“有”和“无”做本质上区别的划线,“一个”和“零个”的不同就为“有”和“无”提炼出来一个“度”,在“度”的左右两边的存在不再是同一种所属,它们的禀性、质地、规格等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状态,二者在质上是不同的。然而,两种状态又非绝对的不同,《道德经》第二章和第四十章分别说过“有无相生”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黑格尔的《逻辑学》则是把二者关系表达为“有无同一”。“有”和“无”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相互制约。当“有量”不断减少,到达零个“有量”之时,“有”就转化为“无”,而“无”的状态下“有量”的不断积累,终有跨过临界点,成为“有”的时候,量变引起质变,“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至于“加给”和“减去”则是对“有”和“无”状态的加深、增强,而“有余”和“更少”就是对存在和所属状态加深、增强后程度的表述。然而,无论是“有余”还是“更少”都只是“有”和“无”各自中“有量”的变化,而不再有质的区别。

一、科学界中马太效应发生的质量关系

科学界内,无论是科学家们合作发表成果亦或单独公开其科研发现之时,往往会出现奖励荣誉不平等分配问题,几乎完全一致的观点在被有声望的科学家和一名未有名气的科学家独立展示时,往往是有声望的科学家首先被承认,这种过程是以牺牲不知名科学家而有利于知名科学家为代价的,这个不知名的科学家在此刻,定是感受到无比的不公正和郁闷,然而,有朝一日,他的成果一旦被承认,他也就成为了知名人士,在他出名的这个时期,他的声望又会不自觉地让比他名气小的科学家付出代价。现在,我们将对“圣经·马太福音”中句子的分析代入到科学界的强者愈加强大,弱者恒久为弱的现象之中。我们知道:“著名”和“不著名”分别表征了科学家之间的不同性质,他们的状态是:已有了“著名”,却得到更多的“著名”,“不著名”却又必须承受更少的“著名”。而两者的临界点就存在于由不著名到著名的那一刻,那是“著名”量由“零个”到“一个”的一刻,是发现的成果被科学界承认的时刻,是“不著名”的科学家名声凸起的那一刻。如此分析,我们很容易以为:科学家们只要积累科学成果的量,量变就会带来质变,“不著名”就会转化为“著名”。然而,这样的理解过于简单了。

在马太效应现象产生的背后是这些科学家由不知名转化为知名的过程。这无疑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量的积累导致质的改变的过程。将事物质与量辩证统一的思想引入科学家知名度提升的过程,把对科学劳动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对科学家各种结局深入而具体的认识。年轻的、不知名的科学家们,专注于科学研究、科学发现,他们在科学上的成果发现是不会辜负他们的努力的,他们各自都会有一定的科学发现。然而,因为他们的年轻,因为资质尚浅,因为“马太效应”机制,起初是不被承认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部分科学家会选择放弃孜孜不倦地对科学投入,因而选择了不再被科学界认可。很显然,这样的一个结局是由于这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量”的不足,简单的“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的道理便可以对这个结局做出解释。相比之下,那些未半途而废,在科学道路上勇往直前的科学家命运却不能草率地用这个道理进行分析。

他们的成长过程会出现的第一种情况是非著名科学家专注于他的科学研究,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揭示真理。即使前期不被承认、不被认可,他也只想着是因为自身努力不够,成果的量不充足,未能达到转变为“知名”的度,因而继续他量的积累,并最终达到质的飞跃,跨过了“不著名”与“著名”间的临界点,成为著名科学家。事实上,这个过程只是对质量互变规律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传统的质量互变规律之下“量”达到“质变”到“著名”这样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在现实社会已经非常少见,现实的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我们不能只是如此单纯的看待了,应该引入非线性系统理论对其进行考察。

“非线性系统理论,作为对复杂事物立体的动态过程描述,它明显地不同于以往质量互变规律理论对简单事物的平面表达。它所揭示的事物发展变化中的质、量、度的概念及其关系,较之以往对事物作线性考察的质量互变规律理论有更加丰富的内蕴。”[2]4把非线性系统理论引入到对质与量问题的理解中,我们首先要端正的是对质内涵的理解,传统辩证法将“质”解释为事物内在的规定性,也就是事物所属性质的总和,是事物内部彰显的属性的相加,这样的理解忽略了事物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亦不能展现各种属性之间的空间方位架构和亲疏远近。同时,这样的理解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质”是和“量”相应的那个“质”,因为属性和数量之间没有可比性,“只有事物的元素及其关系,才能用数量标示”,也才能使“质”与“量”成为同一范畴的对立双方。所以“质”是事物内部的不同属性及其相互的关系建构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因此,分析事物的质,不能仅仅分析它的各类属性,而应该对其属性、相互关系以及关系间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同样,对量的理解也应该转换到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除了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谈到的“内涵量”“外延量”“连续的量”“分离的量”,以及物理学中矢量、标量和向量等之外,非线性系统理论还提醒我们应该注意“序量”。“序量是关于复杂系统诸要素联系方式即它们在时空等秩序方面的参量。”“序量不同于系统要素的质量、数量,而是要素之系统架构和层次架构形态的量表征。一方面,序量综合了要素质量、数量对于系统构型的可能意义,同时又反规定这些因素,使它们对于系统性质及其功能的作用,受到序量自身的整合。另一方面,基于序成为量的存在形式,序量又内含着对系统中一切量的因素的某种规定性,它整合和传递着量变的作用。这样一来,事物之系统的变构、质变,便不只是简单地取决于诸要素的质量与数量,更取决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建构的方式——序量。”[2]5

基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相关分析,再来对未半途而废的非著名科学家科学发现过程的第二种情况进行分析:这些科学家在坚持不懈、辛勤耕耘他的“科研田地”之后,他拥有了独立的发现,然而,他仍然是默默无闻,科学成果不被承认。因为他的这种发现往往不是单一的,在同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比他声望更大,地位更高的科学家也有同样的发现。当他们同时抛出独立的科研成果之时,荣誉往往是花落声望大者之家。例如,一位物理奖得主在回忆自己早年未成名时的经历时说:“有些令人气愤的是,当某人和你齐头并进,他发现了显然你也发现的事实时,每个人都给予他荣誉,仅仅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或是其领域的一位著名人物”。11]613这是马太效应在科学奖励系统中的表现,是对声望非同的科学家在荣誉授予的时间和空间中对待的差别。著名科学家的声望使他形成了荣誉方面的优势积累,这种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他的科研成果认可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形式;而对于非著名科学家,就会陷入因荣誉的匮乏导致的举步维艰和不被认可的恶性循环之中。很显然,在这场博弈之中,非著名科学家是占下风的,他们缺少的并非是科学发现量的积累,也并不是时间的不足,他们缺少的是机遇,是一个展示的空间,是一种“序量”的关注。如今,奋斗者口中以“给我一个平台,我会证明给你看我的实力”代替了以往了“时间会证明我的实力”。表达出人们对机遇,对自身能力展现的空间的渴求,而不仅仅是消极的对量的堆积的等待。科学界中科学发现成果的量的简单积累,已经很难给科学家带来“质”的飞跃了。单纯的数量积累,很可能只是无结构、无规律的堆积,是无系统和无规则的排列,对于靠近“度”的进程来说,等于是无前进和无作为,对于这些科学家的发展来说也只能是徒劳无功和持久的不被承认。

非著名科学家科学成长过程的第三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的区别只在他的成果最后被科学界承认了。他的科学成果量变引起了质变,他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除去线性的“量变引起质变”的可能,从非线性系统思维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们知道,量不仅仅是包含一定的数值,它还是指这种量的存在方式,量变既是数值、数字、数量的变动,又是这些数值、数字、数量的存在方式的转变。当量的存在方式,即序发生变化之时,事物的性质也跟着发生转变,协同理论是关于复杂系统运动的理论,其中,哈肯对临界点附近的行为进行了描述,又对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概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事物的演化是受序参量控制的,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处于无序状态系统,其序参量值等于零,系统不断靠近临界点的过程中,序参量不断增大并在抵达之时达到最大值,这时候就会展现出一种结构的宏观有序的有组织的状态。“因而,事物量变的限度,也就是系统数值变化在其量的存在方式即序的稳定所许可的限度,亦即序及序量对于系统的其他数值变化所能容纳的限度。”[2]6如此,我们对“度”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科学家发现成果的量纵然是在正向增长,但在此,这些量的存在方式的转变才是引起质变的关键,即要素之间的系统架构和层次结构才是传递量变,刺激序参量增加的核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量变并不能直接引起质变,只有当量变中量的存在方式即序变发生时,质变才会发生。也就是说,科学家的发现成果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可观,而且是其系统架构和层次结构也发生合理变化时,他才能让自己和“非著名”科学家有质的差异,他才能在资源分配、人才流动、科研环境和科研成果进入交流系统的过程方面受到不一致的对待,如此也才能在科学共同体的内部处在较高地位之中。这些之后被承认的科学家在未著名时的“被成为代价”和成名之后的“以别人为代价”这“两种相互补偿的不公正组合,实现了一种大致的公正、他的早期成就遭到了低估,而后期成就得到过高评价。”[1]614很显然,这种补偿的模式并非无前提的,它也只能出现在这样的一些科学家之中:他们最终得到了承认和进一步相关的奖励。

二、马太效应的限度和条件

由上面的三种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马太效应的发生并非是无限度和无条件的。首先,马太效应并不是无限度的。在科学体制化程度较高,科学自主性能力较强的地方,不论在资源分配、人才流动、科研环境和科研成果进入交流系统的过程方面还是科学共同体中社会分层方面,普遍主义原则仍然是起主要作用的。科学资源和荣誉的分配主要取决于科学家的贡献,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也才有能力网罗精英人才和创造优良的科研环境,而科研成果的被承认度和传播的范围、幅度以及速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只能是科研成果的本身质量。总之,由“不著名”到“著名”的转变,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体现量的存在方式转换的序变。所以说,从整体来看,马太效应在科学界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局部的和有限的。

在科学领域,科学家新荣誉的获得,显著地受到科学家新成果质量的制约。然而进入到社会生活领域,情况可能大不相同。科学家在科学界中获得的美誉度,会影响其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晕轮效应的作用下,人们在肯定科学家科研能力的同时,往往会不自觉的肯定他在科学以外的能力,若科学家愿意涉及其他领域,社会很可能会赋予其各种不同的荣誉和头衔。此时,质量互变规律的作用不会削减,当他逐渐远离科学界,逐渐远离临界点的过程,序参量会不断减小并最终会恢复为零,此时会再次出现无序的结构,科学家在科学界的声誉和地位会不断削弱以致为无,马太效应在其身上也会得到终止,所以,没有一劳永逸的科学发现,只有不断向前的坚持不懈和孜孜不倦。

其次,马太效应的存在是有条件的。“马太效应的存在与学科知识的体系化程度高度相关。”[3]马太效应的核心是科学家既得的荣誉带来的声望和名誉为其争取更多的荣誉提供筹码。科学家们为换得更多荣誉,一部分是依靠科学成果的质量,一部分则是依赖于昔日的荣誉,这表明,科学奖励机制不仅受到科学成果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干扰。因而,在科学体制化程度较高,科学自主性能力较强的地方,马太效应发生的条件往往不那么充分,科学家们的自觉意识和刻意抵制也使这一效应难以发挥大作用。所以,马太效应也只能是在科学体制化程度较低和科学自主性较弱的地方恣意妄为。

马太效应理论的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它只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短期趋势,只反映了事物在量方面的变化,忽视了性质的变化,在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上,它并不具有有效的解释力;事实上,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着由产生到发展到成熟到衰老最后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正如获得荣誉的科学家愈是得到更多荣誉的实例中,一旦科学成果质量发生恶变,序参量值归零,科学家一切的荣誉都将毁于一旦,何谈再得更多荣誉。同时它不具备普遍意义,它只是对短期趋势的一种假说,很难得到普遍的真理性证明。比如面对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它就失去了话语权。

[1](美)默顿.科学社会学(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胡潇.简析非线性系统理论对质量辩证法的补正[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3]马来平.科学界的马太效应:范围与限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0(11):10-13.

编辑郑晶

The Thinking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behind Matthew Effe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nonlinear systems thinking

MIAO Yi-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civic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The thought that everything is the unity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combined with the ascension process of the scientists'recognition and the Nonlinear system theory can make us have a thorough and specific understanding about scientists'three endings in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career,and we will have a preliminary grasp of the conditions and limitation of“Matthew effect”.

Matthew effect;Quality and quantity;Nonlinear system theory

B804

A

2095-8528(2016)04-116-04

2016-02-27

缪燚晶(1992),女,江西赣州人,2014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科学界马太效应荣誉
马太效应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获得的荣誉
院士冯端:科学界的 莎士比亚 让我们相信爱情了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马太效应』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马太效应下的中国医改
艾滋病疫苗大规模试验将在南非进行
爱因斯坦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