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6-02-13李晓娜杨俊杰
李晓娜,杨俊杰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泰州海事局,江苏泰州225300)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李晓娜1,杨俊杰2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泰州海事局,江苏泰州225300)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微信公众平台是其实现融合的重要载体。文章讨论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积极作用和存在不足,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对策。
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互联网+”
在2016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效、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1]。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也必将对正处于变革之中的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8月推出的提供公众账号发布信息、个人用户订阅互动的平台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连接一切”的平台级生态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和优秀范本。腾讯发布的2016版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末,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1000万个,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为18~35岁的中青年,占86.2%。而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大类人群占了90%[2]。
在此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继高校微博之后进行校务信息公开的又一新“微”媒介,各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管理中推出了许多创新,为宣传学校、服务师生、联动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在系统运营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积极作用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公众服务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除了具备与商业微信公众平台类似的服务职能之外,更为重视自身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高效信息公开、权威信息发布、师生沟通交流、招生就业宣传和校园内部管理的重要平台和有效助手。
(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丰富了高校信息的发布形式。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除了可以发布文字和图片等平面信息外,还可以及时发送语音、视频、地理位置等各种立体信息,超越了图文信息相对理性的传递和阅读,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情感和维度,使相关信息的传播更亲和、生动、立体和丰满,增添了更多的渲染力和感召力,极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例如在招生宣传中,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在介绍学科、专业的同时推送校园美食、美景等更接地气的内容,以此全方位地展现学校形象,增添招生的吸引力。
(2)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保证了高校信息的传播精度。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到达率高、互动性强,在用户订阅公众号后,信息可以一对一直线传递到用户手机,并能实现用户分组、分地域的精准消息推送。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其针对性强、精准度高、传播速度快的特质,可以及时、全面、准确地将学校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决策部署、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处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到学生手机,进一步增进师生员工之间的互动与理解,消除疑虑和误判。
(3)创新了互动交流的沟通通道。微信基于QQ好友、手机通讯录、位置社交等形成个人人际关系网络,具有社交属性强、私密性好、平等度高等特点,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与“推送”也构成了用户与公众号之间的对等对话关系,这使得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更容易贴近和吸引学生及其他用户关注并进行互动。在高效微信公众平台上,师生、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也让更多高校的工作被师生、学生家长、社会公众知晓、理解,推动双方对话形成良好态势,有助于高校决策更科学、有助于拉近高校与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公众的距离,增强学校的宣传效果,加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提高了高校服务的工作效能。微信良好的互动平台在理论上实现了“零时差”、“无距离”,能够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效能,保证了高校微信便民服务功能的实现,让学生及时了解学院的相关动态,并可以输入简单的关键词,如“课程表”“期末成绩”等,通过转接后台存储的关键词服务数据,获取相应的信息和资料。将师生员工从琐碎繁杂的传统查询事务中解放出来,使得查询效率更高、数据更加准确。
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
(1)推送内容良莠不齐,管理制度缺位。目前,有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完全是主管部门“赶时髦”甚至是为完成任务开设的,存在推送内容管理良莠不齐、信息长期不更新等问题。相较于更早出现的高校微博,一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从运行理念和服务效能上与之区分开来,反倒更像是高校微博甚至是学校网站的翻版,致使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推送层面不能发挥微信的优势,更未实现对高校微博和网站信息的超越。同时,由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制度的缺位,微信平台较多,加上微信内容发布和转发的便捷性,一些不合规、不相关、不实用的内容在微信平台上大行其道,不仅无法引起用户的兴趣,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忽视点对点的沟通优势,影响用户体验。相对于商业化的微信公众平台而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信息,没有特殊的利益目标驱动力,单纯以发布新闻宣传为自身职能,因此其信息发布多为单向传播而非双向交流,完全忽视了微信最强大的点对点的沟通优势,使用户留言、转发、评论的积极性大为降低。另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基本上以信息推送和智能查询为主,极少能对微信用户的提问作出及时的回复,从而导致提问用户只能焦急等待或转而求助其他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度,也扼杀了微信用户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信心。
(3)职能管理部门混乱,无法形成整体运行合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需要大量数据信息资源的支撑,更需要满足公众疑问的反馈信息资源的支撑。当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整体发展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例如有的高校,除了官方微信平台外,各个分院、招生就业等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微信,这就使得微信上的服务资源相对分散,无法形成整体运行的合力。另外,当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职能管理部门混乱,加之对平台的重视度高低不一,导致平台的日常运行受到资金、人员、资源上的掣肘,很难在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3 “互联网+”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对策建议
在“互联网+”的全媒体环境下,社会化媒体的发展速度考验着高校的思维转换、反应速度和应用能力。当前,高校教育面对以校园网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自媒体”的风起云涌,极大地改变了校园文化生态环境[3]。在此新常态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宣传面和知名度,提高校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而且可以在当今复杂的网络舆论场中掌握以我为主的话语权,有效避免网络谣言及网络暴力的侵害,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因此,高校亟须认真客观地对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不足,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师生公众需求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独特优势,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平台运行管理和资源保障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引导性、指向性和服务性。
(1)及时发布有效信息。随着移动社交吸引力的不断增强,移动社交网民和微信公共账号数量会大幅增长,这将进一步扩大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热点话题的网民参与度。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第一时间将学校重大决策、突发事件、重要会议等信息传播出去,让订阅用户尽早了解学院的相关信息。同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及时通过微信平台有效发声,做好紧急舆论状态下的应急管理和舆情引导,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和舆论环境。
(2)立足服务师生定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明确为校园事务管理提供便利的目的,在运行和管理中要以在校师生为潜在目标用户,突出其服务性和亲民性,充分发挥其宣传学校、服务师生、联系社会的作用。同时,应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充分听取用户需求,挖掘平台潜在功能,在平台中开发图书借阅、就业指导、教学辅导等为校园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模块,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教育信息和咨询服务功能。
(3)加强互动沟通交流。高校微信是一对一的双向性、私密性的互动平台,进一步拉近了高校与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彼此之间的互动更具实际效用。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管理中,要注重技术开发应用,丰富关键词回复数据库,实现日常咨询事项的自动回复,及时对未能自动回复的咨询进行人工回应,实现用户问询的高效互动。同时要对订阅用户的内容阅读和人数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了解用户月度偏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不断增强用户黏性。
(4)强调高校教育角色。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落脚点在高校师生,因此平台推送内容不能只是一些与学校、与教育无关的新闻资讯甚至是休闲娱乐等内容,而是要及时地将学校招生就业、社团活动、学术报告、师资建设等各方面的最新资讯推送给用户,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化、人性化的语言发布微信内容,展现公众平台的教育角色和高校特色,打造学校网络品牌形象,提高平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中的关注度和好评度。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普及和高校对微信平台应用的重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规模和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微信的宣传、沟通和服务的效能,学校及平台运管责任部门还需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以服务性为宗旨,以平民化为途径,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放互通的特点,加强互动,注重服务,突出特色,健全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校园服务的无缝衔接,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服务师生生活、展示学校形象、吸引社会关注、促进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用。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03-06(1).
[2]2015年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EB/OL].(2015-10-30)[2016-02-20].http://mt.sohu.com/20151030/ n424741512.shtml.
[3]马萌,李金刚.校园文化的分享与弥散——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初探[J].新闻知识,2014(1):10.
(责任编辑刘红)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es of WeChat Social Media Platform at Univers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rnn“ Internet+”
LI Xiaoo-na1,YANG Jun--jie2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2.Taizhou Maritime Bureau,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Internet+”is the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other industries,WeChat public platform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integration.By discuss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eChat platform's development,the positive effect and shortcomings,Pointed out the universities'WeChat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o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Provides the
ugges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WeChat.
WeChat platform;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WeChat platform;“Internet+”
G647
B
1671-0142(2016)03-00011-03
李晓娜(1987-),女,山东日照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