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学院及其协同育人研究综述

2016-02-13成秀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育人

成秀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艺术设计系,江苏苏州215104)

企业学院及其协同育人研究综述

成秀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艺术设计系,江苏苏州215104)

企业学院及其校企协同育人,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全社会的目光。企业学院,是校企深度合作与协同育人的有效范式之一。目前学界对企业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学院的内涵界定、功用意义、办学主体、关键要素、育人实践、发展方向等方面。站在“十三五”全新的起点上,校企还需合力助推企业学院协同育人在各专业(群)层面的落细落微落实,还需持续创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校企合作思路,尤其是合作企业更深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企业学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全社会的眼球。无论在育人还是在育才方面,高职教育所对接的产业和所合作的行业企业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而正朝着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方向大踏步地迈进,旨在“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2010年9月13~14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2015年8月16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阐明“立德树人”的培养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3]。这其中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平台之一,就是企业学院。总之,高职教育及其校企合作育人,已上升为国家政策和战略课题。

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具有职业性、高等性双重属性,聚焦职业岗位(群)及其所必需的知识能力设置课程,依据真实的工作情景学做人、学技能、学做事,既练就岗位技能又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因此,众多的高职院校不拘一格,因时因势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和方式。有些高职院校携手地标企业,共建企业学院来深化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笔者以“企业学院”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获知,自2007至2016年,有关企业学院的论文共有16篇,其中企业学院与本科教学关联的1篇,与中职3+2教学关联的1篇,其余均与高职教育教学有关,其中还包含高职成人教育1篇。这16篇关于企业学院的论文的主要关切,可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

1 企业学院的内涵界定

目前,对企业学院的界定并无定论,但大体有两种主流的阐释。其一,认为企业学院是企业自办的培训机构,即企业出资、所有权归属企业,为企业培训和储备人才的内设机构。其二,企业学院即企业出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协同相关的高职院校共建共享、量身定做专业和人才。

持第一种观念者,认为企业学院即企业自身的培训机构。企业学院即由企业出资主办、所有权隶属于企业。企业学院以在职研修、岗位培训为载体,在企业发展壮大进程中曾掀起过一场关于企业员工学习、充电的知识革命。企业学院的创立,源自企业特定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战略目标,最直接地催生了企业知识更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首开世界先河,于1927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企业学院——通用汽车设计和管理学院;随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日本松下电器(Panosonic)、中国的新希望集团(New Hope Group)、明基(BenQ)、蒙牛(www.mengniuir.com)等一些大型企业也相继成立了企业学院。这些企业学院都由企业自创和自主运行,所有责权利均属于企业,旨在培养并储蓄人才,为企业腾飞打造人才优势[4]。

关于企业学院的界定,持第二种观念的学者比较多。他们认为,企业学院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以职教集团或产教联盟为依托,以相互关联的专业(群)为载体,以相同或相通的职业岗位(群)为契合点,合作招生、合作共担课程教学、互聘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文化,共谋就业创业等。校企深度融合,切合企业需求或冠名式、或订单式、或融入式地共建专业(群),合力共育“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一线蓝领精英,以共谋校企双方更高层面和更深层次的“双赢”,而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还是学生。实质上,企业学院是产教融合和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之举之一,并具有以下4大特征,即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交融性[5]。

成秀萍、唐祥金认为:企业学院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之一。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合作育人,包括合作招生与就业、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合作教学与培训、合作开展实习与实践、合作研发与服务社会、合作党团共建等诸多环节[6]。

李刚、王浩则细分了冠名型、共享型、紧密型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学院及其运作模式,并提出从专业群、专业、课程等不同层面来合力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7]。

2 企业学院的功用、意义

大家普遍认为,组建企业学院能密切校企合作关系、畅通多样化的育人通道、提升“双师”素养、共享企业实训(习)等资源,能为企业输送上岗上手的新员工,能直接了解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协同破解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但论者的立脚点不同,观点也似有偏差。

王帅、徐宁站在企业学院是企业所有的角度,认为组建企业学院主要基于企业自身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企业学院已发展成为企业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更新、共享、学习与创新的有效手段。第二,通过企业学院的学习培训,发现和培养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与高效的团队,使他们成为企业持续高效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第三,培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企业学院可以加强企业所有员工对培训的重视,强化企业系统培训,使员工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4]。基于此,王帅、徐宁认为构建企业学院有三个作用:第一,企业学院使得培训专业化、持续化、实用化,能有的放矢地为企业员工提供短期和长期的培训,使员工知识更新迅速,视野开阔,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第二,在培训过程中互相加强沟通,提高了企业凝聚力,减少了内耗。研究表明,企业只有在全体成员凝心聚力的前提下,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得发展,员工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惠和发展。第三,为企业带来集体智慧。培训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形成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共鸣,为企业带来集体智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4]。

王秋芳认为: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利于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有利于校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责任共担、成果互享、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助力社会的进一步稳定[8]。

刘桂林、沈建根认为:校企合作组建企业学院,有利于不断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育专业(群)特色和促进内涵式发展,有利于构建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

3 企业学院的办学主体

综观企业学院的办学主体,粗略地有两类:

第一类是企业自办的企业学院,企业是内生动力和办学主体,主要服务面向是企业在职员工。例如,“同程旅游”虽创业13年,但稳居全国旅游行业第8位;拥有近2万员工、在全国272个地级市和全球22个国家都建有实体门店。在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该企业集团的企业学院“同程大学”及其开放式地学习支持系统,既为该企业的量质齐升而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还面向合作院校开放共享“旅游及客源国概况”这一类企业课程,惠及旅游类专业群在校生和“准员工”。截止到2016年4月底,依托“同程国际学院”等企业学院,107位来自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经校企双带头人和校企双导师3年精心雕琢后成为“同程人”,有些已派驻日韩泰等国主管实体门店,有的已成长为既有外语优势又具国际视野和草根精神的店长,强有力地支撑起该企业集团的海外拓展和创新驱动。当然,类似“同程大学”这样的企业学院,不属于学历教育、不颁发文凭学位,只属于职后培训[6]。

第二类是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建共享企业学院。这类企业学院的合作基点在专业(群)育人,其生源大致有两种:第一种,生源为应届高中毕业生或者对口的中专中职毕业生,他们毕业后不一定全部一次性成为该企业学院的职工[6]。第二种,生源为企业的在职员工,属定向定点地为企业“私人订制”,学校颁发文凭。学员除了修完校方规定的学分外,同时还得通过企业的考核。例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引领下,于2007年试点成立企业学院,为企业员工打通学历提升的通道,学员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外,同时还得完成企业规定的劳动任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浙江省首次联合2家企业组建企业学院,试办1个专业,100名学员;后逐渐与10余家企业组建企业学院,专业也扩展到3个专业,400多名学员。这一基于企业学院的“双元”制成人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已经推广到浙江省20多所高校[9]。

4 企业学院运行的关键要素

王帅等认为,企业学院成功运行,需具备四种要素:首先企业重视,把企业学院的规划和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来一以贯之;其次,企业建有以绩效为导向的运行体系;第三,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商业活动紧密结合,与顾客紧密相连;第四,基于企业学院,企业逐步凝练成以持续学习与不断创新为主旨的企业文化[4]。

至于企业学院运行中的障碍,王秋芳认为: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企业学院,但实际运行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双方合作深度不够,校企沟通交流不够深入,利益、战略、文化等层面的协同不力等,所以表现为合作形式单一,合作效果不太理想[8]。陈亚鸿认为:前高职院校组建企业学院的数量不多,有些企业学院流于形式,举步维艰,主要困难表现为:校企角色有缺位、运转机制有欠缺、政策配套有缺位、文化认同度不高[10]。

企业作为经营实体,更多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当然也有一些考虑社会效益,但是大多数企业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特别是当下,实体经济的发展差强人意,地方龙头企业也未必总那么顺风顺遂。所以,企业持续参与协同育人的热情不高,的确是企业学院的一大瓶颈。

5 企业学院的育人实践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大家普遍结合所在学校和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共建企业学院及其运行状况进行了研究,可操作性较强。

作为一所市属的省示范院校,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放大“工业”特色育人才,依托“学院理事会”践行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职业性”、“应用性”三原则,与“亨通集团”和“创元集团”等地方名企合作共建“亨通学院”、“创元学院”等10个企业学院,校企共育人才,成果不俗。唐祥金等指出,校企共建企业学院不仅仅囿于教材、课程、实训等,应放眼于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学生的培养也包括教师的培养等全方位育人。例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也可借力“同程国际学院”等企业学院来助推人才培养,协同推进专业共设、党团共建、文化共融、项目共推、服务共担、优势共享、人才共育,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而真正提升学校专业群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能力[11]。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龙信集团联合组建了龙信学院,与中南集团联合组建了中南学院。学校副校长和企业副总经理共同担任企业学院院长。企业学院实施“六双”机制:“双计划”设定共同培养的人才规格模型、“双投入”构建共同培养人才的动力机制、“双教师”形成共同培养人才的主导力量、“双资源”拓展共同培养人才的时间空间、“双证书”界定共同培养人才的价值标签、“双选择”提升共同培养人才的文化理念[12]。

楼平、赵远远等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剖析了企业学院视角下“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正原电气学院资源,一是制定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二是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以“岗位关键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三是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要素对接,重构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自动化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四是突出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培养,重构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三阶段螺旋递进式”考核评价体系,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确立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过程考核、结业测试等新的考评方式,企业教师参与考核过程;五是校企互派人员,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13]。

6 企业学院的发展方向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陈亚鸿认为,归根结蒂要解决“一体化”程度不够的问题,通过四个转变,使校企双方变成制度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这四个转变是:由机制探索向制度创新转变,由资源共享向利益共享转变,由体制融合向文化跨越转变,由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10]。

有学者认为要着眼于三点:要转变观念,增强合作的开放性;要利责明晰,体现合作的平等性;要资源共享,注重发展的持续性[8]。

还有学者认为应提高认识,建立校企长远合作的教育机制;更新观念,强化学校与企业内部改革;加强管理,稳妥有效地开展合作;积极探索,寻求政府的承认与支持[14]。

7 结语

从全球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发展较早,并持续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对我们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例如,“美国的校企合作教育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制、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制、澳大利亚的TAFE制等,不断地助推人的全面发展”[15],同时都因时因地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大批蓝领知识工人的需求,都为实体经济的腾飞起到了难以比拟的作用。

面向“十三五”改革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国的高职人才培养必须瞄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营造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其中,共建企业学院是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共育人才的一大路径,并已赢得了师生企业和全社会的一致认可,取得了不同寻常的社会效应,但还有待不断地往纵深推进,例如理论层面缺乏大师大匠的研究,实践层面仍需多方融合,政策和法律保障的层面也需持续跟进。

企业学院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利益相关体。我们可以从费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那里找到支撑。1984年,费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在全球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指出: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细分为三种:(1)持有公司股票者,如董事会成员、经理等,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2)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如内部服务机构、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地方管理机构、地方社区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3)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16]。

企业学院是一个利益综合体,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裹挟其中。企业学院的生态发展,离不开以下关键元素:首先,政府更积极地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并给予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其次,所对接的行业协会更积极地参与指导企业学院育人实践,集成和放大行业优势来不断创新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再次,所合作的企业更积极地参与专业(群)设置及其人才培养,更主动地扛起社会责任,与学校共享技术、工艺、实训等资源,全面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最后,学校更积极地履行主体职责,放下身段、融入地方,更主动地携手行业企业,共推深层次的、全流程的协作共建,出发点、着眼点、归结点在人才培养。各专业(群)的教师和学生,更积极地以企业为学校、以车间为教室、以一线案例为教(学)案,系统培养和全面提升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团队精神。此外,为保证企业学院校企合作的长效、健康发展,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企业学院校企合作以法律和经济上的保障,要真正落实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要义在协同各方与合作育人;伴随着紧密合作企业更全面、更积极地融入专业(群)育人之始终,企业会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到所需求的人才“红利”和智力支撑,从而更深入地投身于企业学院全方位共建;各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也会不断得以提升,“紧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17];最终企业学院才有可能在校企互惠共赢中永葆“源头”和“活水”,并保持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1]葛道凯.习近平重要教育论述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9):5-18.

[2]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EB/OL].(2010-09-15)[2016-06-30].http://www.tech. net.cn/web/articleview.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5-08-16)[2016-06-28].http://www.jyb.cn/zyjy/zcjd/201508/t2015082 0_634475.html.

[4]王帅,徐宁.建立企业人才优势的新载体——企业学院[J].北方经济,2007(2):65-66.

[5]刘桂林,沈建根.企业学院:概念、内涵与机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1):15-18.

[6]成秀萍,唐祥金.企业学院及其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5.

[7]李刚,王浩.基于企业学院的高职校企融合办学模式的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3):59-60.

[8]王秋芳.企业学院: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J].百家论坛,2012(3):31-33.

[9]周国炳.基于企业学院的“双元”模式成人高职教育改革实践[J].机电技术,2011(2):146-148.

[10]陈亚鸿.高职院校举办企业学院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91-94.

[11]唐祥金,靳彩娟,吴丽琴.企业学院视阈下关工委助力育人的创新实践[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2):55-59.

[12]张登宏,方桐清.“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企业学院”进校园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5-76.

[13]楼平,赵远远,吴湘莲.企业学院视角下“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23-25.

[14]杨辉.企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展望[J].经济师,2012(6):94-95.

[15]唐祥金.“新常态下”高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11):132-137.

[16]周建松,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17]唐祥金,王南南,邓忍.专业群视域下的校企协同育人——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程国际学院”为例[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65-70.

(责任编辑刘红)

Research Review on Enterprise Colleges&&Their Cooperation in Talents'Cultivation

CHENG Xiu-ping
(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215104,China)

Enterprise colleges and the effective&efficient cooperation in talents'cultivation have been attracting the eye ball from the whole society.Among all the means is the very enterprise college.All the research related up to now falls on its definition,function,variety of students,key factors,practice of talents'cultivation&future development.For further&better development,both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re supposed to make greater efforts to deepen the reforms of major clusters,to enhanc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the direction of industry. Above all,our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should be more active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s'cultivation,which has turned out to be efficient&effective.

enterprise colleges;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cooperation in talents'cultivation;research review

G642.0

B

1671-0142(2016)04-0001-05

成秀萍(1966-),女,江苏泰兴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高职教育.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16YB169,课题负责人:成秀萍).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西行学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