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2016-02-13郑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书互联网+图书馆

郑健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300451

信息文献探析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郑健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300451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如何推进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已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不断扩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增强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在实践中探讨和创新“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

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

“互联网+”与图书馆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将互联网应用到图书馆领域中,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互联网为媒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知识挖掘、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在图书馆各服务领域中,以提升图书馆的创新力和服务满意度。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现状分析

(一)纸质馆藏图书不可或缺性在不断下降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读者的阅读习惯已从纸质图书、报纸转向通过网络、手机等无线终端设备上获取所需信息资源,使得图书馆纸本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知识挖掘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化革命正在颠覆着传统的阅读形式,读者可以借助具有高度互联功能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活动,不受地域、时空局限。这些转变导致图书馆以提供借还为主的传统图书服务功能逐渐降低,而数字图书馆建设方兴未艾,借助“互联网+”,图书馆正在开展以读者信息集合为中心的跨越区域和时间障碍的集群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功能正在从单纯提供纸质资源为主逐步转向开始重视数字资源建设与提高服务质量。

(二)读者阅读行为在不断的变化

在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并存的“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呈现信息需求海量化、阅读时间碎片化的特征。一方面读者在对知识需求上呈现海量化的特征,读者为了系统掌握所需专业知识内容,构筑自己的认知体系,读者会有针对性的阅读所需的海量信息,从中汲取所需内容,因此信息供给变得更为海量、短小、精悍。另一方面,在阅读时间上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读者会利用课余、等车、排队等零散时间查阅信息内容。

此外,读者对于阅读信息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读者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于知识信息内容的精准推送,更在乎信息资源获取的结果。同时在信息内容激活手中移动设备的同时,附加的相关大量衍生信息也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激活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内容,而同步分享,将给读者带来交流的共鸣与便利。

(三)图书馆服务功能呈现滞后化趋势

1.图书馆阅读资源更新慢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院的文化信息中心,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图书馆阅读资源的更新速度直接影响师生获取教学、科研的前沿信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虽然各个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已配备了电子资源,但是由于资源覆盖面小,更新速度迟缓,加之图书馆对所拥有的电子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使用率低,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资源。伴随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获取资源方式的转变,图书馆应主动丰富自身数字资源的内容与形式,使更多的学生从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服务中获益。

2.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作用缺乏足够的了解

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除了在新生入学后通过讲座的形式为学生统一讲解外,学生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以及平日与图书馆的积极互动才能知道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只能在其理解的范围内去使用图书馆,导致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伴随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获取信息方式更加便捷,为了吸引学生更好的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功能,图书馆应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应用新媒体积极宣传图书馆的基础功能与增值服务,以迎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变化。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

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院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互联网+”的兴起能够给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人性化的阅读服务,让数字阅读得以深化发展,可以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

(一)馆藏资源亟待整合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服务于在校学生,而这些年轻的读者总喜欢尝试新的形态,对于新思维接受快。“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使其需求更为多样化,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应用新媒体技术将自身优质的知识资源与馆藏资源紧密融合,使图书馆进一步数字化、网络化,坚持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并重。“互联网+”就是要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的转型,优化阅读服务、加强数字阅读体验,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在进行必要的馆藏文献建设的基础上加强配套的数字资源建设,积极探索挖掘数字资源中的知识网络,建立全院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二)服务模式亟需转变

传统的服务模式是采、编、藏、流,图书馆采购的图书往往与读者的需求有差距,无法全面的满足读者的需求,抑制了知识服务的创新。图书馆的主体服务是信息与服务,互动性是服务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普遍是单项的,难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与读者的实际需求发生冲突。而图书馆将“互联网+”中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贯穿于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全过程中,构建所有知识节点的链接,使资源能够更加立体化的呈现给读者,凸显了知识资源的无边界性,使读者在浏览的过程中拓展更多的思维空间,快速获取更多的衍生资源。同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掘读者的需求,向读者提供定题服务,与读者实现实时互动。

(三)图书馆人员面临转变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诸多因素中,图书馆员是最重要的因素。图书馆员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引导读者获取所需文献信息。图书馆员既是图书馆的服务者,又是学生专业学习的辅导者。“互联网+”时代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通晓新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知识等复合型人才。“互联网+”时代使图书馆由传统的资源建设中心转变成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服务的中心。图书馆员通过大数据、云服务等方式开展读者跟踪服务、知识关联服务、精准推送服务和阅读推广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知识导航的集结地,而图书馆员则由图书管理者转变成知识的导航员。

三、构建满足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互联网+”图书馆服务体系

(一)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服务模式

数字化信息时代,单纯的纸质阅读已经很难满足读者对阅读实时性、获取便捷性的需求,各种移动阅读终端逐渐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利用现代移动终端设备,集中发挥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方式已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式。

1.建立电子书借阅机

电子书借阅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先进阅读设备。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图书馆为拓展学院师生的阅读空间,适应读者阅读的新习惯,开启图书借阅的新模式,营造学院师生阅读的良好氛围,引进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将电子书下载到自己的智能手机带走。把图书馆揣在手机里的设计理念将带给学院师生读者一种新的借阅体验。电子借阅机预装了2000余种正版图书,内容涵盖了精品推荐、经典名著、生活保健、经管理财、成功励志、小说传记等多个种类的图书。电子借阅机还可以实现定期更新,使读者可以了解掌握不同领域的最新阅读资讯。开展电子书借阅机服务,可以极大地开阔读者的阅读视野,弥补图书馆纸质图书更新缓慢、借阅局限的弊端。

2.设立移动图书馆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重视数字资源建设,以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图书馆在丰富数据库的工作中,应注重其获取的便捷性,使用户随时随地更快、更准确地搜索到所需的信息资源。移动图书馆的出现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移动阅读将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与图书馆资源相结合,迎合读者新的阅读习惯。移动图书彻底改变了传统阅读模式,满足读者不受时间、地点的束缚,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轻松搜索自己喜欢的图书,以节省读者在海量信息中查找所需信息的时间,使检索结果更精准、检索途径更便捷。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图书馆非常重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引入工作,积极寻求多途径的数字资源服务,开通了移动图书馆,使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移动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借阅查询、馆藏查阅、新闻推荐浏览、新书推荐浏览、新书简介浏览,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等电子全文的直接获取和阅读。移动图书馆自开通以来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关注,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读者真正享受阅读带来的欢乐。

(二)重视资源组合,开发信息资源内容增值服务

计算机与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村”由概念变成现实,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轻易获得大量信息资源。但目前网上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地增长,读者对个性化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网上信息的无序,大大降低了其实际的应用效率,亟须一种新型信息管理模式加以组织,才能避免读者被信息垃圾“淹没”的危险。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创新图书馆服务,提升对读者的信息服务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服务的重点从原始信息的提供转变为信息内容的增值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根据读者需要对网络信息、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加工,从大量信息资源中进行分析、提炼、注重信息产品的内在价值,通过建立特色数据库和专业馆藏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集成信息服务。

(三)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步增多,信息素质和信息获取能力相应提升,这些都对读者自身阅读行为产生影响,读者阅读方式呈现数字化、个性化和移动化等特点。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院校园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始终以开放和共享作为服务读者的宗旨,这一点与微信、微博所倡导的实时性、快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理念不谋而合,并为微信、微博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界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微博服务平台发布信息、开展服务、与读者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图书馆通过创建图书馆微博,将书香校园——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传播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图片、音乐、文字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图书馆阅读推广系列活动的精神和理念,并邀请学生跟随图书馆活动的脚步参与其中,阅读经典,品味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树立图书馆媒体新形象。

总之,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图书馆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应依据读者需求开展全面细致的分析,应读者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掘和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优势,以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校园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

[1]张磊,王晔斌.上海图书馆的移动服务[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1).

[2]王海丰.移动“互联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方向[J].兰台世界,2015(8):136-137.

责任编辑:周晓华陈岩

Research on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in the“Internet+”Environ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ENG Jian
(Tianjin Binhai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 300451)

With the arrival of“Internet+”era,how to promote and expand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servi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the library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 center in vocational colleges.The library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Internet+”, expand the scope and the function of library services,improve the service capacity,and explore and innovate the service system in“Internet+”era.

Internet+;library;service innovation

G258.6

A

2095-5537(2016)05-00074-04

2016-07-06

郑健(1973—),女,汉族,黑龙江省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猜你喜欢

图书互联网+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