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紫砂雕塑的设计与形式语言

2016-02-12葛超群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材质

葛超群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也谈紫砂雕塑的设计与形式语言

葛超群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雕塑的特定形式既不同于一般城市雕塑的那种标志性、纪念性及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要素设定,也与其它的木雕、砖雕、竹雕、石雕、象牙雕等形式的雕塑存有差异,它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讲是充分利用了紫砂泥材质的特定压延与调研出的颗粒状,通过一定比例的陈腐、掺和,配比及其它原料的转入,并施以不同程度、不同量感的割裂或揉合,再经过不同烧制火温的处置,方能实现作者的意图。

紫砂雕塑;文明精神;陶刻艺术

陶瓷雕塑是一门涉及范围相当广的学科,它可以与建筑学、美学、语言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交叉联系。当前我国的陶瓷事业飞速发展,传统的人物陶瓷雕塑深受市场的欢迎,同时随着国际咨讯的不断快速扩展,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由于紫砂材质的古朴、雅致,紫砂雕塑形式从佛像、神话、历史题材各个方面渗透。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这给了人物陶瓷雕塑艺术家广阔的创作素材,因此,我国的人物陶瓷雕塑带有强烈的东方清净、中国特色。我国的人物陶瓷雕塑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中国优秀的艺术文脉,处处彰显着中国元素,即使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人物陶瓷雕塑艺术家也能够把西方的文化艺术作为创作素材,并使用中国文化作为创作基础,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雕塑艺术品,但是,在艺术作品中依然存在着强烈的中国特色,最终加强了中国的东方身份。

陶瓷雕塑是人类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产生的一种能反映社会生活、民生动态以及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创作行为。从美学上讲,它结合了审美特性与理想,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另外,不谈造型艺术性,单单就从它的物质性来看无不渗透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利用陶土和瓷泥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将他们放入火窑中烧成产生色彩的变幻以及外观的定型,这种看似高深的艺术其实来源于生活。这也充分体现出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正是作为一门艺术既简单,而又颇具奥妙的独特之处。

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诞生了无数令人赞叹的传世佳作。紫砂雕塑不断繁衍出新的样式与生命。紫砂雕塑从初创走到今天,与融贯一切的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的开始、孕育、不断发展与壶艺文化一样,同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一代又一代的从艺人员从养家糊口到志趣追求,从向传统学习又向传统挑战,逐步地融入世界陶艺。紫砂雕塑的形式之美因为它的久远而深入人心,也因为它的沉重包袱而继续不断地需要重新认识。一个固有的攻克不破模式显然是可怕的,开放的年代造就了开放的原创人员与包容的观众,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震撼与惶恐不安。

紫砂雕塑的特定形式既不同于一般城市雕塑的那种标志性、纪念性及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要素设定,也与其它的木雕、砖雕、竹雕、石雕、象牙雕等形式的雕塑存有差异,它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讲是充分利用了紫砂泥材质的特定压延与调研出的颗粒状,通过一定比例的陈腐、掺和,配比及其它原料的转入,并施以不同程度、不同量感的割裂或揉合,再经过不同烧制火温的处置,方能实现作者的意图。正因为有了它对泥、色、水、温及顺序排列和其它相关可以掺和的材料结合,所以它最终所产生的形式之美是变化多端、异常丰富的。加上紫砂壶艺术上的现存经验与几代艺人们的摸索总结,也使紫砂雕塑的形式语汇越加丰富。另外紫砂雕塑各个阶段的深入派生出各自不同的、适合自己手感及运用手法的工具,才使它产生的材质之美更加能唤起人们视觉的享受与触摸之美。

中国当代的人物陶瓷雕塑在艺术创作之中更加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关注民间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通过陶瓷雕塑艺术品来反映当前中国的生存面貌,同时艺术家们也关注国家性文化创作之源,把国际化的素材和中国本民族的艺术结合在一起,使本土的文化观念、审美主张等与国际化视觉语言和谐发展。

[1]《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 钱剑华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材质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衣服材质大揭秘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