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语者”: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
2016-02-13
“尸语者”: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
有很多的案子,都是很小、很琐碎的事情,最终引发了严重的罪行。可无论谁犯下罪恶,想要撇清干净是绝不可能的,因为尸体永远不会说谎。而法医,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能听得懂尸体语言的人。
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法医秦明曾以一部叫《尸语者》的悬疑小说红遍网络。他的“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一经推出,就迅速占据各大网站排行榜榜首。近日,记者采访了法医秦明,听他讲述你所不知的法医工作。
写小说为法医正名
2005年,秦明获得医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考入安徽省公安厅正式成为一名法医。原以为省厅法医会比较清闲的秦明,在参加工作后才知道,法医既要参与全省重特大、疑难命案的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现场重建分析,还要做死因和伤情复核鉴定、信访案件的处理处置等。同时,还有一些科研任务,以及为基层法医的日常工作提供业务指导,任重道远。
而且,法医的工作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刺激,除了要在命案侦破中打头阵,更多精力要花在“怎么做都做不完的伤情鉴定和时不时就出现的非正常死亡案(事)件上”。另外,由于法医工作的特殊性,在一些人眼中,他们是不太吉利的,会被误解,甚至因此蒙受不白之冤。秦明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有个妇女和另外一个妇女打完架,总感觉自己的膝盖不舒服,就去做伤情鉴定。但检验结果出来,她没有伤,是退行性改变,是一种老化的象征。这人不服,又不知从哪看到了秦明的名字,就到处发帖“公安厅法医科秦明上蹿下跳为堂妹开脱罪行”。其实秦明根本没负责过那个案子,只不过恰巧和打人者都姓秦。秦明曾为这事耿耿于怀:“我知道我挺显老,但你也不至于把我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安排给一个50多岁的妇女当堂兄吧。”但他更觉得,需要让更多人了解法医工作,为法医正名。
2012年除夕夜那天,他开始在博客上写小说。没想到,喜欢看的人越来越多,再后来他被出版商瞄上了。当年9月,第一部小说《尸语者》出版了。小说基本以他在工作中的案例为原型,虚拟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后,秦明一发不可收拾,出了“法医秦明”系列,成了国内最畅销的悬疑小说作者。现在,秦明的微博上有30多万“粉丝”了。让人有点意外的是,秦明的“粉丝”大多是女性,8岁小孩到70岁的老人都有。
法医秦明
工作环境不能自由选择
每年最热的时候,气温往往超过了人的正常体温,这也给腐败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当很多人都躲在空调房里的时候,法医们却还在酷日之下,在山野之间、水流之中,打捞、检验着形态各异的尸体。说形态各异毫不为过,尸体腐败是一天一个样,从尸绿到腐败静脉网出现,再到尸体发黑、膨大,甚至还有最让法医头痛的巨人观。无论尸体变成什么样,法医都不能甩甩手不予理睬,也不能糊弄任务。
秦明说:“我还记得刚到单位不久,就跟着师父去勘一个尸蜡化尸体的现场。虽然已经参与过数百具尸体的检验工作,但我一直还没有见过尸蜡化的尸体。尸体放置到解剖台后,师父要求我“去戴两层手套”,但我以“两层手套没手感,缝线打结感觉不到线头”为由拒绝了,哪知尸检工作完毕后,戴了两层手套的同事们都没事,只有我一人无论用什么清洁工具清洗手指,都无法去除尸体留下的气味。到了晚饭时间,大家端着饭碗往嘴里扒的时候,我只能坐一旁,藏起自己的手,饥肠辘辘。那种气味一直持续了两天的时间,我买了几斤香菜天天搓手才算消解掉。”
还有一次,秦明和同事出发勘验一起母子三人死亡案件的现场。当时下着大雪,他们到达现场天已经黑了下来。案发当地是土葬区,没有殡仪馆,更别提法医学尸体解剖室。为了保证在尸体新鲜的情况下完成伤情鉴定工作,他们只能在蹲在零下十五度的河床旁边,对三具尸体进行了长达六七个小时的检验。尸体检验完成后,秦明的双腿基本没了知觉,在助手的帮助下才勉强站立起来。
“不能因为臭,或者工作环境不理想,就导致对尸体检验不细致,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的臭味是白熏了,受的苦也白熬了。”秦明称,这些年来,我们法医帮助警方破获了很多疑难案件。
要客观,不纠结
每一个法医都有一个过程:先是害怕,然后要学会面对惨状各异的尸体,然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慢慢会生出“生命太脆弱”之类的感叹,到最后,就是对犯罪分子的嫉恶如仇。在秦明看来,法医的最高境界,是对生死的淡然,有一种“看破生死”的感觉。
前不久,有个村子里一个独居的武疯子死在自家床上了。解剖一看,他身上有多处骨折,还有大面积出血。他家门口有很大一滩血,血的旁边还有一个很深的刹车痕,当地就判断因交通事故致伤死亡。秦明看了以后发现问题,如果车轮轧到肋骨,一般会形成两条骨折线,断成三截。但死者的好几根骨头却是断成了四截,说明至少是两次受力,应该不是交通事故。另外,死者头部和鼻部损伤应该是软质的东西形成的,不是交通事故中因地面形成的伤。所以,他认定这是个命案。最后,这案子破了,打人者也被追究了责任。原来,那人骑电动车经过,这个武疯子跑过去打人家,那人反过来打他。受伤以后,他自己跑回家,失血过多,一睡过去就休克死亡了。秦明做的结论一出来,办案单位就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还得继续查下去;而死者家里人也嫌麻烦,说不想追究,赶紧火化算了。“大家都觉得少了一个累赘,没人去愿意为这个生命负责。”秦明说,“但在法医的眼中,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你要还逝者一个真相,不能让他们枉死。”
对于法医而言,任何一个案件背后,不只是一个生命,也有情与法的角力。而法医的一种态度、一个证据,可能就决定了整个案件的走向,甚至一个人的生死。秦明说起了这样一个案子:一个男孩得了脑癌,开了两次刀,还是复发,很痛苦,家里也早就一贫如洗了。一天,男孩在医院水池里面溺死了。尸检时,秦明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伤,原来是父亲把他摁到水里溺死了。在鉴定报告里,秦明如实写了这一点,同时也说明了孩子脑部恶性肿瘤的程度,这也必然会导致他的死亡,而且过程痛苦。“这个父亲必须要负刑事责任,其实他也很痛苦,也是为了孩子着想。所以,我们会去找一个平衡”。
“遇到这种案子的时候,你自己会不会纠结?”面对记者的提问,秦明毫不犹豫地回答了6个字:要客观,不纠结。“做人做事,只要你坚持了原则,就没什么好纠结。第一,法医学就应该是严谨的,不应该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践踏。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得起良心,对得起逝者,对得起事实,对得起科学;第二,酌情原则,把小孩的病情写出来,对他父亲是有利的。总之只要本着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不要让自己任何情绪去影响这个鉴定结论就好了。”
当然,秦明也曾有脆弱的时候:“被害人是一个家境贫困的女孩子,靠着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利用实习期去打工挣钱,就在她还差500元就还完助学贷款的时候,被性侵杀害了,仅仅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我去尸检,心里难受得要命,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孩子,马上就看见曙光了。那段时间,我的QQ签名还改成‘此案不破,我如鱼刺卡喉,惶惶不可终日’。终于破案后,我靠睡觉来抚平难宁的心绪,第二天一早,再继续努力。”
“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是对法医最好的注解。法医是一份只有执着热爱的人才能坚持下来的职业,虽然也有一些从事法医的工作人员因为法医工作的难度强度而改行,有一些人还会因此天天做噩梦,但秦明却说,他不会后悔做了法医,而且还会继续干下去。
(《检察日报》、《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