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韩国、日本书目控制发展动向
——“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述评*

2016-02-13夏翠娟李颖

图书馆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编目书目关联

夏翠娟,李颖



互联网环境下韩国、日本书目控制发展动向
——“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述评*

夏翠娟,李颖

摘要文章围绕“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上有关日本、韩国编目规则、书目格式规范制订和应用的历史回顾、现行编目规则因应RDA的修订工作进展、基于LOD的书目数据开放现状、对BIBFRAME的研究和认识等方面的现状和新动向,以及RDA在东亚地区应用实施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规范控制的现状问题和困境、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未来等问题,阐述互联网环境下书目控制的新方向,分析韩日书目控制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书目控制RDA关联开放数据书目框架

引用本文格式夏翠娟,李颖.互联网环境下韩国、日本书目控制发展动向——“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述评[J].图书馆论坛,2016(4):91- 97.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W3C的RDB2RDF标准规范在关联数据服务构建中的应用”(项目编号:13CTQ008)研究成果之一

1 “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概览

2016年1月9日,由日本图书馆研究会、日本图书馆情报学会、日本图书馆协会、日本情报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在日本大阪学院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东亚地区书目控制的动向——聚焦RDA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资源描述与检索)、BIBFRAME(Bibliographic Framework,书目框架)、LOD(Linked Open Data,关联开放数据)”,会议主旨是“中日韩三国因应RDA、BIBFRAME、LOD的书目控制的新举措或新编目方法和编目规则的应用情况”。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由中、日、韩的领域专家面对面地交流三国在新环境下书目控制的新动向,共同探讨因应对策。

“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发起人是日本大阪学院大学的和中干雄教授,他曾任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关西馆馆长,在FRBR、RDA的研究上颇有建树,在日本图书馆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会议主持人是日本近畿大学的田窪直规教授。受邀的韩国和中国代表有韩国汉城大学知识情报学部的朴志英女士(主讲人)和崔锡斗先生(日语翻译)、中国上海图书馆的夏翠娟女士(主讲人)和李颖女士(日语翻译)。日方主讲人为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人文科学部的渡边弘隆教授。参会人员有来自日本筑波大学、中央大学等高校图情系的教授、学生,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NDL)、日本国立国际美术馆、神户大学附属图书馆、大阪大学附属图书馆等文化遗产继承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日本纪伊国屋书店、中西印刷株式会社的业界人士,共有42名参会代表。与中国图书馆学术会议相比,此次会议规模不大,但参会人员来自各相关机构,既有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也有从事实际工作的馆员;既包括公共馆和高校馆,也包括相近行业的博物馆、美术馆,还有来自书店、出版业的上下游产业界的人士,是日本图书馆界的一次盛会。

2 韩日书目控制新动向——“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主讲报告内容

“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分为两个环节:三个主讲报告和讨论交流。除去主持人发言和主讲人介绍的时间,两个环节各2小时左右。

韩国主讲人朴志英女士和崔锡斗先生的报告主题为“韩国图书馆界书目控制的动向:以RDA、BIBFRAME、LOD为中心”。该报告首先回顾韩国编目相关标准规范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韩国编目规则KCR5针对RDA的修订情况,重点是韩国国家图书馆关联数据项目的进展及成果;最后介绍朴志英女士利用BIBFRAME的注释模型(BIBFRAME Annotation)所做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日本主讲人渡边弘隆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日本图书馆书目控制动向:以编目规则为中心”。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日本书目控制的现状:当前编目工作中使用的编目规则;日本新编目规则的制订:与FRBR和RDA相关的新规则;日本书目数据格式:MARC还是BIBFRAME;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关联书目数据项目。

夏翠娟女士和李颖女士的报告主题为“中国大陆地区的书目控制现状:特别关注BIBFRAME 和LOD”。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中国大陆地区的编目规则和书目数据格式的标准规范、发展历史和现状;对互联网时代的书目控制的认识;上海图书馆基于特色馆藏资源,主要是家谱、盛宣怀档案、古籍书目等历史文献资源实现互联网环境下书目控制的尝试。

由上可以看出,三个主讲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各国编目规则和书目格式规范制订和应用的历史回顾;现行编目规则因应RDA的修订工作进展;基于LOD的书目数据开放现状;对BIBFRAME的研究和认识。以下分别介绍韩日书目控制新动向。

2.1现行编目规则及因应RDA的修订

韩日图书馆界都在积极开展编目规则(韩:KCR,日:NCR)的修订工作,取得不小的进展。

韩国于2015年出版RDA的韩语翻译版。KCR4于2013年在韩国图书馆协会目录委员会的主持下开始修订,分两期进行,逐步升级成KCR5。2013- 2015年6月为修订工作的第一期,主要完成KCR4的问题分析、修订方向的意见征询、针对RDA的目录规则修订等工作,已完成新目录规则草案。从朴志英女士讲稿公布的提纲看,体例和RDA类似,包括“总则、书目描述、属性、关联”四部分。2015年7月韩国开始KCR5制订的第二期工作,首先公布新目录规则的草案,公开征询意见。此外,韩国国家图书馆于2009年开始考虑机读目录格式KORMARC(基于MARC21)兼容RDA,2015年针对RDA增加了字段。

在编目规则上,日本图书馆界基本上实行日文编目遵循NCR、西文编目遵循AACR2,但NDL已开始在西文编目中使用RDA。2010年,日本图书馆学会目录委员会依据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和RDA,启动“新NCR”(标题等尚未决定)的修订工作,2013年与NDL采编部合作开展修订工作。2016年3月公布部分内容(“expression”的属性),征求意见,并计划在2016年内公开全部内容,进行测试和评估;2017年将针对其实用性进行修订,并组织书目数据制作机构开展培训。

“新NCR”考虑到日本出版现状和编目的一贯做法,特别设置了几个与RDA规定不尽相同的地方。另外,从“理论上易于理解,实际操作面上易于使用”的观点出发,也有几处采用与RDA不尽相同的构成。首先,与RDA相同的是,它是一个以FRBR模型为基础的规则,彻底实施“著者”规范控制,重视实体间的关联。与RDA不同的是,将“work”与“expression”的属性章节分离,如个人、机构等著者属性的章节和以此为基础的“检索点”也分开处理。

2.2LOD应用

在LOD应用上,韩国由于KORMARC基于MARC21,没有中日两国由本地化编目规则和机读目录格式造成的历史负担,可以更多地借鉴英美关联书目数据项目的经验,利用其研究成果。2011- 2015年,韩国国家图书馆在LOD应用上每年都有新进展。韩国国家图书馆的关联开放数据主要包括书目数据和规范数据,实现了书目数据和规范数据的关联;以Sparql端点和API方式提供数据开放接口,支持HTML、JSON、RDF等格式;设计了一个复用BIBO、DC、GeoNames等词表的本体,在界面上支持主题分面探索和基于地图的馆藏地查询,可在地图上显示一本书的所有馆藏地。

在日本图书馆界,LOD在2010年前后开始受到瞩目,其中NDL的积极推进最为显著。从2008年起,NDL开始将“开放性”作为一个关键词列入书目控制方针中,且做了很多工作。在这样的积累下,2014年NDL以“使用·关联”为题开设馆内LOD的门户网站,公开书目数据、规范数据和地震灾害相关数据三种。关于书目数据,以API方式提供数据消费,开放内容包括NDL- OPAC的书目数据,参考咨询信息等书目相关的数据、和书目关联的外部数据。关于规范数据,在Web NDLAuthorities系统中,提供名称规范(Name authorities)和主题规范(Subject authorities),支持SPARQL查询,也提供API和数据批量下载功能,这些规范数据是与国际虚拟规范档(VIAF)合作的。名为“雏菊”的NDL东日本大地震数字保存项目则提供与东日本大地震相关联的信息,可以统一检索散布在国内外的多个数据库,并且提供API。

除NDL外,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I)的CiNii平台是一个整合日本公开发表的论文和NACSIS- CAT的图书及学位论文的书目数据集,以API方式进行数据开放。

日本图书馆界的LOD主要由NDL和NII两家机构大规模提供。两者除了本机构的数据外,也整合其他机构的数据。

2.3BIBFRAME研究

对BIBFRAME的研究,韩国目前处于积极研究但观望的状态,韩国国家图书馆率先发起BIBFRAME的研究活动。朴志英女士介绍了自己基于BIBFRAME的注释模型(Annotation)所做的研究工作。她利用注释模型把书目数据相关的书评、封面、馆藏信息和读者流通数据结合起来,开发了书目推荐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BIBFRAME在日本受到一定的关注,发表了数篇论文,但尚未有具体的应用案例。渡边教授在报告中称:要推行没有涉及数据格式的新NCR,离不开相关书目数据格式标准的制订。在北美等地区MARC21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对应MARC21的BIBFRAME有着成功的可能。但在书目数据格式上各自为政的日本,如何发展是一个大问题。NDL在2013年中期方针中提出构建新的书目框架,NACSIS- CAT则计划在2020年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改革。在这样的状况下,今后几年日本图书馆界在书目数据格式上跨出一大步的可能性很高,但到底走哪条路,会不会使用BIBFRAME,很难预测。

3 RDA在东亚地区应用实施、规范控制问题和编目工作未来——“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讨论交流环节内容

“东亚地区书目控制动向国际论坛”讨论交流环节由田窪教授主持,日本学习院女子大学的木村麻衣子女士解说、点评和总结发言。该环节有三个流程:首先由中日韩主讲人发表感想及对另外两方主讲人提问,其次由木村女士解说和点评,最后是自由提问和讨论。讨论交流主要围绕RDA在东亚地区应用实施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规范控制的现状、问题和困境,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未来等展开,发言提问者众,气氛热烈,讨论深入。

3.1RDA在东亚地区应用实施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日本图书馆界对编目规则中到底是采用“著者基本记入方式”还是“独立描述方式”,有很多争论。前者是指英美国家以“著者名称/题名”作为主要款目的做法,后者是指中日两国以“题名”作为主要款目的方式。虽然在RDA中,巴黎原则的“主要款目”被“代表作品和内容表达的检索点”代替,但后者仍然以“著者名称/题名”为主,这与中日两国的编目实际不符。鉴于中文编目习惯,以“题名”作为主要款目的方式不符合RDA规定,日本亦如此。如何在应用RDA的同时兼顾中日两国的编目实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图书馆界对该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张期民等认为,完全采用RDA的“著者名称/题名”方式会在实际的中文编目工作中产生问题,以“题名”作为“代表作品和内容表达的检索点”在中文编目中仍有独特的意义和一定的必要性,建议“可以以中国编目界的名义,向RDA提出修订建议”,并提出了两种修订方案[1]。林明认为,中文编目“缺少确定创作者和作品之间关系的能力,只能提供几个独立的、平等的检索点,并不具备像西文编目那样,将创作者的一种或多种作品集中起来的功能”,寄希望于RDA以“代表作品的规范检索点”代替“主要款目”的做法,认为其可“为中西文编目规则的统一提供了可能性”[2]。从技术角度看,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规范控制的环境和对象均发生巨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刘炜等认为:“统一标目让位于URI的管理。关联数据技术提供了概念独立于数据格式的表达模型,以标签(Label)或名称(Name)等属性(Property)表达概念及其特征,从而使标目问题得到完美解决,不需要选择任何一种优先形式(如鲁迅)作为标目,URI就是标目,任何同义词符号都可以作为显示标签而被检索到,系统后台直接进行同一性处理。当然,为了与传统的规范记录在格式上兼容,也可以保留首选词(Preferred name)。”[3]

笔者认为,“著者基本著录方式”是卡片目录时代的产物,但在规范控制和作品聚类上有特定的作用。RDA虽然仍然沿用该做法,但中文编目有其特殊性,很难在这方面有强制规定,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是必要的。将来应尽量利用BIBFRAME和关联数据技术的优点,以技术手段解决编目工作中因具体编目规则和人工流程不一致导致的困境。

3.2规范控制的现状、问题和困境

韩日专家都提出,韩日两国在多年的编目过程中并没有像英美一样,建立高质量的规范档,如著者规范档、统一题名。这个问题在中文编目工作中同样存在,中文编目一直以“题名”为主要款目,缺位于著者规范档的建设。

在2003年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虽然建设了名称规范数据库和主题规范数据库,但只起到查找选取标目的作用,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书目名称和主题的规范控制。200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引进ALEPH系统,虽然还存在规范数据与书目数据不能同步更新、在OPAC检索中作用有限等问题,但能实现部分书目主题、责任者的规范控制和关联[4]。截至2015年8月底,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名称规范数据约146万余条。为加强相关工作,两岸三地成立中文名称规范联合协调委员会,开展了不少工作。2015年10月,中国第四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提出转变编目理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引入规范控制,有望在中文编目的规范控制方面开创新局面。在交流中,韩日专家对中国取得这样的进展表示惊叹,提出应向中国学习,加快三国关于规范控制的基础数据建设和合作维护工作。

规范控制是一个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对RDA和关联书目数据的实施以及书目数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共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木村麻衣子的点评:规范控制的缺位必将阻碍RDA和BIBFRAME的应用实施。笔者认为,要建立全面的高质量的规范数据库,对图书馆界而言成本太高,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时代大规模、快速增长的数字资源,图书馆的人力财力难以支撑;不过,可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利用大数据、社会网络、关联数据等新技术,以低成本的众包方式,通过积极参与语义网的可信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图书馆规范数据库。

3.3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未来

编目外包已成为趋势,导致书目数据的来源多样,格式难以统一,日本的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在机读目录格式使用上,中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代表)和高等教育体系(CALIS)虽然在著录细则上有些微差异,但编目格式均为CNMARC。而日本图书馆界分成了三个不同的体系。根据渡边弘隆教授的报告,日本NDL使用的JAPAN MARC基于UNIMARC,2012年后改成基于MARC21。由于日本没有CIP制度,NDL编制的国家书目进度赶不上公共图书馆的需求,因此一直由几家民营公司向公共图书馆提供书目数据,使用的数据格式是基于UNIMARC的JAPAN MARC;大学图书馆的联合目录MACSIS- CAT则另起炉灶,用的是自定义的格式,与MARC的差异较大。针对这种状况,日本筑波大学杉本重雄教授提出,图书馆人一直以为自己的数据很宝贵,但图书馆外的人并不这样看;由于近年日本图书馆的编目员急剧减少,编目外包情况越来越突出,编目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数据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是否还有能力维护和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呢?

对于图书馆的数据是否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受到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影响和冲击,但相比搜索引擎利用网络爬虫抓取的网页来说,图书馆的数据有一个明显的优势:经过多年积累,图书馆的数据高度结构化,其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非html网页所能比肩。近年谷歌、微软、雅虎等互联网巨头联合推出Schema.org,在html网页中嵌入有语义的RDF格式的元数据,以支持其知识库建设和知识检索,就是向图书馆取经的例证。图书馆的数据并非没有价值,但其专业的私有的格式(主要是MARC)阻碍了其开放利用。

对于图书馆是否还有能力维护和提供有价值的数据问题,笔者认为,图书馆界应充分利用标准规范的作用,在不能亲力亲为地进行数据加工的情况下,尽可能掌控规范和流程,利用新技术进行流程的干预、支持大范围内的协作、加强数据校验等。而RDA和BIBFRAME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数据的标准化、国际化,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重用,避免因外包工作中的人工流程不一致导致的错误和冲突。这些看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

杉本重雄教授指出,日本图书馆界不仅编目员减少,连专业馆员也在急剧减少,对新标准新技术的跟踪缺乏人力保障。中国图书馆也面临编目员减少、人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型图书馆。笔者认为,未来的编目工作需要更多地依赖国家图书馆、区域性大型图书馆的力量,这些馆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减轻中小型图书馆的压力。对RDA和BIBFRAME的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和行业协会应起到引领和培训的作用。

4 韩日书目控制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4.1跟进书目控制标准规范的国际前沿,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书目控制

互联网改变了图书馆的上下游环境,“书目”有了全新的含义。信息爆炸使得资源数量急剧膨胀,互联网成为巨大的资源容器。书目描述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印本资源,而是包含图像、音频、视频在内的多媒体资源。在图书馆书目资源中,数字资源比重越来越大。另外,随着联合编目的发展和编目外包,图书馆编目部门不再是书目数据的主要来源,更多的第三方机构,甚至资源出版或提供方都可以为图书馆提供书目数据。图书馆不再是保存所有资源的实体,越来越多的数字资源依托于互联网存在,分布在互联网上的各个角落。书目控制的对象也不再以文献为中心,而深入到知识、事实和数据。因此,传统的书目控制陷入困境。由于书目数据的大规模和多源化,因人工和流程不一致导致的数据错漏和冲突变得难以克服;封闭的MARC格式无法在图书馆领域以外得到认可、交换,需要建立标准的开放的数据格式;AACR2和MARC基本上是为印本书服务,是面向文献而非面向数据和知识,虽然针对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做了一些改进,但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书目控制的最初理想成为图书馆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反而是谷歌等搜索引擎替代了图书馆的部分职能。

然而,图书馆界仍进行了诸多努力,试图找回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应有的地位。比如,在功能需求层面提出FRBR模型,以面向对象的“实体—关系”分析方法重新构建书目控制的功能需求框架,更利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元数据规范层面,试图以DC元数据来描述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在编目规则层面,以RDA代替AACR2:RDA继承FRBR的思想,基于概念来区分书目对象相关实体、属性及关系,并对各类规范取值词表进行规定,非常适合用语义技术来实施。在数据格式层面,设计BIBFRAME取代MARC,BIBFRAME不仅是一种新的数据格式,还是一个关联书目数据模型,可对RDA的各种编目规则代码化、语义化。这些努力一步一步地为互联网时代的书目控制夯实了基础。中国图书馆界应紧密跟踪这些书目控制标准规范的国际前沿,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书目控制。

4.2在RDA的国际化中发声、本地化中发力,加快中文编目规则修订的进程

中国对RDA的研究,目前公开发表的论文有400余篇,出版的专著有4种,《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中文翻译版于2014年4月出版。

在应用实施层面,上海图书馆的上海市文献联合编目中心于2013年7月开始采用RDA进行西文编目,编目数据上传到OCLC的WorldCat。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于2014年12月1日发布《CALIS联合目录RDA实施声明》,2015月5月22日发布《CALIS联合目录外文编目RDA政策声明》,鼓励有条件的成员馆采用RDA规则进行外文编目(日、俄文除外),但仅限于西文编目,中文编目要实施RDA,需制订相应的中文编目标准。

然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尚未见根据RDA进行修订的计划和日程;制订中的《资源描述》国家标准虽然参考RDA,但主要针对ISBD统一版,只包括资源描述部分,不涉及资源检索部分。RDA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有着广泛适应性的标准,不应像AACR2一样,主要适应英美国家的需求。中文编目有其特殊性,中国的编目专家应在RDA标准的国际化方面向RDA的制订和维护机构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借鉴韩日做法,加快中文编目规则修订的进程。

4.3利用LOD技术,将传统规范控制延伸至互联网,促进书目数据的开放及与互联网数据的融合

多年来国际图书馆界致力于利用关联数据技术改造图书馆数据,使之适应网络环境,成为网络的一部分,瑞典、美国、匈牙利、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日本等国的国家图书馆以及OCLC陆续将自己的书目数据或规范数据发布为关联数据。关联数据以本体(Ontology)、HTTP URI、RDF、SPARQL等技术为基础:本体解决了语义的一致性问题;HTTP URI解决了全网域(Web- scale)的资源标识和定位问题;RDF解决了数据的标准化和开放性问题;SPARQL解决了跨网域(Cross Domain)的数据查询问题,能够提供支持互联网环境下书目控制的整体技术框架。

关联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图书馆突破传统书目控制的困境。比如,能增进书目数据在互联网上的可见性,也能更好地将外部数据整合到自己的服务中;可将各类编目原则和具体规则(如RDA/AACR2)代码化、语义化,应用并融合到书目控制的整个过程中,有可能克服人工和流程的不一致导致的问题;在关联书目数据中,URI即是标目,所有的属性都可以成为检索点;一致的语义表达有利于机器的自动更新,HTTP URI的使用更便于规范数据的合作维护。

中国图书馆界在研究关联数据时,主要将其作为一种实现网络资源规范控制的技术来研究。一些机构和研究者已认识到规范数据发布为关联开放数据的必要,目前有不少项目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如国家图书馆的卜书庆[5]、山西大学管理学院贾君枝[6]、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信所知识管理平台”建设项目。而研究关联书目数据并试图将书目数据发布为LOD的很少。在实际应用上,试验性项目居多,公开发布的关联数据集较少,主要是为了构建数据内部的关联关系而非数据开放。在技术开发方面,有实力的技术开发人员有限,能支持LOD开发的软件开发公司很少,暂时尚未形成成熟的供应链。不过,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发人员正在学习和使用LOD技术,逐渐形成成熟的合作开发团队。2016年伊始,上海图书馆的“华人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作为中国图书馆界首个以关联数据技术开放馆藏特色资源的案例,受到图书馆界和用户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并跟踪采访。

5 结语

面对互联网和新技术对传统书目控制工作的冲击,图书馆界正在谋求转型和突破,RDA、LOD、BIBFRAME正是这种努力的具体表现。韩日两国和中国同属于东亚地区,在书目控制方面有着近似的问题和困境,也有各自的特殊情况。在这场与新环境和旧习俗较量的突围中,韩日两国在RDA的本地化上走在前面,针对现行编目规则的改造和修订已卓有成效;在新标准的制订以及基于LOD的书目数据开放上,韩日两国的国家图书馆和行业协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做法值得借鉴。中国编目界可继续跟进书目控制标准规范的国际前沿,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书目控制,在RDA的国际化中发声、本地化中发力,加快中文编目规则修订的进程,利用LOD技术将传统规范控制延伸至互联网,促进书目数据的开放和与互联网数据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期民,霍艳蓉,庄蕾波,等.适应中文的RDA修订建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3(7):18- 22.

[2]林明.从主要款目到“代表作品的规范检索点”——兼谈国内中西文编目规则的统一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59- 64,115.

[3]刘炜,张春景,夏翠娟.万维网时代的规范控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22- 33.

[4]卜书庆,郝嘉树.国家图书馆中文书目规范控制现状及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6):209- 213.

[5]卜书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网络化研究与关联数据建设实践[R].厦门:第三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2013.

[6]贾君枝.中文名称规范文档与虚拟国际规范文档的共享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83- 92.

The Enlightenment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Development in South Korea and Japan

XIACui- juan,LIYing

AbstractAt the conference of“Trend of Bibliographic control o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Forum”,experts from Japan,South Korea and china discussed on“cataloging rules and bibliographic format spec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the current cataloging rules for revision of RDA,LOD based open bibliographic data and the research of BIBFRAME”. The problems about“RDA implementation in East Asia:troubles and solutions,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authority control,and cataloging work of libraries in the future”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the work that Japan and South Korea libraries have done could be referenced in Chinese bibliographic control.

Keywordsbibliography control;RDA;LOD;BIBFRAME

作者简介夏翠娟,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颖,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馆员。

收稿日期2016- 02- 29

猜你喜欢

编目书目关联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智趣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
本刊邮购书目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