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执政八年述评
2016-02-12刘世洋
■ 刘世洋
马英九执政八年述评
■ 刘世洋
2008年5月20日,台湾正式进入“马英九时代”。8年来,马英九自诩“全力以赴、从未懈怠”,试图带领台湾开创“黄金十年”,但受岛内外因素及主客观条件所限,施政步调混乱、成果乏善可陈、满意度持续低迷。惟其对两岸关系大开大合,不仅造福两岸同胞,亦成就个人历史定位。舆论称,马英九即将功成身退,经过一段沉淀后,特别是有蔡英文作对比,人民终会怀念马英九。
一、内部施政“理想丰满、无策无胆”,饱受无能抨击
马英九具有很强的“法匠”思维,曾幻想“退居二线”、当“全民总统”,但因引发严重扞格,最后不得不食言。两届副手萧万长、吴敦义,及行政部门负责人刘兆玄、吴敦义、陈冲、江宜桦、毛治国、张善政,均有鲜明的“财经、学者、老臣”特征,虽尽心尽力为台湾把脉,却也因同质性高而被批为“小圈圈决策”。
马英九上台之初意气风发,积极落实“633政见”,2011年又提出雄心勃勃的“黄金十年”愿景,展现出带领台湾脱胎换骨的强烈企图心。但岛内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积重难返,加之适逢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整体施政绩效不如预期。其施政风格也存在抗压性差、“慢半拍”、不善沟通等缺陷,屡屡发生应变迟缓、决策粗糙、政策反复等问题。其针对台湾结构性问题推出许多“短空长多”、充满理想性的政策,如“开征证所税”、“废除十八趴”、“油电双涨”、“兴建核四”、“二代健保”、“开放美牛”等,很多在民进党“逢马必反”下半途而废。
客观讲,马英九8年任内确实很用心做事,也取得亮丽政绩,如推动“爱台12建设”、扶持“六大新兴产业”、打造“自由经济示范区”、改善财税投资环境、重整行政架构及“五都”格局等,使台湾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及国际竞争力持续稳定增长。但同时,其任内也不断爆出“八八水灾”、甲流疫情、食品安全等天灾人祸,以及“太阳花学运”等政治事件。特别是房价节节攀升、贫富差距扩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民众对经济改善“无感”,“民怨”升腾,使“马英九光环”快速消褪,施政满意度一度下探至9%,被长期贴上“无能”标签。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丰硕”,功勋标榜史册
马英九抛弃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台独”路线,重回“一国两区论”,认同“两岸关系是国共内战的延续”,坚持“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与文化”,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在重建政治互信后飞速发展,进入“1949年以来最好、最和平稳定时期”。一是两岸高层互动频繁。连战、吴伯雄、萧万长、朱立伦、宋楚瑜、郁慕明、刘兆玄等多次率团“登陆”并与祖国大陆领导人会面,祖国大陆人大、政协、部委及省市领导接续率团访台,双方搭建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博鳌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众多交流平台,特别是2015年11月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会晤的先河,将两岸关系提升到历史新高度。二是两岸协商进入制度化轨道。海协海基两会共举行11次制度化协商、3次“两岸协议成效与策进会议”、签署23项协议,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两岸在民航、旅游、海运等领域均有次级协商机制,国台办与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建立联系沟通机制、举办了7次负责人会面、并架设热线。三是两岸民间交流持续深化,“三通”正式上路,“两岸一日生活圈”逐渐成型,岛内不合理限制逐渐松绑,陆客、陆生、陆资赴台正式成行,赴台陆客超过1800万人次、陆生增加40多倍至3.5万人,两岸经贸文教交流日益热络,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论坛、紫金山峰会规模越来越大,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顺差5500亿美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日益深入民心,成为马英九任内最突出政绩,获得逾60%民众高度认可。
当然,马英九由于背负“外省原罪”包袱,不敢拂逆持续高涨的“台湾主体意识”,不敢在修改教科书、清除“去中国化”遗毒方面大开大合,也未能在洽签两岸文教交流协议、两岸和平协议、两岸联合捍卫东海南海主权、恢复“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等方面取得突破,不免令人惋惜和遗憾。
三、外事防务“外交休兵、守势战略”,延伸两岸和解
在国际参与方面,马英九任内彻底废弃陈水扁“台独外交”、“烽火外交”政策,提出务实灵活的“活路外交”、“外交休兵”路线,遵循“从大陆走向世界”路径,通过改善两岸关系扩大国际参与,通过两岸协商妥善处理有关安排,使两岸红利外溢到国际领域。一是务实参与国际组织,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贸易信息暨合作机构(AITTC)、政府采购协议(GPA)等。二是改善对美、日、欧、东南亚关系,重建台美“零意外”式互信,签署“台日渔业协议”、“台日投资协议”、“台新(西兰)经济合作协定”、“台新(加坡)经济伙伴协定”、“台菲渔业事务执法合作协定”等,强化对欧“政党外交”、“议会外交”。三是稳住22个既有“邦交国”,仅冈比亚因其国内因素意外“断交”,台湾也因摒弃“金援外交”而提升“国际形象”。四是国际民间交流密切,积极对外洽签青年打工度假协议,获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落地签待遇,2015年赴台游跃上1043万人次历史新高,另外还成功举办世运会、听奥会、花博会等国际活动。
在军备防务方面,马英九当局放弃攻势战略,减少挑衅做法,积极缓和两岸军事关系,“让台湾海峡从过去的冲突热点转变为和平大道”。一是明确提出“备战而不求战、绝不开第一枪”的“守势战略”,摒弃陈水扁“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决战境外、以武谋独”的“攻势战略”,通过“精实案”缩减兵力总数,积极推进“全募兵制”,延缓研发远程攻击性武器,降低军事演习频率,停止模拟两岸军事冲突的“玉山兵推”。二是恢复军队效忠“中华民国”的传统,大力提倡“黄埔精神”,重塑军队精神战力,颁发隐含两岸内战性质的“保卫台湾纪念章”,逐步清除陈水扁“绿化”军队的遗毒。三是规划分近中远程三阶段逐步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多次举办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但也呼吁祖国大陆应主动转移对台部署导弹。当然,马英九当局军备建设仍以祖国大陆为“假想敌”,多批次大规模对美军购,也对两岸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四、党务建设“破旧有余、立新不足”,选战一地鸡毛
马英九2009年10月正式兼任党主席,2013年11月再度连任,并主导通过“总统兼任党主席党章修正案”,2014年12月因“九合一”败选请辞,其主要考虑是“以党辅政”。马英九本人具有“不粘锅”个性,对国民党僵化体制和“黑金”形象十分反感,就任伊始就大动作推动中常委重选,任内积极推动党务改革,包括弱化中常会职能、裁撤党工、切割地方派系和桩脚、处理党产、强化文宣战力等,企图将国民党转型为“选举机器”。
但各项改革遭遇巨大阻力导致成效不如预期,其弱化地方党部组织、不愿跟党员“搏感情”、忽视基层经营和人才培养等做法对国民党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马英九过分倚重金溥聪也引发党内不满,“马王政争”更是对国民党内部团结和整体气势造成关键一击。目前,党内宫廷文化、老人政治、体制僵化、内斗分裂、理念不清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基层支持者越来越失望冷漠。
国民党改革不力,对各项选举直接造成不利影响。艰困选区怯战避战氛围浓厚,选后“空降”人才又不愿扎根深耕,导致南台湾几乎弃守全面“绿化”。国民党丧失理念和论述能力、组织战力退化、与基层脱离、与社会脱节,最终造成2014年“九合一”选举及2016年大选遭遇严重挫败,使国民党长远发展陷入困境。
五、身后功名“会有公评、盼续余热”,留与后人评说
各界普遍认为,马英九清廉勤政、遵守制度、爱惜羽毛、反对贪腐、理想主义,在岛内政界是个难得的好人;但在岛内人情社会、蓝绿对立、选举政治背景下,背负“外省原罪”且缺乏承压能力的马英九,最终难逃成为牺牲品的命运。马英九总体施政并非十分出色,但很大程度上是国际经济下行、绿营“逢马必反”、党内分裂内斗和“台湾主体意识”掣肘的结果,台湾的表现与国际社会其他经济体相比已属亮丽。但岛内民众不关心这些客观原因,而是将其民生困难全部归咎于马英九“无能”。未来倘若蔡英文上台后台湾经济更加低迷、民生更加困顿,社会也许会反思过去对马英九的苛求。特别是一旦两岸关系进入“冷和平”阶段,甚至重回陈水扁时期紧张对立的老路,岛内民众将会更加怀念马英九时期和平发展、开放合作、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期待马英九卸任后继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