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2016-02-12宋彩珍张利芳梁冠琦
宋彩珍 张利芳 梁冠琦
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宋彩珍 张利芳 梁冠琦
幼儿都是天性贪玩、好玩的,要想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老师就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幼儿的学习活动热情。体育老师应当注重从幼儿的身心特征出发,选择适宜幼儿的、充满乐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运动中锻炼幼儿的身体,同时培养幼儿的兴趣。本文结合了现今我国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培养的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给出了几点策略建议。
幼儿;体育;兴趣培养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8.048
近20年来,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也是国际社会时常研讨的热点问题,在现代教育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幼儿体育教育因其面临的被教育者年龄段而有其固有的特殊性。
1.幼儿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我国幼儿体育教育历史由来已久,近20年来对该教育更为重视,要想真正地推动发展幼儿体育教育、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了解我国幼儿体育活动现状必不可少。
1.1体育活动过于单一,缺乏运动负荷
幼儿的体育活动大多局限于规律式地律动体操、简单的体育游戏,这种体育活动形式大多单一乏味,起不到真正锻炼的目的。幼儿的体育活动本来是旨在让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帮助其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态度,使得其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健康的发育。但从我国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来看,活动的形式太过单一,多局限于简单的律动和游戏,弱化了体育这一概念,加重了游戏的概念,达不到很好的锻炼目的。幼儿体育活动体育这一特点被过度削弱,幼儿体育活动大多缺乏力度,没有适宜的负荷。
1.2幼儿体育活动随意性太大
幼儿体育活动不同于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幼儿由于其年龄较小,具有其年龄段固有的特点,他们的体育活动一般比较随意、分散。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孩子们可以在操场上玩游戏,也可以去设施区玩滑梯或者其他设施,教师则不用专门组织,只需在一旁看护即可。
2.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原则
基于我国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要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应该坚持掌握一些原则,主要需要做到制定于幼儿心理特征相契合的体育活动项目。
2.1适度原则
幼儿的年龄还小,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技能尚且处于发育状态,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时,既要注意使之达到锻炼的效果,也不能忽视适度适量。设置幼儿体育活动时,时间不宜过长,活动量也要和其身体素质状态相适宜。因为幼儿容易三心二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待事情的专注力和持久力都还不够高,不要给幼儿制定过高的目标,以避免幼儿因为达不到要求而丧失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的反效果。
2.2鼓励原则
对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忘时刻对幼儿的成绩进行鼓励,以激发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老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做到肯定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付出和收获,增强幼儿积极参于体育活动的动力,树立他们的荣誉感,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只得到身体的锻炼,还可以收获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
2.3安全原则
幼儿年纪尚小,对许多体育活动的掌握和把控都还不是很到位,并且还很容易在体育活动之中受伤,要想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必须要做到保证幼儿的安全。在开展体育活动之时,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幼儿以免他们意外受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要注意清洁卫生,老师也可以提前制定一些预防幼儿意外受伤的办法,不要让幼儿因为在体育活动中受到挫折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2.4系统原则
前文也有提到,现在幼儿的体育活动大多缺乏系统性,而是随意性较大。培养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还应当坚持系统原则。开展体育活动项目时,不要过于随意,最好提前做好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地开展活动,这样就既能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还能够使幼儿在系统的体育活动之中收获心理的满足感,帮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3.如何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结合我国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想要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老师还是最应当从幼儿的身心特点着手。
3.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
幼儿年龄还小,大多体力比较弱,并且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协调性,和一些运动的灵敏性都还比较差。并且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很容易三心二意,容易被别的事物吸引,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之中,他们会表现得只对自己喜爱的项目感兴趣,也不会在乎得到锻炼与否,更加不会去理会体育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他们更善于去模仿同伴的动作,更喜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项目去参加,把体育活动当做是玩耍而不是真正的体育。
基于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老师就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的体育活动,这样才能够达到培养他们体育活动兴趣,激发他们自主体育活动的效果。根据幼儿的年龄划分,可把幼儿分为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他们具体的年龄特点又各有差异,要培养他们的体育活动兴趣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小班幼儿体力最弱,注意力也最不容易集中,活动散漫,不会太听从老师的指导,因此老师最好选择一些不太需要规则、难度也相对较小的体育集体活动让他们参与。中班幼儿的体力稍微要强一些,也有了一些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老师的指导也比较会去服从,对体育活动的规则也会基本遵守。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开展一些带有一定规则、并且需要幼儿相互协作的体育活动,来帮助其了解体育活动,发掘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大班幼儿的体力是最好的,身体也具备了基础的协调性和运动灵敏度,也比较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参与活动时,更加会去在意活动的结果和渴望取得一定的收获。这时老师便可以适当地增加体育活动的难度,选择一些难度更大、内容更加丰富、规则更为复杂、需要幼儿配合竞争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参与。
根据幼儿的年龄身心特点来制定体育活动的内容,可以让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又可以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之中收获快乐感和满足感,这样幼儿才会对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更愿意参与其中。
3.2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和环境
学习需要良好的氛围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也是同样的道理。幼儿体育活动作为帮助幼儿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其环境和氛围都应当充分设计利用,以此来勾起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喜爱和兴趣。目前幼儿体育活动的场所和环境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集中性,例如在幼儿园的游乐场可以组织体育游戏,在走廊可以训练幼儿跑步,在塑胶场地可以带幼儿练习调高,不同的体育活动场所都是根据幼儿心理特性来选择的。
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不局限于单一确定的体育场所也是其中一个特点,而这一特点也非常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这是由于这些体育活动环境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在不同的地域进行不同的体育活动,会让幼儿对不同的环境产生共鸣感,在这一过程之中幼儿也会更清楚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活动场所和体育项目,由此老师也可以发掘出幼儿的体育兴趣。这样一来,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会得以发挥,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自然更深一层了。
3.3选择多样化的幼儿体育活动
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活动大多集中在早操或是单一的游戏上,较为单调,幼儿参与起来也显得刻板单调,不容易提起兴趣。幼儿普遍都很容易对新兴事物产生兴趣,面对新鲜事物时,幼儿会不停地提问,去看,去摸,去感受,这些好奇心便是兴趣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的体育活动能够更加多样化,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必定就会得到巩固和培养。
具体来说,在幼儿参与球类体育活动之时,可以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羽毛球、乒乓球等涂上鲜艳的颜色,把幼儿的皮球画上卡通的涂鸦,幼儿便肯定会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这些球类体育活动之中了。在幼儿学会了简单的球类活动之后,还可以增添进去新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教会幼儿如何对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多样的体育活动都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爱好,使得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更浓。在组织这些体育活动时,都要做到从容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多样新鲜的体育活动会领幼儿乐此不疲,帮助他们保持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结语
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长期坚持,把握好原则,制定更多更适合幼儿的策略,努力不懈地去坚持,抓住机会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自发地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让他们由被动参与到主动积极,这些都需要付出很多辛劳汗水,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十分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收获健康的身体,因此这些都是值得去付出努力的。
[1]郝晓岑.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04:9-12.
[2]陶宏.论幼儿体育游戏化及其对幼儿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1:220-221.
[3]肖永强.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0:71-72.
201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资源的活态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BTY082);2014长沙师范学院校级重点课题"民族传统体育在湖南省学前教育中的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XYZD201404);2015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湖南省学前教育中民族传统体育的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5YBA032)。
宋彩珍(1978.4-),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副教授,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系;张利芳,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系;梁冠琦,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