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02-12刘西涛王炜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镇化供给

刘西涛 王炜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西涛 王炜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制约着人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其提升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体育公共服务;影响因素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8.027

1.新型城镇化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在关联

1.1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体育公共服务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力支撑和必然要求,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确定的指导原则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让全体居民公平享有社会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其中就包括了体育公共服务。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体育公共服务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1.2体育公共服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可以在体育设施、体育信息、体育事业等方面为全社会居民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在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更是从不同的层面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要求。因此,体育公共公共服务成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要内容。

2.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2.1政策因素

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保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政策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中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有着重要影响。一是政策导向作用。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关于体育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明确了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目标、指导原则、供给路径以及具体措施。比如国家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 -2015)》以及地方政府关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具体办法,为实现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也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指明了方向。二是政策的规制作用。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需要保证供给的总体质量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检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时,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监测和监督,杜绝不合格体育公共服务的出现。三是政策的激励作用。体育相关政策可以对体育事业的发展给予积极的激励作用。激发社会力量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社会资本进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激励。

2.2经济因素

经济是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体育文化发展的程度。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受到城镇化发展状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有较大的差异。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在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下,也会出现供给失衡,难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同时,经济发展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公民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体育公共服务的利用程度,继而影响到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比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当地居民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少有时间关注体育服务。只有经济水平和收入达到一定状态,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体育活动,才会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给出不同的要求。

2.3供给主体和方式

体育公共服务不是单一的政府主体就可以实现的。在体育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由于政府供给主体本身存在的诸多不完善的职能,使得难以有效供给。政府工作人员的素养参差不齐、政府供给程序僵化等因素制约着供给质量。供给主体是多元化的合力作用。如政府、体育中介机构、协会、社会团体、公民都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供给主体间的有机合作,协同效应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效果和质量。再有就是供给方式也会有重要影响,不同的供给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用和社会影响。如体育公共服务的政府购买模式,这种模式的要求、路径和实施条件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服务供给质量。再如社会资本投资模式,对社会资本的引入方式、规范及后期管控都有着较为严格的程序,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服务供给质量。

2.4体育文化和环境

公民的体育文化意识和觉悟也会从参与程度和诉求方面影响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公众的体育文化意识淡薄,缺乏体育精神,对体育公共服务的要求就会低,反之,就会积极要求政府提供较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有着强烈的诉求。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方式也限制着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外部体育文化环境也同样制约着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比如,一个地区的体育社会组织和团体发展好,公益性强,社会体育文化氛围好,宣传途径多样,就会提升公民参与体育活动热情,会强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质量。

3.优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对策

3.1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

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群众提供健身活动的全方位的良好体育公共服务。因此,需要结合体育公共服务内容强化政府职能。一是政府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制定体育公共服务引导性政策、激励性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二是政府强化组织监督和保障。通过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评价机制和公民体育参与监测机制,形成不同的组织网络,保障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3.2拓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资金渠道

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大社会投资,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支持群众健身。因此,解决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问题,除了依托政府的财政投入,增加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总体支出中的比例,还应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在引导社会资金进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如通过体育设施冠名,给予社会投资机构在进行体育设施建设中的机构冠名权,提高机构的社会声誉,激发机构投资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3.3制定科学的体育公共服务分类供给规划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可以细化成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体育设施服务体系、体育信息咨询服务、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体系、体育服务监督反馈体系、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体系等内容。针对这些内容,要制定分类供给规划,有重点的、分时序的进行,不可以摊大饼式的开展。诸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首要应当解决的体育供给服务内容式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服务,通过体育设施和场所建设,为广大的民众提供体育活动的空间。其次是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进程中,公民在面对体育健身上还缺少足够的认识,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的指导,充分享用体育公共服务。再次,是完善相关的监督、评价和反馈机制。对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给予正确的界定和评价,为下一步增进服务质量提供基础。

3.4加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培育

新型城镇化中的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在硬性基础设施供给前提下,还需要加强软设施的供给。主要就是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培育。一是加强宣传。通过体育文化短片、体育文艺活动、体育相关赛事进行对体育公共服务的宣传。可以开展三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大力提高公民对于体育健身意识和增加对体育供给服务供给的诉求。二是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实现路径是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加快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志愿服务人员的素质。大力弘扬体育精神。

4.结束语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优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十分必要而且迫切。针对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因素,结合实际,分析优化的对策,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期不远。

[1]张鹏,体育公共服务公私协力治理机制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5.4.

[2]周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研究[J]体育世界,2015.7.

[3]梁建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学刊,2014.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BJL054);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黑龙江省垦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4G026)。

刘西涛(1978.11-),男,山东聊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副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王 炜(1973.6-),女,吉林怀德人,博士研究生,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城镇化供给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