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运用
2016-02-12王彦兵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王彦兵,郑 菲(.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
民族志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运用
王彦兵1,2,郑菲1(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文章调研了民族志方法在图情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过去和现在的应用案例,并从用户研究、服务开发和评估、知识管理、图书馆员职业生态问题研究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志方法的应用。对常见的民族志方法给出示例。通过主题广泛的检索策略,得到了许多此前相关研究中少有涉及的文献,在丰富和增进本文对这一方法认识的同时,也为后续开展民族志及其他定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民族志;参与观察;田野研究;图书馆学
1 引言
民族志方法起源于人类学,研究者从内部采用亲历和观察的方法提供有关意义体系与行为习惯的报告。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群体,研究者对其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进行重点的观察与探索。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翔实丰富的文字和语言。数据收集主要是深入到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直接搜集第一手资料,使用研究对象自己的语言,记录他们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诠释,同时研究者也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非正式访谈、收集相关实体物件、影像日志等)。[1,2]在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评价性研究方面风采独具的民族志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图书馆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成为一股不可轻视的研究潮流。[3]
然而国内图情领域对民族志方法的应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研究仍然较为鲜见,如在卢振波等[2]对国内相关文献综述中,以“民族志”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仅得出了两篇最相关的论文。一方面,这种认识和应用的不足,无疑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选择,进而制约着相关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对一种方法和研究取向的过于依赖,会限制我们的思考和所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如Chu[4]所指出,方法的选择受研究者自身的知识和经历限制,不熟悉的方法很少会被使用,即便这种方法也许更适合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的调研和梳理旨在弥合这一差距,丰富对这种方法的认识,为后续设计和开展民族志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对民族志方法在图情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调研。一方面,根据Fidel[5]的分析,考虑了“人种志(ethnography)”、“人类学方法(anthropological methods)”、“田野调查(fieldwork)”、“田野研究(field study)”、“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等多种表达方式,构建了主题广泛的检索策略,并对所获取的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施引文献进行判读,筛选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另一方面,将调研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博硕士论文中。现有国内、外有关民族志研究的LIS综述中,较少涉及这一部分文献的讨论,本研究亦有望补充新的认识。此外,民族志往往要求研究者深入田野相当一段时间以获得详尽而真实的信息,显然,这一客观要求使得时间相对充裕的学位论文在这一方法的使?
2 发展历程
根据调研结果的分析和梳理,结合研究内容、研究涉及的领域、文献数量等,可以将民族志方法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应用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以引介为主,探讨方法的适用性;发展阶段,方法的实质性运用增多,而且随着文章数量的增多,所涉及的领域也在扩大;渐趋成熟,文章数量和涉及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关注度和影响力增加,得到学界的认可。
2.1起步阶段
与最早以介绍性文章出现于国内一样,国外早期的相关研究也多是引介性质。Sandstrom等[9]人确定的“源头”是1981年,Soci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特刊上介绍图书馆情报学性质研究方法的文章中讨论了民族志方法。Khoo等[10]指出,最早的相关研究是1980年的一份报告;最早的期刊文章发表于1986年。尽管具体年份略有出入,但现有文献通常将图书馆学中最早的民族志研究上溯至80年代。本文在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的调研补充了新的证据:在1983年即有博士论文在图书馆环境中运用民族志方法,Lashbrook[11]的研究,采用参与观察对课堂老师在媒体使用方面的角色进行评估。
2.2逐步发展
到了90年代,图情领域中具有实质性的民族志研究有了增多,而且涉及的领域也逐渐多样化。McKechnie[12]在公共图书馆环境中开展了民族志研究,考察了30个学龄前女童的图书馆使用情况。Bouthillier[13]利用参与观察、档案分析以及对政府代表和图书馆员工的访谈等方法,从服务提供者(图书馆)的角度讨论了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和图书馆服务的意义。Schultze[14]在一家财富500强制造公司,围绕计算机系统管理者、图书馆员和竞争情报分析师等3组知识工作者,研究了其工作实践。此外,Forsythe[15]综述了一系列有关临床医生信息需求的民族志研究,指出使用民族志方法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临床医生的信息需求、开发相应的信息资源。1999年,Bonnie Nardi和Vicky O’Day出版了Information Ecologies: Using Technologywith Heart一书,Seadle视之为人类学方法应用于图书馆问题的里程碑。[16]
2.3渐趋成熟
21世纪以来,图情领域的民族志研究可谓方兴未艾。2004年Foster和Gibbons的出版,[17]这是一项将民族志方法用于研究本科生对图书馆使用的奠基性研究,是图书馆界最广为人知的民族志研究。该著作注重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技术的描述,被视为同类研究的教材和指南、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应用的又一个里程碑。[16]
Khoo等[10]人研究指出,半数以上的民族志研究是在2006年以后出版,其中不乏[18]、
[19]等权威期刊,其应用领域除了用户研究、空间设计、服务评估之外,还在理解复杂的网络文化与社会现象方面展示了价值。而其中成果最丰富的当属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如2004年Foster和Gibbons[17]在Rochester大学进行的研究,及其后2008年至2010年在伊利诺伊州5所高校图书馆进行的ERIAL项目。[20]在ACRL2013年会上,ERIAL项目受邀作报告,标志着运用民族志研究图书馆在图书馆研究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Pellegrino[19]与一名开设了两门网络课程的教师合作来研究学生们在网上寻求科研帮助的行为。Kinsley等[21]在佛罗里达州大学进行的空间需求研究,是针对研究生的最大一项民族志研究。
学位论文方面的调研同样表明了民族志方法应用领域的拓宽和日渐成熟:例如数字化和自服务背景下图书馆的面对面参考咨询服务;[22]政府部门引入信息技术之后的影响;[23]自助游客处于类中介状态中的信息寻求行为;[24]组织新成员的信息安全文化;[25]西安大略大学的同性恋图书馆[26]等。调研获得的最近一项运用民族志方法的LIS学位论文,是2014年密歇根大学的一项关于科研数据管理的研究。[27]这项研究考察科学家如何认识产生的数据的价值,以及这些认识对数据实践的影响,揭示了存在于很多部门对科学家的要求和科研的激励结构之间的重要冲突。
3 应用领域
民族志方法的一些具体应用领域,如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信息需求研究等在前文已有初步展示。国内学者对此也有讨论,如卢振波等[2]人指出五个应用领域:图书馆学情报学文化研究;用户研究;图书馆服务评估及规划;信息系统研究;网络民族志的应用。王子舟[1]指出,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在以下三方面的具体效用:适用于研究图书馆事业的下层或边缘化地带;适用于从多方面说明研究对象,揭示其内在因素及机理;适用于展示原生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寓意。
研究方法的应用除了取决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本身的特质。从方法特质上看,整体论(holistic)是民族志方法的根本原则,它作为指导性理念贯穿目标确立、过程设计、资料采集和数据分析等整个研究过程。民族志学者在研究中需采取整体论的视角,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通过长时段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手段,广泛搜集用于描绘一个社会群体之状貌的素材,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社会群体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志研究还要注意主位观和客位观相结合。[2]主位观是以局内人进行的对事物的思考和观点,客位观则是站在局外立场,也就是说,民族志学者既要依照当地人的观点,也要依据研究者的科学分析,来弄清楚所收集资料的意义,这对于揭示多重现实至关重要。这样的特质使得民族志方法在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评价性研究方面风采独具,其研究领域也早已突破前现代、异文化的初民社会,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商业、健康学等。
笔者结合已有研究、民族志方法的特质以及当前图情领域的研究问题,提出以下适用于民族志方法的领域。(1)用户研究。民族志方法能直接面对用户群体,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专门技巧,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分析用户行为,避免如下许多不足:自我报告(受试者意识到)的信息需求并非完全准确;受试者可能出于顾虑不愿意报告一些数据;另外有很多受试者自身未意识到的需求等。如,ERIAL项目[22]的研究揭示:学生在研究中报告的反馈与其实际的研究行为存在差异。(2)服务开发和评估。图书馆新服务的推出,不能仅凭决策者想当然;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平台的开发,也需要对用户深入了解;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质教育和参考咨询服务的效果评估中,用户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民族志方法因其本身的特质,在这些领域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如空间设计[21]、服务评估[28]、信息系统开发[29]。(3)知识管理领域。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民族志方法为这一领域中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如Schultze[14]在一家财富500强制造公司,围绕计算机系统管理者、图书馆员和竞争情报分析师等3组知识工作者,研究了其工作实践。Jonsson[30]针对组织中的知识分享,在一家专业服务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4)图书馆员职业生态问题研究。与前两个领域侧重于用户不同,民族志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是针对组织成员的。如新入职的员工如何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在变革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员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等。如王子舟[1]指出,这种青睐日常生活、非正统知识的取向,可使我们获得规范化科学研究(如问卷调查)或脱离情景的文献研究(如文本批评)等无法获得的理解。
此外,Goodman[31]在综述民族志研究在图书情报环境中的应用历史时,分析了有关社区分析文献,文章虽然并没有具体指明,但其进行社区分析时的要素、行动、旨趣与当下图书馆学领域中的民族志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采用民族志方法来全面理解图书馆所处的环境。跳出具体的图书馆或者公司等背景,则还可以发现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文化研究;信息鸿沟和不公平等领域中的潜力。如Thomas[32]所指出的,民族志的独特作用在于探索和追寻与社会议题和社会阶层有关的严肃问题;置于更广泛背景中的研究更能充分体现民族志的价值。
4 常用方法及例示
民族志方法最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是参与观察。据Khoo等[10]人在2012年的统计,图书馆学民族志研究中使用这种方式的文献达到了81.5%。作为保证科学性的重要方面,这些收集数据的方式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对研究者也有着较高要求。Lashbrook[11]以参与观察员的身份在3个五年级教室和1个图书馆媒体中心进行研究。在9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在该区域唯一拥有图书馆媒体技能项目的学校花了大量时间:其中有两个月是每周在学校五天。其余的是每周有1 至2天在学校。在参与式观察中,研究者既是参与者也是观察者;研究者要有明确的意识和捕捉社会生活复杂性的能力;采用广角镜头,观察与任务相关的活动;详尽保存各种观察记录,如个人观察、备忘录、政策及其他内外部文件等。
另一种常用方式是深度访谈,在前文Khoo的统计中,有76.6%的民族志研究文献用到了这一方法。访谈样本、访谈地点的选取以及访谈记录等,都需要研究者有细致的考量。2010年Yu[33]在我国北方的天津、辽宁、河北和河南等地围绕日常生活的信息实践进行了访谈调查。在天津,参与者样本是通过熟人招募;其他地点,首先选取愿意帮助的关键信息提供者,然后通过这些关键信息提供者选取更多的参与者。这在代表性上不足,但却有利于参与者的信任与合作。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大约3/4的访谈是在参与者家中进行的:登门拜访有利于参与者的合作。一共访谈了340位来自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和社会阶层的人,其中深度访谈的样本量为73位。在征得同意的访谈录音,对录音设备不适的参与者,则采用了田野笔记。
综合使用多种方式来收集、交叉校验数据,从而全面地理解研究问题,也是许多民族志研究采用的策略。Foster和Gibbons[17]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让学生用摄影方式记录下他们的图书馆体验,收集反映校园活动的地图,邀请学生参与到设计研讨室,引出学生们如何使用图书馆网站的信息等。而Kinsley[21]在佛罗里达州大学针对研究生开展的民族志研究,分了两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不告诉受试者研究者来自图书馆,以避免可能的偏见,从而更加真实了解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和需求。这一阶段的数据收集方式有调查、访谈、焦点小组、影像日志、理想空间设计图、研究生工作中的定格镜头。研究者走进研究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在第二阶段,是由图书馆员工在图书馆里进行的访谈和焦点小组,询问的问题与研究生对图书馆的使用和偏好更加直接相关。
无论是图书馆环境中,还是其他环境中,民族志研究通常都是在现场进行,要求研究者在场、进入所研究的文化或者环境,在自然状态下研究和理解人。这里的关键假设是,通过实际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族志研究者可以比其他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受测者的信仰、动机和行为。研究者的参与是关键要素,不仅要观察周围发生的事,还要就观察的内容与社群里的人交谈,寻找模式,提出问题、体验所了解的。这种亲自体验往往可以揭示其他数据收集方式(如调查问卷)无法得出的信息。
5 结语
民族志方法能直接面对用户群体,通过长时段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专门技巧,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分析用户行为,从而获得其他数据收集方式难以获取的信息,发现日常所容易忽略的现象和问题。同时,将用户置于社会、文化等宏观结构中,考察与用户有关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有助于实现图书馆对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的透彻理解和精准把握。
随着民族志方法在图情领域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运用民族志方法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厚。本文的调研和梳理,除了有助于弥合国内对这一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差距,丰富对这种方法的认识之外,还可以为后续开展民族志及其他定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然而,要吸引更多研究者参与,进一步发展民族志方法的图书馆研究,让民族志取向的图书馆理论和方法实现本土化,需要更多学界同仁继续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子舟.田野调查: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6):12-21.
[2]卢振波,李晓东.民族志方法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资料工作,2014(3): 13-17.
[3]WakimotoDK.Ethnographicmethodsarebecoming more popularin LISresearch[J].Evidence Based Libraryand Information Practice,2013(8):96-98.
[4]Chu H.Research method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A content analysis[J].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5,37(1):36-41.
[5]Fidel Raya.Qualitative method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J].Library & I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1993,15(3):219-247.
[6]王明,闫慧.农村居民跨越偶现式数字鸿沟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价值——天津静海田野调查报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207):39-49.
[7]江新.人种志方法在图书馆用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12):25-30.
[8]刘济群,闫慧.农村女性居民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甘皖津三地的田野发现[J].图书情报知识,2015(1):4-13.
[9]Sandstrom AR,Sandstrom PE.The use and misuse of anthropological method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J].The Library Quarterly,1995,65(2):161-199.
[10]Khoo M,et al.A survey of the use of ethnographic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libraries and library Users[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2, 34 (2):82-91.
[11]Lashbrook John-Ernest.Teaching Library Media Skills to Fifth Graders:A Participant Observation[D].O-hio: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83.
[12]Mckechnie Lynne.Opening the Preschoolers' Door to Learning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Use Of Public Libraries By Preschool Girls[D].Ontario: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1996.
[13]Bouthillier France.The meaning of service An ethnographicstudyofapubliclibraryin Quebec[D].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1996.
[14]Schultze Ulrike.Information as practice:An ethnography of knowledge work[D].Ohio: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1997.
[15]Forsythe D-E.Using ethnography to investigate life scientists' information needs[J].Journalof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1998,86(3):402-409.
[16]Seadle M.Anthropologists in the library:a review of studying students[J].Library Hi Tech,2007(4): 612-619.
[17]Foster NF,Gibbons.Studying Students: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2007.
[18]Mazmanian Melissa,et al.Dynamic reconfiguration in planetary exploration a sociomaterial ethnography[J]. MISQuarterly,2014,38(3):831-848.
[19]Pellegrino Catherine.A preliminary methodology,and a cautionary tale,for determining how students seek research help online[J].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14,14(2):187-196.
[20]Green Dave.The ERIAL Project:Findings,Ideas,and Toolsto Advance Your Library[EB/OL].[2015-3-10].http://www.erialproject.org/publications/presentations/.
[21]Kinsley Kirsten,et al.Graduate Converstions:Assessingthe Space Needsof Graduate Students[EB/OL]. [2015-03-16].http://crl.acrl.org/content/early/2014/ 11/26/crl14-694.full.pdf+html.
[22]Cavanagh Mary-Frances.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Public Library Reference Service as Epistemic Practice[D].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2009.
[23]Haire DR.An Ethnography of a Federal Agency Enterprise-Social and Technical Change[D].Texus:The University of Texus at Austin,2003.
[24]Reed Kathleen.Information Hippies,Google-Fu Masters,and Other Volunteer Tourists in Thailand Information Behaviour in the Liminoid[D].Edmonton:University of Alberta,2010.
[25]Mcintosh Barry.An Ethnographic Investigation of the Assimilation of New Organizational Members into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Culture[D].Florida: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2011.
[26]Cooper D.An Ethnography of the Pride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D].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2011.
[27]Akmon Dharma-R.The Role of Conceptions of Value in Data Practices A Multi-Case Study of Three Small Teams of Ecological Scientists[D].Michigan:Universityof Michigan,2014.
[28]Othman Roslina.An applied ethnographic method for evaluating retrieval features[J].Electronic Library, 2004,22(5):425-432.
[29]Baskerville RL,Myers MD.Design ethnography in information systems[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5,25(1):23-46.
[30]Jonsson Anna.Beyond knowledge management understanding how to share knowledge through logic and practice[J].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 Practice,2015,13(1):45-48.
[31]Goodman VD.Applying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ttings[J].Libri,2011, 61(1):1-11.
[32]Thomas Nancy-P,Nyce James-M.Qualitative research in Lis--redux:a response to a[RE]turn to positivistic ethnography[J].The Library Quarterly,1998,68(1):108-113.
[33]Yu Liangzhi.How poor informationally are the information poor? Evidence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of daily and regu1ar information practices of individual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0,66(6):906-933.
Application of Ethnographic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Wang Yan-bing,Zheng Fei
Abstract: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ethnographic methods i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provides some cases of the application. Four specific areas that may be examined through these methods were proposed: user research, service design and evalu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librarian career development. Typical operations in different settings were also presented through case study. Literatures obtained through extensive search, a number of which rarely reviewed before this paper, also help to broaden our understanding of ethnographic methods and provide insights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Ethnographic;Participation and Observation;Library Science
[收稿日期]2015-06-08[责任编辑]李海燕
[作者简介]王彦兵(1985-),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郑菲(1971-),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8;K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3-00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