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
2016-02-12周轶昆
周轶昆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
周轶昆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增长迅猛,已成为深圳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虽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了一定产业规模和发展基础,但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深圳新时期使命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培育创新主体的多元性、提高知识技术的原创性以及增强政策制度的系统性是提升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产业创新能力
一、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自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深圳率先在全国相继制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至2015年累计支持相关产业项目8417个。[1]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全国居首。2015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003.48亿元,[2]约占全市GDP的40%,年均增长20%以上,是同期GDP增速的两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深圳在新常态下实现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点。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深圳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基础雄厚,而且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企业,是全球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在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到大软件的完整产业链。虽然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173.07亿元,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深圳新时期使命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偏重、不均衡发展的惯性较大,创新提升任重道远。未来几十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最具创新性、带动性、渗透性、深远性的一项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将更加活跃,软件技术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计算处理能力将成指数增长,网络技术继续沿着宽带、无线和智能方向发展。未来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攻方向是多媒体技术、语言、文字识别等领域,重点使信息技术往研发和服务方向发展。为实现整个信息技术向高端推进,深圳应加快集成电路产业的全面SOC,加大对IC设计领域的资金扶持,加快通信产业向高速数据方向发展,加快数字家庭技术、汽车电子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3D显示行业。深圳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科技攻关,有利于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互联网产业
深圳互联网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在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优势领域内企业发展加速。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产业已形成以电子商务为龙头带动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互联网服务领域快速发展的态势,深圳互联网新经济日臻成熟。2015年互联网产业增加值756.06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虽然,深圳在政府政策扶持、产业环境构建、产业支撑体系方面全国领先,但在如何利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进行重构、如何发展互联网新兴业态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深圳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内容三大领域为重点,完善互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信用服务体系和投融资体系,大力支持腾讯、A8、迅雷等企业发展,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加快打造互联网产业新优势。
(三)生物医药产业
自2005年深圳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来,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逐步向规模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产业环境不断完善,产业特色日益突出,产业集聚效应快速提升,正在从战略产业向支柱产业迅速发展。[3]2015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358.93亿元。目前,深圳在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技术服务、健康治疗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和优势,并逐步形成了疫苗、基因药物、血液制品、多肽药物等特色细分行业。然而,深圳基础生物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研究落后,不仅缺乏强有力的基础医学研究,而且缺乏足够的临床基地。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新药生产能力虽然在国内处于前列,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新药的早期研发资源不足,企业更多的是从事制剂研究、质量优化等后期的研发工作。除迈瑞、信立泰等少数龙头企业每年有10%销售收入的投入外,深圳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不大。研发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医药企业的新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导致大多医药企业产品只能进行低水平、低利润的竞争。深圳未来要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发挥深圳在基因组学、生物治疗等领域的基础科研领先优势,充分依托国家基因库、干细胞库等重要平台,聚合全球创新资源,加快生命信息资源向优势产业的转化,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源头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四)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发现和新产品的研制成功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新材料技术的研发水平及其产业化发展规模,将直接决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与升级转型。深圳的新材料产业尽管在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自然资源等方面不具有优势,但在电子信息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功能陶瓷、高性能膜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玻璃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新型功能材料是21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也是深圳新材料领域研究发展的重点。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南玻集团、格林美、长园集团、嘉达集团、通产丽星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成为深圳新材料领域申请专利大户。目前,深圳新材料产业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核心竞争力。尽管2015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达到329.24亿元,但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同质化竞争、恶性竞争现象普遍存在,生产设备落后,距离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培育深圳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既要加大对专利引进和研发环节的政策资金支持,也要加大消化吸收相关专利的能力和力度,在他人专利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新专利。
(五)新能源产业
2015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405.87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及新能源装机应用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规模全国领先,并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大型商用核电站、第一台插入式双模电动车、第一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第一个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站、第一台兆瓦级半直驱风力发电专用开关磁阻发电机、第一幢太阳能光伏发电玻璃幕墙。在太阳能领域,新型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全国领先,掌握了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关键技术。在核能领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成国内首个核级设备国产化技术研发平台。在生物质能领域,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国产化技术全国领先。在风能领域,拥有多项风电控制技术和新型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发明专利。然而,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深圳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路线多样、市场需求多变、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都制约产业发展。大多数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位于产业链高端的企业少,组装加工企业占多数,难以形成带动和聚集效应。另外,新能源行业标准不完善,一些小企业以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为生产依据,造成市场产品技术和规格不统一。一些企业直接采用或者借鉴国外现有的技术标准,每年都要向国外缴纳大笔的费用。深圳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引领行业发展。
(六)文化创意产业
从2010年到2015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726亿元提升至1757亿元,翻了一倍多,占全市GDP比重从7.6%提高到10%。文化创意产业是深圳最活跃、最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并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2015年,深圳百余家文化创意企业年营业收入超亿元,其中,20家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在文化软件业、创意设计业、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高端印刷业、动漫游戏业、影视演艺业、数字出版社、高端工艺美术业、文化旅游业等领域涌现了一批以腾讯、环球数码、华强文化为代表的创新活力充沛的文化科技企业。其中,华强科技和华侨城再次入选“中国文化产业30强”。文博会各项指标再创新高,2015年第十一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2648.18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35个,[4]极大促进了我国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虽然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迅猛,但目前的文化产业存在着创作原创力下滑、新兴文化产业科技强而文化弱、核心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和产业集聚、交流的重要平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发展。
(七)节能环保产业
深圳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相关企业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20多家,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龙头企业以及增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5]在高效节能领域拥有比亚迪、创维——RGB、汇川、英威腾、万润、雷曼等骨干企业,在先进环保领域有水务集团、光大环保、铁汉生态、世纪天源等高科技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拥有能源环保、东江环保、嘉达高、格林美科等国内领先企业。虽然深圳的环保装备制造业相对较少,但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很快,比重约占广东省总产值的一半,数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并已形成核心竞争能力。2015年,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32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深圳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05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有17家,百亿元以上的有2家。[6]节能环保产业正成为深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领域企业将获得深圳市政府的重点支持。深圳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产业规模和发展基础,但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体系有待完善、政策法规有待健全等主要问题,需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二、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产业创新能力是维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源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政府政策可以通过支持部门创新系统、特定的金融中介机构以及研发基础设施的创建和发展等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产业部门技术变革的来源、轨迹及其突破范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的以产品创新为主,有的主要进行工艺创新;有的侧重于技术推动型创新,有的则依赖于市场拉动型创新。尽管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任何一个产业创新系统离不开创新主体、知识技术以及政策制度的培育和建设,提升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可以从三个维度着力。
(一)培育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企业家、工程师或科学家的某个新思想、新技术或新发明都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新产业。组织中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各类非企业组织以及创新网络。其中,企业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它具有特定的目标、组织和能力,能够持续地进行技术学习和积累知识。与企业紧密关联的还有用户、消费者和供应商,它们也具有特定的知识、能力和组织结构。在一个动态和创新性的环境中,用户、消费者和供应商与厂商进行的交互作用能够对市场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成为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非企业性的组织,如大学、金融组织、政府机构以及各类技术协会等。在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学或科研机构成为基础研究、通用性知识和新创企业的关键来源。风险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这些非企业组织以各种方式支持企业的创新、生产和技术扩散。创新网络将众多创新参与者的知识、能力、行为和专业化之间存在的互补性整合起来,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知识技术的原创性
生物、新能源、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基础性、原创性的研发支持和前瞻性引领,源头创新不足是制约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原创性的知识技术能够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这是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要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不仅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建设。由于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常常导致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创新激励。要克服基础研究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介入无疑是必要的。然而,由于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作抉择时的主观性及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等原因,不能保证政府经费的使用决定都是正确的。显然,一个多元化的经费供应方式要比单一来源具有优势,来自产业内私有企业、私人投资和私人基金的投入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来源,有利于应对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
(三)增强政策制度的系统性
创新主体或参与者的行为、能力及其交互作用会受到制度的制约和限定。制度包含规范、惯例、习惯、习俗、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既可以是强制性的约束,也可以是非强制性约束;可以是政府层面的,也可以是专门针对某一特定产业。其中,政府层面的制度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制度能够在影响技术变化的速率和方向、创新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绩效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制度安排的作用重于技术演进自身。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必须建立一种恰当的制度环境,使技术和创新政策能够得到其他政策的补充。例如,制定产业政策、竞争政策、金融制度、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使之保持政策上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建立能带来有效投资和竞争以及完善能够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框架。
三、提升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主体建设
第一,加强企业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根据产业发展重点,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对产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支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共建重点实验室,引导核心技术推动型企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第二,提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原始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大力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专业促进机构的协同创新,建立与产业、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能力。第三,增强科技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业务向产品设计、技术集成、工艺配套等领域拓展,提升服务设备水平,培养高水平人才和从业人员。提升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交易中心等组织的服务能力,推动创新成果的转移扩散。
(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改进高端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中发挥关键作用、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和激励力度。推进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盘活人才资源存量,引导关键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第二,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交流和共同培育机制。鼓励大型企业技术中心建立高等工科教育培训基地,选聘企业高级人才到大学任兼职教授,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可以挂职到具有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等。第三,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政策。通过重点、特殊人才专项经费的支持,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体。以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为平台,建设一批工程创新实训基地,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快培养产业创新紧缺人才。以服务科研开发为目标,培养一批了解产业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的信息分析专门人才。
(三)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环境
第一,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环境。建立和完善财政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优化政府投入模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构建国际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提高技术转移水平,奠定知识产权流动基础,为知识产权产业化提供市场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服务。第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有效整合。整合创新资源配置,促进创新资源有效共享,深化跨部门、跨行业开放合作。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完善院地合作、部门共建、市区共建等协同机制。推进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鼓励和引导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完善公共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1]赵东辉,孙飞.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经济发展“第一动力”[EB/OL].[2015-12-12].新华网.
[2]深圳市统计局.2015年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6-04-26.
[3]周轶昆.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于雪.深圳文化创意产业释放强大创造力[N].深圳商报,2016-01-20.
[5]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20年)[Z].2014-05-15.
[6]崔煜晨,张蕊.深圳节能环保产业增速快市场化程度高[N].中国环境报,2016-02-02.
责任编辑:周修琦
F276.44
A
1673-5706(2016)04-0056-05
2016-05-10
周轶昆,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