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评述
2016-02-13张新兴
张新兴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评述
张新兴
摘要文章梳理国内外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文献,评析郑永田专著《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的写作特点、理论与实践价值,以期促进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关键词美国图书馆史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思想图书馆学史书评
引用本文格式张新兴.《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评述[J].图书馆论坛,2016(4):28- 33,4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以人为本、普遍均等图书馆思想得到弘扬和践行,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思想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得以彰显。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先进图书馆思想的指导,英美等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思想对我国的借鉴作用不言而喻,但我国对国外图书馆思想的研究长期滞后。郑永田的专著《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1]弥补了这一缺憾,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述严谨、史论结合,不仅系统研究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而且总结出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启示,是图书馆学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
1 国外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尚未成型
公共图书馆思想是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理论和观点的总称。美国是公共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是许多国家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源头活水。但国外系统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著作尚付阙如,图书馆史著作、图书馆概论著作、图书馆名人传记则涉及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部分内容。
1.1图书馆史著作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始于1876年出版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历史、现状与管理》(特别报告),该报告蕴含着美国早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思想,是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必不可少的史料。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是美国民主社会的基石、民主政治的保障、民主文化的武器库[2]。西德尼的《民主文化的武器库:1850- 1900年美国新英格兰和中部各州公共图书馆运动的社会史》凝聚着美国公共图书馆制度思想[3]。美国图书馆协会在一战期间发起“为军人捐书”运动,二战期间组织“胜利图书运动”,由此产生了公共图书馆战争服务思想。这一思想在科赫的《美国图书馆协会战争服务》[4]和贝克尔的《勇攀机遇之峰:二战中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和美国图书馆协会》[5]中有所体现。迪克森的《美国图书馆图文颂》[6]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窥见美国公共图书馆战争服务思想、读者服务思想、总分馆建设思想。
1.2图书馆概论著作
图书馆概论著作大都涉及图书馆事业的各个方面,部分图书馆概论著作也包含公共图书馆思想方面的内容。鲍士伟的《美国公共图书馆》[7]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儿童服务类型、图书选择、阅读指导等,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思想。黑泽汀的《儿童图书馆服务》[8]收录了美国儿童图书馆领域的重要论文和演讲稿,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美国主流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思想。约翰逊的《公共图书馆——人民的大学》[9]包括图书馆成人教育总论、图书馆成人教育的本质、开放书架与图书目录、读者咨询等内容,渗透着公共图书馆成人教育思想。
1.3图书馆名人传记
通过图书馆名人传记能够大致体察传主的公共图书馆思想。怀纳的《美国图书馆传记词典》[10]和维冈的《美国图书馆传记词典补编》[11]介绍了353位杰出的图书馆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是优秀的图书馆人物总传。威廉森的《威廉·弗雷德里克·普尔与现代图书馆运动》[12]、霍利的《查尔斯·埃文斯:美国编目员》[13]、沙利文的《卡尔·米兰与美国图书馆协会》[14]、哈里斯的《查尔斯·科芬·朱厄特与美国图书馆事业(1841- 1868)》[15]、科尔的《安斯沃斯·兰德·斯波福德:学者和馆长》[16]、米克沙的《查尔斯·安米·克特:图书馆系统员》[17]、科特勒和哈里斯的《贾斯汀·温沙:学者型馆长》[18],则是资料翔实的图书馆个人传记。名人传记虽然不是论述具体人物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专门著作,但为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以对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卡内基和杜威为例,对卡内基图书捐赠思想的论述散见于亚当斯的《公共图书馆与民众教育》[19]、科赫的《卡内基图书馆之书》[20]、博宾斯基的《卡内基图书馆的历史及其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影响》[21]。通过格罗夫纳的《麦维尔·杜威:领航者、激励者、实干者》[22]、赖德的《麦维尔·杜威》[23]、沙拉的《麦维尔·杜威:与图书馆事业同在》[24]、维冈的《永不停歇的改革者:麦维尔·杜威传》[25],可窥探杜威的公共图书馆思想。
2 我国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成果初现
我国对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研究散见于图书馆人物研究文献。山西省图书馆学会主编的《外国图书情报界人物传略》[26]收录了153位国外图书情报界著名人物的传略,严文郁编撰的《美国图书馆名人略传》[27]介绍了50位美国图书馆界杰出领袖的事迹,从中亦可部分了解美国图书情报人物的公共图书馆思想。平保兴的《美国图书馆学家鲍士伟公共图书馆思想之研究》[28]是首篇题目中包含“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文献,研究了鲍士伟的公共图书馆民众教育思想、馆员素质思想、公共图书馆制度思想。《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是目前唯一一部系统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著作。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29]在阅读和评价该书前,首先需要了解郑永田其人。
郑永田研究范围涉及图书馆史、目录学、数字图书馆等领域,目前已发表论文50余篇。郑永田对图书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最初的关注点是英国公共图书馆史,撰写过有关英国会员图书馆、工人阶级图书馆和近代公共图书馆的论文。鉴于美国公共图书馆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影响较之英国公共图书馆更胜一筹,郑永田将研究重心转向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表了一系列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佳作。例如,2010— 2012年他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发表《卡内基图书馆计划的回眸与反思》《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斯波福德思想初探》《美国公共图书馆史文献评述》;在《图书馆建设》发表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系列研究论文。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离不开郑永田的勤奋,也与其求学经历密不可分。郑永田硕士研究生阶段师从乔好勤教授进行目录学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目录学基础;博士研究生阶段师从程焕文教授从事图书馆史研究,掌握了史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扎实的目录学与史学基础使其在撰写该书时游刃有余,这从书中巨细无遗的参考文献、细致入微的文献考证便可见一斑。
3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的写作特点
3.1三点一线,全面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历史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回顾了自1731年美国早期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形态会员图书馆成立,到195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图书馆名人堂”名单,历时220年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该书围绕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这一主线,从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节点、历史疑点、研究盲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3.1.1梳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节点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该书通过分析影响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的节点性事件,勾勒出完整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史。(1)殖民地与后革命时期,教区图书馆、会员图书馆、流通图书馆、学区图书馆的出现催生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萌芽。(2)首座通过立法建立和维持的公共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建成开放之后,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逐渐形成并广泛传播。(3)1876年费城馆员大会的召开、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成立、《美国公共图书馆:历史、现状与管理》(特别报告)的发布预示着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走向成熟。(4)一战期间的“图书馆战争服务”和二战期间的“胜利图书运动”推动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进一步发展。
3.1.2解答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历史疑点
美国公共图书馆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也历经了百余年的蓬勃发展。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尚有诸多疑点有待研究者解答。“卡内基图书馆计划”是史无前例的慈善行为,创造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卡内基时代。关于卡内基为何花费巨资捐助图书馆,一直存在争议。郑永田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态度,从卡内基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公共图书馆思想两个方面回答了卡内基捐助图书馆的动机。对于每一种动机,作者均佐以《卡内基自传》《遍布美国的卡内基图书馆:公共遗产》《卡内基图书馆之书》等原始文献仔细论证,可见其论断较为全面和可信。
3.1.3关注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盲点
我国对美国图书馆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和研究主题分散,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研究盲点。《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通过对大量珍稀历史文献的爬梳剔抉,发现并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盲点。例如,朱厄特对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哈里斯甚至将1848- 1868年美国图书馆职业酝酿的时代称为朱厄特时代[30]。但遗憾的是,朱厄特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未引起我国图书馆史研究者的足够重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首次系统研究了朱厄特的图书馆事业成就和公共图书馆思想,指出“在19世纪的美国图书馆界,只有杜威才具有如此广泛和强烈的影响”[31]。
3.2以点带面,分类阐述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主要内容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以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为中心,通过阐述他们的公共图书馆实践活动与思想,展示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全貌。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共图书馆民众教育思想、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思想、公共图书馆馆员素质思想、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思想。该书对每一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内容都设独立篇章进行论述。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内涵丰富,同时又见仁见智。为使读者全面了解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该书针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每一项内容,均选取若干著名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的相关思想进行介绍。对每一位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的公共图书馆思想利用独立章节进行研究,每一章节则以该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所倡导的、最能体现其公共图书馆思想的言论开篇,使读者对其核心思想一目了然。
3.3资料翔实,参考大量原始文献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共参考177种外文文献和60种中文文献;参考文献以外文原始文献为主,占74.7%,可见作者追本溯源的严谨学风。参考文献的类型广泛,包括专著、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汇编、网络文献等;其中专著135种(外文专著102种,中文专著33种),占参考文献总数的57%,可见作者用功之勤。参考文献的出版/发布时间从1843年到2013年,时间跨度长达170年;其中1900年之前的参考文献37篇,大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2000年之后出版的参考文献68篇,仅占28.7%。作者通过参考和引用大量的一手资料,保证了论述的准确性和结论的客观性,也为图书馆史研究者的史料追溯和后续研究提供了便利。
为方便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内容,该书使用了大量脚注。这些脚注或者介绍著作和人物的相关信息,或者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说明,丰富了著作的内容。比如,该书第92页以脚注形式详细介绍美国著名图书馆馆员、翻译家和诗人波拉克的生平事迹;第85页的脚注列举“为军人捐书”运动中美国图书馆协会指定的作为图书收集中心的12所公共图书馆。此类脚注比比皆是,脚注做到如此细致入微难能可贵。
3.4附录完备,方便读者阅读并为延伸研究提供指引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有两个附录。附录一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名人堂”颁奖词。程焕文指出:“全部图书馆的历史实质上是图书馆人本身的历史。无论是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图书馆实践中,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32]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也必须以对美国公共图书馆人的研究为基础。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名人堂”颁奖词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了40位杰出馆员的生平事迹,包括事业成就、专业履历、学术著作。该附录为对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指引,也是对我国图书馆从业者的激励。
附录二是人名/主题索引。在我国出版的图书馆学著作中,书后索引常见于工具书类著作,学术专著在书后附录索引的情况并不多见,仅《西方图书馆史》[33]和《图书馆学导论》[34]等几部学术专著编制有人名、概念索引。《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涉及170多位人物和大量图书馆专业名词,为便于读者快速、准确定位某一人物或某一主题,编制了人名/主题索引,使其具备了工具书的部分功能。
4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4.1促进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
公共图书馆思想在我国是新兴的研究主题,研究成果较少。吴星溪的《20世纪中国图书馆思想论纲》[35]总结了20世纪我国图书馆思想的主要成果,苏全有的《从欧游游记看康有为的图书馆思想》[36]和韦庆媛的《戴志骞新图书馆思想与实践》[37]分别梳理了康有为和戴志蹇的图书馆思想,上述文献虽涉及公共图书馆思想,但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程焕文的《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38]全方位阐述了我国晚清时期图书馆学术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李彭元的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39]和潘燕桃的博士学位论文《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949- 2009)》[40]则共同描绘了我国近百年的公共图书馆思想画卷。综上,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成果,但关注点集中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领域,鲜有对公共图书馆思想追本溯源的学术著作。《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具有广阔的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视野,创新了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研究路径,必将促进我国图书馆思想研究的发展。
4.2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图书馆史就是西方图书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1917- 1937年的新图书馆运动通过对美国图书馆思想的宣传和推广,促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诞生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41]。新图书馆运动时期,我国图书馆数量从1916年的260所增加到1935年的4032所,公共图书馆“公共、公开、免费”理念开始深入人心[42],足见美国图书馆思想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之深。《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研究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规律,以及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与美国图书馆事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吸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精髓,指导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实践。比如,借鉴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从奠定民主社会的基石、完善民主政治的保障、建设民主文化的武器库的高度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本着“好的馆员是好的图书馆的一半”[43]的理念,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5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的局限与不足
5.1对具体的图书馆思想的研究稍显不足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博大精深,要全面透彻论述清楚绝非易事。该书第六章至第九章以著名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为中心,研究其公共图书馆活动与思想,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诠释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这样做的优点是重点突出、生动形象;缺点是涉及的公共图书馆思想内容庞杂,稍显凌乱。比如,第六章介绍了七位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的公共图书馆民众教育思想,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如果能够在第六章至第九章增加独立的章节,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民众教育思想、藏书建设思想、馆员素质思想、儿童服务思想的历史流变与主要内容予以梳理和总结,或能增加理论深度,便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
5.2对部分外文文献内容的翻译略显生涩
该书是作者在搜集和翻译大量外文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后撰写的。也许是由于作者过于强调忠实于原始史料,加之中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存在差异,作者对部分外文文献的翻译存在过于直白或生涩拗口的情况。比如,第53页谢拉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历史、现状与管理》的评价和第93- 94页芝加哥第6军团战营图书馆馆员麦克洛斯基对“胜利图书运动”的描述,翻译得有点拖沓拉杂。建议作者在该书修订再版时,对外文史料的翻译能更简练和文雅,提升著作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6 结语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是郑永田在多年研究美国图书馆学史的基础上完成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以时间为序梳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历史,以主题为纲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主要内容,既具厚重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性,为我们认识公共图书馆思想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借鉴,也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如何践行公共图书馆思想,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1)推动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创新与转化。在我国,兴起于2005年的图书馆权利思潮促进了图书馆权利观念的广泛传播,我国已然迈入崭新的图书馆权利时代。图书馆权利的核心是读者权利,即读者平等、自由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44]。公共图书馆思想强调的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责任与义务。图书馆权利的实现要以成熟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思想为基础,图书馆权利的传播对公共图书馆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年图书馆权利思潮是一场对民众信息自由、信息平等意识的集体洗礼,但图书馆权利的实现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既要深入探讨英美等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思想源流,也要从民主思想与民主政治发展助推器的高度来研究公共图书馆思想。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贯彻落实先进的公共图书馆思想,结合我国国情对先进的公共图书馆思想进行创新和转化,以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乃至民主社会的发展进程。
(2)加强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宣传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和建设书香社会的中坚力量。当前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度仍有待提升,林志成等人的调查发现,约10%的被调查者认为图书馆是类似书店的地方,社会功能是买卖书报刊[45]。此种认知影响着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为此,公共图书馆亟需通过广泛宣传,使公共图书馆思想深入人心,加速书香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2][31]郑永田.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 195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郑永田.美国公共图书馆史文献评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4):29- 38.
[4]Koch T W. War service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M].Washington:LibraryofCongress,1918.
[5]Becker P C. Up thehillofopportunity:American public libraries and ALA during World War II[D]. Madison,Wisconsi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2002.
[6]Dickson P. The library in America:A celebration in words and pictures[M]. New York:Facts on File Publications,1986.
[7]Arthur E Bostwick. The American Public Library(4th edition,revised and enlarged)[M]. New York:D. Appletonand Company,1929.
[8]Hazeltine A I.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M].New York:The H.W.Wilson Company,1917.
[9]Johnson A.The public library:A people's university [M]. New York: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ult Education,1938.
[10]Wynar BS.DictionaryofAmericanlibrarybiography[M]. Littleton,Colo:LibrariesUnlimited,1978.
[11]Wiegand W A. Supplement to thedictionaryofAmerican library biography[M]. Englewood,Colo:Libraries Unlimited,1990.
[12]Williamson W L. William Frederic Poole and the modern librarymovement[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13]HolleyEG.CharlesEvans:American bibliographer[M]. 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63.
[14]Sullivan P. Carl H. Milam and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M].NewYork:TheH.W.WilsonCompany, 1976.
[15][30]Harris M H. Charles Coffin Jewett and American librarianship,1841- 1868[M].Littleton,Colo:Libraries Unlimited,1975.
[16]Cole J Y. Ainsworth Rand Spofford:Bookman and librarian[M]. Littleton,Colo:Libraries Unlimited,1975.
[17]Miksa F L. Charles Ammi Cutter:Library systematizer [M].Littleton,Colo:LibrariesUnlimited,1977.
[18]Cutler W,HarrisMH.Justin Winsor:Scholar- librarian [M].Littleton,Colo:LibrariesUnlimited,1980.
[19]Adams H B. Public libraries and public education[M]. Albany:Universityofthe StateofNew York,1900.
[20]Koch T W. A book of Carnegie libraries[M]. White Plains,N.Y.:The H.W.Wilson Company,1917.
[21]Bobinski G S. Carnegie libraries:Their history and impact on American public library develop development [M].Chicago:American LibraryAssociation,1969.
[22]Dawe G G. Melvil Dewey:Seer,inspirer,doer,1851- 1931[M].EssexCo,NY:LakePlacidClub,1932.
[23]Rider F. Melvil Dewey[M].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44.
[24]Vann S K. Melvil Dewey:His enduring presence in librarianship[M].Littleton,Colo:LibrariesUnlimited,1978:53.
[25]Wiegand W A. Irrepressible reformer:A biography of Melvil Dewey[M].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6.
[26]侯汉清.外国图书情报界人物传略[M].太原:山西省
图书馆学会,1984.
[27]严文郁.美国图书馆名人略传[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28]平保兴.美国图书馆学家鲍士伟公共图书馆思想之研究[J].贵图学刊,2010(4):35- 37.
[29]陈渔,郑义.孟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86. [32]程焕文.图书馆人和图书馆精神[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2):35- 42.
[33]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4]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5]吴星溪. 20世纪中国图书馆思想论纲[J].图书馆,2002 (2):1- 7.
[36]苏全有.从欧洲游记看康有为的图书馆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30- 133.
[37]韦庆媛.戴志骞新图书馆思想与实践[J].图书馆,2012 (6):58- 61.
[38]程焕文.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9]李彭元.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2.
[40]潘燕桃.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949- 200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41]刘亮,付敏,杨玉麟.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重新审视与评价[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5):1- 4.
[42]吴稌年.美国图书馆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影响[J].晋图学刊,2006(5):73- 79.
[43]Dana JC. The LibrariansSpirit and Methodsin Working with the Schools[G]//Bostwick A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Libraryandthe Public Schools.New York,The H.W.Wilson Company,1914:158.
[44]程焕文.权利的觉醒与庶民的胜利——图书馆权利思潮十年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建设,2015(1):26- 38.
[45]林志成,张伟,黄洁晶.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认知度与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2(5):51- 56.
Review on A Study of Public Library Thou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31-1951)
ZHANGXin- xing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concerning public library thou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t home and abroad,and elaborates the writing features,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of ZHENG Yong-tian’s book A Study of Public Library Thou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31-1951),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public library though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brarianship.
KeywordsAmerica library history;public library;library thoughts;library science history;book review
作者简介张新兴,男,博士,广州大学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2015- 1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