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深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2016-02-12杨建
杨 建
完善深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杨建
深圳的发展历程与新加坡、中国香港有相似之处。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化大都会,注重发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在内的人力资源的有效应用,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城市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虽然在哲学社科人才发展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学习借鉴新加坡、中国香港在人才引进、开发等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对于深圳建构和形成科学完备的哲学社科人才发展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创新发展
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这一论述指出了“人”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所在,只有持续不断地强化哲学社科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对于深圳而言,在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征途中,必然需要深圳学术文化提供有力的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持;落实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要求,实现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文化强市的目标,同样要求深圳的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先导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些都对深圳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学习新加坡、中国香港在人才引进、开发等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对于建构和完善深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引进培养开发体制机制,形成科学完备的哲学社科人才发展体系,推动深圳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中国香港人才引进开发的主要经验
一座城市,无论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府运行、和谐的社会文化,还是构建高质量的制度体系,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来实现。因此,城市的竞争最终落实到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体现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应用。在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化大都会,人才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城市创新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视人才为第一资源或重要资源,成功实施优培、优教、优选的育人育才战略
2015年是新加坡独立建国50周年。在回顾50年的历史成就中,人们发现新加坡获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成功实施了“人才战略”、“人才立国”等基本国策,使得新加坡从独立时的人均GDP不足320美元的落后小国,发展成为人均GDP超过5万多美元的新兴工业化国家。50多年来,新加坡持续推进“人才立国”战略,优选、优用各类人才,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为新加坡的腾飞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新加坡十分注重教育的普及,建立了一套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教育体制。新加坡政府始终将教育经费支出列为仅次于国防的第二位,超过国家预算支出的20%;15周岁以上居民的教育普及率已高达96%;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已成为亚洲领先的世界级大学。该国实行10至11年义务教育,期间在不同阶段通过四次分流,区分出不同层次的人才。通过竞争性考试和选择性分流,其中,部分学业优秀者升入综合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可获得政府奖学金成为未来“精英”的综合管理型人才;其次进入专科理工学院或技术学院(南洋工学院等5所学院),毕业后成为拥有专业技能,而较好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尽管新加坡的分层次教育分流政策引发人们的不同看法,但这种“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制度,形成了适合于新加坡国情的教育特色,由此建立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缝衔接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发展实现“人尽其才”提供了基本保障,也推动了新加坡的成功发展。
(二)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建构完备的储才、选才、留才体系
新加坡奉行“精英治国”理念,十分注重对所需各类高级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一方面,通过建立精细的基础教育制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施精英人才培训计划以为国储备人才,设立政府奖学金,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知名学府留学,学成回国后,由总理公署再审定培养计划,并放在重要岗位上接受实践锻炼。这些经过选拔、培养的优秀留学生,大多成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研究机构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广泛引进国外优才,对国外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直接以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和聘用。还注重建立“未来”人才契约关系,对非本地毕业生留新提出优先计划,鼓励这些非本地的全日制大学留学生毕业后定居,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这一政策也被香港特区政府所借鉴采用。
近年来,香港为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招揽内地及世界各地的高技术人才和优秀人才来港定居,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更是进一步放宽“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居留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聚集吸引各类高质素的专业人才,以配合香港经济高增值及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调整修改了过去的一项“重资本”的人才引进政策,消除引进人才中“好财之道”的诟病,暂停“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即暂停投资移民,实行要“才”不要“财”的新移民政策。
(三)建构使人才留得住的城市文化,营造良好的引才、聚才、用才综合环境
新加坡、中国香港非常重视营造人才发展的文化环境,这两座城市也连续多年位居瑞士洛桑国际学院的全球竞争力排名前列。在用人上倡导“以人为人”理念,尊重和关照人才全方位的需求,从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公平公正的制度对待每个人,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发展条件。比如,在引才方面,政府、社会、市场齐努力,着力推动行政效率、法制环境、市场秩序、社会运行、经济发展、居民综合素质和社会诚信度等方面的优质优良,为各类人才的汇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积极倡导种族、族群融合,推进包容性社会建设,和谐包容的城市文化深入人心。良好的居住环境也非常重要。新加坡政府认为,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国家,首先应该创造一个世界一流并且充满乐趣的居住环境。为此,新加坡设计了周详细密的公共组屋政策,该国90%的人口自住、租住在政府建设提供的公共组屋,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方面得到国际公认。在人才开发方面,新加坡推行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全球人才吸引战略和高效人才激励政策的三大方针,倡导“终身学习”的培训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机会。
香港特区政府治理细致、严密,整个社会崇尚法治,管理制度极具体系化和包容性,世界航运中心和贸易自由港的身份,使得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通道便捷,促进了人才交流的国际化。而且最初香港的优才计划并没有特别限定人才的专业和身份,使得各类型的专业人士甚至香港的某些空白专业领域,都有人才选择到港居留生活。对此,香港特区政府也计划研究建立引才清单,增强引进人才的针对性。
二、深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优势和不足
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中,与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历史有相似之处,都是移民城市,而且都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转换过程中抓住机遇,短时间内获得经济的腾飞发展。深圳作为移民城市自身带有的创新、包容、务实的城市特质和文化基因,具有较强的接受、消化、吸收、整合能力,能够以博大包容的胸襟和气度,广纳四方人才。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社科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一方面,哲学社科人才队伍结构具有竞争力。至2015年,深圳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社会科学人才3000多人,集中分布于全市各社科研究机构、党政部门研究机构和高校、各级党校等单位。这支队伍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为主,在学历结构上以高学历人才为主,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人才占人才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特别是深圳大学近几年先后从海外引进了58名高层次人才,显示了深圳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加大。
另一方面,建立和形成了一批具有深圳特色的学科。在研究方向上,深圳已经形成了侧重实践、应用和现实问题研究的特色学科群,成为吸纳社科人才的重要平台。深圳在经济特区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开放型经济研究、香港研究、城市文化形态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等密切相关的领域,逐步生长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和深圳特色的代表性学科群,使深圳的学术文化呈现出应用性研究和综合性研究的特点。由此也汇聚了一批在应用研究上见长的社科专才。近年来,以深圳大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委党校等为代表的社科研究工作者在学术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社科重大课题和研究项目,科研能力和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批成果也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作为社会智库之一,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代表了在应用和对策研究方面所形成的深圳特色。
但是,对比国内其他先进城市,吸引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还存在很多障碍和瓶颈,深圳在社科发展和人才储备上还严重滞后,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地位严重不相匹配,影响和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科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总体上看,深圳的哲学社科研究机构少、人才总量不足,学术大家缺乏,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多,学术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地位不相适应。例如,深圳大学作为深圳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也是深圳社科理论研究的重镇,近几年无论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还是科研学术、创新成果,发展进步都很快,但离真正建成高水平大学和国内一流大学还有很长的距离,特别是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还不够深厚,在培养涵育优秀哲学社科人才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又如深圳社科院,在全国属于较小的城市社科院。由于人员较少,使深圳的哲学社科发展在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存在困难,也造成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重大课题联合攻关能力不够,与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联系也不够紧密。
二是人文等基础学科发展严重滞后。哲学、历史学、艺术学、宗教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学术文化品位、促进城市人文关怀、增强城市精神境界、提高市民身心修养、加强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在社会上培育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安定的文化心理,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包容性发展。而且在学科建设上,人文学科属于以较小投入,就能收到社会影响面广、有利长远的效果,更需要引起重视。在人文学科发展方面,深圳还比较薄弱。在学科设置上,深圳大学重理工重应用,社科类特别是人文学科、基础学科的发展不足,还存在一些人文学科空白,集聚具有全国影响的人文社科大家还不多。深圳仅有的一所理工类学校南方科技大学,由于建校时间短,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仅处于规划阶段。现有的北大、清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在人文等基础学科也设置不足。经初步了解,正在推进建设的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宝安校区等综合大学或特色学院,人文类、基础类的学科也并不是首要建设的重点。
三是落实城市人才引进政策方面存在偏差。深圳多年实施的“孔雀计划”,在人才标准认定和选用上偏重于理工类人才和与支柱产业门类相符合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对于包括社科人才在内的文化人才认定标准还不够完善。2016年3月出台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原则,在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内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方面有很多很大的突破,比如引进培养高水平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实施“文化菁英集聚工程”、完善“鹏城学者计划”、强化博士后“人才战略储备库”功能、推动高水平科研机构和新型智库倍增发展等等措施,都是“很有想象力”的举措,相信将极大促进深圳的哲学社科人才引进。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过往的很多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时存在着偏重于单个人才的“高大上”,而忽略了学术研究团队的引进,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情况。
四是人才培养和使用管理、服务还不到位。对人才重引进、轻管理、缺服务,有些单位将人才引进来之后,并没能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平台,管理和服务也不到位。与人才引进政策相配套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措施还不完备,城市管理不够精细而带来的种种乱象,法治不够健全而形成的种种困境,都会使人才的长期留居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人才引进力度加大了,增量增加了,但却忽视了存量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工作,忽略了留住用好本土人才和自我培养人才。
五是城市学术文化氛围还不浓厚。80年代,深圳大学曾引进了汤一介、乐黛云等一批人文社科名家,但最终没能留在深圳。原因固然很多,但深圳的人文学科体系和学术氛围的先天不足应是重要因素,人文大家在这里找不到学术对话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与载体。这也是深圳曾被讥为“文化沙漠”的暗伤所在,由于人文基础学科的缺失,学术文化的薄弱,学术空气的稀薄,很难吸引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家、名家及其研究团队来深从事研究。深圳的学术平台还严重不足,据初步统计,反映社科研究成果的社科学术期刊数量上,深圳的社科类核心期刊只有3种,而北京则有220种,上海有32种,广州为24种,深圳的差距明显。
三、加强哲学社科人才引进开发的几点建议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关乎城市文化的强大底蕴和创造活力。新加坡、中国香港的人才引进培养理念,值得深圳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开启和转换引进培养开发哲学社科类专业人才发展的思路方面,具有特别的启发意义。
(一)构建相对完备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深圳建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应当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划,促进形成哲学社科创新体系完备、创新能力强大、创新环境优良的长效机制,加快实施推进“文化菁英集聚工程”,引进培养集聚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应突出深圳年轻移民城市的特点,加大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引进培养力度,为特色学科、基础学科积累储备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年轻学者。
(二)完善哲学社科人才的评价体系
城市发展,需要包括人文社科人才在内的聚集五湖四海的文化人才,需要各路人才施展才华。因此,借鉴新加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学习香港不拘一格的优才计划,树立“社科人才是社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在人文社科人才认定上完善标准,优化人才政策环境。不能完全拘泥于条条框框,不能等同于一般理工科技类人才,不能完全照搬照套理工科技人才的量化评价指标。应针对文化人才的特殊属性和专业特点,结合文化人才门类多、分工细等特点,成立专门的文化人才认定指导委员会和文化人才认证中心,构建包括标准认定制、资格认证制、评估制、推举制在内的多元、客观、合理、高效的人文社科人才评价体系。
(三)完善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新加坡提出了“21世纪技能”的教育培养框架,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培育学生的全球化技能,在社会上培训创新性技能,着眼于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国家,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在人才开发上,也应当借鉴新加坡的前瞻性眼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一方面,注重打造有利于人文社科人才发展的研究平台和事业发展平台,激发人才的内在潜力。当前,应当结合新型智库建设,加强人文社科学术平台建设力度,加强深圳市社科院、深圳大学、深圳市委党校、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等人文社科研究方面的建设,发挥好现有国家和省重点研究基地作用,培养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加强深圳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发挥“深圳学术年会”、“深圳学术沙龙”等学术品牌活动优势,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另一方面,应注重加强哲学社科的学科建设,建设一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提升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的育人育才水平,使之成为人才“蓄水池”和“庇护所”。加强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建设,增加编制,扩大规模,为引进和培养更多人才创造基础条件。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率先探索和鲜活实践,挖掘新材料、探讨新问题、构建新理论,选择深圳具有一定基础或发展潜力的若干学科,培育成为学科品牌和学术品牌。鼓励和扶持以研究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问题为主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育哲学社科研究新的生长点和学术特色。加强对发展基础较好、近期有可能形成突破的部分领域,如城市文化形态研究、开放型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国际化城市研究、社会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等进行重点扶持,增强学术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应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多层次智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一批具有深圳特色的新型智库,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依托现有社科研究机构,整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组建深圳智库专家库,加快培养智库人才,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咨询研究。
(四)完善人文社科人才开发体系
新加坡、中国香港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十分注重通过优渥政策,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育和可持续开发,形成了引才、育才、储才的完备体系。应当结合深圳现有的优长学科和特色学科,加强人文社科学术人才集聚与培养,建设强大的学术研究队伍。例如,积极开展“驻院、驻校、驻馆”学术名家计划,通过灵活的形式,柔性引进外省市、外国学术名家研究深圳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和学术支持,为深圳的学术发展服务;可加快实施“学科带头人计划”,在本土人文社科机构遴选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兴或交叉学科等领域的首席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科研平台、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创作和发布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实施“学术交流计划”,加强深圳在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针对重点学科、重点研究领域,遴选有潜质的本土学科带头人,赴国内外知名学术高地做访问学者,或者进行短期进修、深造,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促进学术、学科资源共享共进。与此同时,完善高层次学术人才管理机制,对全市优秀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实施动态管理。同时,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应大胆率先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激励和运用推广机制,研究制订以知识价值和思想引领为导向的激励政策,探索建立“智力报偿”激励机制,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智力成果价值,结合实际制订合理合法合情的社科研究经费管理、分配、资助政策。
(五)营造浓厚的城市人文学术氛围
人才的长期居留尤其注重其所居住城市的环境,既有城市建设和管理,也有政府服务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城市的人文环境。这是新加坡留才用才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应当着力培育深圳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树立国际标杆、具有全球视野,尊重学术发展内在规律,推动深圳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互动,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彰显深圳学术文化的开放、流动、包容特色。应更多地从注重现实层面的研究,转向注重理念层面和问题层面的研究;从注重政策层面的研究,转向注重学术层面的研究,承担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应注重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前沿问题,并把中国尤其是深圳的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置于人类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形成宽广的国际视野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立足于中国道路和中国实践,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凝聚中国力量,唱响中国声音,张扬中国价值,在全世界范围内彰显中国精神,在探索人类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中贡献深圳做法和深圳经验。
责任编辑:钟晓媚
C962
A
1673-5706(2016)04-0099-05
2016-07-06
杨建,深圳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