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与李小建教授的经济地理研究特色*

2016-02-12樊新生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建教授特色

樊新生

【区域经济论著评析】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与李小建教授的经济地理研究特色*

樊新生

由李小建教授独著、科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在同行中引起较大反响。李小建教授在新作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创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为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方向。全书分为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农户地理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小尺度研究、区域研究,共5篇48章。此书基于作者30多年的研究,对国际背景下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充分反映了李小建教授的创新性学术思想、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包括从中国特殊国情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主张经济地理学的“地理”传统,一贯坚持经济地理学微观研究、“学”有所用和实证研究。

经济地理;农户地理;公司地理;小尺度研究;区域研究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这本书是李小建教授基于几十年在经济地理学研究探索中发表的一些成果,以自己的学术思想为脉络,梳理编纂而成。李小建教授是国内一位国际知名经济地理学家,是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客座教授(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李小建教授在研究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思想,坚持从地理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特别重视从微观角度探索经济空间过程和机理,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作为作者一贯坚持的学术思想和30多年不断探索的自然结晶,既有作者大量丰富的实证研究,也有“慢踱步、冷思考”后的理论启迪,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一、《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出版引起较大反响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一书的出版直接引致了中国地理学会2016年4月在开封召开了“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转型发展学术论坛”,来自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University of Sussex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的100余名经济地理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围绕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性转型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多位著名学者欣然为其写书评,称赞有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陆大道(2016)书评称,李小建“几十年里一直以认真严谨的态度进行经济地理学研究与教学,是国内经济地理学界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拔尖人才之一”“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拨开了一层经济地理学科学发展的迷雾”“全书所展示的内容极为丰富,从科学问题、研究成果评述、研究思路、数据到结论、讨论、多视角的参考文献等,可看出其研究工作的严谨、持久和艰辛”。本书“从科学问题的阐述、调查研究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分析方法和结论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诸多创新之处,体现了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的特色”。国际地理联合会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原中国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缉慈教授(2016)在书评中谈到,李小建“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界不可多得的著名学者”“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少数经济地理学者之一”“又是坚持在这一领域持续耕耘的创新型学者”“他在长期研究中所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思考非常有意义,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同辈和后学们精读”“他在中国特色经济地理研究领域的学术论题和价值取向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科学出版社资源环境分社朱海燕社长(2016)谈到,“作为一个编辑,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专著严谨的研究范式,全书体现了原创性和科学性”。她提到“科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赛杰奥)推出该书介绍不到一周就备受关注,阅读量已经7000多次,增加了260多位粉丝”。这在该社出版的学术著作中十分少见。

二、《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探索》的内容与特色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一书分为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农户地理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小尺度研究、区域研究,共5篇48章,86万字。第一篇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包括对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评述、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思考等。作者提出要基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文化和学科联系来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实现该学科的重要理论创新。第二篇聚焦于农户地理研究,从被人忽视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户出发,作者开展了农户与农区的经济地理现象研究,使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得到紧密结合,从地理角度解构中国广大的农村社会经济现象。农户地理研究上着天、下接地,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填补了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空白,为推进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篇探索了公司地理研究,丰富了公司地理研究内容,尤其推进了公司地理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与深入。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公司,包括全球公司、跨国公司、中小公司等,重点探讨了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的空间结构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篇探讨了经济地理学尺度问题,沿着县、乡镇、村、点位等不同尺度开展研究,探讨了人地关系的微观量化研究,丰富了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小、微观尺度的研究。第五篇就中国的区域研究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辨。作者以“为生民立命”的报国情怀,选择了区域发展的不公平、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农区地理、新型城镇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角度新颖、独到,可望对我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建构起到重要作用。

三、李小建教授经济地理研究特色

李小建教授的《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一书,充分反映了他的创新性学术思想、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

1.坚持经济地理学“地理”传统

李小建教授一直在不断思考,在国际经济地理发展“转向”背景中,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何去何从。在此书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篇中,他首先旗帜鲜明地坚持经济地理学的“地理”学科特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空间的关注,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尤其是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一段时间内也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界的盛事。随之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也有染红中国经济地理学界之势。在这样一个沸腾的浪潮中,李小建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新经济地理学中一些研究方法的积极意义,并且20年前就介绍了克鲁格曼的学术思想。但同时,他认为新经济地理学中的“空间”是抽象的,不是实实在在的“地理”,没有与实际空间结合,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地理学除了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外,还应该从地理角度研究经济现象,注重地理圈层(包括人居圈、大气圈、水圈、地貌、土壤圈等)对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甚至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人类其他活动的经济后果也应该纳入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为此,李小建教授正在组织一本新的经济地理学教材,在编写思路和内容安排上有别于他主编的《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强调地理圈层、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这样的经济地理学学科特性认识并不是盲目地排斥国际上知名经济学家开展的“新经济地理”观点,而是充分吸收、掌握了他们的观点、研究方法,也包括一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相关观点,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更加坚定了经济地理学研究应该坚持“地理”传统,同时也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应该加强模型与计量方法,增强其科学性。

2.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教授倡导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研究,并身体力行。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本土性。不仅各地的地理现象如此,解释的原因和思维的逻辑也如此,这在也具有人文学科特性的经济地理学中更为明显。早在21世纪初,他就提出“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道路,也应造就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李小建,2002),紧接着,他又在国际比较中,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李小建,2004)。他认为塑造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地理环境”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遇到的经济问题不同,自然环境、自然禀赋不同,尤其是政治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价值不同,这些都会导致中国经济地理现象、格局形成的独特机理。他经常谈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力量很强大,相关的政治制度,包括没有党派更替、官员的升迁与政绩关联以及中央到地方的层级管理,深刻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分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政府的依赖和崇拜,人际关系密切程度,地方与中央部门的关系程度又影响着重大发展项目的区位选择。因此,解释中国的经济地理现象,必须深入了解相关的政治文化背景。我们应该挖掘出这种独特机理,促成特殊理论成果。正因如此,李小建教授呼唤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思维和研究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主要奉行引进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研究——理论总结的研究模式。他建议要反思这一研究模式,并提出中国实际研究——相关理论归纳——国际比较——理论创新的研究模式,从实际出发,不带任何框框,锁定在世界有独特意义的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专题,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解释这种现象的特有理论,后与国际相关理论比较,凝练出理论创新。国际经济地理学发展多元化的今天,李小建教授的这些思想,对今后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尤其是对正被种种术语云雾缭绕,处于困惑中的年轻学者来说,称得上是大海航行中的一盏灯塔。

3.发展经济地理学微观研究

在研究方法,李小建教授的研究特点是秉承还原论思想,坚持微观研究,努力揭示经济地理现象的微观机理。从该书篇幅较大的第二、三、四篇,可以看出李小建教授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较热、发展迅速的公司地理(包括产业集群)转向了起步较晚、研究较少的农户地理,研究对象跨度很大,其中有何联系?不难推测,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微观研究。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传统农区,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微观经济主体。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微观主体、微观单元的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与之相应,中国经济地理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强调综合论,着重应用归纳法,注重宏观现象的研究,微观行为研究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微观经济主体作用逐步凸显。李小建教授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变化,认为可以以还原论进行经济地理学基本单元的探索,从而构建新的学科研究框架,便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微观行为主体的研究。该书第二篇农户地理研究、第三篇公司地理研究,作为多年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着力于微观的地理尺度,从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研究工业公司或农户的实际的经济空间行为。在公司地理研究中,紧紧围绕中国发展步伐和实际问题,先后开展了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乡村工业研究,研究内容除了企业与区域关系之外,还涉及企业空间扩张、环境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同类型企业的空间结构等问题。鉴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李小建教授还把公司地理研究拓展到了金融企业,探讨了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该书第四篇为经济地理学的小尺度研究成果,一方面展示了不同尺度经济地理过程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宏观尺度研究无法揭示的经济地理过程,从而表现出了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

4.坚持“学”有所用

在研究的价值取向上,李小建教授坚持经济地理学研究要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服务,秉承了中国学者忧国忧民的学术传统,认为学者的研究要么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建议,要么起到呐喊纠偏的作用。第五篇区域研究,是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问题的不断思考,提出中国区域发展应该坚持协调思想,集中体现了这种研究价值观。首先认为经济地理学应该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不公平、福利水平差异等,创造性地提出区域发展机会公平、区域关怀等观点。其次,关注传统农区发展,将农区地理学理论研究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包括新的资源观、新的发展观、新的统筹观、新的尺度观。近来,李小建教授特别关注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从中国过去城镇化道路反思、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教训,以及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规划理念方面,阐释了中国新城镇化的“新”内涵,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遵循协调思想。

本书是李小建教授30多年的心路历程,从他从追随欧美主流经济地理学受社会思潮影响所产生的各种“转向”,到根据中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价值、政治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价值对经济地理现象产生不同影响,逐渐根据独特国情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作为一个年轻学者,才疏学浅,犹如大海中飘渺的小舟,实难参透其全部。此文吸收了其他学者对该书和李小建教授学术思想的评价,写下了这篇读后感,希望她成为读者阅读这本大作的开始,进一步走进这位经济地理学老兵,获得自己的感悟。

[1]李小建.试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创新[J].人文地理,2002,(2):1-4.

[2]李小建.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J].人文地理,2004,(1):27-31.

[3]陆大道.推荐一部颇有创新的经济地理学著作[J].地理研究,2016,(4):604+803.

[4]王缉慈.李小建教授经济地理研究的学术论题和价值取向——读《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有感[J].经济地理,2016,(3):206-207.

[5]朱海燕.《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探索》编辑学习心得[J].地理学报,2016,(4):701.

(责任编辑:晓力)

New Approaches to Economic Geography:A Chinese Perspective and Professor Li Xiaojian’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an Xinsheng

The monograph“New Approaches to Economic Geography:A Chinese Perspective”written by professor Li Xiaojian in Henan University and 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in 2016,has been caused a strong react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This book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his researches,most of the ideas has been publicized in his publications and has 48 chapters in 5 parts,each part focusing on a certain aspect,on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es,investigation of the rural households,corporation geography,small-scale geographic researches and regional investigations as well.Professor Li Xiaojian has firstly proposed“creating economic geograph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his new book,which indicates a new direc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geography.So all these research work demonstrate his aim to advocate special Chineseeconomic geography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at the same time reflect his fresh and creative thinking and down-to-earth study attitude.For example,he argues that economic geography should be a branch or subdivision of geography whil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dopt somewhat economical viewpoints towards the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geography,focuses on micro-researche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unit of geographical phenomena and exhibit the anatomy of geographical phenomena,advocat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dealing with regional development problems,and put more emphasis on empirical study withfirst-hand data about various types of enterprises and rural households.

Economic Geography;Geography of Rural Households;Corporation Geography;Small-scale Geographic Research;Regional Research

F129.9

A

2095—5766(2016)06—0157—04

2016—08—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No.41471117)。

樊新生,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院长(郑州450046)。

猜你喜欢

小建教授特色
小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特色种植促增收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完美的特色党建
最怨的就是你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最怨的就是你
游戏惹的祸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