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环境下工程项目招标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2016-02-12铁峰
铁 峰
河南中平招标有限公司 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市场经济环境下工程项目招标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铁 峰
河南中平招标有限公司 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工程项目招标工作近年来受到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防止招标中腐败现象的滋生,防止暗箱操作、泄漏标底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是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下招标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对加强招标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制度体系、招标代理方和招标方自身等方面探讨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工程项目招标质量控制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前提,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策略,以期能够对提高工程项目招标质量的控制有所帮助。
市场经济环境;工程项目;招标质量;法律监督
工程招标是工程项目建设方经常采用的一种选择施工单位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就是建设单位将拟建工程项目作为标的,邀请多家施工单位对该建设工程进行报价,建设单位再从最终的施工单位中选择出对自身最有利的报价,并最终签订施工协议。工程项目招标方法之所以能够被广大建设单位所采用,主要是因为该方法能够通过公平竞争的途径实现建设方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依据法律监督体系合理控制招标质量,对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是必要的。
1 加强工程项目招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加之经济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导致市场情况日益复杂,工程项目建设竞争也日益加剧。因此,招标管理质量的整体水平不但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设合同的后续履约质量。所以说,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质量地控制和管理,不但能够有效地控制招标方的经济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达标。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论是施工技术还是施工的组织方式,都已经与以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很有必要针对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工程招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予以解决和克服。
2 工程项目招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法律监督体系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招投标方式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依然存着这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首先,政府虽然颁布了规范招投标行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但是主要是对行业行为进行引导,内容缺乏具体的针对性,并没有对招标过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管理和约束。同时,在违法处理方面也没有予以详细的说明,限制了法律的强制效果;其次,不同政府部门对招投标管理所实施的具体处罚条例或者方式存在不相一致的问题,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对工程招投标工作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出现重复管理或者是管理盲区的问题,容易在招标工作中出现漏洞,不利于对招标质量的控制。
2 .2 招标代理机构方面的问题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工程项目招标代理行业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高,代理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其次,招标代理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从而使得整个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以至于招标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再者,招标工作缺乏对应的独立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个别单位企图依靠不当途径获得中标目的的现象;最后,工程招标乱收费问题较为普遍,这主要是因为招标代理机构都以盈利为目的,缺乏必要的行业道德观念。以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使得招标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难度被进一步加大。
2.3 招标单位自身方面的问题
据相关部门披露的一些信息显示,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委托代理人招标时,有较大一部分招标人会使用“外陪标、内定标”等方式来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运作,不然就可能会将招标业务委托给其他代理机构。有时,为了避开监管部门的监督,通常会采取把该公开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利用不同的理由进行推脱;者采用邀请招标,不依据程序进行招标,而是将招标项目交由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单位建设完成,并且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不按规定执行,把信息公开发布的时间人为过短,为私下的运作提供便利条件。
3 加强工程项目招标质量的控制策略
3.1 完善并健全招标法律监督体系
构建一个完善科学的招标法律监督体系能够给招标工作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这不仅能够很好的避免、遏制招标过程中出现的串标、围标等行为的发生,而且便于招标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虽然在《招标投标法》颁布之后在招标程序上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违规操作的问题,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应的招标制度建设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所以,应该对于《招标投标法》相配套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形成以该法律为核心的招标管理制度,保证《招标投标法》的贯彻落实。同时,还应该增加对串标、围标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如结合经济、行政和刑事等处罚手段,使招标的违法成本增加,让招标工作质量得到法律上的保证。另外,工程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应该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构建并制定黑名单清出制度,对围标、低价抢标、不重视工程质量等现象进行打击。
3.2 强化对评标环节工作质量的管理
(1) 要确保评标过程的保密性
为了确保评标过程的保密性,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现场,评标专家应该采用随评随抽的方式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人员,并严格遵守一次性抽取的原则,不得重复抽取、剔除和筛选。选择的专家必须由工程项目责任人在确保保密的情况下安排专人负责通知,且保证抽取人与通知人之间相互分离,必须保证只有一人完全掌握名单。在通知过程中,必须按照产生的专家代号按序进行,且不得提前告知其评标工程名称、地点等相关信息,并约定好接送的时间与地点。评标专家的通信工具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由公证方代为保存,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避免相互串通现象的出现。
(2)要严格遵循评议工作的流程
首先要由公证方对投标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号,然后由项目方负责人将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分细则等资料送至评标地点,评委根据评标办法对投标文件进行严格审查,且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在整个评议过程中,要严防外来因素对评委施加任何不利于公正评议的影响。当然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对评标工作进行监管,如适当的安装监控和录像设施等,通过高科技的设备来保证评标过程的公平和公正。
(3)要认真落实工程招标代理人评价制度
项目代理人必须要将整个招标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件资料及时安全的予以封存,并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后续工作中因出现投诉而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在这个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实施工程招标代理评价制度,由建设单位以及招投标管理部门对招标代理机构的代理人进行评价,杜绝招标活动中存在的违规行为。
3.3 构建招标工作信用评价机制
在构建工程项目招标代理机制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国外相对完善的经验,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国内工程项目招标工作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个满足当前招标工作应用需求的信用评价体系,并形成招标行业的自律机制,促进我国工程招标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近些年来,国内信息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各个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其高效率、低成本、反应快的特点逐渐被招投标行业所认可,并且在招标行业中的信息发布、收集、沟通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新的招标代理机构,还应该将他们进入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并根据它的项目代理情况好坏进行等级划分,通过信用评级的方式确定其专业资质。
最后,为了打击不法代理机构对招标工作公平性的影响,有必要将他们在招标代理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信用考核结果等在相关网络上通报,通过这种方式来约束招标代理机构自觉地执行招标工作的规定,从而打造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环境,让招标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1] 宫夏玲.完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
[2] 陈理光.建筑工程招标代理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
[3] 张晓哲.建筑工程招标代理的质量管理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