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互联网+铁路公安工作”的应用思考——以徐州铁路公安处为例

2016-02-12周汝宁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民警

周汝宁

(徐州铁路公安处办公室,江苏徐州 221003)

关于“互联网+铁路公安工作”的应用思考——以徐州铁路公安处为例

周汝宁

(徐州铁路公安处办公室,江苏徐州221003)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正以其颠覆性力量改变和重构着当今社会生活,为各行业的革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但就铁路公安而言,“互联网+”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还有待深度发掘。必须在强化硬件建设、整合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铁路公安警务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进一步加强其在勤务组织、打击防范、服务群众、公安宣传、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从而实现铁路警务工作的突破性发展。

互联网+;铁路公安;警务工作

一、“互联网+”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势需要

互联网平台的飞速发展,给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深远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对此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特别是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客户端”的成功上线为“互联网+政务”创立了新标杆。由此可见,“互联网+”在政务工作中的拓展应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公安机关也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形式,推动公安工作持续发展升级。

(二)保持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

孟建柱书记指出,“创新,是公共安全工作永恒的动力”。而“互联网+”以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破壁式、全员化的思维方式,为公安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因此,主动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开辟网上公安工作新战场,是增强公安发展新动能、开创打击防范新方法、提升警务服务新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保持公安工作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

(三)满足服务民生的迫切需求

互联网以其便捷高速的信息传递,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工作、生活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当今群众获取信息、表达诉求、参与政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公安机关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标准和方式必须随之提升改变,主动顺应群众期盼,高效互联服务内容必将成为当今现代化公安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因此,积极构建“互联网+警务服务”工作模式,既有助于实现精细化、高效化、多元化警务服务体系目标,满足民众需求,又有助于培育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切实实现“以惠民举措取信于民”。

(四)深化公安改革的全新机遇

作为党和国家创新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互联网+”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和难得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把握“互联网+”的本质属性,深入探索其与实战指挥、立体打防、执法办案、服务民生、队伍管理等警务工作的融合应用,结合“四项建设”特别是基础信息化工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主动破解影响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突出矛盾,推动铁路公安改革不断深化[1]。

二、“互联网+”在铁路公安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一)“互联网+”的思维体系尚未形成

近年来,徐州铁路公安处按照部局、公安局部署,在推动警务改革、“四项建设”等工作中,科技强警意识显著增强,运用互联网加强信息交流传递、指导指挥警务实战的能力与水平与日俱增,对于国家“互联网+”这一发展战略有了一定认识。但作为新兴产物,“互联网+”在民警队伍中的认知程度并不高,特别是基层民警对其内涵、意义了解还不深刻,探究意识还不强烈,“互联网+”的思维体系尚未形成,距离时代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互联网+”的技术条件不足

借力基础信息化建设,徐州铁路公安处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逐年进步发展,为进一步开展“互联网+”工作打下了基础。但着眼“互联网+”的实际所需,现有硬件设施配备、软件系统研发等仍较落后,特别是独立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还未建立;支撑性警务数据资源仍不完善;现有设施的储存、运算能力捉襟见肘等。一旦按照“互联网+”的要求,增加更多数据、项目的融合,各项基础设施设备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三)“互联网+”的应用形式相对单一

近年来,徐州铁路公安处按照上级部署,在外宣方面,着力打造了“徐铁公安”微信、微博公众号,并实现了江苏省、徐州地区公安系统政务微博影响力排名前列;在内宣方面,创办了手机报,服务于内部信息流转。这些举措的实施均为“互联网+”的深层应用筑好了台阶。但就其应用范围而言,工作还主要停留在防范宣传、事迹推广、办事公告发布等层面,通过互联网为旅客群众“直接办成事”、“不跑腿”的项目有限,特别是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为领导决策、基层办公、警务实战等方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务的实践明显不足,还必须深入研究,真正释放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四)“互联网+”的共建共享尚未起步

近年来,徐州铁路公安处着眼形势任务特别是反恐防范的需求,为深化铁路实名制数据应用,与地方公安机关初步构建起了警务协作格局。2015年以来,江苏省公安厅部署了“互联网+”微警务工作,徐州市等地方公安机关“互联网+各种警务模式”相继推出。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铁路公安机关纳入微警务尚未统一规划,不少工作仍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因此,铁路公安高度融入区域互联网的目标仍未实现,“互联网+警务”的路地共建共享还任重道远。

三、对“互联网+铁路公安工作”应用的思考

(一)立足“智能化”,推进“互联网+勤务组织”

一是视频点调,科学组织勤务。要借鉴地方公安机关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建设的经验,抓紧研发符合铁路站车线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将综合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警力警车GPS终端设备定位系统、巡更系统、基础数据系统等进行高度融合,并将公安内网、互联网、图像专网等统一接入,实现公安处指挥中心、所队指挥室的可视化智能指挥调度。在组织落实常态勤务的同时,通过发挥视频联网平台的“千里眼”、“全景化”作用,利用“网巡”,动态掌控警力配置情况,针对变化的治安、客流等情况,及时优化警力调拨,科学合理组织勤务。二是轨迹刻画,促进岗位履责。通过警力携带的GPS终端设备或安装轨迹刻画软件的手机终端,可以实现远程网上动态巡更。特别是要将民警值勤过程中的轨迹、语音、视频等合成信号进行后台处理,形成“多元轨迹”,可以随时进行巡防质态的统计、分析、报警、摄证等,一旦出现偏差,即可由指挥中心、指挥室或督察部门实时发现、纠正,让勤务状态巡查和日常警务督察变得更全面、更迅速,进一步促进民警岗位履职尽责。三是准确定位,快速应急处突。将现有的GPS设备、天翼对讲机等具有定位功能的设施设备充分整合,并积极研发可用于民警个人手机的警务APP,通过定位功能,实时获取在岗民警位置坐标和具体地址描述,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判断警力分布位置,迅速指挥调度。同时,深入探索手机、执法记录仪等摄像功能在勤务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实现现场视频互动,准确反馈实时情况,便于领导组织指挥,大力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

(二)立足“大数据”,推进“互联网+防范打击”

一是警情收集广角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治安警情信息的广角化收集带来了便利。对内,要继续推广“核查即录入”工作模式,鼓励民警在巡查工作中充分运用移动设备的对讲、通话、定位、传图等功能,加强警情信息采集。对外,要积极研发报警软件与公众平台的对接,尝试设置“即拍上传”、“一键报警”等接报警版块,并对有效线索予以奖励,鼓励旅客群众、内部单位、沿线居民等,广泛收集身边情况,随时随地上传涉路警情。特别是要尝试开展“网上客票调查”,在省时省力的同时,扩大警情收集面,助推发现有价值信息,有效缓解打防工作中警力不足、信息滞后、证据缺失等难题[2]。二是治安防控立体化。要依托警务信息平台,综合研判管内社情、警情,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科学预测打防重点区域、成因以及走势,根据变化随时调整防控布局,掌握防控主动权。同时,要在发挥铁路公安机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协调各方共保铁路安全。特别要利用网络平台快速、便捷、大众化和高互动的特点,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内容、不同场所、不同群体,全力构筑各方位安全防范网络,通过门户网站、公众平台、群聊工具等“借势搭台”,从促进铁路安全稳定出发,及时传达布控要求、发布预警提示、宣传防范措施、组织在线学习、交流治安动态等等,形成内外一体、警民协作,网上与网下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安全防控体系。三是打击整治精准化。坚持用“互联”思维打破信息壁垒,整合公安内部信息和铁路沿线城镇居民、学校、牧场、重点行业等基础数据,联动地方“全民眼”工程,使用互联网技术为精准打击构建好集刑侦、技侦、网侦、视频及情报为一体的智慧型打击整治指挥系统。加强网上战法研究,通过网络盯巡、主动比对、关联查询等,实现网上查证、排摸、串并和排除,精准掌握各类违法犯罪情况,不断提升打击网络倒票、网上追逃等战绩。同时,要建立民警个人终端服务助手,综合采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直观形式,及时推送资源信息和提醒信息,实现“点对面”控制和“点对点”打击。

(三)立足“交互性”,推进“互联网+警务服务”

一是网络发布“解民疑”。针对旅客群众流动性强、服务效率要求高等特点,围绕旅客的“想”与“急”,实时与铁路、市政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利用微博、微信群、微信企业号等“微警务”平台,及时发布铁路政策变化、车次变动、出行天气等实用信息,特别是围绕铁路临时身份证明办理、危险违禁物品安全检查、站车治安管理、突发危急情况应对等公安业务内容,提前讲明法律法规和具体事项办理流程及所需手续,主动接受办理咨询、解答各类疑问,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有效帮助旅客顺利、平安出行。二是网络办事“省民力”。要围绕站、车、线等广泛拓展服务民生项目,尝试将更多的服务内容驻入公安官网、公众平台,探索推出包括实名认证、失物招领、寻人启事、违法查询等服务在内的铁路公安“网上办事厅”,通过数据共享和线上传输,运用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公共服务需求尽可能在线上解决。例如设置临时身份办理服务版块,推行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传照等先期办理程序,乘车当日再按照预约时段到受理窗口认证办理,时间自主掌握,以减少排队等候,达到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的效果。三是网络问政“赢民心”。要着眼当前群众对参与社会管理的需求,加大警务公开力度,探索在网络、微信中开设留言互动专题版块,将符合公开规定的业务指南、法律法规、警务公告等信息及时、全面、主动、依法予以公开,并建立网上求助、在线讨论等栏目,就改进铁路公安工作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创新旅客满意度调查形式,24小时在线接受旅客群众对窗口服务、执法办案、工作效能等方面的监督评议,让“互联网+”同时成为公安机关了解社情民意、掌握舆情动态的重要平台,倒逼基层公安机关以民意主导警务,主动提高执法服务水平,促进和谐警民关系。

(四)立足“新载体”,推进“互联网+公安宣传”

一是拓展宣传新渠道。在新媒体时代,要尝试用“口碑化传播”的“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公安宣传工作,通过不断追求极致的“产品体验”和“用户口碑”,特别是利用受众面广、关注力强、传播速度快、推介度高的新型宣传“载体”来提升宣传效果。例如在路外安全宣传工作中,除传统宣传阵地以外,还要进一步开发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平台新阵地,结合文字、音频、图像、影像等表现形式,多用“网言网语”,多传“喜闻乐见”,让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心。二是打造公安新形象。要以丰富相关栏目为抓手,在微信平台开辟专栏,将展示民警风采和发布公安工作动态结合起来,把公安机关正面形象的事件制作成形式丰富的主题,向各类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主动推送,广泛宣传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做好典型推介。还可以通过“讲好民警故事”、“评选最美岗位民警”、“举办警营开放日”等互动性活动,“圈粉丝”、“争点赞”、“促转发”,这样做既能拉近与旅客群众的距离,又能在互动过程中倾听民声、服务社会,树立铁路公安良好形象。三是引导舆论新方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舆论引导工作比之前任何时代都要重要,稍有不慎,不良舆论便会迅速发酵。因此,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基本原则,改变过去应对舆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充分调动民警个体微博、微信集群的作用,以集群效应加强舆论引导,把赢得舆论的过程作为获取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的过程,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扩大社会认同,做好全方位形象塑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3]。

(五)立足“便捷性”,推进“互联网+队伍管理”

一是在线学习教育。针对基层民警工作任务繁重、学习时间不足、理论水平不高的实际,尝试通过网络平台,在内部群中开设《业务学习》栏目,将公安法律法规、政治理论知识及领导讲话、文件规范等导入平台,在线推送至手机客户端,民警可以按照警务工作、重点工作、绩效工作、勤务管理等类别,分类搜索学习、交流讨论、在线反馈,实现在休息的时候,使用手机动动手指就能学习。二是在线管理考核。尝试在平台中开设工作提示、工作日志、工作登记、会议管理、签到签退、请示报告、请假销假等内务管理服务功能,集掌上考勤簿、掌上日志本、掌上会议室、掌上通报台为一体,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任务和报请审阅,降低警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网上综合管理平台不定时对基层所队的接警出动、全勤值班、警容风纪、内务卫生等情况进行随机督导抽查,确保管理考核更为方便、真实、高效。三是在线谈心疏导。依托公安内网和互联网平台,通过借助远程视频系统开展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流程、全时空思想动态掌控。同时,积极创新内部交流渠道,搭建“警营文化廊”、“心理咨询室”、“你有问题我来帮”等网络平台,通过“网聊”这一更为放松的形式,加强民警谈心疏导工作,帮助民警有效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问题,更好地将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措施落到实处,切实让民警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营造出更好的警营氛围和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1]张悦,马硕.“互联网+”与公安信息化建设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5(12):48-51.

[2]朱新力,吴欢.“互联网+”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畅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86-90.

[3]何浩.“互联网+”背景下的警务创新路径[N].人民公安报,2016-03-20(003).

责任编辑:仪宏斌

Reflec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Internet+Railway Police Work”

Zhou Runing
(Xuzhou Railway Public Security Division,Xuzhou 221003,China)

As a new development,“Internet+”is changing and reforming current social life with huge power,as well as providing a wide platform for various profession to develop.As far as railway police concerned,the application of the“Internet+”in policing work need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Internet which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integrated on the base of improving hard-war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strengthening its innovation of rear service,combating and preventing,serving the mass,publicizing the police and team management,and then gain a breakthrough in police work.

Internet+;railway police;policing work

D631

A

1009-3192(2016)04-0042-04

2016-05-20

周汝宁,女,江苏徐州人,徐州铁路公安处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民警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