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2016-02-13郑权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6年5期
关键词:治党从严治党政治

郑权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郑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出发,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现实紧迫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严字当先,从“严”治党,给党内外留下深刻的印象。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继承了我党一以贯之的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了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破与立的关系、短期与长远的关系,达到了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目标。

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出发,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现实紧迫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党的建设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和重点,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及时顺应人民的要求为动力,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篇章。严字当先,从“严”治党,给党内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最大特色。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此后,习近平在不同的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我们要准备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特别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句话,我主持起草工作时就主张要写上去,这句话涵义是很深的”。

(一)新的历史特点——中国面临发展起来后的问题

从世情来看,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大国成为强国的时候,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政治动荡持续挑战着世界各国执政当局的能力、智慧与勇气。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使中国发展在遇到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党能否加强纪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从国情来看,虽然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均取得新进步,迈出了新步伐,但是还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增多等等。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我们就必须经历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攻坚克难。“新常态”正是对中国国情的全新揭示,既要保持既有成就,又要解决新的问题,同样需要我们从严治党。

从党情来看,我们党执政已逾耳顺之年,除了党所处的社会生态发生了变化,党的自身情况也发生变化。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有权力异化、进而腐化变质的可能性。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利益固化藩篱”等“命运性问题”。“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与党经受的时代考验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一些干部得过且过,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些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漠然置之,甚至欺压群众、侵害群众利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较为普遍存在,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不仅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而且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较多存在。”因此,习近平强调,“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这个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从严治党”正是建立在对党内现状异常清醒的认识,对党员队伍的不足实事求是分析基础上的。

从社情看,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民生期望,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获得感存在差异。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逐渐从单纯的情感认同向法理认同、利益认同转变,诉求也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随着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价标准更高了,监督意识更强了。这意味着,新形势下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不仅变得更加重要更加紧迫,而且难度也日益加大。

综上所述,建国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继续深化改革也面临着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多年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的困扰。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定型,既是我国的一项新探索,又是时间紧迫且繁重的任务。

(二)伟大斗争的艰难程度——国内外以及党内的风险和挑战

斗争概念具有革命化的色彩。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似乎不应提革命。但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性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新的历史阶段的伟大斗争”显然指的是狭义上的革命。1985年邓小平会见外宾时,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习近平称之为“新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至今仍在继续。

问题倒逼改革。习近平说,改革到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推进,而绝不能在关键时刻畏缩不前、功亏一篑。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承担起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意识到持续奋斗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意义,并将为之而不懈奋斗。

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是根本出发点。颠覆性错误,是习近平于2013年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的观点:“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打铁还要自身硬,党坚强有力,才能在关键性问题上站稳立场,才能带领人民在斗争中取得胜利。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集体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的“先手棋”,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的宏大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科学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管党治党新思路,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坚持并汲取“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

“从严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列宁在主持俄共(布)执政的六年中,从党员标准、党的纪律、法律法规、监督体系等方面对从严治党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显示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他鲜明地提出,“必须把脱离群众分子、欺骗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分子以及不坚定的共产党员和虽然‘改头换面’但内心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从党内清除出去”。[1]但在发展实践中,苏共并未能根据变化了的实际,践行并发展这一思想,最终酿成了苏联解体、苏共解散的局面。

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首次强调从严治党。此后,这一思想一直贯穿于我党的建设理念当中。“从严治党”在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在党建部分中反复重申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党的十七大将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一贯方针。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要从思想上建党的正确路线,强调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延安时期,为了教育党员,毛泽东带领全党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强调土地改革和整顿党的队伍这两项任务的重要性,只有积极开展整党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党内组织、思想和作风不纯的现象。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毛泽东谆谆教导广大党员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邓小平坚决主张从严治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党内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面对“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邓小平更加注重从严治党,全方位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他意味深长地指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并告诫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长期执政的政党,尤其是共产党组织纷纷失政下野,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江泽民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

胡锦涛强调,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新变化,从严治党,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认真总结、汲取党的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继续坚持从严治党,并对如何从严治党进行了新探索。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管党治党既要做到“全面”,又要做到“从严”。只有把“全面”和“从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治出成效。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新发展

一是正确处理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全面并不是没有重点。我们党历来强调的从严治党都是全面的,但重点又不同,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最大特色,制度建党是邓小平党建思想的最大特色。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点在哪里?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我们认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更加强调的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的配套衔接,更加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从严”的重点在于强调党的建设的制度执行力。

党的十八大后对许多党内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颁布,一系列重要的党内制度法规相继出台,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明显增强。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自身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系列制度出台、施行,但在客观实践上不可否认也存在着制度间的重复、碰撞以及制度空白等现象。针对制度存在的问题,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集体对党内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颁布了许多新的党内法规等。《中央党内法规制度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明确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颁布,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这些制度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制度规范党建工作、以制度巩固党建成果、以制度提升党建水平、以制度推进党建进程的具体要求,提升了党的建设的层次和高度,增强了党的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制度在于务实管用,严格制度执行力,体现了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的鲜明务实风格。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一把手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程序和规矩办事,日益成为全党的共识。解决制度“过松”、“过宽”、“过虚”、“过软”、“过空”等问题,把制度建设落到实处;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也要坚持依规治党;标准要严,执纪要严,惩治要严;注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最重要内容。目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鞭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问题,以“利剑悬在头上的感觉”的极大威慑力,强化敬畏意识。

二是正确处理了破与立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之“治党”在于把党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目的是树立党的权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习近平引用过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讲的一段话:“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2]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破、立结合:一方面针对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打烂腐败分子根基腐朽的阵线;同时,更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党内法规等建章立制工作,织密筑牢党内监督的制度笼子。

反腐败斗争是“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枢纽。不反腐要亡党亡国,真反腐会兴党兴国。开弓没有回头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但在大力反腐,大批贪官落马、大快人心的同时,党内外、干部和群众中也有迷惑,甚至一些人传播的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影响改革进程等言论,影响了党的形象。如何更好地树立党的权威,减少对党、党员领导干部的负面影响、冲击,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重要思想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具有充分的自信和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反腐败斗争是由党自上而下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共历来就有自己的错误自己来解决的坚定决心。党的伟大就在于,善于发现、敢于承认、有能力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从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而这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所必须要具备的。同时,在国内外都对我们党反腐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赞扬时,党中央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的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3]五次全会上,习近平关于反腐败形势的精辟阐述和科学判断一语破的、令人警醒。

把党的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加强正面引导、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梦统领,党纪严于国法的执政理念成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突出亮点。对党员干部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必须具体体现到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全方位和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立规矩、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自觉讲规矩、严格党内生活守规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规矩。特别是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到“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切实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真正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正确处理了短期与长远的关系。无论是反腐败斗争还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都是一个随着国家法治建设和民主化建设一起前进的漫长过程。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党问题上,敢于下“先手棋”,在反“四风”、落实“八项规定”、进行“三严三实”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等活动中,自上而下、声势浩大、务实推进了整肃党风、政风,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治标为治本积累了经验,并固化为制度,形成常态机制。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最根本的是通过完善党章和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使党的工作和活动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党的组织制度尤其是基层组织体系、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制度,作风常态化制度,等等。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新成效,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进步。

长效化、常态性机制要求党的建设必须具备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分割的有机整体,仅仅依靠局部的、某一个层次的、某一个方面的突进,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只有整体谋划、整体设计、整体推进、整体评价,坚持全面性,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目标

(一)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

2014年,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尖锐指出: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此后,习近平多次强调政治生态的重要性。“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后来泛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作风问题。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和是否出现腐败问题,是衡量政治生态的最直观标志。

强调政治生态是现实所需。政治生态是相对自然和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实质上为一种“软环境”、“软实力”。所以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二)政治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长期执政的性质决定了,党内政治生态是否健康、优化,不仅对所有党员、干部产生巨大影响和制约,而且对整个国家政治系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

政治生态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如果党内单纯以GDP标准考核干部,必然造成党员干部政绩观的急功近利,自然生态也会遭殃;如果党内实行小圈子、人身依附盛行,必然会导致不公平、无正义,社会生态也会出现扭曲和偏颇;如果党内出现不民主、无规矩,就会导致社会的暴戾风气,家庭生态也不会好到哪里!

生态破坏主要因为对资源利用不当或过度索取而导致的环境恶化。政治生态的恶化也来自于执政资源的不科学使用: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等等。所以,优化政治生态,必须善用执政资源,净化执政环境。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塑造良好政治生态

良好的政治生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习近平形象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软弱涣散。[4]这些都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必须真正严肃起来,才能不断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保持和弘扬良好的党风。

严格党内生活目前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尤其重视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在实践中,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是各级党委议事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展现党内生活新气象;严肃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等等有力举措。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依党规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斗争;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风险面前经得起考验。

政治生态是一个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迫切而又极为重要的任务,既是客观形势所需,是全党的政治责任,同时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共进。习近平指出,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在思想上、作风上、精神上进一步强起来,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贡献力量,党才会更加成熟、更加强大、更有战斗力。

[1]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78.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EB/O L].新华社,2015-01-13.

[4]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N].学习时报,2015-05-18.

责任编辑:钟晓媚

D 262.6

A

1673-5706(2016)05-0005-06

2016-08-31

郑权,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博士。

猜你喜欢

治党从严治党政治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渔歌子·治党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